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繁荣两岸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几个问题

2012-07-25湖北省科普作家协会康国栋

海峡科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科普青少年科学

湖北省科普作家协会 康国栋



浅议繁荣两岸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几个问题

湖北省科普作家协会 康国栋

我们应发扬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积极调动聪明智慧,科学应对简繁版本问题。根据客观需要应繁则繁、可简则简,积极营造识繁书简并用环境。有无必要组织力量编写《两岸科普常用词典》(或对照手册),两岸科普界应根据实际需要,形成共识得出结论。坚持“因教施材”应成为积极促进青少年科普教育并取得优良效果的指导原则。应继承和发扬科普创作的优良历史传统,积极引导科普创作力量,提供更多的优秀通俗读物及作品。积极开发与整合两岸青少年科普教育资源,发挥应有作用。在倡导开发体验科普模式的同时,积极探索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前提下,获取应有的经济利益,优先为两岸青少年开发更多的体验科普项目。面向未成年人开发一些体验原生态、与现实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体验科普项目,积极推行环保低碳生活方式。

识繁书简 因教施材 开发与整合 体验科普模式 市场需求

在海峡两岸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青少年人口群体。据有关资料显示,2009年中国大陆13亿人口中,10~24岁的青少年约为3.27亿,占人口总数的26%(参考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1年度有关报告);2007年台湾地区2.296千万人口中,10~24岁的青少年约为491.42万,占人口总数的21.4%(参考2007年台湾“内政部“统计资讯)。如果按通常青少年人口的年龄界定为14~35岁范围,其总数接近5亿。面对如此严峻的人口形势,两岸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任重道远。

为积极促进、繁荣两岸青少年科普教育事业,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现就几个具体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及观点,谨供进行学术探讨与工作参考。

1 科学应对简繁版本问题,营造识繁书简并用环境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是中华文化无可替代的瑰宝。近百年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文化发展进程中,两岸形成了繁体字和简体字并存、并用的现状。目前,繁体字主要用于台湾、香港、澳门和北美的华人圈中,使用人数约为3千多万;简体字广泛用于大陆内地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的华人社区,使用人数超过13亿。

随着两岸经贸、科教、文化的日益广泛交流和相互渗透、融合及发展,繁体和简体两种“国字”,难免发生一些争论甚至是矛盾冲突。在青少年科普教育方面,简繁版本问题也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两岸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全面、持续推进和深入发展。

对待这样一个历史形成的问题,我们应站在热爱、维护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高度,发扬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积极调动聪明智慧,科学应对简繁版本问题。

首先,对于这两种“国字”,应一视同仁,倍加爱护和珍惜。反对厚此薄彼或非此即彼,更不能简单、盲目地强制推行提倡简体、废除繁体或恢复繁体、废除简体的错误行动。在图书出版、音像注解、商标设计、展览制作等方面,推行繁简并用的“双轨制”。根据客观需要应繁则繁、可简则简,积极营造识繁书简并用环境。笔者曾经阅读过一本《木工技术入门》(沈华编著,香港万里书店出版 轻工业出版社重印,1981年4月),在尾页就附加了“繁简字对照表” (166个字),既保持了繁体版本的大陆市场,也为熟悉简体字的读者提供了阅读便利,十分值得赞赏、学习和推广。

第二,1993年,“汪辜会谈”就把探讨两岸科技名词的统一工作列入共同协议中。1994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嘉锡等70余位专家学者,就呼吁要积极推进海峡两岸科技名词的统一。为满足、适应汉字在两岸的使用情况和国际化的需求,由中国大陆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2001年开始编制的《简繁汉字对照表》,已经从2009年8月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开始使用。

2010年3月,“两岸民间合作编撰中华语文工具书”工作会上决定,《中华科学与技术大辞典》、《两岸科学与技术常用词典》由大陆的全国科技名词委员会和台湾的教育研究院组织实施,对于那些与两岸交流密切相关的学科,以及名词混乱现象严重的学科和条件成熟、容易开展的学科先行开展名词对照。据有关媒体报道,预计不久包括《两岸中小学科学词典》在内的三套科技类工具书将正式在两岸出版发行,并提供大陆版网站资源,向全球广大科技爱好者免费开放。届时,《两岸中小学科学词典》将为开展和繁荣两岸青少年科普教育创造更加良好条件和环境。

至于有无必要组织力量编写《两岸科普常用词典》(或对照手册),两岸科普界应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广泛深入地磋商、讨论与研究,形成共识得出结论。

2 坚持因教施材科普原则,重视通俗读物市场需求

2011年1月21日,《大众科技报》发表《谁来经营中国科普传播?》(记者陈萌)调查报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南京的王先生为了帮孩子买一本科普书,他跑了几家书店,结果发现在一些书店里“青少年百科知识图书”的专柜上,大部分被一些讲述魔怪、神兽的故事书所占领,好不容易找到几本科普书,还是自己小时候读过的诸如《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经典书籍。……王先生不禁感慨:为什么给孩子买一本科普书就这么难?!

