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轻记者的成长路径——一位老新闻工作者的体会

2012-07-27文/卢

中国记者 2012年10期
关键词:记者站人和事领域

□ 文/卢 雅

(作者是《福建日报》福州记者站站长)

新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富有朝气,充满活力,文笔生动活泼,但他们的笔下有时流淌着天真和脱离实际的学生气。心中虽然装着10多年苦读的满腹墨水,但他们毕竟还不够了解社会,如何帮助他们实现从学生到记者、社会活动家、专家的转变?

已经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便被同行称为资深记者某某。蓦然回首,才感觉弹指一挥间,自己在记者的路途上已经走过30余年。看着任记者站站长以来我身边的新记者,欣慰地发现他们不少已脱颖而出,其中几位还刷新了《福建日报》年轻记者成长之最:譬如:如今是《福建日报》平潭记者站负责人的王凤山,已成为记者站中成长最快最年轻的一位领导,从出校门的大学生到记者站负责人,成长经历仅4年;《福建日报》人事处和记者部共同设立的年轻记者成长奖第一人林蔚,走上工作岗位仅一年多,就发表了许多有分量的稿件……

回顾自己的记者生涯和年轻记者培养和成长的经历,感觉有如下经验值得总结,也是年轻记者迅速成长较为普遍的规律。

从学生到记者的转变

这是刚步入新闻队伍的年轻人成长的最关键一步。

从人才培养的机制来说,新闻单位的领导应考虑把新来的大学生安排到能够接触社会生活的第一线开始新闻生涯。譬如各地的记者站,他们是省级以上媒体最基层的机构,实践也已经证明这里是年轻记者迅速成长的摇篮。

强调年轻记者要迅速实现从学生到记者的转变,说到底就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获取写作素材从“书本”到“采访”的转变,是一个人从学生到记者转变的重要环节。多年的站长工作体会,我感到这个过程老记者应该带领新记者深入新闻采访第一线,让这些新人了解工厂、农村、机关企事业单位,接触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了解熟悉工人、农民、机关干部和企业家以及高层领导中,找到共同的语言,学会与他们沟通,这样才能进入记者顺利采访的阶段。

许多新来的大学生感叹地说:“刚步入新闻单位大门,跟着站长采访,自己总觉得懵懵懂懂的,不知道怎么采访,怎么提问”。

难以驾驭采访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新记者还不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上各种角色的人和事。在培养年轻记者成长中,以老带新就要在这点上帮助年轻记者战胜自我,实现新的突破,在走出采访困境中,增强当好记者的信心,并从工作中找到快乐的感觉,进入当好记者的良性循环轨道。

从学生到社会活动家的转变

记者是个社会活动家。只有善于与社会各方面的人交朋友,包括上到各级领导,下到农村工厂的农民、工人,记者都能与他们沟通交朋友,这才算练出了一个记者的基本功。这个过程也是记者不断提高采访写作能力的过程。对初到新闻岗位的年轻记者来说,能不能迅速学会与社会各种人打交道,有没有广泛的人脉资源,关系到记者进入采访阶段时,能否很快与采访对象交流、沟通,顺利完成采访任务。因为,刚出校门的大学生,熟悉的是校园生活,善于沟通交流的人是校园里的同一类人——学生。他们很少有社会各阶层的朋友,当然更不熟悉了解他们。在以老带新中,特别需要老记者带领新记者去接触各种人物,参加各种会议,提供他们成长为社会活动家的平台。任站长以来,我十分注意这点。新来的大学生,一开始都带着他们到农村、企业和机关单位采访,在以老带新中,很快地让他们认识作为省报记者常要打交道的人,迅速拓展他们的人脉资源,为他们独立采访打下基础。

