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外文纸本期刊馆藏建设的未来*

2012-07-17冯彩芬中山大学图书馆广东广州510275

图书馆建设 2012年1期
关键词:外文纸本馆藏

冯彩芬 (中山大学图书馆 广东 广州 510275)

外文期刊在高校教学和科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特别是研究型高校图书馆的外文期刊订购费用在图书馆年度经费中往往占有较大的比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学术期刊逐渐由传统纸本期刊出版转向电子期刊出版。为此,高校图书馆纷纷调整外文期刊馆藏结构、降低外文纸本期刊的采购比例,甚至彻底停订部分外文纸本期刊。外文纸本期刊还会在高校图书馆馆藏中占据一席之地吗?外文纸本期刊将何去何从?本文将结合中山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外文纸本期刊调整的实践来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同行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 高校图书馆外文纸本期刊馆藏建设的困境

1.1 使用率逐年下降

高校图书馆外文纸本期刊的使用率本来就不高,电子期刊的迅猛发展使外文纸本期刊的使用率继续下降。耶鲁大学医学图书馆的统计分析表明,随着电子期刊的增加,纸本期刊的使用率降低,而且在一段时期内大部分纸本期刊根本就没有人使用[1]。2005年清华大学图书馆的读者调查显示,受访者使用的期刊中,纸本期刊占25.3%,电子期刊占77.5%[2]。2009年吉林大学图书馆的读者调查显示,37.3%的受访者从未使用过馆藏外文纸本期刊,50.8%的受访者只是偶尔使用馆藏外文纸本期刊[3]。

1.2 出版社的战略转移

国外出版社对学术期刊的营销策略由最初的p-First模式(即以订购纸本期刊为主,图书馆只需支付较少的电子平台使用费就可以使用电子期刊)逐步过渡到现在的e-First模式(即以购买电子期刊为主,另外订购纸本期刊会有深度折扣优惠)甚至e-Only模式(即只购买电子期刊)。

1.3 价格较高且年年调涨

外文期刊的平均价格是高校图书馆购置的所有类型文献中价格最高的。据《Library Journal》对2007—2011年《Scientific, Technical and Medical》(简称STM)系列期刊价格统计显示,化学类和物理类期刊的平均刊价几乎都在2万元人民币以上,其中化学类期刊的价格是STM期刊中最贵的,农学类期刊最便宜,但其平均价格也达到7 000多元人民币[4-8]。

外文纸本期刊不仅价格基数高,而且几乎年年调涨不降。例如,2010年美国的外文纸本期刊平均价格上涨4%~5%,而同期美国的CPI只上升了1.6个百分点[8]。外文纸本期刊价格的上涨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面临外文纸本期刊与电子期刊价格同时上涨的情况,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选择了将资源购置经费向电子期刊倾斜,删减外文纸本期刊订购。例如,四川大学图书馆从2007年起开始期刊删订工作,2008—2009年共删订外文纸本期刊429种,占所订购外文纸本期刊的35.3%,节省购刊经费约392万元,约占外文纸本期刊购置经费比例的50%;清华大学图书馆在2009年将外文纸本期刊删减至120余种,外文纸本期刊采购经费仅100多万元;复旦大学图书馆在2009年删订了200多种外文刊,省下购刊经费约380万元[9]。

2 外文纸本期刊馆藏分析

2.1 重复外文期刊的数据统计

许多出版社在销售电子期刊时,为了保证并扩大其现有的纸本期刊订单,通常规定电子期刊数据库与纸本期刊捆绑出售,或规定纸本期刊的订购码洋必须达到最低要求才有资格购买电子期刊数据库。如此一来,图书馆必须订购1年甚至几年捆绑的纸本期刊,并且在合同期内不能撤销纸本期刊的订购。此外,有的出版社为鼓励用户订购更多的纸本期刊,还采用“e-First(电子期刊优先)+DDP(Deep Discount Price,深度折扣价格)”的销售模式,即用户在购买电子期刊后如果再购买纸本期刊则可以享受相当大的优惠,其优惠可达到1.5折[10]。在电子期刊数据库交易中,出版社赢得了电子期

