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速度最大时合力为零吗?*

2012-07-19叶玉琴

物理教师 2012年4期
关键词:图钉人民教育出版社拉力

叶玉琴

(安庆市第二中学,安徽 安庆 246000)

笔者发现某高中物理教辅资料中有这样一道题.

图1

题目.如图1所示,绳长为L,两连接点距离为d,士兵装备及滑轮质量为m,不计摩擦力及绳子质量,士兵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求:

(1)士兵速度最大时绳上的张力;

(2)速度最大值vmax.

教辅资料给出的参考答案如下.

解析:(1)这是一个运动学问题,把士兵(包括装备及滑轮)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视作质点,在士兵从一端滑到另一端过程中,当士兵速度最大时则该时刻的加速度为零.对士兵受力分析:受重力及绳子拉力.因为士兵是沿着绳子滑过去且不计摩擦,所以两端绳子的拉力大小相同,设速度最大时刻即加速度为零瞬间左、右两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β,绳拉力为T,则根据平衡条件有:Tcosα=Tcosβ,Tsinα+Tsinβ=mg,于是解得

图2

(2)士兵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从解析(1)可知士兵速度最大时处于绳子的正中间,也是到两固定端距离相等的位置,如图2所示.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由几何关系及已知条件可得

所以速度最大值为

对于第(1)小题的解析,笔者提出质疑.笔者认为原解析中的“在士兵从一端滑到另一端过程中,当士兵速度最大时则该时刻的加速度为零”,“将士兵速度最大时作为平衡状态”等说法值得商榷,因为本题中,研究对象即士兵是做曲线运动,具体来说应该是沿椭圆轨道运动,由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不为零,故原解析有误.

如何确定士兵的运动轨迹是否为椭圆呢?我们还需从椭圆的定义说起.

高中数学教材[1]对“椭圆”是这样定义的: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这两个焦点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高中物理教材[2]中的“做一做”用图钉和细绳画椭圆:把白纸铺在木板上,然后摁上图钉.把细绳的两端系在图钉上,用一枝铅笔紧贴着细绳滑动,使绳始终保持紧张状态.铅笔在纸上画出的轨迹就是椭圆,如图3所示,图钉在纸上留下的痕迹叫做椭圆的焦点.

图3

根据上面的描述椭圆的两段文字可以看出,士兵确实是沿椭圆运动的,绳的两固定端正是椭圆的两个焦点,故此椭圆的半长轴,椭圆的焦距,半短轴,由此可以确定士兵运动到最低点时合力不为零,也即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向心加速度,而非处于平衡状态,于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从上面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原解析对士兵的运动过程及性质缺乏分析,过于关注能量转化,从而造成解析错误.同时从解题过程还可看出,若求解速度最大时的拉力,则应先求出最大速度,故笔者认为,应将第(1)小问与第(2)小问对调.考虑在中学阶段,椭圆的曲率半径属较高要求,也可将原题中的第(1)小问删去,将原题直接作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一个应用题.

此为一己之管见,仅供参考.

1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编著.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第2册(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92

2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2 (收稿日期:2011-10-24)

猜你喜欢

图钉人民教育出版社拉力
当气球遇到图钉
基于CFD的螺旋桨拉力确定方法
巧取图钉
巧取图钉
自不量力
跟踪导练(三)(3)
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Textbook 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Student’s Book One)
等动拉力和重力拉力蝶泳划臂动作生物力学分析
NO制备和性质的微型实验
由两个等差数列的公共项组成的新数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