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生素和抗菌肽联合应用对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和鸡舍氨气浓度的影响

2012-07-26杨玉荣梁宏德尹清强姜义宝

饲料博览 2012年9期
关键词:益生素抗菌肽氨气

杨玉荣,梁宏德,尹清强,常 娟,姜义宝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郑州 450002)

畜禽饲养过程中长期滥用抗生素,使大量抗生素随血液循环分布到动物淋巴结、肌肉、肾、肝、脾、胸腺、肺等各组织器官,动物机体的免疫能力逐渐削弱,慢性消耗性疾病增多,一些可以形成终生免疫的疾病也频频复发,并且肉制品中抗生素残留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因此在不添加抗生素、促生长剂等有害添加剂条件下,提高畜禽生长速度和肉品质量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益生素可以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病原微生物可竞争营养和生态位点,益生素能限制有致病作用的肠道微生物与肠黏膜上皮接触、黏附或定植,从而阻止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在促进动物的健康生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1]。抗菌肽是生物体免疫防御系统产生的一类对抗外源性病原体致病作用的防御性多肽活性物质,是生物体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成分,当机体受到损伤或者有病原微生物入侵时,机体能够迅速产生抗菌肽进行防御,是机体理想的第一道防线,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可调节动物的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2-3]。益生素和抗菌肽单独应用在饲料中均起到很好的效果,但二者联合应用还未见报道。本研究主要针对益生菌和抗菌肽联合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和环境的影响进行探讨,为其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益生素为直接饲喂的活菌制剂,包括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纤维二糖乳杆菌及蜡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细菌总数≥80×108cfu·g-1,抗菌肽为鸡肠道提取物[4]。

1.2 试验动物与饲粮组成

参照中国鸡饲养标准(2004)按1~21日龄、22~49日龄两个阶段饲粮配制基础饲粮,试验期为1~49日龄,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3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1日龄AA肉鸡1 60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分成5个重复,每个重复80只鸡。对照组(C)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T1)饲喂基础饲粮+阿维霉素2.5 mg·kg-1;益生素组(T2)饲喂基础饲粮+益生素4.0×108cfu·kg-1;益生素和抗菌肽组(T3)饲喂基础饲粮+益生素4.0×108cfu·kg-1和抗菌肽1 mg·kg-1[5]。自由采食、饮水、消毒,防疫按常规程序进行。确保每组肉鸡都饲养在占地面积、体积、通风条件、湿度和温度相对一致的鸡舍中。

1.4 检测指标及方法

1.4.1 生长性能

每周末空腹12 h称重各组肉鸡,记录各组鸡采食量和剩料量,计算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并且每天记录鸡发病和死亡情况。

1.4.2 屠宰性能

饲养结束时鸡空腹12 h,每组取10只称重后进行屠宰,测定屠宰率,分离胸肌、腿肌和腹脂,计算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

1.4.3 肉品质

屠宰后取胸肌,用PHS-3C酸度计测量pH45min和pH24h;采用吊袋法将胸肌在4℃冰箱悬挂保存48 h后称重测量滴水损失;将胸肌肉样置于C-LM3型嫩度仪上进行剪切,测定剪切肉样所需的力值,以N表示。

1.4.4 氨气浓度测定

从14日龄开始鸡舍内氨气浓度测定,进行氨气测定前2 h同时关闭各处理鸡舍门窗,采用drag⁃er xam 7 000气体检测仪定时测量鸡舍内氨气浓度值,取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2。

由表2可知,1~3周,T2、T3组肉鸡日增重、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4~7周,各组之间日增重、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差异。从整个肉鸡生长期来看(1~7周),T3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T1、T2组提高10.54%,5.82%、0.46%,T3组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T1、T2组降低4.63%、4.19%、3.29%,并且死淘率T3组均低于其他组。表明益生素和抗菌肽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降低死淘率。

表2 饲料中添加益生素和抗菌肽对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2.2 对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对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见表3。

表3 饲料中添加益生素和抗菌肽对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由表3可知,T3组滴水损失和剪切力均低于其他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T3组存放45 min和24 h肉品的pH最高,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2.3 对肉鸡肉品质的影响

对肉鸡肉品质的影响见表4。

表4 饲料中添加益生素和抗菌肽对肉鸡肉品质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与对照组相比,T1、T2、T3均提高了肉鸡的屠宰率和胸肌率,但差异不显著(P>0.05),并且T3的屠宰率和胸肌率最高。T2、T3组腿肌率高于T1和对照组,腹脂率低于T1和对照组,并且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2.4 对鸡舍氨气浓度的影响

对鸡舍内氨气浓度影响见表5。

表5 饲料中添加益生素和抗菌肽对鸡舍内氨气浓度影响mg·m-3

由表5可知,氨气浓度试验期内,在第2周,以T3组最低,T1组最高,并且T1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第3周T3最低,对照组最高,T1、T2、T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4、5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第6、7周,T3最低,对照组最高,并且T3显著低于T1和对照组(P<0.05)。表明益生素和抗菌肽联合应用可以显著降低鸡舍氨气含量。

