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教新闻
2012-07-17
太空图片精选:太空行走玩自拍
美国国家地理网站近日刊发了一些太空图片,其中包括美国和日本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太空行走,好奇号的自拍,以及超新星爆发的遗迹等等。
1.超新星爆发
这看上去就像是天空中燃烧的火球,而事实上,这是开普勒超新星爆发遗迹照片。这张合成图像经过了色彩增强处理,使用不同的色彩标示出不同的能级。该图像由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空间望远镜拍摄。近期的研究显示开普勒超新星当年的爆发规模似乎要远比先前的估算值高。
2.触摸太阳
8月30日,在经过6个半小时的太空行走之后,美国宇航员索尼塔·威廉姆斯完成了国际空间站上一个新转接装置的安装工作。之前的转接环由于一个部件安装不正确,限制了它的运转。宇航员同时还在国际空间站的机械臂上安装了一台相机。在帮助空间站完成建造工程之后,作为机械臂的“加拿大臂2号”现在也被用于在没有宇航员值守时帮助拍摄空间站的状态。
3.铅笔星云
这张照片是智利拉西拉天文台拍摄的,拍摄的目标是“铅笔星云”。天文学家们相信这是一个发生于1.1万年前的超新星爆发留下的遗迹。超新星爆发是当一颗老年恒星最终在自身引力下崩溃时发生的现象,它会以一场剧烈的爆发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太空中留下气体和碎屑组成的残留体,在随后的数千年中逐渐扩散。
4.腹部特写
9月9日是好奇号抵达火星的第34天。这一天,好奇号拍摄了自己的下腹部照片。这张照片是用了9张图像合成的,该动作也是其整体健康以及设备检查工作的一部分。图像中可以看到好奇号的4个“眼睛”,这是它的前部避险相机。在后方远处是夏普山,好奇号最终将抵达那里展开科学考察。美国宇航局的工程师为好奇号设计了高分辨率相机系统,这种相机可以在近达2.1厘米的距离上拍摄物体的精细照片,这让好奇号可以用这种相机为自己拍摄自拍照用于诊断和自我状态检查。
5.奔向星河
这张照片拍摄于美国堪萨斯州的一处19世纪美国居民定居点旧址。在满天星空下,一道暗弱的流星划过天宇。照片的作者,摄影师道格·祖宾奈尔指出,堪萨斯州的座右铭是;“Ad astra per aspera”。这是拉丁文,意为:超越困境,抵达星空。
6.太空行走时的自拍
这是日本宇航员星出彰彦正执行一次漫长的太空行走,帮助改进一个国际空间站外部的部件,包括机械臂装置。这张照片于9月5日对外发布。目前,国际空间站上执行的太空行走一般一次由2-3名宇航员进行,原则上会由来自不同国家的成员相互搭配。
7.好奇号完成健康检查
在抵达火星表面32天后,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终于完成了一次彻底的全身检查。现在科学家们希望检查一下它的手持显微成像仪和其它部件设备,并清理堆积在镜头盖子上的厚厚尘土。火星上的一天时长为24小时37分钟,这稍稍比地球上的一天长一些,这对于地球上的控制工程师们而言是一项挑战。他们必须每天稍稍延迟上班时间,努力让自己按照火星时间进行适应。
“好奇”号火星车发现类地岩石
美国航天局宣布,“好奇”号火星车发现的一块被命名为“杰克”的火星石,其矿物构成不同于此前在火星上发现的其他岩石,而是类似地球内部产生的岩浆岩。“好奇”号项目研究人员说,这块岩石的构成与“机遇”号和“勇气”号火星车发现的不同,与美国夏威夷以及美国与墨西哥之间里奥格兰德区域的岩石相似。这块足球大小的火星石以美国航天局最近去世的一名员工“杰克”的名字命名。“好奇”号于8月6日在火星盖尔陨石坑中心山脉的山脚下着陆。这是迄今最昂贵的火星探测项目,旨在探索火星过去及现在是否有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
2012 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隆重召开
(本刊记者 王继红)由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五地社科联与科协联合主办的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9月下旬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京津冀晋蒙五地社会科学界和自然科学界的领导及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了会议。来自京津冀晋蒙五地社会科学界和自然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围绕“首都经济圈:内涵与路径”主题,对首都经济圈建设的内涵、发展规划、发展路径、城市个性、生态环保、能源建设等诸多层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这对于推动京津冀晋蒙五地的交流与合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标志着京津冀晋蒙理论界的合作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傅华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史秋秋主持。
“好奇”号发现疑似金属或塑料碎片
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在完成了一系列的挖掘和粉碎工作之后,于日前在火星地面发现了一个尺寸非常小的不明物体。通过火星车的分析以及传回地球的图片,NASA工程师们暂时鉴定这块明亮的小碎片有塑料材质的可能,但其来源尚无明确答案。今年8月6日,“好奇”号核动力火星车在经过8个多月的漫漫“上班”路后,终于成功踏上了红色星球,其不但成为NASA在2012年最值得骄傲的举措,也在火星拓荒者的名录上再添一名新人。9月中旬,“好奇”号利用它的分析仪完成了首次对火星物质元素的成分分析,为地球收集到了第一手可靠的火星数据。而它近期最重要的任务,还是要利用两个机载实验室收集土壤、粉碎岩石同时采集大气样本,并运用安装在机械臂末端的α粒子与X射线分光仪向目标体发射X射线,读取反射能,确定都有哪些元素出现,进而了解火星历史上是否曾存在可支持生命的化学元素。“好奇”号正是在进行首次收集火星土壤样本的操作时,在它的大轮子旁的沙地中发现了这块不明物体。“好奇”号随后用探测器配备的遥控化学微型热像仪拍摄了一幅照片,图片揭示该物体看似有机且边缘轮廓怪异。鉴于这是一块乍看起来非常带有人工迹象的物体,人们不禁希望它最好是从“好奇”号身上自己掉下来的——可能是火星车车身脱落的残片,可能是电缆剥离的一小片胶带,也可能是防护壳掉下的金属渣。当然,类似的小碎片更可能是之前的火星车“凤凰号”、“机遇号”身上掉落的。目前还不确定的碎片来源问题,预计将会在10月11日召开的NASA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更多信息。
中国成功发射“实践九号”A/B卫星
10月14日11时2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实践九号”A/B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69次航天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