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三相多功能电表
2012-07-26徐淑华
宫 鹏 宫 玥 徐淑华
(青岛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1,山东 青岛 266071;青岛有线电视网络中心2,山东 青岛 266000)
0 引言
目前,国内电力系统已实行厂网分离,对多功能关口计量表具有较大的需求,它主要用于对大宗用户、变电站和电厂的供用电进行计量。多功能关口计量表能够给客户提供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频率、有功电量、无功电量、有功电度脉冲和无功电度脉冲等关键数据,还能对线路的工作情况进行监测并且具有数据远传功能。现在专用的能量采集芯片主要应用于单相电表中,偶有厂家采用三块单相电能计量芯片设计三相电能表。目前虽已有一些三相电能计量采集处理芯片面世,但在实际产品中的应用还不多。该电能表利用单相有效值转换芯片AD637和TLC2543模数转换器采样后,再利用单片机计算出电流、电压、电能量等数据。实践证明,该电能表可满足计量精度要求[1-3]。
1 系统组成
整个系统由交流采样测量模块、电源模块、主控模块、通信模块和显示模块几部分组成。交流采样和测量电路由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测量模块和过零比较器组成,用于实现对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因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等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主控电路采用LPC2138U,用于完成对数据采集、计算、存储、显示系统和通信系统的控制。LPC2138基于ARM7内核,具有I/O资源丰富、中断服务控制灵活、运行高速稳定和高频性能优良的特点。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总体框图Fig.1 Block diagram of the system
2 硬件系统
2.1 主控模块LPC2138
LPC2138是支持实时仿真和跟踪的16/32位ARM7TDMI-STM CPU,并带有64 kB RAM和512 kB的高速Flash存储器。128位宽度的存储器接口和独特的加速结构使32位代码能够在最高时钟速率下运行。ARM7体系为32位构架,它在处理数据时相对于8位单片机效率显著提高,在处理大量长整型数据的乘除运算时,这种优势更为明显。同时,LPC2138的SPI、SSP总线控制器可以使控制器更方便地与外部扩展设备进行连接。LPC2138主控制器直接采用了广州周立功公司的EasyARM开发板,缩短了开发时间并有效保证了电路部分的稳定性。系统晶振采用11.0592 MHz的外部晶振,通过内置的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倍频电路,可以将主频升高到44.2368 MHz,以满足快速数据处理的要求[1]。
2.2 采样电路设计
系统采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分别对电压、电流进行采样。互感器能够实现初级电路与采样电路的电气隔离。由于电压互感器耐压值高达1000 V、电流互感器最大电流可以达10 A,因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系数,有利于独立处理后级电路。三相电经隔离采样后,将交流信号送入AD637,输出有效值送TLC2543进行A/D转换,得到电压和电流有效值;同时,交流信号通过过零比较器产生TTL方波信号,控制定时器计时,以测量频率和功率因数[4]。
2.2.1 电流采样电路
电流采样电路由电流互感器从市电获得电流信号,然后通过有效值转换得到电流的有效值。在输出端加入保护电路,用于采样输出保护,其中电容C1用于补偿。电流采样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
图2 电流采样电路Fig.2 Current sampling circuit
2.2.2 电压采样电路
电压采样时采用有源电压互感器TVS1908-1,其设计电路与电流采样基本相同,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
图3 电压采样电路Fig.3 Voltage sampling circuit
2.2.3 A/D 转换电路
三相电能表需要分别检测6路电压、电流信号并进行A/D转化,且精度要求最低为2%。因此,需要使用多通道、高精度、高速转换芯片。TLC2543是一种12位A/D转换芯片,具有11路转换通道,转换时间仅为10 μs,最高可输出16位数据,转换误差为±1 LSB。为测量电压电流的大小,采用AD637芯片将交流电进行真有效值转换,得到直流有效值,然后送TLC2543进行转换。
2.2.4 基准电压源电路
由于A/D转换准确度依赖于参考电压VRef的精确度和稳定性,故在A/D转换芯片外围应设置专用的稳压供电电路。温度系数、电压稳定性及抗噪声性能是基准源的重要指标,其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A/D转换的精度和稳定性。TL431是一个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该器件的典型动态阻抗为0.2 Ω。TL431典型输出电压为2.5 V时,其电压输出范围为2.47 ~2.52 V,温度系数为 30 ×10-6/℃,且具有极低的输出噪声。TL431构成的基准电压源电路原理图如图4所示。
图4 基准电压源电路Fig.4 Circuit of reference voltage resource
2.3 测量电路
2.3.1 频率测量
由于正弦交流电不便于频率的比较和测量,故在采样环节次级设置过零比较器,以产生方波脉冲信号,便于数字逻辑电路的信号处理。