在帮助他们迅速从学生到社会活动家的转变中,要注意从易到难。所谓的“易”,就是选取他们容易找到共同话题的人和事,带领他们开始进入采访实践。站长首先要了解新来的记者更擅长什么?譬如站里被授予年轻记者成长奖的林蔚,很擅长写人物报道和小通讯,文笔优美生动。一开始,我就选取在各行各业脱颖而出的优秀人物和较适合写小通讯的题材,带她一起采访。她上手很快,当记者的第一年,就由她执笔采写了两篇很有影响的报道,一是人物通讯:《熊雨前:一个“隐形”的IT传奇》,以3000多字的篇幅在《福建日报》刊登,介绍了一个IT行业传奇式的人物;还有《让绿树鲜花拥抱榕城》,以近2000字的篇幅在《福建日报》3版头条醒目刊登,文笔生动鲜活。刚步入新闻单位不久的实习记者能写出这样的报道,自然是莫大的鼓舞,也增加了她从事新闻工作的信心和兴趣。对读者和老报人来说,一位新记者的出现,仿佛让人眼前一亮,留下深刻印象。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培养年轻记者迅速成长的初期阶段,让他们树立起从事新闻工作的信心和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有了这种信心,再引领他们去熟悉陌生的人和事,从心理上来说更容易接受。在此基础上,我会注意带着年轻记者采访他们所不熟悉的行业和人,如县市区领导,机关干部、企业家等等。新记者跟着团队一起采访,免除了恐惧感,而采访后共同研究提炼主题,对新记者来说,虽然还处于懵懂阶段,但在讨论中有助于他们理清思路,写作过程少走弯路。动笔时让新记者执笔写初稿,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些报道由于新记者不落俗套,写出的报道文笔清新生动。在团队合作中,优势互补,老中青互相学习,非常有利于年轻记者成长。而新记者在不断接触各种自己不熟悉的人和事中,学会了采访各种人和事,并从中找到了与各种人交流的共同语言,能够很快地成长为一个社会活动家。

从大学生到社会活动家,可以说这标志着一个新记者已经成长为驾驭自如的成熟记者。

□ 图1 为2011年10月21日,《福建日报》福州记者站新老站员交替时刻留影。(作者供图)

□ 图2 为2009年3月3日,作者(右一)走基层采访蔬菜生产基地。(作者供图)

□ 图3 为2010年4月1日,作者随《福建日报》总编辑梁建平深入“海上人家”采访。(作者供图)

从记者编辑到专家的转变

能够单独采访写作,这还不能算是一个优秀记者。一个优秀记者要善于从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中,捕捉最能反映时代脉搏跳动,最有新闻价值,最有指导性、影响力的报道。要写出这样的文章,只有一般记者的眼光还不够,他要有编辑的组织版面、策划选题的能力,能够站在编辑的角度来考虑采写新闻,这样才能产生更多更好的有分量报道。

记者要有编辑的思路,是说记者不能只局限在自己所在区域视野来考虑报道。作为省报记者,要源于福建,高于福建。就是说自己所选的题目,虽然事情发生在当地,但新闻要对全省乃至全国都有指导意义。

如何让记者达到这种水平呢?从人才培养机制上来设置,可以考虑让年轻记者经过记者站两三年的锻炼后,回到编辑部从事两三年编辑工作,提高他们的策划水平和组织版面的能力,再回到新闻采访的第一线。一个优秀的记者必须要吃透“两头”。一头是基层,火热的社会生活第一线;另一头是上级党委,包括省委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吃透两头,才能及时生动地把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百姓的呼声,通过记者的笔给予报道,并写出有影响力的新闻。

此外,还要经历从记者到专家的转变。记者从大学生变成社会活动家的同时,还要让自己实现新的飞跃,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在党报的历史上就产生过许多名记者、名编辑。他们能够成为名记者、名编辑,就在于“专”,他们往往在某一领域的报道、研究达到了专家的水平。

从新闻单位设立人才成长机制来说,应该考虑培养一些专家型的记者。这就要求我们的制度要保证一些领域干得很出色的记者,要相对固定在这个领域。目前的新闻单位三年一聘制度,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名记者、名编辑的产生。普遍现象是记者在某一领域采访报道三年,对这里的情况较熟悉了,又开始新一轮的聘任,不少人在新一轮聘任中又被调整到从事其他领域的采编工作。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上,要提倡不搞一刀切,对确实在某一领域很有研究,或者很擅长某一领域研究的记者,可以考虑让其相对固定于这一领域的报道,让他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型记者。

从记者设计自我成长的道路来说,也应该考虑到成长为社会活动家的同时,更注意在自己擅长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报道,让自己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记者成长的路径,如果经历了从学生到记者,从记者到社会活动家,从社会活动家到专家型记者的过程,那么,他就基本上能够迅速成长为一个优秀记者。

猜你喜欢

记者站人和事领域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画与理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领域·对峙
《中国地铁60年
——人和事》出版发行
已过去的2015年里想要感恩的人和事?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