刊和纸本期刊的双重获利,而图书馆却为此付出了很多额外的成本。

2007年,中山大学图书馆订购外文纸本期刊1 750种,购置经费约为1 387万元人民币①。无论是订购品种还是所花经费都创下了我馆外文纸本期刊订购的历史最高纪录。笔者核查了我馆2007年订购的外文纸本期刊被当年已购数据库收录的情况,统计结果表明,重复外文期刊的品种高达962种,占外文纸本期刊全年订购种数的55%;重复外文期刊的购置经费为860万元,占外文纸本期刊全年购刊经费的62 %。从重复外文期刊的学科分布(见表1)来看,理科外文期刊的重复比例最高,购刊经费也最多。这是因为我馆理科读者对外文电子期刊的需求量较大,所以我馆订购的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以理科居多。医科外文电子期刊的种数虽然没有文科的多,但由于其平均刊价比文科高,所以其总购置经费比文科的多。

表1 重复外文期刊的学科分布

2.2 重复外文期刊的使用情况分析

在开架阅览环境下,很难精准地统计外文纸本期刊的使用率。虽然有的图书馆采取对复印外文纸本期刊数量进行登记的方法进行使用率统计,但是这只能反映部分外文纸本期刊的使用率,统计数据不全面。相对而言,统计外文电子期刊的使用率较为容易,因为一般情况下数据库供应商都会提供相关的使用情况统计报告。为了了解本馆重复外文期刊的使用情况,本文选取2005—2007年的Elsevier综合性数据库中与捆绑纸本期刊重复的电子期刊下载量进行分析。

2.2.1 按年度分析重复外文期刊的全文下载量

从表2可知,虽然重复外文期刊种数不到外文电子期刊总种数的3%,但是其每年的电子期刊刊均全文下载量都高出Elsevier数据库的电子期刊刊均全文下载量。通过这个使用情况统计分析可知,我馆订购的捆绑外文纸质期刊仍受到我校师生的青睐。此外,从下页表3可以看出,我馆重复订购的电子期刊使用量逐年增加。

表2 按年度分析重复外文期刊的全文下载量

2.2.2 按学科分析重复外文期刊的全文下载量

从表3可知,重复外文期刊的年均刊均全文下载量为1 561篇次;按照学科划分,兽医学期刊《Aquaculture》的年均全文下载量最高,达到6 368篇;年均全文下载量超过2 000篇次的重复刊有27种,多为医学和牙科学(Medicine and Dentistry)期刊;理科类、医科类、农科类、社科类重复外文期刊的使用率较高,人文科学类、工科类、管理科学类重复外文期刊的使用率较低。

表3 按学科分析重复外文期刊的全文下载量

3 外文纸本期刊馆藏调整方案

2007年底,我馆由于面临电子资源购置经费不断上涨(从1999年的10多万元增长到2007年的800余万元)和图书馆经费零增长的多重压力,开始了外文纸本期刊的删订工作。删订工作以重复外文期刊为主,其次是高价刊,再次是各校区馆藏复本刊。对于重复的外文纸本期刊,我馆没有“一刀切”地全部删订,而是加以区别后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年进行。经过2008—2009年连续两年的调整,我馆共删订外文纸本期刊727种,节省购刊经费791万元。2010—2011年,我馆维持2009年的订购规模,但由于出版社停刊或者纸本期刊改转为电子期刊,外文期刊的订购总量略有下降(见图1)。

图1 2007—2011年中山大学图书馆外文期刊种数

3.1 删订与电子期刊重复的外文纸本期刊

目前我馆已购买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61个,其中参加CALIS(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全国集团采购的外文期刊数据库为41个,约占67%;参加区域集团采购或自购的外文期刊数据库为20个,约占33%。在我馆所购的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中,有44个全文数据库,占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总数的72%。

