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SCCA水平及盆腔淋巴结HPV 16/18感染状况与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2012-07-18曾四元梁美蓉李隆玉钟美玲魏晚霞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2年10期
关键词:鳞癌盆腔生存率

曾四元,梁美蓉,李隆玉,刘 晖,钟美玲,魏晚霞

(1.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2.南昌大学医学院,江西南昌 330006)

早期宫颈鳞癌预后良好,但出现淋巴结转移后预后明显降低,且一旦出现复发,预后极差。如何早期预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并进行预后判断是多年来临床共同关注的问题。鳞状细胞癌抗原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及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18型是目前宫颈癌辅助诊断中应用较多的生物学指标。先期研究发现,血清SCCA水平及盆腔淋巴结HPV 16/18感染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相关[1]。虽然血清SCCA及盆腔淋巴结HPV 16/18在评估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判断中有一定的价值[2-4]。但缺乏综合分析血清SCCA和盆腔淋巴结HPV 16/18与宫颈癌患者生存状况的报道。本研究通过对先期研究对象进行跟踪随访,探讨术前血清SCCA水平、盆腔淋巴结HPV 16/18感染状况与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以期为宫颈鳞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12月至2008年10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初次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鳞癌病例,筛选出符合以下条件者共35例:1)术前未经放、化疗;2)术后病理确诊为宫颈鳞状细胞癌;3)在本院接受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4)FIGO分期为ⅠB~ⅡA期;5)均系同一组医师按FIGO 2004年《妇科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进行手术。6)征得患者授权人同意后纳入本研究。患者平均年龄45.2岁 (29~60岁)。采取术前血清3 mL及淋巴结石蜡组织备用。组织病理有癌转移阳性淋巴结7例,共16枚;阴性淋巴结共80枚。

1.2 试剂

QIAamp石蜡组织DNA提取纯化试剂盒(QIAGEN公司),HPV 16/18 PCR试剂盒(广州达安),SCCA ELISA试剂盒(武汉中美科技)。

1.3 实验方法

1.3.1 石蜡包埋组织中DNA的提取纯化:刮取石蜡包埋淋巴结组织3~4片(层厚5 μm)置于1.5 mL微量离心管中,加入新鲜二甲苯1 mL脱蜡,震荡混匀,12 000 r/min离心2 min,去上层溶液。基本无石蜡残留后加入无水乙醇1 mL清洗,涡旋混匀,12 000 r/min离心2 min,去上清,干燥组织。按QIAamp石蜡组织DNA提取纯化试剂盒的说明书提取纯化DNA。纯化的DNA即用或-20℃保存备用。

1.3.2 淋巴结 HPV 16/18测定:纯化的DNA按HPV 16/18 PCR试剂盒定性定量,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仪。根据标准曲线读出数据,下限为5.0 ×101拷贝/mL。

1.3.3 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血清SCCA水平:按 SCCA ELISA试剂盒说明书测定血清SCCA水平,酶标仪读出A值,计算 SCCA滴度 (>1.5 g/L为阳性)。

1.4 随访方法

所有宫颈癌病例入院后即建立随访卡,具有完整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出院日期定为随访开始,随访截止日期为2011-08-20,生存时间按月计算。术后第1年内随访每3个月1次;第2年内随访每3~6个月1次;第3年后随访每半年1次。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近似t检验,生存率的计算采用寿命表法,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

2 结果

2.1 术前血清SCCA水平和盆腔淋巴结HPV 16/18 DNA感染状况及二者的关系

35例宫颈鳞癌患者术前血清 SCCA水平为(2.02 ±1.87)μg/L,SCCA >1.5 μg/L 13 例,阳性率 37.1%,其中2例淋巴结转移患者 SCCA>4.0 μg/L。盆腔淋巴结HPV 16/18阳性7例,感染率为20.0%,DNA定量为(4.39±8.61)×107拷贝/mL。术前血清SCCA水平与盆腔淋巴结HPV 16/18阳性感染相关(P<0.05)。

2.2 术前血清SCCA水平及盆腔淋巴结HPV 16/18感染与宫颈鳞癌患者3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

