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科学普及教育之行动研究——以“成大论箭”为例
2012-07-25基隆高中专任教师台南大学材料所科学教育组成功大学航天系教授何崇德彭上吉景鸿鑫
.基隆高中专任教师;.台南大学材料所科学教育组;.成功大学航天系教授 何崇德 彭上吉 景鸿鑫
推行科学普及教育之行动研究——以“成大论箭”为例
1.基隆高中专任教师;2.台南大学材料所科学教育组;3.成功大学航天系教授 何崇德1彭上吉2景鸿鑫3
本研究对推行科学普及教育提出运作方法,以科普活动——“成大论箭”为例,藉“行动研究”来探讨推行科普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以做通盘的研究与讨论。初步研究结果:可将现今科普教育的质量作提升,并真正达到科学教育普及化的目标。
实验火箭、成大论箭、行动研究
1 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科学是人类运用高度智慧,来处理生命和生活之各种问题所须的思考方法、过程与表达方式[1]。如果以学科来分类,科学的范畴应该包括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地球科学。然而,在科学知识与社会需求之间,却有一个很重要的桥梁——技术应用。
回顾一下人类的历史,人类的活动能力,主宰了历史发展的轨迹。在人类的活动能力仅限于陆地时,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兴盛与否,取决于这个民族或国家是否“兵强马壮”。然而,陆地的面积,也只占地表面积的30%,在无法满足人类对未来的无限想象与渴望的时候,人类的活动能力也慢慢地从陆地转向了大海。此时“兵强马壮”已经比不上“船坚炮利”,陆权时代的霸主也得向海权时代的霸主低头了。随着人类可以驾驶着飞机飞上青天,毫无限制的悠游遨翔于整个地球表面之上,而航天科技正是所有现今高科技的结合体。
中华民族常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及火药”中,其中结合造纸术与印刷术所出来的“书”,就让所有的科学知识与技术应用有了可供经验传递的工具。火药的发明让人类能拥有自然界里强大的力量,而能把这个力量掌握到极限,就可以横行无阻。
除了上述科技之外,其它如信息科技与生物科技也正在快速的发展中,这些科技的发展,正在无声无息地改变人类的社会发展,甚至已经开始领导人类社会的走向,因为:“科技的发展到哪里,人类的未来就在哪里”。
2 科技教育的角色
“教育”就是为了传递经验与延续文化,任何一项科技,缺乏有系统的传承与普及,就无法累积而继续提升。
中国人发明的火药,透过阿拉伯人在14世纪初传入了欧洲,受到极欲发展海权的欧洲王室的重视与支持,不停地透过研发与改进,做品质上的提升,这让欧洲王室成为军事强权,进而用这股力量强行敲开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大门。
中国人的医学发展自成一格,历朝历代都有名医与名著,东汉的华陀就能以“麻沸散”实行全身麻醉而进行腹腔手术,西方医学整整晚了1600年才有此医疗技术。西方医学的发展,并没有受到中医的影响,虽然起步较晚,但其现况却大幅领先中医,而成为世界医疗主流[2]。
由火药和中医的例子,就可以看出科技教育的重要,中华民族的社会对于科技教育的漫不经心与毫不在意,让中国人在世界科技史上有机会上台表演开场白,却不能成为主角。只着重发展科技,而无发展科技教育,则所有的成果都只会是昙花一现,徒留后代子孙作为“引以自豪的发明纪录”罢了。
3 台湾地区中等学校的科学教育
