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弹簧弹力做功类试题的命制思路

2012-07-19金嵩洲姚天波

物理教师 2012年7期
关键词:小物块鱼饵物块

金嵩洲 姚天波

(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浙江 上虞 312353)

人教版必修2“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一节,没有给出弹性势能(取弹簧原长为零势能处)的表达式命题专家集思广益,精心设计弹簧弹力做功类试题,既回避了的使用,又考查了学生过程分析的能力.笔者细细推敲,认为这类试题主要有两种命制思路,现述如下.

1 通过其他途径变通、转化求解

1.1 利用F-x图像变通

例1.如图1,一根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右端放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小物块的质量为m=1.0kg,当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物块静止于O点,现对小物块2.4(J),且Wf=fx=1×0.1=0.1(J),得W弹=2.3J(负功),故弹簧储存的最大弹性势能为2.3J.

图1

1.2 利用功能原理转化

例2(2011年福建高考题)如图3为某种鱼饵自动投施加一个外力,使它缓慢移动,压缩弹簧至A点,压缩量为x=0.1m,在这一过程中,所用外力与压缩量的关系如图2.然后释放小物块,让小物块沿桌面运动,已知O点至桌边B点的距离为L=2x.计算时可认为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g取10m/s2.求:

(1)在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储存的最大弹性势能.

解析:F≤1N时,x=0m,说明此时F与静摩擦力平衡.

F=1N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f静max=1N,得滑动摩擦力f滑=f静max=1N.

图2

之后,物块缓慢移动,F做正功,f滑与F弹做负功,其大小WF=Wf+W弹,则W弹=WF-Wf.图2中F关于x线性变化,故可用平均力计算功放器中的投饵管装置示意图,其下半部AB是一长为2R的竖直细管,上半部BC是半径为R的1/4圆弧弯管,管口沿水平方向,AB管内有一原长为R、下端固定的轻质弹簧.投饵时,每次总将弹簧长度压缩到0.5R后锁定,在弹簧上段放置一粒鱼饵,解除锁定,弹簧可将鱼饵弹射出去.设质量为m的鱼饵到达管口C时,对管壁的作用力恰好为0.不计鱼饵在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且锁定和解除锁定时,均不改变弹簧的弹性势能.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图3

(1)质量为m的鱼饵到达管口C时的速度大小v1;(2)弹簧压缩到0.5R时的弹性势能Ep;(3)略.

解析:(1)由mgR=mv12/R,得

利用功能原理转化、迂回求解是命制弹簧弹力做功类试题的常规思路.若遇多物体相互作用,还可借助整体法隔离法、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多种手段综合分析.

2 选取特殊位置,使弹簧弹力做功为0

2.1 选取同一位置,弹簧弹力做功为0

图4

例3.(2005年全国高考题)如图4,质量为m1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轻挂钩.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A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现在挂钩上挂一质量为m3的物体C并从静止状态释放,已知它恰好能使B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若将C换成另一个质量为(m1+m3)的物体D,仍从上述初始位置由静止状态释放,则这次B刚离地时D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解析:第2次B刚离地时与第1次B刚离地时A的位置相同,则两次弹簧弹力做功相等,即W弹1=W弹2.

设开始静止时弹簧压缩量为x1,则

B刚要离地时弹簧拉伸量为x2,则

故前后A共上升高度为h=x1+x2=(m1g+m2g)/k.

第1次恰好使B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则这一瞬间A、B、C速度均为0.

第2次B刚离地时其速度为0,A上升同样高度,且A、D速度相同.

因W弹1=W弹2,(2)式减去(1)式约去弹簧做功项,则

2.2 选取关于原长对称位置,弹簧弹力做功为0

例4.如图5,在倾角为θ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均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恒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物块B刚要离开C时A的速度大小.

解析:设未施加力F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1,对A研究,mAgsinθ=kx1,mA=m,得x1=mgsinθ/k.

当B刚要离开C时,设弹簧的伸长量为x2,对B研究,mBgsinθ=kx2,mB=m,得x2=mgsinθ/k.

至刚要离开C,B恒静止.对A全程分析:F(x1+x2)其中h=(x1+x2)sinθ.

图5

因为x1=x2,即弹簧始末位置关于原长对称,故在这两个位置储存的弹性势能大小相等,因此全程W弹=0,得

点评:这类试题命制思路独具匠心,通过选取特殊位置,巧妙地回避了弹簧弹力做功,对过程分析的要求较高,技巧性强.

猜你喜欢

小物块鱼饵物块
对2016年江苏卷第14题的进一步探析和论证
鱼饵
探究传送带模型中两者共速后保持相对静止的条件
性命
另解2017年全国物理竞赛预赛第16题
“近似法”在简谐运动中的应用
秘制鱼饵
不一样的鱼饵
抓住高中物理内含条件,找到突破问题的抓手
关于2015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第25题解法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