嵊州市香料烟生产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探讨
2012-07-30张晓燕
张晓燕
(浙江省绍兴市烟草公司嵊州分公司,浙江嵊州312400)
浙江绍兴是全国最早、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吃味型香料烟产区,极具地方特色,是混合型卷烟品牌的主配方原料。近年来,随着降焦减害工程的启动和混合型卷烟的发展,市场对浙江香料烟的需求日益迫切。由于浙江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种植香料烟的比较收益日益下降,生产规模也在逐渐萎缩,尤其是嵊州产区,已经到了几近消亡的境地。因此,为保障国内混合型卷烟企业对浙江香料烟的原料需求,同时保护浙江香料烟这一特色经济作物,作者分析制约嵊州香料烟生产的主要因素,并探讨稳健发展的对策。
1 生产概况
1.1 地理土壤气候概况
嵊州市地处浙东丘陵山区,濒临东海,总面积1 784 km2,山地占74.1%,耕地占21.5%,水域及其他占4.4%。有耕地3.84万hm2,土壤多属红壤土和黄壤土,耕作层20~30 cm,大都有机质含量较低,磷、钾含量丰富;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夏雨热同步,秋冬光温互补,年平均温度16.4℃,无霜期230 d以上,年日照1 800 h多,年降雨量1 300 mm左右,与优质香料烟生产的理想自然生态条件完全符合。嵊州香料烟大都种植于轻壤土缓坡山地,渗水力强、持水力差,4月的雨量有利移栽成活;5-6月相间性降雨,正好适应香料烟旺长,弥补山区抗旱、灌溉设施的不足;7-8月的雷阵雨给香料烟成熟、调制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
1.2 近年产销概况
嵊州市种植香料烟已有近60年的历史,产品以色泽鲜明,富有油分,香浓味醇,品质优良,燃烧性强,各种化学指标协调,评吸质量档次较高等优势在国内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种植烟叶品种为沙姆逊,近年来,一直是国内混合型卷烟重点品牌中南海、都宝、林海灵芝的主配方原料,国内尚无替代产品,原料保障地位十分突出和重要。但相对于混合型卷烟品牌的快速发展,香料烟种植面积和产量逐渐萎缩,原料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工业企业需求,供需矛盾极为突出,并且还在进一步激化。2007年的销售量能满足绍兴市需求量的85%,2011年则不到30%(表1)。
表1 绍兴市近几年香料烟原料的供需比较
2 制约因素
嵊州经济发达,物产丰饶,产业经济特色鲜明,领带服饰、厨房用具、茶叶加工、机械电机、针织服装等块状产业发展迅速;嵊州农业资源丰富,盛产茶叶、花木、竹笋、香榧、蔬菜、水果、长毛兔等农产品,其中茶叶产量居全国县市之首。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3.27亿元,在这样一个经济较为发达地区,香料烟这种传统农业经济生产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日益显现,稳定生产规模的压力日益加大,香料烟叶的生产已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
2.1 自然因素
2.1.1 土地资源
嵊州属于山区,耕地面积少,集中连片的可开垦耕地有限,一部分山地被茶叶、果树等多年生经济作物占用后,很难再恢复种植香料烟;坡地和大部分田地则多被苗木和蔬菜等经济效益高且用工少的经济作物所占用,剩下属种植香料烟的耕地份额是少之又少。一般优质的香料烟生产必须实行2~3年的轮作制度,而嵊州实有可供种植香料烟的土地有限,致使部分烟农不得不连作种植,这样不仅易导致病害逐年加重,且调制后的烟叶在产量及等级质量方面也呈连年下降的趋势。
2.1.2 自然灾害
香料烟生产周期长、种植技术要求高,抗自然灾害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农民种植香料烟的风险系数明显高于其他经济作物,特别是香料烟晒制完全受制于天气。此外,在香料烟旺长和采收、晒制阶段是当地梅雨、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时期,烟农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手段有限。尤其是近年来烟区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不科学的耕作制度,旱、涝、雹、病虫等灾害发生频繁,严重影响烟叶的产量和质量。茶叶等其他农产品在灾害天气影响下,由于市场价格调节能够减产不减收甚至增收,而香料烟在减产时因收购价格不变,明显降低了收益,烟农损失惨重,烟叶生产的劣势更加突出。
2.2 经济因素