台湾地区中等学校的教师,在面对学生与教材之间,常常要去思考,我们该教会学生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尤其是遇到科学类科的课程时,一定会遇到学生的质疑:“为什么要学这些?除了为了要参加升学考试之外,我们找不到其它需要学习这些内容的地方”。
考试真的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吗?为了考试争取高分,学生被训练能够迅速又正确地写出标准答案,但是他们了解题目的意义吗?学生往往只在乎“解题步骤”的多寡和“答案”是否正确。
“黑板教学”与“纸笔测验”是目前校内科学教育的主流,这让许多理化实验课及生物实验课被忽略,甚至根本没有进行。其实,经由实验过程的操作,学生原本可以培养其观察能力,进而学习到归纳与整理的科学精神;但缺乏实验过程的操作,却因此扼杀了科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创作性”训练。中学理化教育僵化、教条化,“可以使我们一般劳动力提高,虽然它损及最高百分之十顶尖人物”[3]。
依Maslow的分类,学习可分为两类,一是“无意义的学习”,此种学习通常指一些枯燥、易遗忘、与自身无关的教材的学习。另一种是“有意义的学习”,或称为“经验的学习”,此种学习包含了思考与情感,个人能深刻体会学习内容的意义,且不易遗忘[4]。科学类科的主题,既然都是与生活相关,且频繁出现的现象,科学类科的学习就应该是有意义的、愉悦的学习,而不是为了考试的无意义学习。
为了让中等学校学生重拾对科学学科的兴趣,部分中学教师只能在学校内积极鼓励学生去参与校外的科学活动。请参考以下实际案例:
3.1 科普教育推广实例——“成大论箭”
1988年,成功大学航天系景鸿鑫教授在该系大一的“航天工程概论”的课程中,将“固态药柱火箭”的设计与制作规定为期末成绩的评比项目。在仅提供固态火药药柱前提下,学生需自行分析、设计与制作一枚火箭,最后将火箭发射升空,依结果来评分。此一题目既可以练习火箭的空气动力学、动态稳定,又可以了解什么叫设计,也可以避开较危险的部分——火药。同时,在此过程中,一些分析与计算势必要用到计算机来辅助,又可以初步掌握计算机这个利器的运用,可谓是相当适合作为教育训练的一个课题,于是在航天系内一连做了好几年,反应都很不错。
1990年,台湾地区第一次举办资优国中生航天科学研习营,景教授为此重新规划整套适合中学生的课程,在只提供固态药柱的前提下,让中学生能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原理,利用计算机来辅助设计,并实际动手制作,最后再亲自将火箭发射升空。刚开始仅只是抱着尝试的态度,后来证明连中学生反应也普遍都很好,于是将此课程在台湾各地区进行推广,都十分顺利。
1995年,此一活动改为全省性的高中实验火箭设计大赛,期望以增加竞争性、荣誉感的方式,来推展航天科技。目前已举办过十三届了,首两届仍然是以研习营的方式进行,透过学校推荐学生,集中到成功大学来。先进行课程教学,再进行比赛。
第三届(1997)开始更改比赛方式,采取完全开放的作法,自由报名,只要想参加的都能来,台湾地区的每一位高中、高职在学学生,只要报名,即可参加比赛。报名之后,随即邮寄设计手册与设计软件给报名者,由报名参赛者根据设计手册自行设计自己的火箭,自行购买相关材料制作。到比赛当日,直接携带火箭到台南成功大学现场来比赛。到了现场,统一由主办单位发给火药药柱,装填上火箭后即依序发射比赛。由于在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到困难,主办单位就在各地分别举办“赛前说明会”,解答一切疑难杂症,并进行升空示范,以协助参赛学生,让他们做出更好的火箭,得到更好的成绩。
3.2 竞赛为主轴的成大论箭
要主办一个科学竞赛的基本要素有三个:①设定比赛规则;②提供竞赛所需的场地与设备;③公正的裁判。但要如何让参赛者对这个竞赛有强烈的参赛意愿,所牵涉的层面就非常广泛了。