方波脉冲信号接入LPC2138的I/O端口,作为频率测量的门控信号。在脉冲的高电平期间,微处理器根据软件内部延时设定延时时间t,并记录延时个数,换算得到信号的半周期时间,进而求得电源频率。
工频电网频率在50 Hz附近小幅波动,用被测信号计数测量正脉冲脉宽,加倍后得到一个周期的脉宽,再用“求周期倒数”的办法求频率。通过该方法得到的频率精度相对较高。测量结果取决于设定修正的软件延时,精度为。结合LPC2138运行高速的特点,误差可被控制在较理想的范围内。
2.3.2 功率因数测量
功率因数的λ定义为在单相电路中电压与电流参数的相位差θ的余弦值,即λ=cosθ。求取原理基于其定义,即对电压、电流过零时间间隔计时,经运算得到功率因数λ。
本设计利用采样信号,经过零比较器所产生的方波脉冲上升沿和下降沿,分别与交流电正弦波信号的正负过零点对应,将产生的两个方波脉冲传送至微处理器的两个I/O端口。利用在频率测量中的软件延时,设置计数启停条件为两个输入方波脉冲上升沿或下降沿,得到满足该条件的计数时间t,由式(1)求得λ值,即:
式中:T为电源周期;t为计数时间。
2.3.3 电压、电流的测量
在交流电路中,有效值参数是表征电路在一个周期内完成产生、传输和消耗功率的能力,它具有较高的参照价值。有效值参数被定义为单位周期内电参量的均方根值,即:
式中:e为电参量的瞬时值;E为对应的有效值参量。
将交流电压电流信号送至有效值转换芯片AD637,得到直流有效值,再送入A/D转换器。由于AD637稳定性好,具有较高的转换精度,且不受外围电路影响,编程实现起来简单,因此测量电压电路的有效值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电压、电流有效值测量电路如图5所示。
图5 测量电路Fig.5 Measuring circuit
2.3.4 电压和电流相序检测电路
相序检测电路主要由一片CD4013双D触发器构成,经降压、整流后的三相低电压脉冲信号输入到本级电路。A、B端的信号经电阻限流后,作为触发器的时钟信号,C端信号作用于两个触发器的复位端。发光二极管作为指示灯,若相序顺序正确,则发光二极管亮;否则发光二极管不亮,并将输出送继电器驱动电路,以控制主电路的输出与否,实现负载保护功能。相序检测电路原理如图6所示。
图6 相序检测电路Fig.6 Phase sequence detection circuit
2.4 电压保护电路的设计
电压保护电路由自动量程选择电路和电压钳位电路组成。当采样电压超过设定值时,运放的输出电压由低电平转变为高电平,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电阻R15和R17并联到电压互感器的ADJ和OUT管脚上,从而改变互感器的输出电压。额定电压比例公式为:
同时,向单片机发送量程改变信号。系统按新的比例系数进行电压测量。采样端口的Q4和其基极两端的分压电阻一起组成电压钳位电路,当电压超过4.5 V时,将电压钳位在4.5 V。电流保护电路和电压保护电路类似,也是由自动量程选择电路和电压钳位电路组成的[6-8]。
3 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程序完成系统初始化,并实现各三相参数的测量与计算、掉电保护、存储管理、键盘程控、LCD液晶显示、密码保护和RS-485通信等功能。
3.1 主程序流程
主程序流程如图7所示。
图7 主程序系统流程图Fig.7 Flowchart of the main program
主程序主要起到导向和决策的作用,实现对系统各部分的初始化以及对数据采集、计算、存储、显示系统和通信系统的控制,并通过调用相应的子程序,对交流采样测量模块、电源模块、主控模块、掉电存储模块、通信模块和显示模块子程序进行管理和调度。
3.2 中断服务子流程
中断服务子程序采用周期定时触发查询事件处理的事件。设定时器时间为1 ms,每隔1 ms产生中断,由中断程序检测事件是否发生。在中断程序中,主要处理实时检测的三相电的电压、电流、频率和功率因数的显示和计算。
4 结束语
本文对三相电能表进行了精度测量,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精度较高,电压、电流、功率因数和频率测量精确度较高,误差在±0.5%,精度在1S级之内,采样电路的过载能力可承受10 A的电流冲击,达到了设计要求。三相电能表集测量、保护和通信于一体,实现了对三相交流电各种参数,如有功、无功电能,有功和无功功率,以及电压、电流和功率因数的测量。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其不仅大大简化了外围电路、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能够方便地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交换。
[1]周立功.深入浅出ARM7-LPC213X/214X(上、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2]蔡泽彬,邓磊.基于ADE7758三相多功能电表的设计[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7,21(3):183 -185.
[3]崔彦彬,孙岩.一种多用户智能型电能表的设计[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8(6):9 -10.
[4]王勇,张浩,彭道刚,等.ARM平台在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J].自动化仪表,2010,31(1):13-16.
[5]廉小亲,白莉萍,金亮.电子式三相多功能电表设计[J].仪器仪表学报,2005,26(8):287 -289.
[6]陈柱峰.三相交流电相序、缺相检测保护电路设计[J].湖南农机,2009,36(1):34 -36.
[7]林占江,林放.电子测量仪器原理与使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8]稻叶保(日).模拟技术应用技巧101例[M].胡圣尧,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