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教育与社会永续发展——福建省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2012-07-25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郑振华
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 郑振华
青少年科普教育与社会永续发展——福建省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 郑振华
青少年科技活动是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繁荣校园文化、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我省开展科技活动的实践经验,从注重科普宣传、发挥人才优势、整合科普资源、完善评估体系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在中小学推进科技活动开展,提高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化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推进社会的永续发展。
青少年 科普 创新
目前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参与面和教育面比较广泛,涉及学习、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呈现出时代性、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等特点,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科普资源利用率不足、配套资金不足的问题。如何更有效地促进中小学科技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推动我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有新作为、上新台阶,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分析。
1 福建省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现状及成效
1.1 依托政策支持,营造青少年科普教育良好氛围
2009年以来,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科协联合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的政策文件,为各中小学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营造青少年科普教育良好氛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2 建立协作机制,推广全省性青少年科技活动
近年来,我省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主题,由省教育厅、省文明办、省广电局、团省委和省科协联合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以“节能”、“节水”、“节纸”、“低碳”为主题的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这些以小组、班级或学校为单位组织的各类青少年科技活动,重在从日常学习、生活中进行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技能的训练,不仅提高了青少年个体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更激发了青少年的团体合作意识,培养青少年的团结协作能力。
此外,每年的科技周、科普日活动中,青少年都是重要的受益群体。不少学校纷纷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展全校性的科技节、科普周或科普日活动。在组织开展各类青少年科普活动基础上,我省还组织开展了各类青少年科技类竞赛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五项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电脑机器人竞赛和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等,为学有余力的青少年提供更多成长空间。特别是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为一项全省最大规模的中小学生科学探究和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的综合性科技竞赛,为中小学生、科技辅导员和中小学校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和交流平台。作为各类中小学科技活动的汇总,每年都有100多个科技实践活动项目参加我省各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其中,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每年约评出30个省级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并推荐10项参加全国性竞赛。从2008年起,我省已连续4年有项目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全国十佳科技实践活动”的称号。
1.3 抓好阵地建设,强化青少年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科普场馆是青少年接受科普教育、开展校外科普活动的重要阵地,是为青少年提供科普服务、增强青少年科学素质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目前,全省已建或建成的科技馆17个,国家级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6个,省级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40个,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45个,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83个,每年接待青少年学生突破50万人次。完成两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学校的评审,共创建科技教育基地学校65所。到2015年,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和福建省科技基地学校都将达到150个。
1.4 加强培训工作,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科技辅导员队伍
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离不开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科技辅导员队伍。我省通过组织培训班、现场交流会、科学考察及科教论文、作品评选等活动,提高科技教师的辅导水平,推广先进科教经验。平均每年培训科教工作者和科技辅导员近3000名,征集200多篇科教论文、100多件作品。在全省、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电脑机器人竞赛等青少年科技竞赛举办期间,我省都组织大量科技辅导员观摩团赴参赛现场进行观摩学习。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电脑机器人竞赛培训中,我们改变了以往单纯专家授课的方式,更注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现场实训演练,得到了科技辅导员的一致好评。此外,我们还重视培训效果的跟踪反馈,每年都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及时了解学员对培训班组织及教师授课情况的满意程度,征集有益意见,不断提升培训班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同时,我们还依托省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根据各个设区市的需求选派科技专家、一线优秀科技辅导员进行授课,提高基层科技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不断发展壮大科技辅导员队伍。
1.5 发挥地缘优势,推进闽台青少年科技交流工作
