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证据理论在塔式起重机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2012-07-29卢献国

山西建筑 2012年21期
关键词:空集塔式起重塔吊

卢献国

(拱墅区教育基建管理中心,浙江杭州 310015)

0 引言

塔式起重机因其占地面积小、起升高度高、工作幅度广、工作效率高等优点,在建筑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在目前施工过程中,由塔机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毁屡屡发生,且重大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给人民群众和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害。因此,应加强对塔式起重机的管理,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塔式起重机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建立塔吊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运用证据理论对在役塔吊的安全工况进行评价,并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塔吊安全事故的发生。

1 塔吊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系统工程理论,借鉴现代安全科学中的人、机、环境、管理分析结构体系,并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测性等原则,并在丁科、胡昊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杭州拱墅区某项目为例构建塔吊安全风险因素框架,建立如图1所示的塔吊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2 塔吊安全评价的证据融合算法

证据理论又称D—S理论,是Dempster在1967年首先提出,并经Shafer改进推广。证据理论凭借其能够很好地表示“不确定性”“未知”等认知学上重要概念的优点,被成功地用来解决专家评判、智能决策、人才评价和安全评估等问题。

2.1 证据理论的基本概念

定义1:设Θ为识别框架,Φ为空集,如果集函数m:2Θ→[0,1],满足条件:

此时把m称为识别框架Θ上的基本可信度分配,又称作mass函数。

定义2:设Θ为识别框架,m为识别框架Θ上的基本可信度分配函数,则称:

所定义的函数Bel:2Θ→[0,1]为Θ上的信度函数。

2.2 D—S合成法则

证据合成法则是将来自不同信息源的独立证据信息组合,产生更可靠的证据信息。设Bel1,Bel2是同一识别框架Θ上相互独立的证据信息产生的信度函数,m1和m2分别是其对应的基本可信度分配,焦元分别为 A1,A2,…,Ak和 B1,B2,…,Bk,如果 K=,那么这两批证据就可以合成,合成后的可信度分配函数 m:2Θ→[0,1]。

由m给定的信度函数称Bel1和Bel2的直和,记为Bel1⊕Bel2⊕。其中,称为冲突因子,反映了不同证据的冲突程度。系数(1-K)-1称为规范化因子,它的引入是避免在合成时证据组合时将非零的概率赋给空集,把空集所丢弃的信度分配按比例地补到非空集上。

3 实例分析

下面通过杭州某小学工地的塔吊来阐述基于D—S证据理论的塔吊安全评价。本评价所设置评价语分别为差(H1)、较差(H2)、一般(H3)、较好(H4)、好(H5),模糊评价值 P(H)={0.2,0.4,0.6,0.8,1}。由图 1 给出影响塔吊安全的因素集为:e={e1,e2,e3,e4},e1={e11,e12,e13},e2={e21,e22,e23},e3={e31,e32},e4={e41,e42,e43}。根据专家及相关材料取各指标的权重为:第一层指标因素权重{ω1,ω2,ω3,ω4}={0.4,0.16,0.14,0.3};人为因素下的第二层因素权重{ω11,ω12,ω13}={0.6,0.2,0.2},设备因素下的第二层因素权重{ω21,ω22,ω23}={0.15,0.30,0.55},管理因素下的第二层因素权重{ω31,ω32}={0.64,0.36},环境因素下的第二层因素权重{ω41,ω42,ω43}={0.50,0.30,0.20}。算例中的偏好系数a取0.9,对各层指标进行归一化计算的结果为λ={0.9,0.36,0.315,0.675},λ1={0.9,0.3,0.3},λ2={0.245,0.491,0.9},λ3={0.9,0.704},λ4={0.9,0.54,0.36},表 1 为底层子因素的初始可信度分配结果。表2~表5为各子系统因素的可信度分配。表6为塔吊安全与评估综合可信度分配。

表1 底层子因素的初始证据分配表

表2 人为因素可信度分配表

评价系统的安全性属于差的可信度为0.007,属于较差的可信度为0.379,属于一般的可信度为0.526,属于较好的可信度为0.084,属于好的可信度为0.001。由步骤5可得塔吊系统的安全状态为:

S=0.2 ×0.007+0.4 × 0.379+0.6 × 0.526+0.8 ×0.084+0.001 ×1=0.536。

0.4 <0.536 <0.6,该工地塔吊整体工况处于较差和一般之间,且偏向于一般。

表3 设备因素可信度分配表

表4 管理因素可信度分配表

表5 环境因素可信度分配表

表6 塔吊安全评估综合可信度分配

4 结语

本文利用证据理论方法解决建筑塔吊安全评价,并构建了相应的分析模型。实例表明该方法易于操作,结果可靠。

[1] 邓 莉,林 华,田建国,等.塔式起重机事故分析[J].建筑机械,2006(11):107.

[2] 孙在鲁.塔式起重机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建材出版社,2003.

[3] 段新生.证据理论与决策、人工智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4] GB 5114-2006,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S].

[5] GB/T 9462-1999,塔式起重机技术条件[S].

[6] 丁 科,胡 昊.塔式起重机事故安全风险因素辨别与分析[J].施工技术,2010(11):110-112.

[7] 温自伟.温州地区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运作模式[J].施工技术,2009,38(10):86-87.

猜你喜欢

空集塔式起重塔吊
儿童主动学习行为的分析及支持策略——以扭扭积木《塔吊》为例
浅析塔式起重机垂直度偏差成因及纠正措施
一起塔式起重机拆卸倒塌事故的技术分析
话说空集
多标段工程群塔布置与安装
塔吊检查
全面认识空集
超高层建筑塔吊选型和布置分析
塔式起重机螺栓疲劳断裂分析
说三道四话“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