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国传教士薄复礼最早报道红军长征

2012-07-27

共产党员(辽宁) 2012年12期
关键词:西行漫记红二传教士

如果有人问,第一个向国外客观报道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外国人是谁,谁都知道是斯诺和他的《西行漫记》。然而,几乎不为人知的是,比斯诺和他的《西行漫记》还早一年,曾跟随红军长征的一位外国传教士从另一侧面真实地记录了红军的生活,这就是薄复礼。

1897年,英国曼彻斯特的一对瑞士夫妇家中,诞生了一个男婴,他就是薄复礼。薄复礼从小便受到基督教义的熏陶,1923年春,薄复礼被教会派往中国西南的贵州省第三大城市——遵义的教堂任职。在遵义,薄复礼和其他传教士们一起,虔诚地向人们灌输基督教义。薄复礼也深深地体验到中国人民的苦难生活。

1934年8月,中央苏区第5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准备实行大转移。1934年10月1日,薄复礼到贵州黔西参加完一个宗教活动后返回的途中,在黄平县旧州镇城外,与一支长途转战的中国工农红军队伍不期而遇,成为红军的俘虏。

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和肖克率领下,从湖南桑植出发,经湖南中部折转进入贵州,开始长征。红军一开始把薄复礼当作帝国主义分子,认为他到中国来无非是搞文化侵略的,因而将其当作人质对待。后来,由于政策水平的提高,对统一战线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提高,红军对薄复礼的态度有了改变,双方一起聚餐、娱乐、交谈,肖克将军经常与之谈话……红军对待薄复礼的举动令其非常感动:在搜查之后,个人物品甚至连零钞都一分不少地发还给他。红军还严格禁止以“洋鬼子”、“大鼻子”这类贬义词称呼他,而是称他为“外国人”或者“老薄”。在行军中,红军尽一切可能照顾他,因为潮湿多雨,薄复礼提出要块油布,结果红军给了他一条床单,他后来才知道,“这已经是红军中非常奢侈的供给了”。他在生病的时候,红军还派人为他打针、熬药。

在行军中,薄复礼的鞋坏了,红军给他找了一双非常合脚的橡胶雨鞋,而这鞋却是从一位正嘟哝着的同志脚上“没收”来的。对此,薄复礼十分感动,说自己收下这双鞋是问心有愧,因为好多战士还在光着脚走路。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红军还为薄复礼配备了一匹马,并尽一切可能给他单独提供加糖的米粥,为他购买鸡、鸭、鱼、水饺,甚至炼乳罐头等当时稀有的食物。薄复礼为回报红军的善意,每天不停地为缺衣少穿的红军编织毛衣、毛袜、手套……长期的接触,使薄复礼对红军的了解不断加深。薄复礼记录了大量红军的生活,例如,红军的作战、红军的会议、打土豪等,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资料。

1936年2月,红二、六军团攻占贵州西部重镇毕节,转进云南。这时,红军决定释放薄复礼。临行前,肖克将军专门宴请了薄复礼。宴毕,红军赠送薄复礼10块大洋作为路费。薄复礼获释后即返回英国,再至瑞士、美国、日本等国。他经常给人们宣讲:“红军对穷人很好,即使在艰苦征途之中,仍然时时不忘穷人。红军打仗勇敢坚强,指挥官都很年轻。”回到英国后,薄复礼四处宣传红军,在各地引起很大反响,他写的关于红军的回忆录也得以出版……

1940年,薄复礼又回到了贵州。薄复礼被任命为贵州省盘县教会的负责人,直至1951年,才和所有的外国传教士一同离开中国。1988年,薄复礼的回忆录被译成中文并在中国发行,肖克将军为之作了自序。

猜你喜欢

西行漫记红二传教士
湘西期间红二、六军团军纪的价值探究
湘西少数民族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建设的贡献
论红二、六军团会师南腰界的历史意义
美国传教士镜头下的宁夏
60岁再创业邰中和当“光的传教士”
十大历史瞬间浓缩长征
传教士进驻以军鼓士气
图说《续西行漫记》
上帝派来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