由于文科类外文期刊的价格相对较低、时效性不强,所以2008年我馆首先对非捆绑的理科类和医科类的重复外文期刊进行删订,而且所删订的重复外文期刊都是出版社直接销售的外文全文电子期刊。随着数据库订购合同对捆绑刊的要求逐渐放宽,有的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取消了捆绑纸本期刊的订购要求。于是2009年,我馆按照既定的删订原则,共删订重复外文纸本期刊312种,节省购刊经费413万元。

3.2 高价外文纸本期刊的删订

据表1可知,STM期刊中理科外文期刊的平均刊价较高,其中我馆2007—2011年订购的化学期刊的平均刊价几乎都在2万元以上。鉴于此,2008年我馆删订了30种平均刊价超过3万元的STM期刊,节省购刊经费162万元。随着外文期刊价格的不断上涨、STM期刊子刊的不断增多及开放存取(Open Access)期刊的不断增多,2009年我馆再次删订了部分STM期刊。除了数据库捆绑刊及经调研后仍坚持保留的外文期刊外,我馆共删订STM期刊313种,节省购刊经费259万元。

3.3 各校区馆藏复本刊的删订

我馆由4个校区图书馆和1个学科分馆组成,其中珠海校区图书馆和东校区图书馆都是随着新校区的成立而建立的。为了满足新校区读者对外文纸本期刊的需求,我馆分别在珠海校区图书馆和东校区图书馆建立之初增订了一些外文纸本期刊的复本,同时也保留了北校区图书馆原有的外文纸本期刊订购。2008—2009年,我馆开始删订各校区馆藏复本刊,删订外文纸本期刊20种(共20份),节省购刊经费21万元。

4 外文纸本期刊馆藏发展建议

虽然我馆的外文纸本期刊的删订工作达到了节省经费和平稳减刊的成效,但是是在无法忍受出版社不断涨价的情况下被动进行的。虽然在此次删订工作开始前我馆就进行了馆藏分析,制定了删订原则,但是对外文纸本期刊的馆藏发展缺乏全局考虑。因此,外文纸本期刊的删订工作应注重学科馆藏结构调整,协调馆藏发展,制订科学、合理的馆藏增减原则。

4.1 调整学科馆藏结构

以往研究表明,不同学科专业的读者对于纸本期刊和电子期刊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人文社会科学类读者倾向于使用纸本期刊,自然科学类读者倾向于使用电子期刊。例如,杨毅等人对清华大学图书馆用户的调查显示,自然科学类用户使用电子资源的比例高于人文社会科学类用户[2];Kuruppu、Gruder发现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农业和生物学学者以使用电子资源为主,只有在没有相应的电子资源时才会到图书馆利用纸本资源[11];Gowda、Shivalingaiah对印度卡纳塔克邦6所大学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即使是在网络和数字信息时代,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仍然偏好利用纸本资源[12];乔冬敏、于丽萍对西北师范大学教师和研究生的调查显示,文史专业的师生对电子资源的态度和其他专业相比有很大的区别,文史专业师生使用电子资源的比例较低[13]。因此,图书馆应当根据不同学科专业读者的需求,主动对期刊馆藏结构进行调整,以形成满足读者需求的外文期刊馆藏体系。如此一来,图书馆就持有主动权,无需等到经费紧张、外文纸本期刊馆藏无法维系时才进行删订工作。

4.2 实施战略,协调馆藏发展。

随着学术期刊电子化程度的加深,纸本期刊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许多图书馆出现了“重电子、轻纸本”甚至“顾电子、弃纸本”的现象。图书馆不仅是人类文化的记载者,还是人类文化的守护者,担负着保存人类文化典籍的任务[14]。因此,图书馆应从馆藏战略高度保持外文纸本期刊的完整性,如通过协调采购,形成每个馆的特色馆藏,建立“化整为零、利益共赢”的外文纸本期刊馆藏协调体系。高校图书馆外文纸本期刊协调采购模式中,CASHL(China Academic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Library,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的外文期刊采购模式是人文社会科学类外文期刊进行馆藏战略协调的成功典范。CASHL的特点是人文社会科学类外文期刊的购置经费由教育部统筹,各成员馆进行分工收藏,收藏重点为人文社会科学类外文核心期刊。