究其深层原因,记者指出从中国大陆科技部的有关统计数据,就能回答王先生的疑问。据全国科普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出版科普图书0.69亿册,仅占各类图书总数的0.98%,也就是说市面上100本图书中,科普图书尚不足一本。

笔者也在一些大型新华书店了解到,科普图书的销售区域明显是书少人也少,有的根本没有科普图书的专柜。而且事实上,近几年出版发行的科普图书中,无论是公众影响力,或者大众认知度方面,缺少诸如《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等优秀作品,加之“魔怪神兽”读物抢占风头,青少年科普图书销量一直不好,市场进入了瓶颈期,甚至是萎缩阶段。

众所周知,学校进行的是课程教育,因此基本上是贯彻“因材施教”教学原则。而科普是开展经常性普及教育与应急性宣传教育,两者既有密切关联又有明显差异。笔者认为坚持“因教施材” 科普原则,既符合全民科普教育的基本要求,也应成为积极促进青少年科普教育并取得优良效果的指导原则。

所谓因教施材,是指围绕相关科普人群,突出既定议题内容,阐述通俗科学知识,传授正确操作技能,总结经验归纳教训,促使相关人群增强科学知识、提高技能水平、拓宽经验积累,全面提升科学素质。坚持因教施材,将有力地促进青少年科普教育,努力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青少年一代。

笔者曾经阅读过两本书,印象特别深刻。一本是《自然四字经》(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1963年8月第一版 北京印刷2万册,1984年7月再版)。全书有开篇、天地、气象、岩石、矿物、植物、动物、人体、卫生、八字宪法和安全用电等十一个段落,全文采用的是四字口诀,总共约有1400字。即使现在读起来,也津津有味,收获颇为丰厚。另一本是《水的奥秘》(郑树桓,河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第一版 印数162,500册)。全书分为8个章节,约有8万字。该书正文“从龙宫谈起”开头到“水的家族”结尾,知识全面、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笔者2009年曾经作为节水课题研究的基础知识学习参考。

从上述两本书得到如下启示:科普读物首先不能作为收藏品,而应该是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启明灯,引导读者深入思考、激发兴趣与探索科学奥秘的阶梯!许多史实证明,也许就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或将启蒙造就一位科技大师,或将促进推动一项伟大工程!

目前,两岸的科技、教育和文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已经采取一些具体措施,促使问题向好的方向发展或有效解决。两岸科普界自身也要自觉采取积极行动,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切实为坚持因教施材科普原则,重视通俗读物市场需求,发挥应有的表率带头作用。

首先,应继承和发扬科普创作的优良历史传统,克服和纠正存在的片面追求大部头、系列化与所谓“经典”作品倾向,积极引导科普创作力量,坚持面向广大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人群,提供更多的优秀通俗读物及作品。从2011年5月开始,大陆正在进行的“首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短文·科普影视短片·科普图片大奖赛”,就是非常适时和可喜的创新行动,值得肯定和推广。

第二,应拓宽创作视野和交流范围,积极开发与整合两岸青少年科普教育资源,让已有的优秀科普图书、音像、展品、报告和游戏等发挥应有作用。

笔者年轻时就喜爱物理科学读物。前不久在网上看到台湾地区的有关科普机构出版发行《100 本中文物理科普书籍推荐书目分級》(2005/4/26 版本:100 本物理科普分級 03),面向国小、国高中、大学以上青少年读者推荐包括传记历史 (27 本)、物理知识 (44 本)、天文宇宙 (14 本)和科学思想 (15 本)等,共计100本的物理科普图书,而且还有物理学会有关学者编撰的书评。笔者初步浏览目录和书评,发现这100本物理科普书籍的著者大部分是台湾地区的物理科学界著名学者,其作品内容科学简明、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是难得的优秀科普读物,当属开展两岸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宝贵资源,应该大力普及推广。

笔者认为,两岸科普界都拥有丰富的资源,应以高度责任感,拿出智慧之举、科学之法,积极开展双向互动、交与探讨,在保障著作权的前提下,努力开发与整合这些优秀科普资源,使之为繁荣两岸青少年科普教育发挥更大作用。

第三,应积极支持和鼓励科普创作与科研课题的平等社会地位,树立鲜明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需要科普和科研两个轮子共同驱动、缺一不可的主流观点。笔者曾经专门调查过大陆《2002-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普资助项目》情况,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项目清单,在共计79个项目中,依托单位几乎全部是大学、研究所和博物馆等,没有一个科普创作或研究机构,更不用说基层科普团队与个人。这确实是一个需要努力改善的现实问题。

为了两岸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持久、稳定和全面发展,达到新的高度和更深的层次。笔者认为,两岸科普界应该积极开展深入合作 ,寻求突破,可否共同创建“两岸青少年科普教育发展基金” ,以提供坚强有力的经济支撑,谋求两岸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繁荣与昌盛。

3 倡导开发体验科普模式,探索市场需求商业前景

近几年来,国内外科普教育领域相继出现了一些可以身体力行、参与互动、形式新颖、效果优良的体验科普模式项目,深受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广泛欢迎与热情参与,也得到不少从事商业性投资开发企业的关注及青睐。

