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媒如何走出“问题漫画”怪圈

2012-07-27陶开俭

中国记者 2012年5期
关键词:方成漫画家漫画

□ 文/陶开俭

(作者是《姑苏晚报》主任编辑,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理事)

新闻漫画作为针砭时弊的视觉艺术,肩负新闻评论的视觉表达功能。当今媒体漫画界有个“问题怪圈”:编辑选漫画难导致媒体上漫画质量低劣,进而引发漫画遭低估,稿酬难以提高,作者积极性遭打击,最终加剧编辑选漫画更难。作者从漫画生产链条出发,对每一环节进行剖析并提出对策。

媒体漫画包含关注时事的新闻漫画、幽默漫画、抒情漫画、广告漫画等,其中以新闻漫画为主力军。当下,虽然采用漫画的媒体在增多,漫画采用总量有较大提升,但漫画质量却在下降。漫画影响力和关注度日渐式微。

当下媒体漫画的几大问题

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直面漫画问题,在北京主办首届全国媒体漫画艺术研讨会专门研讨“目前媒体漫画存在的问题”,商讨“读图时代”的漫画艺术攻略。

当前媒体漫画存在的问题有:1.直白;2.欠准确,经不起推敲;3.图解化、公式化、雷同化,模仿、抄袭现象严重。在会上,著名漫画家朱根华例举了一些媒体滥用的拙劣漫画,有些漫画作品所表意义甚至与文章主题相悖,只有几个标注文字与文章相近。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郑辛遥在会上指出了当今媒体漫画界的十大问题:多雷同、少创新;多想法、少技法;多抄袭、少原创;多粗糙、少精品;多搞笑、少幽默;多嘲弄、少辛辣;多国内、少国际;多媒体、少平台;多年老、少年轻;多急就、少探究。

优秀漫画的标尺

真正的优秀漫画有“抖包袱”的效果。如著名漫画家方成的作品《武大郎开店》。在这幅漫画中,在一个店堂里所有服务员都被画成矮子,在忙碌着。画面前面绘了一位个子格外高大的普通顾客,在店内贴着一副对联:“人不在高有权则灵,店不在大唯我独尊”,横批是“王伦遗风”。对于顾客的好奇,服务员这样回答:“我们掌柜的有个脾气,比他高的都不用!”原来如此!此类漫画让人回味无穷、拍案叫绝。张正宇的《衣、食、住》,陆志庠的《不能生活的生活》,叶浅予的《王先生》,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等等都是优秀漫画。

优秀漫画的标尺是什么?著名漫画家徐鹏飞认为,思想性、艺术性、幽默性、时效性,是新闻漫画不可或缺的四个要素。著名漫画家方成认为“漫画的发展具有时代特色,但并不表示漫画要紧跟社会潮流,它应该走在社会的前面,这就要求漫画家要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 优秀漫画应能透过表面深入事实本质,让读者一目了然,能够运用娴熟的画技,通过幽默讽刺的手法,针砭时弊,推动社会进步。新闻漫画结合时事新闻,颂扬真善美、揭露假丑恶。人们形容它如手术刀般剖出社会顽疾,曝光于天下。但现在漫画本身的表达都有问题,如何发挥手术刀的作用呢?

谁该为“问题漫画”负责?

漫画作者:一个没门槛的行当?

面对当前漫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通常会将矛头指向漫画作者,指责漫画作者缺少责任心、急功近利,作品绘制粗制滥造。其实,他们承受了太多的非难。作为从业人员的他们为漫画付出得最多。面对大量问题漫画,他们也有困惑:是不是漫画就这么粗糙、简单、随便?就是这么没门槛,谁都能进?

这个门槛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创作门槛,其次是态度门槛。

就创作门槛而言,真正画好一幅漫画,要求相当高,要有不同于一般绘画的多种能力。首先,要有绘画表现技能,能绘制各种需要在画面中出现的事物。绘制要精到,画得粗糙则影响美感。其次,要有社会责任心,有社会阅历。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有看法、有观点。新闻界通常认为,一幅漫画就是一个评论;第三,不但掌握客观规律,而且对风俗习惯人情事故亦要了解。漫画的创意要能阐明问题,并能拎出搞笑滑稽的素材。漫画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而且漫画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这种创意源于内在的构思创意。一幅优秀的漫画要绞尽脑汁,比的是谁更巧妙,谁更智慧。