首先,主办单位一定要有足够的经费来举办,但有了足够的经费,并不代表这个竞赛能举办的有预期的规模。最重要的是如何让比赛的信息,正确且迅速的传送到有“潜在参赛意愿”的参赛者的生活中。
在计算机和网络并不普及的时代,印制活动海报寄送到学校张贴,或是寻求报刊杂志赞助刊登,都是可行的方法。以“成大论箭”为例,从第三届开始,透过上述的方法做宣传,报名人数就逐年增加,第三届(1997)大约100位,第四届(1998)大约200位,第五届(1999)大约300位。如果以这样的趋势,第六届(2001)应该很明显的会有大约400位参赛者才对。
其实,第六届实际的参赛人数只有97位。是什么原因让报名人数有如此大的落差?最有可能的原因,应该是2000年停办了一次,让这个科学竞赛在高中生的世界中消失了。再重新检视第三届到第五届的报名资料,才发现报名参赛的学校的重复性很高。在当时访谈一些参赛者后,才知道参赛“成大论箭”已经是一些高中科学性社团的固定模式了,每一次比赛后,学长姐们的参赛经验透过社团活动的传承,让学弟妹们在参加下一届比赛时,会有更高的参赛意愿。
在第六届报名人数大幅滑落的警讯下,第七届(2002)的举办就投入更多的经费与筹备人力,甚至把比赛场地移到交通更便利的台北市政府广场。然而,报名人数却只有162位,这样的结果当然很让主办单位觉得很挫败。
一样的比赛内容,一样的宣传模式,却是不一样的报名结果,而可能的原因竟然是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
自从Windows 95及Internet Explorer 在1995年开始窜红后,学生的学习模式有很大的转变。用双腿到图书馆翻查资料,比不上用双手在网络上使用搜寻引擎;在真实世界中的课外活动,比不上在虚拟世界里面的连线游戏。
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2001年台湾地区开始举办的“国民中学学生基本学力测验”(以下简称基测)。因为基测的考题全部都是四选一的选择题,所以1986年以后出生的台湾地区学生,在中学六年中,其数理科的学习,只着重于追求答案正确与否,并不在乎演算过程中所需要的步骤与程序。然而数理科的学习中,观察、归纳、分析、推理、组织与表达等能力的建立其实才是重点。基测创造出来的“选择题世代”的学生,缺乏挫折容忍的学习过程,将不敢面对无法预测过程的任何挑战。要期待他们主动来挑战科学竞赛,是有困难的。
3.3 教学为主轴的成大论箭
面对学习特质不一样的中学生,第八届(2004)起,此一活动有了重大的变革,除了原有的“火箭大赛”外,再加上“高中实验火箭设计与制作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自此,“成大论箭”跳脱单纯提供比赛设备、场地与裁判的角色,正式将实验火箭朝“科学普及教育”的目标前进。
透过与各地区高中职学校及县市政府教育局合作,这8年内在台湾地区各地举办过的研讨会共计58场,参于研习的学生超过4500人次。
研讨会的运作模式跟“成大论箭”第一届和第二届的模式类似,但其中最大的差异,是教学现场主动往学习者的生活圈中移动。
2012年4月份台湾地区《亲子天下》杂志第33期的内容: “近七成的中学学生表示,鲜少有机会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看法;近七成的中学学生几乎没有小组讨论的机会;四成五的学生,遇到功课上的问题,鲜少找同学帮忙。每个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就像个独立无援、沉默的孤岛。而学生对学习是有想象和渴望的。超过八成的国中生回应,和同学一起分组学习,会很有帮助。而最能帮助学生学习的老师,前三大类型是:提供鼓励、让学生动手做、很会说故事的老师”。
根据上述的内容,再回头检视“成大论箭”研讨会的模式,就是以教学为主,竞赛为辅的方向,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就近学习”且“直接动手做”。这正好弥补目前台湾地区中等学校教育不足的部分。