在闽台青少年科技交流工作中,特别是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们已连续7年邀请台湾地区师生来闽参加创新大赛的展示和竞赛活动,为两岸师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促进了双方的相互了解和沟通。该活动已经成为促进闽台民间科技教育交流的平台。今年,金门、马祖和台中共有7个项目参加第27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同时,我们还连续七年邀请省创新大赛台湾项目的学校领导、科技辅导员组成代表团参加闽台青少年科技教育论坛活动,与我省中小学科技辅导员交流青少年科教经验,推进两岸青少年科教事业的交流合作。
2 我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存在的不足
我省在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2.1 对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公众对科普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不少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或学校领导对科普教育的重视不足。同时,由于缺乏相应有效的奖励和考评机制,专职科技辅导员在职称评聘中处于相对劣势,他们从事课外科技活动的额外工作量难以得到足够肯定,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获得的成绩无法得到充分认同,这大大影响了他们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进而影响了各个学校参与科技活动的水平。在家庭教育中,不少家长更是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尺,轻视甚至阻止青少年参与各类科技活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了限制了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发展。
2.2 青少年科普教育发展不平衡
由于地域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我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福州、厦门、泉州等市的经济基础较好,对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也相对重视,各中小学开展各类科技活动的积极性较高,科技竞赛活动的成绩也比较好。而有的地市在这方面相对较弱。二是学校发展不平衡。在目前教育资源分配尚不平衡的大环境下,城区中小学开展科技活动的基础相对较好,而农村中小学校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限制,科技辅导员的配备相对不足,有的甚至形同虚设。三是科技辅导员水平参差不齐。从总体上看,我省科技辅导员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现实需要。不少学校由各科任老师临时担任。这些科任老师由于本身专业和授课时间的限制,他们自身业务水平和指导能力存在缺陷,对科技活动的认知不足,也就影响了学校科技活动的开展。
2.3 科普场馆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
我省科普场馆平台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无法满足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需求。主要表现在科普场馆设施数量不足,地区分布不平衡,科普产业展品和展教开发程度比较低。同时,我省科普场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各类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间的信息沟通相对较少,缺乏整体性的引导和宣传,处于相对零散发展的状态,特别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兴办科普场馆的规模和数量都比较小。高校、企业的科普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2.4 青少年科普教育经费不足
在现有教育资源的分配下,很多学校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的专项经费难以得到保障。由于资金不足,他们无法购买或者添置新器材。在科普场馆建设、科普设施更新方面同样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特别是像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这样的专门青少年科技活动场所,需要不断更新设备和器材,才能吸引周边学校或社区青少年的经常性关注和参与。而这些持续性的高消耗、高投入正是不少地区不愿兴建工作室的重要原因。从总体上看,社会资金对青少年科普投入不足,主要依靠各级财政的支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开展。
3 开拓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思考
青少年科技活动是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繁荣校园文化、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需要政策和资金的配套支持,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注和参与。要充分整合校内外科普资源,从政策、宣传、人才等各个方面加强指导和引导,共同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
3.1 加强青少年科普宣传工作
省科协从今年年初开展了“选树典型”的活动,重点对一批成绩优、影响广、经验好的科技辅导员和学校进行专题宣传报道,分批分步骤宣传和推广他们的典型事例和经验,以点带面,进一步推动我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
3.2 发挥各类学会和专家的资源优势
要充分发挥各类学会的专业优势,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的配合和协作,邀请各学科专家为中小学开展科普教育工作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目前,我省泉州市在这方面已经做了积极的尝试,率先建立了校外兼职科技副校长选派制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鼓励学有专长的专家、学者深入校园,已选派了科技副校长154名,推动了泉州市中小学科技活动的开展。
3.3 整合社会科普资源,健全青少年科普教育网络
在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科技设施和场馆建设的同时,要充分整合校内外科普教育资源,发挥科技馆、博物馆、动植物园、科研机构和科技创新园区等社会资源优势,对各类科普教育场馆和资源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将相关内容简介编印成册或将门票汇集成册,对前来参观的青少年采取一定的优惠措施。同时,要加强对青少年科普基地的管理,保障对青少年科普基地的财政投入,为基地配齐配足相应的管理人员或科普志愿者。要进一步延伸和拓展科普资源的功能,从政策和资金上鼓励更多科技设施和场馆的展品以流动巡展的方式深入县城、深入农村、深入乡镇,为更多的农村中小学生展示先进的科普仪器、传播最新的科普资讯,让他们更直观地体验科学、感悟科学、享受科学带来的神奇魅力。
3.4 建立科学的青少年科技活动指导和评估体系
目前,我省出台了推动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相关文件,对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内容、形式、保障和奖励措施也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因此,我们有必要组织专家对青少年科技活动进行深入的、系统性的分析,探讨可供参考和借鉴的青少年科技活动模式,进一步扩大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覆盖面,提高活动的整体水平。同时,要建立完整的青少年科技活动成果评估和奖励体系,对青少年科技活动阶段性成果进行及时的总结、宣传、表彰和推广,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1] 牛灵江,翟立原主编.青少年科学探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
[2] 刘健,陈红,张萍.基于科普场馆整合的科学课程建设[J].中国科技教育,2011(9).
[3] 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科技厅、福建省科协《关于加强中小学校科技教育工作的意见》[Z],2011年
郑振华,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