一幅好漫画需要不断打磨,而不是随手画画就好,这就是态度门槛。漫画家方成的作品《武大郎开店》很能说明画漫画所需的严谨。这幅漫画初稿完成后,方成带着画稿听取华君武的意见。华君武对方成的漫画创意予以肯定的基础上,对画面上用作“道具”的那副对联提出不同看法。方成原先用的对联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这是一副生意场上的常用对联,因为家喻户晓、广为人知,方成就直接挪用到武大郎的店铺之中。华君武则认为这副对联过于通俗,且跟画面内容扣得不紧。在接受了华君武的建议之后,方成在冥思苦想中,受“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句子的启发,决定将此语意加以延伸和演变,最后把武大郎店铺所用对联改写成“人不在高,有权则灵;店虽不大,唯我独尊”。并把对联的横批写作“王伦遗风”。这样的改动强化画面的讽刺意味,提升了漫画感染力。此事成为中国漫画界的一段佳话。

大多数编辑都认为漫画数量相对较少,好漫画更少,这是目前我国漫画的状况。对于那些没有专职漫画编辑的单位而言,不断地寻找、联系优秀漫画、不断网罗漫画作者、保持联系是个大工程,这种状态下,编辑要做好漫画“把关人”的角色,的确不易。编辑如果严格把关,粗制滥造的新闻漫画当然不会进入主流媒体,但是面对漫画作品较少的状况,编辑的确很为难,能找到一幅和新闻搭一点边的漫画就不错了。

以某报的一篇有关有关心脏支架利益链文章所配漫画为例,在似是而非的画面中加上与文章相关的文字,写上“心脏支架手术”“暴利”等字样,仅发挥一个图示功能,读起来索然无味。就深度报道而言,如果记者采访时没有拍摄照片,就很难找到确切表述问题的图片。编辑用漫画与文章搭配,希望通过漫画的想象和夸张,从另一角度对现实问题进行揭示,使视觉形式与内容并重。在互联网上搜索或在专业漫画供稿网站搜索,可以看到很多漫画。但与“心脏”“心脏支架”相关的漫画很少。找到的漫画不是质量差,就是不适合稿件。事实上,每一幅漫画都是针对某个具体事件、现象而创作。所以要找到与“心脏”或“心脏支架”相关的漫画很难,要找到针对“心脏支架利益链”的漫画就更难。

要快速找到一幅针对某个特定新闻事件或新闻现象的漫画,这需要进行特定创作。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一是媒体有专门的漫画编辑针对此创作,二是编辑有一定的漫画作者群,马上约稿。

低稿酬体制:继续画还是放弃?

漫画创作回报主要靠稿费。目前媒体开出的漫画稿费非常低,低收入影响作者的积极性。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孙以增认为:“国内漫画稿费低也是导致漫画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我国的漫画稿费10多年来没有调整,市场行情一直保持在每幅50-100元之间。低廉的漫画稿酬让许多有才能的漫画作者改弦易辙,从而造成人才流失,制约了漫画的发展”。也有漫画稿费高的媒体,一幅500元,但是极少数。近年来,部分同行转行,例如开展动漫培训、创作国画等,更多人则放弃,不画了。

如何提高媒体漫画质量

使各类主流媒体的编辑能及时发现并采用优秀漫画,让受众便捷地从各种媒体中看到优秀漫画作品,这两点是提高媒体漫画质量的关键。这仅靠漫画作者和编辑无法较好实现。这需要第三方力量的对漫画作者和漫画编辑进行服务。

第三方力量对漫画作者服务:首先,给作者们提供媒体所认可的优秀漫画作品,帮助提高创作水平。第三方力量集中展示优秀作品为漫画作者提供行业“标杆”。其次,帮助作者将漫画快捷地传递给各个媒体。目前国内漫画作者收入不高,请不了经济人,但自己推销亦会导致创作和推销两头都做不好。第三,针对优秀的作品做延伸开发,制作成动画售给新兴媒体。最后,保护漫画作者的合法权益。只有合法权益被保护了,收益才能上去,漫画作者的积极性才能上去,从而保证创作热情。

第三方力量对编辑服务:为编辑提供大量漫画作品,并分门别类方便编辑选择。省却编辑和大量漫画作者的沟通成本。其次,将所推荐漫画进行质量、价格分档,并对优秀漫画作品重点推荐。对编辑需要的专题漫画作品进行特殊服务,邀约对路的漫画作者创作漫画。

猜你喜欢

方成漫画家漫画
漫画大师方成
——烦心事也能『幽它一默』
厚德载物 方成大道
呆呆和朵朵(24)
呆呆和朵朵(23)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王万奇:吃苦耐劳方成大事
水墨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