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秒抓住眼球”:如何让重大主题报道“灵动传神”——一则获奖报道的采制过程

2012-07-27文/李

中国记者 2012年10期
关键词:宁波港龙门吊马士基

□ 文/李 飒

(作者是宁波电视台首席主播)

回顾《节能减排让宁波港继续领跑世界》的采写过程,这篇获奖报道有哪些成功经验,遇到过哪些难题与困惑?作者做了如下总结与思考。

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作为货物吞吐量位列世界第五的宁波港,在历经10年高速增长之后,正面临环境因素带来的压力。2011年末,一位宁波港的朋友告诉我,宁波港获得了中国港口协会的11项年度大奖,有两项还是节能减排大奖。作为关注宁波港多年的老记者,我对宁波港在数量上的连续超越已经有一种“审美疲劳”,而这次获得国家节能减排年度大奖,令我嗅到了一丝新味,直觉判断这其中会挖掘出有新闻价值的内容。于是我向宁波港提出了书面采访请求,和几位频道里的记者组成一个4人采访团队,完成了长消息《节能减排 让宁波港继续领跑世界》。这篇长消息分别获得2012年度浙江省与宁波市新闻奖一等奖和全国城市台一等奖。

精挑核心细节,使主题具象化可视化

港口是宁波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港口题材属于重大主题报道,宁波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战略布局和大手笔投资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为了配合采访,宁波港提供了10多万字的相关材料。面对海量信息和深奥抽象的技术术语,我们当初甚至怀疑是否适合用电视新闻报道的方式来表现这个题材,因为长消息最多的容量是4分钟片长,1300字内容。在分析了文字材料和团队成员头脑风暴后,大家认为可以从宁波港目前最主要的3项节能减排新技术——龙门吊“油改电”、集卡“油改气”和船舶“接岸电”做起。这3项技术是宁波港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投入资金最多、技术最优、见效最明显的节能减排项目,如果把这3个独特的核心细节抓住,用电视手法表现好,就可以承载大容量,具象抽象概念,包含大主题。于是记者前往码头前沿,拍摄龙门吊由用油到用电,卡车从用柴油到用天然气,靠港船舶接上岸上电源后污染、噪音发生的变化,用画面将这些信息可视化。从传播规律来看,观众从电视中感受到的东西远比被告知的信息要深刻得多。

运用对比手法,使新闻价值更明了

拍来画面后,我们剪成初稿,看了一遍后,感觉很难打动观众。因为电视观众不是港口专家,也难有机会去码头现场,他们不知道节能减排之前港口设备是怎样运行的。没有比较就没有优劣之分。为了给观众一个直观的视觉,从资料库找出港口的历史画面,用特技把技术改造前后的镜头同时呈现在一幅画面里,左边镜头里龙门吊黑烟升腾,声音嘈杂;同样的机车,右边镜头上黑烟看不见了,声音轻柔了。此时无需浪费大段解说,鲜明对比的画面一下子就可让观众对节能减排后大气污染减少、噪音降低等效果一目了然。从中我们体会到对比手法的魔力,它可以把新闻点放在历史的纵向坐标中,使观众在新旧对比中看得更清楚,新闻价值点提升也更加明显。

精心设计记者出镜,使新闻“活”在现场

世界著名的《Discovery》节目总结出“六招制胜法”,其中一招就是要在30秒内抓住观众眼球。这次电视新闻报道如何做到?记者的现场出镜如果生动传神就能达到目的。在《节能减排 让宁波港继续领跑世界》报道中,两个现场口播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也得到了评委充分认可。

第一个口播紧接着导语出现:

现场口播:以前港口的龙门吊烧柴油,冒黑烟,嗓门大,我采访要大声喊才听得到。现在通上电以后,龙门吊不冒烟了,嗓门也轻柔了很多,我不喊,你也听清楚了吧!

第二个口播是在中间:

现场口播:通过这个岸电箱和这条电缆,可以把码头电源送往靠港的船舶,船舶的发动机就可以全部关掉了。

第一个口播虽不长,但却是在两次深入码头一线,去听去看去体会,并且反复酝酿,多次修改提炼后成型的。这条口播里,既要包含我当时的感受,也要带出我过去的体验,把我常跑港口记者的时空对比感受分享给观众。同时在对大气环境和声音的描述中,我琢磨着如何充分调动自身的各种感官系统,又能让千家万户观众也能身临其境,还要把话说得最简练、最朴实,不让观众费一点力就听清!

