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经管理类多专业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

2012-07-17叶剑明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3期
关键词:财经基地岗位

叶剑明

目前,各高校对财经管理类专业开展跨专业的综合实训已经达成了共识,有多家院校已经进行了多专业、多学科的跨专业综合实训的实践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开展多专业综合实训,构建学校、企业、社会一体化的综合实训基地是各家院校正在努力探索的课题。本文分析了目前财经管理类多专业综合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

一、财经管理类多专业综合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一)财经管理类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要求学生具有多专业知识结构

财经管理类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是以经济管理岗位相关,比如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企业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工作中,不仅这些岗位之间会发生业务联系和往来,而且岗位与企业外部单位比如税务、工商、银行、审计、社保等机构也会发生联系,要胜任这些岗位工作,必须要了解企业内部各岗位的主要业务,了解各岗位之间的业务流程及其关系,要熟悉与之关联的外部单位,并能正确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为此,财经管理类专业应当设置多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让学生在仿真的社会环境中了解工作岗位、部门、企业,了解供应链竞争与协同,了解社会经济环境,拓宽知识面。

(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要求财经管理类专业学生具备多专业综合知识和能力

财经管理类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专业,社会对该类专业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不但要精通专业,具备胜任某一个专业所对应岗位与岗位群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还需要具备从事相近、相关专业所对应岗位与岗位群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为适应这种变化,必须加强跨专业的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建立与实践教学相适应的,仿真社会真实经济环境,教学资源分级共享的,教学成果可分析整理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一体化的财经类多专业综合实习平台,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拓展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三)学生校外实习的困境要求强化校内综合实践

从理论上来讲,校外实习能够实现学习和工作的结合。在工作中进行学习,是非常理想的实习模式,学生可以零距离接触企业、接触实际,有效弥补学校实践教学的不足。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一方面,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接纳这么多学生实习,另一方面,在财经与管理领域,企业中每个工作人员的任务十分饱满,工作压力大,他们不愿意分心指导学生。从而会导致校外实习并不能真正落实,效果并不理想。

从学校角度讲,一是实习经费不足,二是实习时间过于集中,场地分散,不利于教师实习指导,答疑解惑。从实习主体看,学生毕业前夕忙于落实工作,精力分散,如果没有实现与就业相结合,则企业实习往往流于形式,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综合企业、学校和学生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对于财经管理类专业学生来说,校外实习已经很难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必须建立校内高仿真综合实训基地,强化校内综合实践。

(四)校内实训的现状要求改革现有实训方式

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的校内实习实训主要以单专业实习实训为主,没有将各个专业涉及的上下游岗位及岗位群串联起来,学生的学习没有形成全方位、系统性、立体化的知识应用和能力训练。校内单项或者单专业实训存在如下不足:

1.实训手段单一,综合性、设计性内容不足。目前经管类专业实训主要有依赖单一的单项及单专业实训软件或者进行手工实训,实训手段单一,实训的内容、方式都是事先给定的,结果是唯一的,学生自己可发挥的空间很小,而且实训内容很少将相关行业或者领域各岗位上下游之间的业务有机的串联起来,综合性和设计性内容不足。

2.实训内容静态化,缺少应变能力的训练。很多实验的内容是事先给定的,实验步骤也是固定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往往按部就班就可以得到最终结果。学生做完经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当外部条件发生改变时,学生就不能随机应变提出解决方案。其实验目的主要在于巩固知识及专业操作技能,忽略了道德、人格、综合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积淀和训练。实验的定位也限制在了实验课程的内容设计和知识的综合上,在沟通能力、团队意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实训严重不足,这样的人才很难适应财经与管理领域的职业需要和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3.实训资源分散,没有整合,未能发挥整体效益。很多学校实验室建设更多考虑的是各个专业的需求,各专业实践资料处于彼此孤立、分割的状态,没有把整个实验室资源进行有效集约配置;实训形式单一,缺乏财经类相关专业实训的整体性设计,没有全面、完整、有层次地考虑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各构成因素;很多脱离经济管理实际工作的职业环境,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力度不够,也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4.主要限于单专业实训,综合性、跨专业实践课程严重不足,专业课程及相关实践环节分散、孤立,没有实现财经类各专业之间的融会贯通及体系化、规范化,并进行实用系统开发和满足社会实际需求,不能为企业等各类组织机构提供拥有系统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

二、财经管理类多专业综合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一)按照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的思路进行基地建设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应当充分体现职业性。建立的实训基地要根据现实社会经营环境,构造学生实训的社会经济环境和职场环境,使学生进入基地就能近距离地切身感受到工作的环境和氛围,体验到职场工作规范、企业运作规范,熟悉企业运作流程,全方位、多纬度体会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社会能力及就业竞争能力。

(二)按照企业项目管理模式进行基地建设和运行

为了保证基地建设的成效,要建立起基地建设和运行的长效机制。基地建设和运行可以借鉴企业项目管理模式,从基地建设的规划、决策、组织、协调、控制和实施等方面进行系统管理,保证基地建设按既定的质量要求、建设规划进度等方面完成建设目标。

(三)按照建基地、带队伍、开课程、创模式的思路进行基地建设

通过建立财经类多专业综合实训基地,探索财经多专业综合实训模式,重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现代企业经营为核心,开展财经管理类多专业、同时间、多方式的校内综合实训教学,改变以往实践教学内容的孤立性和不系统性,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基地建设和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培养师资队伍,创立新的综合实践模式。

(四)按照“集成、开放、共享”的思路进行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应根据财经管理类专业特点,按照系统集成的思想,构建财经类多专业综合实训平台。在这个实训平台上,既可对本院学生开放进行多专业综合实训,还可面向其他院校、企业和社会人员开放,做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发挥职业院校服务当地经济的作用。

猜你喜欢

财经基地岗位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财经日历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我的基地我的连
财经阅读时代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财经神回复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财经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