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债务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启示
2012-07-17杨睿思
杨睿思
2009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浮出水面,开始引起世界关注。2009年10月,希腊新任首相乔治·帕潘德里欧宣布,其前任隐瞒了大量的财政赤字,随即引发市场恐慌。12月,三大评级机构纷纷下调了希腊的主权债务评级,投资者在抛售希腊国债的同时,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主权债券收益率也大幅上升,欧洲债务危机全面爆发。随之,债务危机不断蔓延,2011年6月,意大利政府债务问题使危机再度升级。在欧元区17国中,以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与西班牙等五个国家(以下简称“PIIGS五国”)的债务问题最为严重。至此,整个欧洲陷入债务危机时期。这场危机不像美国次贷危机那样一开始就来势汹汹,但在其缓慢的进展过程中,随着危机国家的增多与问题的不断浮现,加之评级机构不时的评级下调行为,目前已经成为牵动全球经济神经的重要事件,严重影响着欧元区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政府失职、过度举债、制度缺陷等问题的累积效应最终导致了这场危机的爆发。这场危机的出现需要我们认真的反思和警醒。
一、欧洲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
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的长期过度负债行为,是造成这场危机的直接原因。随着欧洲区域一体化的日渐深入,以希腊、葡萄牙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在工资、社会福利、失业救济等方面逐渐向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看齐,支出水平超出国内产出的部分越来越大。由于工资及各种社会福利在上涨之后难以向下调整,即存在所谓的“粘性”,导致政府与私人部门的负债比率节节攀升。然而欧债危机的深层原因,是在开放的金融市场中,欧元区政治分裂、成员国经济发展失衡以及制度缺陷等矛盾,在应对次贷危机及国际资本的过程中,以主权债务危机形式的集中爆发。美国次贷危机加速了欧债危机的爆发,加之全球三大评级机构的推波助澜以及大型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的放大作用,造成危机向深度发展。
1.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欧债危机的根源在于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这种金融危机给各国政府债务带来各种问题。第一,希腊政府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本国经济建设和发展,但这些资金实质上并没有产生很多的效益,其中很大一部分成为了呆账和死账,成为了限制国家发展的债务负担。第二,次贷危机以后世界经济面临着衰退,经济增长下滑,从而使有关国家的政府财政收入下降,但是对发达国家说,政府的支出尤其是转移支付又是刚性的,因此导致其赤字规模不断扩大。
2.危机国家产业差异过大
希腊以旅游业和航运业为主要支柱产业;意大利是以出口加工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拉动经济;西班牙和爱尔兰依靠房地产和建筑业投资拉动经济,经济泡沫严重;葡萄牙工业基础薄弱,主要依靠服务业推动经济发展。相反,出口导向型的德国以汽车、机械为核心支柱产业;法国为内需型经济,具有稳固的金融体系以及政府的快速应对能力,国内以房地产业、汽车、钢铁等作为支柱产业。而且各国政府对经济管理能力的差异巨大,以希腊、葡萄牙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在工资、社会福利、失业救济等支出政策方面失衡,透支了国家的未来。
3.财政政策和政治体系不协调
宏观经济协调和政治上相互融合存在较多困难,根据欧元区的制度设计,各成员国没有货币发行权,也不具备独立的货币政策,欧洲央行负责整个区域的货币发行与货币政策实施。这种安排虽然促进了区域内外的贸易发展,但在危机来临时,陷入困境的国家可选择的工具有限,只能通过紧缩财政、提高税收等办法增加偿债资金来源。同时,政治协商成本高,效率低。在如何共同救助陷于债务泥潭的希腊等国家的问题上,法、德等国在救援上的分歧错失了许多救援的宝贵时间和最佳救援时机;德国曾是促进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但它不想为欧洲其他国家掏腰包。
4.危机政府腐败不作为
一是政府自我监管和约束不足。以希腊为例,政治家更多地为利益集团服务,而不是积极发展经济;庞大的公务员群体和刚性的工资增长,导致政府背上沉重的津贴和养老金负担。希腊经济过于依赖旅游、船运、农业等少数几个产业,政府对新技术和朝阳产业的投资水平较低,经济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希腊政府的不作为是导致希腊误判并最终走上危机的重要因素。二是政府对GDP数据的盲目乐观。GDP只代表一个国家的经济活跃度,通过举债以及金融泡沫带来的乐观的GDP数据,虽然能够创造一个经济良好的幻觉,但并不代表这个国家真正的财富水平以及核心生产力。以西班牙和爱尔兰为例,全球金融危机前,以房地产业支撑的GDP数据多年来保持着持续高速增长;但次贷危机后,两国的房地产泡沫迅速破裂,导致国内经济形势陡转急下,银行体系出现大量坏账,而政府在救助银行业的过程中,举债与偿债能力均出现问题,导致了债务危机爆发。
二、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欧债危机导致人民币“被升值”