第二个口播的位置原来是一段画面加配音,费篇幅不说,还没能让观众听出其中奥妙,在采访现场连接码头船舶的电缆让我有了灵感,于是出现了第二段现场口播。在拍摄这段口播时,我不是简单地出现在镜头前,而是充分运用肢体语言,通过拿电缆、看配电箱、指停靠码头码头的轮船等一系列动作让船与码头的距离感、方位感,以及两者之间如何接电的工具和方式瞬间传递给观众。

现在常说,记者的出镜要“活”在现场,不要“立”在现场,就说的是这种对信息深挖、拓展和有效传播的能力!而创优过程的业务磨练,就是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现场口播成为整条新闻的“妙笔”而非“败笔”。

采访更多当事人,使视角更客观全面

4分钟的《节能减排 让宁波港继续领跑世界》消息中,一共有6个被采访者,7段采访,他们都是新闻事件的决策者与参与者,最有发言权。

在众多被采访者中,最难的是采访马士基航运方面人员。马士基是全球最大航运公司,和所有的大港口都有业务往来,也是宁波港多年来的合作伙伴。我们锲而不舍地向宁波港提出采访请求,再由港口方面联系马士基,而马士基是否接受采访是需要总部批准。在所有被采访对象中,这个环节最重要。1.马士基是全球最大航运企业,对全球港口了如指掌,最具说服力。2.马士基是站在港口之外的第三方,避免了“王婆卖瓜”式自我评价。从这层意义上来说,这个采访的有无决定着新闻的成败。

经过一周多时间多方沟通,马士基终于同意我们去上海采访远东班轮操作中心副主任柯秉恩。他的采访为报道增加一个国际视角,而众多当事人的采访使新闻报道的视野更广阔、更有说服力,也更客观地传达了作品的主旨。

除了以上操作层面的尝试,还有以下几点思考:

其一,报道主题要能够引领未来报道发展方向。因此找准报道主题是最先需要思考的。通常人们在最熟悉的领域直觉最灵敏和准确,因此记者在新闻业务之外,对感兴趣的某一个和几个领域要有持久和充分的关注和了解,才有可能敏锐捕捉到新闻点,并找到有时代感的报道主题。

□ 2012年9月12日,本文作者、宁波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李飒在宁波港大榭原油码头控制调度室采访了解码头的运行情况。(作者供图)

其二,报道要有可操作性。找到了新闻点,定下了主题,但最终还是有可能没做成报道。关键是操作过程出现问题,这包括没有找到合适的电视表达语言,没有足够的人脉资源助你联系当事人并给出专业性的建议等。如果有些题材真的不适合电视,就明智地放弃。不过随着电视发展,电视表现手法也突破浅显的桎梏,日渐变得新颖、生动、传神和丰富,使电视人在表现时政新闻的深度、广度和厚度时更有自信。在建立人脉关系方面,有意识地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人际关系是一方面,用有质量的日常报道使对方对你的专业能力认可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人家才会对你有信任度,有些事才愿意告诉你,才愿意花时间配合你。机会最终是要靠自己创造的。

其三,创优团队要能起到1+1>2的效果。与纸媒和电台可以单打独斗相比,电视是一个合作媒体。美国学者布雷德利测算出:同一新闻选题,报纸、广播、电视记者的付出的人力和物力成本比例大约是1:1.8:3.5。试想,一个电视记者不可能同一时间完成拍摄和采访,需要出镜记者做现场口播时,另一位摄像的伙伴站在对面去听去补充。同理,一个电视新闻能否成为有品质的作品,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团结合作的创优团队。在创作过程中,彼此既互相给力,又敢于直言挑刺。当作品出来之前,已经历过团队内智慧的积聚、体无完肤的批评,一遍遍地修改到忘记遍数,才会打磨出精品。

尼尔森调查咨询公司最新有关 50年来美国人印象最深的20则电视片段调查中发现:新世纪首场最重大突发直播“911袭击”、美国电视史上最早突发直播“肯尼迪遇刺”、NHK史无前例的海啸直播等位列其中,足见突发直播渗透人类共同记忆!从国内外媒体的发展轨迹中可以看出,突发性、时效性强的新闻将依然是电视的核心竞争力,而从这次创优过程来看,对于这种重大主题时政报道则需要在内容深度与广度、形式的新颖传神上下足工夫,让人们改变对电视新闻是“一次性快餐”的刻板印象,变成深入、全面、富有启发性和洞察力的意蕴深刻的报道,使新闻在历史进程中依然彰显生命力。这是有专业主义追求的电视人的新闻理想,也是在纸媒抢深度,网媒抢速度的媒介环境下,原本以“时效”为特色的电视媒体需重塑“时效”与“深度”并重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宁波港龙门吊马士基
宁波港货物吞吐量雄踞全球港口榜首11年
海上丝路
——宁波港
穆迪下调马士基集团信用评级
三季度:马士基集团盈利 马士基航运亏损
改进20/5 t龙门吊供电电源
宁波港拟吸并舟山港
1000吨龙门吊主梁跨坞安装
特大龙门吊抢险修复
宁波港5月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均创历史新高
马士基的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