2.2.1 比较效益低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物价持续上涨。尽管近几年浙江省香料烟收购价格也在持续增长,且已高于国内同类烟叶收购价格,但远赶不上化肥等农资价格及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幅度,导致农户生产香料烟效益不增反降。相对于嵊州较高发展水平的茶叶、苗木、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香料烟的比较效益在进一步降低。
据嵊州市统计局调查结果(图1),近3年嵊州市香料烟产值均远远落后于茶叶、苗木、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尤其是2010年苗木比香料烟的效益高达近10倍。在此情况下,嵊州市香料烟生产规模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挑战。
2.2.2 烟叶生产工序烦琐
图1 嵊州香料烟产区近几年主要经济作物的产值比较
香料烟生产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下,用工750工·hm-2,且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尤其在穿烟及晾晒环节,还是延续传统的全手工操作,工序复杂,费力耗时。即使在同等收益条件下,也难以吸引新的农村青壮年劳力加入烟农队伍。
2.2.3 劳动力资源短缺
近来在浙江出现工业用工荒,嵊州也得到充分体现。以普通散工为例,目前每人每天的收入100~150元。留在村里种烟的大部分农户都是上了年纪的烟农,许多已育下烟苗、整理好烟地原打算种烟的青壮年烟农都中途放弃烟叶种植,选择进城务工,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
2.2.4 烟叶生产补贴不足
在烟叶收购价格不足以稳定和调动生产积极性的情况下,实行烟叶生产投入补贴是调节烟叶生产收益、稳定烟农生产积极性的有效手段。目前在政策范围内仅有补贴幅度有限的烟草专用肥补贴,补贴的方式较单一,补贴的力度有限,难以有效调节和稳定烟农的生产积极性。
嵊州香料烟产区大多分布在丘陵和高山上,海拔较高,地势陡峭,土壤条件特殊,土质疏松,保肥保水能力差,而以烟水配套、烟路配套、农业机械、育苗大棚为主要标志的现代烟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缓慢。横向比较,对香料烟生产总的补贴投入水平远远低于烤烟生产。
2.3 技术因素
2.3.1 烟技员队伍
嵊州市从事烟叶生产技术指导人员仅有8名,年龄均在45岁以上,却担负着全市2 000多农户330 hm2多烟田的技术指导任务,人均40~45 hm2,虽然2011年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但依然在26 hm2以上,行业内一名烟叶生产技术员所能胜任的管理范围一般在14 hm2以内,技术辅导力量捉襟见肘。烟叶技术指导员的主要精力只能放在一些烟叶主产区中,零星产区的技术指导工作极少能顾及。随着烟叶生产户籍化管理、规范化管理的推进,单是规范签订烟叶生产收购合同一项工作,就牵制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生产服务与技术辅导力量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
2.3.2 烟农队伍
嵊州烟叶产区中,由于受烟农队伍自身文化程度不高、传统种植观念较深且年龄普遍偏大、老年人居多等因素的影响,烟农种烟技术粗放,多数烟农对科学种烟、科学施肥、科学防病治虫及采摘晾晒等系列新技术难以掌握。近年来烟草公司对香料烟生产实行大幅度奖励,有些烟农想扩大生产规模,但普遍感到心有余力不足,一些老龄烟农退出生产行列后,直接导致香料烟生产面积的减少。高素质的中青年劳动力的紧缺也是制约嵊州香料烟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2.3.3 服务网络
为了完善生产服务网络,确保工作及时有效,嵊州在烟叶生产重点村聘请了技术精、善钻研、接受能力强的技术能手担任烟叶生产联络员,在辅助烟叶合同签订,为烟农在育苗、施肥、植保、采摘晾晒等方面提供社会化服务和标准化服务等方面都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联络员队伍存在综合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管理难度大等问题,服务网络还比较薄弱,联络员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3 发展对策
3.1 提高烟叶收购价格和生产扶持补贴,构建合理价格机制