35例宫颈鳞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6个月(12~41月),死亡4例,无失访病例,3年总体生存率为85.0%。其中血清SCCA阴性者和阳性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69.2%;术后1、2和3年内生存者血清 SCCA值分别为(2.02±1.87)、(1.99±1.93)和(1.95±1.94)μg/L。盆腔淋巴结HPV 16/18阴性者和阳性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96.4%和57.1%;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经log-rank检验后显示:血清SCCA及盆腔淋巴结HPV 16/18阴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明显优于阳性患者(P<0.05)。

2.3 影响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35例资料完整的宫颈鳞癌病例淋巴结转移、血清SCCA、淋巴结HPV 16/18与宫颈癌患者的预后相关(P<0.05)(表1)。

3 讨论

长期以来宫颈癌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细胞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缺乏有效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因此,出现组织学证实的淋巴结转移及复发后,往往错失最佳治疗时机,预后通常不佳。寻找有效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早期预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并进行预后判断已成为肿瘤研究的一个热点。

SCCA是公认较为可靠的宫颈癌血清标志物。目前的研究发现,宫颈鳞癌患者血清SCCA水平不仅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而且可能判断有无复发及评估患者预后[5-6]。先期研究发现,术前SCCA水平与淋巴结HPV 16/18阳性感染、淋巴结转移、宫颈间质浸润深度及脉管累及相关,尤其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1]。进一步随访发现术后1、2和3年内生存者血清SCCA水平呈下降趋势,4例死亡患者术前SCCA均为阳性,SCCA阴性患者中无一例死亡,血清SCCA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患者。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CCA水平与宫颈鳞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因此认为术前SCCA水平不仅可反映淋巴结转移情况,而且可评估宫颈癌患者预后,对针对性地制定个体化宫颈癌术后辅助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表1 影响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Table 1 Univariate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PV 16/18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致病因子,检出率高达70% ~76%[7]。临床中发现部分临床分期较早、淋巴结组织学阴性的病例预后较差,提示可能有组织学未能发现的微转移。已有研究证实,存在微转移的肿瘤患者术后复发转移风险增加、整体生存率下降、预后不良[8]。本研究先期结果表明,HPV 16/18阳性率在组织学阳性淋巴结中明显高于阴性淋巴结者;1例阴性淋巴结患者HPV 16/18的检出可能提示微转移。本研究结果显示,盆腔淋巴结HPV 16/18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患者,盆腔淋巴结HPV 16/18与宫颈鳞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1例盆腔淋巴结HPV 16/18阳性、但组织学淋巴结阴性患者随访40个月无复发,提示盆腔淋巴结HPV 16/18感染与宫颈癌微转移是否有关尚需扩大样本的进一步研究。

结果提示,血清SCCA水平及盆腔淋巴结HPV 16/18感染状况与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相关,可作为宫颈鳞癌预后判断指标。盆腔淋巴结HPV 16/18感染与宫颈癌微转移是否有关尚需扩大样本的进一步研究。

[1]丁洪慧,曾四元,熊辉,等.宫颈癌患者淋巴HPV16/18感染及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0,19:523 -526.

[2]高宝荣,赵桂玲,张虹.SCC-Ag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评估的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2010,37:630-633.

[3]Olsen JR,Dehdashti F,Siegel BA,et al.Prognostic utility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in carcinoma of the cervix:association with pre-and posttreatment FDG-PET[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11,81:772 -777.

[4]孙颖,刘国炳,余艳红.盆腔淋巴结HPV-DNA检出率与早期宫颈癌临床转移的关系[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18:1259 -1261.

[5]Gadducci A,Tana R,Cosio S,et al.The serum assay of tumour markers in the prognostic evaluation,treatment monitoring and follow-up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Crit Rev Oncol Hematol,2008,66:10-20.

[6]Noordhuis MG,Eijsink JJ,Roossink F,et al.Prognostic cell biological markers in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primarily treated with(chemo)radiation:a systematic review[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11,79:325 -34.

[7]Li N,Franceschi S,Howell-Jones R,et al.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distribution in 30,848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s worldwide:Variation by geographical region,histological type and year of publication[J].Int J Cancer,2011,128:927-935.

[8]骆成玉,祝学光.肿瘤微转移检测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4,24:578-581.

猜你喜欢

鳞癌盆腔生存率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鳞癌和腺鳞癌的识别分类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整合素αvβ6和JunB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