然而,只是在各地区举办一天的研讨会,对学生的影响力毕竟有限,在初次课程后,少部分仍有意愿继续投入时间及精神的学习者,也会因为固态药柱火药与火箭发射设备不易取得,而被迫放弃。于是,建立学习者的回流学习管道,是必要的。
3.4 基础科普工作人才培训
而要如何才能让教学者与学习者有最好的互动?这应该是每一个科普活动推广单位最头疼的问题。本单位最后也是透过“摸石头过河”的方式,才慢慢找到可行的方法——“提高学习者参与本活动后,能创造其更高的附加价值”。
首先,在研讨会举办的同时,就释放出研讨会的教学人员需要扩充,希望有兴趣的学习者,能够愿意不辞辛劳的回流接受训练,进而成为本研讨会的基础教学人员。参加过第一次活动且有意愿回流训练的学生,称为“培训生”。培训生达要培训要求且能够协助教学任务时,晋升为“培训助教”。
目前培训生大部分都是高一的学生,培训助教大部分是高二的学生,“见习助教”平均分布在高三和大一,“助教”则以大二为主,“讲师”为大三以上的大学生、研究生或在校老师。为了让所有工作人员有很高的参与感,都以发放正式聘书的方式聘请为工作人员。
高中生对于“聘书”的喜好,更甚于所给付的工作薪资。曾经有学生表述他有了“聘书”之后,回到学校走路都感觉到有风,工作薪资不拿都无所谓。
这种以“教、考、训、用”合一的模式,除了可以加速学习者本身的学习速度外,也可以让科普活动的主办单位有更充足的人才。然而,金字塔的人力编制的最大困境是人员的中途流失,而越低底层的人员流失率越高,这会造成主办单位的人事训练成本飙升,大约会占到整体预算的45%。
参加研习活动的学生们,因为考上大学而分配到全台湾各地区后,是推广科普活动的无形资产,其中有部分是考进师范院校的学生,在其成为合格教师之前,就是科普活动重要的传承者,在成为合格教师后,专业度与使命感会驱使其继续对科普活动的热衷奉献。
3.5 成大论箭与两岸科普交流展望
成大论箭在第八届(2004)就有北京市的高中师生来观摩研讨会及比赛的运作情形。为了让整个活动的运作能顺利复制到北京市举办,于是第九届(2005)及第十届(2006)由台湾移师到北京市比赛,为“京台交流周”的一个活动项目。第十一届(2007)就由北京市正式选派中学生到台湾参赛。
两岸要共同举办中学生的科学竞赛,基层工作人员的质与量是足够的,中学生的参赛意愿也是高昂的。然而,最大的障碍点却是经费的筹措,如果没有上级单位足够的补助,参赛学生将会负担非常庞大的交通及住宿费用。这需要两岸科普教育界中有识之士共同发挥影响力,藉由两岸合作举办科学竞赛,来强化两岸科普界的互动。
4 结语
科普活动的成功与否,首要要务应该着眼于如何增加教学人员的素质与数量,而非着眼于参加活动学生的多寡。只要教学人员的素质与数量持续增长,参加学生的数量呈倍数成长,是可以预期的。可行的方法如下:①对师范大学的学生进行培训,成为种子师资。②鼓励目前在校任教的老师回流受训成为种子师资。
对于科普活动的定位,应视活动为学习者的“学习起点”,而非学习者的“学习终点”。除了活动当天的教学内容外,要另外提供有兴趣的学习者,有更深一层学习的机会。可行的方法如下:①建立活动官方网站,作为互动的平台。②收集活动当天的照片或影片放置于官方网站上。③另外举行小规模的竞赛或教学活动。④协助重点学校成立社团。并挹注教学资源。期望透过这些方法,让科普活动真正做到普及以及达到教育意涵的目的。
[1] 欧阳锺仁. 科学教育概论[M]. 五南出版社, 1988.
[2] 刘里远. 从古文明到工业革命[M]. 广达文化出版社, 2004.
[3] 魏明通. 科学教育[M]. 五南出版社, 1997.
[4] 百年树人三环节──考试 升学 教学[J]. 科学月刊, 1984(174):452.
[5] 叶玉珠. 教育心理学[M]. 心理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