近几年的香料烟价格虽然有所提高,但与烟农的期望值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要随时掌握农产品的市场动态,结合烟叶生产劳动强度大、生产环节多等特点,及时向国家价格部门建议提高烟叶收购价格,达到或基本达到与茶叶等竞争力大的其他经济作物的相同效益水平。在继续实行优质烟叶奖励政策及免费供应烟草专用复合肥的基础上,加大对烟叶育苗、病虫害防治、打顶留杈、塑料大棚调制、土壤改良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和补贴力度,努力降低成本,使烟农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3.2 设立烟叶生产风险保障基金
构建公司与政府、卷烟工业企业、烟农投入相结合的风险保障体系,设立烟叶生产风险保障金,努力实现烟叶种植风险最小化,保障烟农利益最大化。如对当年遭受特大自然灾害的烟农给予一定比例的现金补助外,其他年间的保障专用资金自动转入下一年,达到逐年累积,确保烟农无风险生产,以稳定和提高其生产积极性,营造平稳、可持续的烟叶生产发展环境。
3.3 加强烟技员队伍建设
采取参观学习、集中培训等有效手段,提高烟叶科技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烟农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烟叶生产适用新技术的入户到位,全面提高烟农的生产技术。要努力提高烟叶辅导员的相关待遇,现有的8名烟叶辅导员均属临时聘用,公司仅付给一定的技术辅导劳务费,并非专职人员,而且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解决这个问题,要帮助解决聘用技术人员的一些实际困难,让他们有时间、有热情投入烟叶技术研究和辅导工作;要增加技术辅导力量,聘请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技术员4~5名。
3.4 提升烟农科学种烟水平
大力开展烟农技术培训,采用技术讲座、生产现场会等多种形式为烟农提供技术培训服务,并通过定期向烟农发放烟叶生产宣传资料、入村入户进行技术辅导等手段使其尽快掌握种烟生产实用技术,提高种烟技术水平。
3.5 有效减轻种烟劳动强度
引入塑料托盘集中育苗。培育成苗适时、整齐健壮的烟苗,是完成种植计划的先决条件,是获得优质、适产、高效、低成本烟叶的基础[1]。托盘育苗是目前我国烟草集约化育苗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烟叶生产上引入托盘育苗技术,相比传统的育苗方式,培育出的烟苗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逆抗病性好,返苗速度快,可以有效的减少烟农的劳动强度和提升烟叶的品质质量。
推广塑料大棚调制技术。嵊州香料烟调制期间恰逢雷雨较多季节,塑料大棚调制技术能解决烟叶淋雨变质的问题,帮助当地烟农极大地减轻劳动强度。无论是在经济性状上还是评吸认可上,塑料大棚调制的烟叶均优于常规调制的烟叶。且大棚搭建简单易行,成本低,实用性强[2]。
摸索研制自动穿烟机。通过近2年各试点村的对比试验,该项技术对目前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老烟区穿烟速度提高不明显,以期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能够切实减轻烟农穿烟劳动强度。
3.6 建立工业原料保障基地
香料烟产区属山地缓坡区,田间地块小且不规则,机械化作业率、规模化种植程度低,集约化管理难度大,制约了现代烟草农业的推进和新的生产组织模式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要紧紧抓住香料烟基地单元建设契机,联合工业企业加大投入,对产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补贴,改善烟叶生产条件。重点在土壤改良、育苗设施、晾晒大棚建设及机械穿烟设备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打好现代设施农业的基础。
4 小结
绍兴是全国香料烟的发源地,香料烟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并且创出了自己的特色品牌,但从绍兴香料烟长远发展战略及可持续发展前景来看,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需要烟草战线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采取新思路、新办法、新措施,充分调动广大烟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绍兴香料烟生产发展进程,努力实现这一特色传统产业的新崛起。
[1]刘国顺.烟草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02.
[2]陈晓光.浙江香料烟塑料大棚调制技术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0(3):561-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