目前,图书馆订购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大多只是购买了数据库的使用权,图书馆并不实际拥有这些资源,图书馆一旦停止订购,将面临实际拥有的电子资源量为零的情况。虽然图书馆拥有一些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的永久使用权,但是每年必须支付一定的平台使用费才能正常使用,一旦停止订购,将会对图书馆服务带来很大影响。肖自力指出,“即使国际资源共享很有把握,中国对于重要的文献要有一个备份。”[15]可见,建立我国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十分重要而且必要。鉴于外文期刊的价格普遍偏高,笔者建议,理工科院校应与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合作,分工收藏被SCI、EI收录的核心纸本期刊,同时兼顾高校科研和教学的需要,全面、系统地收藏STM期刊中的核心纸本期刊,从而实现图书馆外文纸本期刊的战略协调馆藏。

4.3 重新确立期刊增减原则

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建设非常重视期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有时出于对期刊连续性的考虑,对新增期刊的订购持谨慎态度并坚持对原有纸本期刊的续订。随着外文电子期刊数量的增多,图书馆有必要重新审视和确立外文纸本期刊订购的增减原则,因为通过电子期刊同样可以保持期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笔者在实践工作中发现,在我馆的重复外文期刊中,其电子期刊已经回溯到创刊年的高达70%以上,特别是出版社直接销售的电子期刊,其连续性和完整性的保障程度更高,并且通过电子期刊的入藏大大减少了纸本期刊缺期的现象。因此,在图书馆外文期刊删订工作中大可不必担心期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问题,而应根据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外文纸本期刊馆藏发展方案。

注 释:

①本次统计的外文纸本期刊包括进口原版外文期刊和国内购权影印外文期刊,不包括国内出版发行的外文纸本期刊和进口的原版港台中文纸本期刊。

[1]张晓林.重新定位研究图书馆的形态、功能和职责:访问美国研究图书馆纪行[J]. 图书情报工作, 2006 (12):5-10.

[2]杨 毅,邵 敏,李京花,等.电子资源建设与利用的读者调查:由读者调查结果分析读者利用电子资源的方式与倾向[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6 (6):39- 48.

[3]钱小荣,赵 莉.高校馆藏外文期刊利用率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9(9):69-74.

[4]Van Orsdel L C, Born K. Periodicals Price Survey 2007:Serial Wars[J].Library Journal, 2007 (7):43-48.

[5]Van Orsdel L C, Born K. Periodicals Price Survey 2008: Embracing Openness[J].Library Journal, 2008 (7):53-58.

[6]Van Orsdel L C, Born K. Reality Bites: Periodicals Price Survey 2009[J] Library Journal, 2009 (7): 36-40.

[7]Henderson K S, Bosch S.Seeking the New Normal: Periodicals Price Survey 2010 [J].Library Journal,2010 (7):36-40.

[8]Bosch S, Henderson K S, Klusendorf H. Under Pressure, Times Are Changing: Periodicals Price Survey 2011[J].Library Journal, 2011(8):30-34.

[9]李咏梅.研究型图书馆外文期刊采访探析[J]. 图书情报工作,2010(1):75-78.

[10]冯彩芬,徐文贤.数字资源采购模式探析[J].图书馆建设,2009(10):27-30.

[11]Kuruppu P U, Gruber A M. Understanding 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Academic Scholars in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J].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2006 (6):609-623.

[12]Gowda V, Shivalingaiah D. Attitude of Research Scholars Towards Usag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Resources: A Survey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Karnataka[J]. Annal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2009 (3): 184-191.

[13]乔冬敏,于丽萍.新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调查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0(4):91-93,99.

[14]吴慰慈,董 焱.图书馆学概论[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88.

[15]肖自力.关于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杂志,2000(8):25-27.

猜你喜欢

外文纸本馆藏
馆藏
韩景燕作品集
外文字母大小写的应用规则
王少桓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兰华生作品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铮铮铁骨(纸本水墨)
李鸿章集外文补遗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