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下,欧元不断贬值,避险资金纷纷转向美元资产和人民币资产,美元对欧元、英镑、澳元和瑞郎等货币纷纷升值。人民币也随之升值,从2011年1月4日到5月28日,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升值达到15.9%;同期人民币对英镑升值了10.7%。在不到半年时间内,人民币已经因欧洲债务危机而对主要非美货币出现较大幅度的升值。人民币“被升值”会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调整。此外,欧元和英镑贬值,将使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出现缩水。
2.影响中国对欧洲国家出口
尽管中国对希猎、西班牙等国的出口额不大,但由于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中国出口到欧洲的产品价格竞争力将出现下降。如果出口企业用欧元和英镑收汇,则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此外,由于欧系货币贬值,欧盟对中国的出口将会增加,中国的贸易盈余还可能会继续下滑。
3.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外需和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较大
尽管希猎、西班牙等“欧洲五国”在欧洲的经济影响力不大,但这场危机已经影响了其他欧洲国家的经济恢复步伐。为应对危机,欧盟各国不仅提出了巨大的援助计划,还竭力准备缩减本国的财政赤字。欧债危机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欧洲国家经济恢复增长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而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外需短期内将继续承担更大的压力。同时由于主权债务风险仍然存在蔓延的可能性,会影响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的转变。
三、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希腊以及欧洲的主权债务问题在短期内很难完全解决,还可能出现反复和波折,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和危害还很可能进一步扩散。虽然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的总体影响是有限的,我国在近期也不可能出现希腊那样的主权债务危机。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欧洲债务危机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第一,应高度重视政府债务问题,加强风险控制。目前,中国的主权债务规模相对来说并不太大,国债余额总量约为10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重不足25%,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60%的安全标准。但值得警惕的是,中国的地方债务问题却要严重得多,据有关数据,目前我国地方债务的总规模大约为10.7万亿,如果加上国债余额,那么中国的债务总额占GDP的比重就将翻一番,达到约50%,接近警戒线水平。因此,中国在控制主权债务规模的同时,现阶段应将主要注意力放到如何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上,近年来我国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在不断上升,遏制了主权债务规模的扩大态势。
第二,中国必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发达国家随着经济不断发展,金融资本不断壮大的同时其本国的实体经济逐渐萎缩,金融经济坍塌成一个巨大的无底洞,“欧猪五国”新出台的经济政策和提供的大量救援资金首先弥补的是金融资本的大窟窿,对实体经济的恢复没有任何起色,因此,债务重组等常规举措并不能改变欧洲债务危机的严峻现状。在此次危机中,中国之所以受到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实质在于我国的实体经济依然保持完好,这启示我们更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以对抗变幻莫测的国际金融形势。因此我们要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结构。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第三,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目前中国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提前到来的老龄化浪潮,再加上各项劳动法律法规的完备,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与此相适应,财政收入中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快速增加,据统计,早在2010年我国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就已经超过10%,而且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从欧洲危机国家可以得到教训:社会保障的改革应秉承循序渐进的策略,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注重扩大保障的覆盖面,避免出现过度保障问题,同时要努力消除保障水平和标准的不公平现象。
[1]陈西果:《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及启示》,《武汉金融》,2010年第5期.
[2]马宇:《欧债危机的特殊性、解决方案与对中国的启示》,《开放导报》,2010年第10期.
[3]张伟莉:《欧债危机引发的欧元贬值对我国的挑战和有效应对》,《中国外资》,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