日本从1971年开始,就开发利用体验科普模式,开展地震灾害的防救演练。大陆有关驻日本记者调查发现:日本在一些大城市建有防灾中心和展览馆,这些展馆都设有地震体验中心或体验室,其装置输入真实的地震波,让观众体验地震时的摇晃、颠簸及“房倒屋塌”的感觉,并进行自我保护训练,提高避震求生能力,仅东京市就有3个这样的中心。除此以外,在街头还设有流动地震体验车,随时让市民“感受一把”,进行地震防护科普教育。因此,当2011年3月11日中午,日本发生强度达到8.9级、震源深度为24千米的强烈地震时,广大公众表现的沉着冷静和从容应对,也就不足为奇。

据有关媒体报道,2010年初,英国航空公司已经在位于西斯罗机场附近,利用退役的空客A380飞机,推出模拟“空难”事故,提供从专用滑梯逃生撤离和落水后水中救生的培训项目,仅仅半个月已有8500人争相体验,其中就有英国石油公司(即世界著名的BP公司)的大部分高管和《卫报》的摄影记者等。

新华网合肥2011年7月23日专电报道,中国农业自然灾害教育体验主题公园在安徽南陵县大浦乡村世界开园。该公园集中展示旱灾、水灾、龙卷风、地震等自然灾害,通过科学普及、休闲体验和灾难教育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广大游客的防灾减灾及救护和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当地一个旅游热门景点。

体验,也称为体会,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人们有一个共识:通过体验得到的东西使我们感到真实、可行,尤其是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可以随时发挥曾经亲身感受过的实践历程与获得的知识、技能或经验等,甚至是面对未来发展趋势或现实状态早已有所预知及感悟。在面对复杂、危机事物时,从而能够沉着冷静应对、从容成功处理,并取得良好效果。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日益成熟,具有体验互动功能的数字技术虚拟项目,也能够让体验者如置身于一个丰富的科学天地环境中,感受足不出户就能走遍天下,或上天入地,或进入微观世界,领略观看自然界的神奇风采,探寻了解科学技术的奥秘所在,甚至还可以通过人机交互传输的方式获取知识、训练技能,达到学习众多的科学原理,认识最新科技成果的目的。近几年,两岸众多青少年热衷于玩仿真电脑游戏,就是数字技术虚拟项目的典型代表。

体验科普模式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凡是依托实际存在事物,以模拟现实事物为主要题材内容的,称之为现实体验科普模式(简称为现实模式);第二类,凡是依托电子数字技术,以仿真虚拟事物为主要题材内容的,称之为虚拟体验科普模式(简称为虚拟模式);第三类,部分为现实模式,部分为虚拟模式,称之为复合体验科普模式(简称为复合模式)。目前,数字技术虚拟模式发展独领风骚,仿真电脑游戏已形成规模巨大的商业市场。

第一,从积极促进发展科普公益事业,努力繁荣青少年科普教育的角度,为保障体验科普模式项目稳定运行与持久发展,在倡导开发体验科普模式的同时,应积极探索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如何结合科普旅游、技能培训或资质鉴定等活动,采取商业管理与经营性运作方式,获取应有的经济利益,以广阔的商业前景,吸引有实力投资企业关注与参与体验科普模式,优先为两岸青少年开发更多的体验科普项目。

第二,从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和推行环保低碳生活方式角度,根据近几年来社会上有关仿真电脑游戏的利弊问题争论,笔者通过初步调查认为,上述三大类体验科普模式分别具有各自的优势,也分别适应于不同的科普人群与题材内容,在推广实施时必须进行科学论证,有所选择取舍。对于主要面向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项目,应以现实模式为主,复合模式为次。对于18岁前未成年人,应限制或减少参与声光激烈或情节刺激的虚拟模式项目。笔者认为,面向18岁前未成年人,提倡开发一些体验原生态的,与现实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诸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与生产交通等体验科普项目,为广大青少年认识、了解和珍惜自然界的土地、森林、草原、水资源与社会生活等生存环境,开展科普教育,积极推行环保低碳生活方式。

早在1900年2月,梁启超先生在散文《少年中国说》中就满怀激情地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在目前两岸关系友好、往来密切、和平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两岸科普界为了青少年一代智、富、强地茁壮成长,再接再厉、满怀热情地相互学习借鉴,广泛交流探讨,虚心取长补短,深入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资源开发与整合,切实促进两岸青少年科普教育资源优势互补,进一步努力繁荣两岸青少年科普教育事业,为提高两岸青少年和广大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不解努力,将为促进海峡两岸全面繁荣、科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 繁体字和简体字都是“国字” [EB/OL].http://blog.ifeng.com/article/ 2443834.html, 2009-03-23.

[2] 陈萌. 谁来经营中国科普教育[N]. 大众科技报,2011-01-21.

[3] 日本的科普模式[EB/OL].中国地震局网, 2011-05-10

[4] 中国数字科技馆访问团出访日本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际联络部,2008-02-26.

[5] 董全超,许佳军.发达国家科普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科普工作的几点启示[J].科普研究,2011-6(6):16-21.

康国栋,高级工程师,湖北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猜你喜欢

科普青少年科学
青少年发明家
科普达人养成记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科学拔牙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微科普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