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四个支点

2012-07-30侯希平哈尔滨市阿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西部大开发 2012年4期
关键词:城乡党组织党员

◎ 侯希平 哈尔滨市阿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我认为要以科学有力的工作制度和机制作保障,确保工作的经常性、有效性和规范性,起码需要确保四个支点。

让组织“活”起来

一是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借助“能人”效应,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采取“支部+企业”、“支部+合作社”、“支部+协会”等工作模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二是建立城乡党组织对接关系。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村党组织结对子,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加强联系和开展服务。三是实施企地党组织共建规划。依托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产业聚集区,抓住新入区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吸引当地劳动力就业契机,对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及时单独设立党组织或与村联合建立党组织,吸收并发挥农民党员联系企业和农民的桥梁作用。

使资源“用”起来

一是发挥组织资源作用。坚持党建带团建、带妇建,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如建立青年培训基地,对青年开展技术培训,提供技术咨询;地方妇联通过开展“美德在农家”活动,调动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二是实行城乡教育培训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党校、职业技术学校、党员远程教育网、教育信息网等教育培训资源,加大对农村干部、农村人才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各类实用人才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能力。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基层组织的党员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建立城乡联网的流动党员信息库,设立党员咨询服务电话,使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随时随地亮明身份、发挥作用。

把干部“链”起来

一是着力延伸城乡干部培养链。积极推行“两选三挂”基层干部培养模式,选派乡镇机关优秀年轻干部挂职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选派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乡镇、街道挂职担任站办所长助理;通过选聘党员大学生到村任职,增强村班子的活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大学生社区(工会)组织员,优化社区干部的结构。二是改变传统选拔任用方式。全面推行“公推直选”选任方式,拓宽村党组织书记选任渠道,积极动员民营企业家、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农村经纪人、专业协会负责人、退休干部到村任职,努力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结构。三是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大力实施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举办各种培训班,从农村经济、实用技术、民生民利、新农村和社区建设等方面加强培训。

催党员“动”起来

一是建立完善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确定 “抓项目、促发展,办实事、惠民生,建设‘三个适宜’现代文明城市新城区”的实践载体,重点实施“民生保障工程”,努力为城乡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二是优化覆盖城乡的党员服务网络。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志愿者等服务网络,开展“村民参与、村官承诺”考评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构建资源共享、服务均等的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城乡党组织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能力。三是促进返乡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组织培训返乡农民工,帮助安排就业岗位;积极创造社会公益性岗位,通过招聘工会组织员等途径安置新毕业大学生。

猜你喜欢

城乡党组织党员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我是党员向我看
党员之家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材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