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在预防不同胃肠术后吻合口瘘中的效果观察
2012-07-28范永新贾小平
范永新 贾小平
1.河北省乐亭县医院外三科,河北 乐亭 063600;2.河北省乐亭县医院药剂科,河北 乐亭 063600
吻合口瘘是胃肠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对患者的预后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更有甚者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当患者对手术的应激状态较为强烈,炎性因子处于较高的表达状态,且血液循环情况较差,吻合口瘘发生率即呈现较高的状态[2]。本文中笔者就乌司他丁在预防不同胃肠术后吻合口瘘中的效果进行观察,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6月~2011年8月于本院进行胃肠术进行治疗的2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的110例患者中,男75例,女35例;年龄 19~75 岁,平均(56.3±4.9)岁;手术种类:胃癌手术 51 例,腹部损伤肠道后手术12例,结肠癌手术20例,直肠癌手术14例,其他手术13例。观察组的110例患者中,男74例,女36 例;年龄 19~74 岁,平均(56.5±4.6)岁;手术种类:胃癌手术50例,腹部损伤肠道后手术13例,结癌手术20例,直肠癌手术15例,其他手术12例。两组患者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同种术式患者之间的手术方式及其他基本资料、术后用药方案等均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术后即给予患者乌司他丁10万单位融入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2次/d,连用7 d,7 d为1个疗程。后将两组患者中不同术式的吻合口瘘发生率及术前、术后1 d及3 d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 2(IL-2)、白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统计及比较。其中所有患者均取晨起空腹血进行检测,血清 hs-CRP、IL-2、IL-6、TNF-α 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血液流变学采用MVIS-2022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软件包SPSS 14.0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以均数±标准差()和率的形式表示,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及总发生率比较
将两组患者中不同术式的吻合口瘘发生率及总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观察组不同术式的吻合口瘘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及总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不同时间段血清hs-CRP、IL-2、IL-6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 hs-CRP、IL-2、IL-6、TNF-α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后1 d及3 d观察组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IL-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段血清hs-CRP、IL-2、IL-6、TNF-α 水平比较()
表2 两组不同时间段血清hs-CRP、IL-2、IL-6、TNF-α 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hs-CRP(mg/L)IL-2(μg/L)IL-6(μg/L)TNF-α(μg/L)对照组(n=110)观察组(n=110)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术前术后1 d术后3 d 18.35±3.4419.84±3.5412.47±3.8218.50±3.5116.33±3.67*8.42±4.01*1.14±0.691.55±0.803.04±0.721.12±0.732.75±0.77*4.31±0.86*24.53±5.6825.57±6.0115.37±5.8624.49±5.5919.34±4.86*10.34±3.97*9.88±1.128.14±1.054.40±0.979.85±1.155.44±0.89*1.20±0.62*
2.3 两组不同时间段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后1 d及3 d观察组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及血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3 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吻合口瘘是导致术后患者迁延不愈及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其高危因素较多,与患者的自身营养及免疫状态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与手术的操作等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对于这些因素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引起重视,予以预防。同时也应给予患者相应的抗损伤、促愈合等措施,以促进吻合口愈合,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另外手术性创伤对患者的刺激可引起患者机体反应性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升高,而血液黏度的升高对于创口的愈合极为不利,因此对于吻合口瘘的预防也应注意此方面的改善[3]。
表3 两组不同时间段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表3 两组不同时间段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组别 时间血浆黏度(mPa·s) 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mPa·s)高切 中切 低切对照组(n=110)观察组(n=110)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术前术后1 d术后3 d 6.55±0.836.34±0.915.87±0.866.57±0.795.51±0.645.06±0.828.02±1.107.64±0.897.13±0.958.04±1.076.98±1.026.10±0.9921.81±2.3920.74±2.6017.43±2.3821.90±2.3018.27±2.5114.02±2.421.96±0.331.92±0.271.80±0.311.98±0.301.72±0.251.58±0.2948.32±6.0745.45±5.8238.42±5.8648.27±5.9942.37±6.1731.25±6.35
乌司他丁属蛋白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α-糜蛋白酶等丝氨酸蛋白酶及粒细胞弹性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巯基酶、纤溶酶等多种酶有抑制作用,另外其还有清除氧自由基及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的作用[4],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状态,促进血液流通。研究显示,其对改善手术刺激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蛋白代谢异常和肾功能降低,防止手术刺激引起的对内脏器官与细胞的损伤以及改善休克时的循环状态等也有积极的作用[5-6]。
本文笔者就乌司他丁在预防不同胃肠术后吻合口瘘中的效果进行研究,通过与未采用乌司他丁的患者进行对比,发现其在改善患者的血液黏度及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方面均有积极的作用,而这些作用均与其抑制炎症及降低手术性创伤对患者的刺激有关,因此,临床上表现为吻合口瘘发生率的降低。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乌司他丁可以改善胃肠手术患者的炎性状态及血液循环情况,对于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有着积极的作用。
[1]颜登国,张汝一,甄运寰,等.结直肠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5):408.
[2]保红平,方登华,高瑞岗,等.乌司他丁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3,5(2):187-189.
[3]Orasanu G,Ziouzenkova O,Devchand PR,et al.The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gamma agonist pioglitazone represses inflammation in a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alpha-dependent manner in vitro and in vivo in mice [J].J Am Coll Cardiol,2008,52(10):869-881.
[4]洪卫东,刘志勇.乌司他丁在胸部损伤合并肺挫伤中抗侵袭作用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学,2008,36(3):181-184.
[5]衣选龙,殷积慧,刘素利,等.乌司他丁对后腹腔镜手术细胞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8,29(9):1507-1508.
[6]许磊,郭东风,惠小平,等.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及其预后的研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7,17(2):248-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