3 讨论

目前抗生素在肉鸡饲粮中的应用非常普遍,但由于抗生素具有严重的毒副作用,是耐药性“超级病菌”滋生的温床,探讨利用益生素和抗菌肽来替代饲料中的抗生素,对于人与畜禽的健康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表明,在肉鸡日粮中加入益生素和抗菌肽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肉鸡前期生长速度,对整个生长时期而言,其促生长作用也优于抗生素和单独添加益生素组,并且显著降低了肉鸡的死淘率,这为替代抗生素提供了依据。益生素之所以有如此效果,其原因主要归结为益生素通过提高胃肠道中有益菌的数量,降低有害菌的数量,并能合成多种酶类,在消化道中与动物体内的消化酶类一同发挥作用,促进机体消化吸收,达到提高饲料利用和促生长的效果。抗菌肽是天然免疫的主要成分,具有广谱性、高效性、选择毒性、稳定性及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不仅具有杀菌作用,还有抑杀真菌、寄生虫、病毒的作用,对正常细胞毒性较小。研究发现,抗菌肽可改善鸡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结构,提高雏鸡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6]。李冬光等研究发现,抗菌肽可显著提高贵州黄鸡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和降低发病率、死亡率(P<0.05)[7]。二者合理配伍可协同作用,达到促进动物健康的目的,本研究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益生素和抗菌肽联合应用能够提高肉鸡的屠宰率、胸肌率、腿肌率,降低腹脂率,陈晓生研究表明,抗菌肽能使肉鸭的产肉率提高,腹脂率、内脏器官比重降低[8]。李菊等研究表明,益生素能够提高肉鸡的屠宰性能[9]。系水力是一种重要的肉质性状,其可影响到肉的多汁性、嫩度、营养成分和色泽等食用品质,通常用失水率或滴水损失来衡量肉的系水力,试验中肉鸡日粮中添加抗生素、益生素以及抗菌肽和益生素联合应用胸肌滴水损失呈降低趋势(P>0.05)。嫩度的高低一般用剪切力来表示,剪切力值越大,肌肉嫩度越小,反之则嫩度越大,试验中添加益生素和抗菌肽降低了胸肌和腿肌的剪切力,原因可能与肌肉水分损失的减少有关。肉品pH是反映宰杀后动物体肌糖原酵解速率的重要指标,肉类保持较高pH可以延长商品的货架期,本试验中益生素和抗菌肽联合应用使胸肌各时间pH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其能够提高鸡肉的储存期。

氨气是由含氮有机物分解而来,和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及家禽的消化率有关。本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的益生素和抗菌肽联合制剂可显著减少鸡舍空气中氨气浓度,原因可能是益生素显著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率和吸收率,减少粪便中氮的排出,降低禽舍内有害气体和臭味的浓度,可通过调节胃肠道内微生物群落,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殖,减少脲酶的活性,扭转了蛋白质向胺及氨的转化,使肠内和血液中氨及胺的含量下降,这样就减少了随粪便排出体外的氨等有害气体[10]。

4 结论

益生素和抗菌肽联合应用能减少粪便中氮的排出,降低禽舍内有害气体和臭味的浓度,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从而使得空气质量提高。还可以提高肉鸡的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提高屠宰率并改善肉品质。

[1]Alvarez Olmos M I,Oberhelman R A.Peobiotic agent and infec⁃tious disease a modern perspective on a traditional therpy[J].Clin Infect Dis,2001,32(11):1 567-1 576.

[2]Reddy K V,Yedery R D,Aranha C.Antimierobial peptides:pre⁃iilises and promis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2004,24(6):536-547.

[3]温刘发,何丹林,张常明,等.抗菌肽酵母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前景[J].中国饲料,2001(23):22-23.

[4]杨玉荣,佘锐萍,彭开松.鸡肠道抗茵肽Gal-1 3的乙酸提取及其工艺优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9):22-26.

[5]Yurong Y,Yibao J,Ruiping S,et al.Effects of gal-13 on the con⁃tent of immunoglobulin,proliferation of lymphocyte and antibody titers after vaccination with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vac⁃cine in chickens[J].Asian-Australasi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s,2007,20(3):405-411.

[6]马卫明,佘锐萍,胡艳欣,等.猪小肠抗菌肽对雏鸡的促生长作用及其机理初探[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8):1 723-1 728.

[7]李冬光,施晓丽.蚯蚓抗菌肽对贵州黄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J].饲料工业,2011,32(12):45-47.

[8]陈晓生,张辉华,田允波,等.抗菌肽作饲料添加剂对肉鸭生长性能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5(3):64-65.

[9]李菊,张日俊.益生素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屠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07,19(4):372-378.

[10]徐刚,钟乐伦.微生态制剂在畜牧业生产中的环保作[J].饲料博览,2005(8):13-15.

猜你喜欢

益生素抗菌肽氨气
抗菌肽的生物学特性及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益生素的作用机理与应用现状
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
新型抗菌肽菌丝霉素纯化工艺研究
抗菌肽修饰方法与抗菌机制的研究进展
益生素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丝兰属植物提取物降低养鸡场氨气排放的试验
三科808动物益生素对仔猪生长及保健功能的对比试验
益生素在健康养殖中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
千奇百怪的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