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院校的英语教学模式探析*
2012-07-17周少蓉
周少蓉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导游系,广西 桂林 541006)
当前,中国旅游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将实现从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的新跨越。中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需要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具有较强英语语言能力的复合型旅游人才队伍。因此,中国旅游教育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和挑战。高等旅游教育必须预测未来旅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真正符合市场需要的旅游人才。在此,笔者试对“以目的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加以阐述,并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涉外导游专业为例,探讨在这种教学理念下高职旅游院校的英语教学模式。
一、以目的为导向的教学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代表社会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所培养的人的素质的一种总要求。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某一级某一类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即该校的理想毕业生所应具备的身心素质和应当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育目的为教育对象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预期和规定,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具有导向作用[1]。学校应当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预测理想毕业生的素质,并依此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教师应该根据学校的教育目的确定学生在学完该门课程后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就具体课程而言,以目的为导向的教学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的;第二,为实现教学目的而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手段;第三,设计具体的任务,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的中所描述的标准。以目的为导向的教学意味着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学生被期待成为什么样的人[2]。
确定了教学目的之后,教师要合理规划教学目的的实现过程,明确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应分别实现教学目的的哪些项目以及如何实现。教师还要将教学目的告诉学生,以赢得学生的支持。因为一旦教学目的为学生认识、理解和接受后,它会进一步转化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使学生努力在自己身上培养教学目的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以学生为中心”是这种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达到教学目的中所描述的标准,最重要的是学生实际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讲授了什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是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设定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地位从过去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教师的基本任务就是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并确保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真正从这种体验式的学习中受益并成长起来。
二、高职旅游院校涉外导游专业的英语教学目的
职业教育就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取有用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引导其进入适当的职业途径[2]。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转变到注重职业技能和素养的培养,校企结合是新的职业教育模式下的产物[3]。高职旅游院校的办学特色应该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培养能够在旅游行业从事服务、管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以学生为中心,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和行业参与到教学之中”是“以目的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高职院校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和企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企业为学校提供对学生的需求趋势,使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培养人才[4]。学校与行业专家研讨确定课程内容、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课堂授课模式、实训模式和学生评价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教师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培养,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任务的完成者、教学目的的实现者。
涉外导游专业主要是为国际旅行社、旅游景点培养高素质的涉外导游人才。优秀的涉外导游人才应具备:(1)较为完善的旅游知识体系和职业技能如导游讲解技能、导购技能和应急事件处理能力等;(2)跨文化交际能力;(3)良好的个性,如乐观、自信、有责任感和爱心等;(4)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5)一定的社交能力和领导力;(6)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持续学习的能力等[5]。一般来说,高职旅游院校的学生在英语语言能力、学习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自信心等方面普遍比本科院校的学生弱。如何将这些起点不高的学生培养成符合市场需求的涉外导游人才,是高职旅游院校面临的巨大挑战。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科学地量化到每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中,并要求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手段以保证教学目的的实现,是成功应对挑战的可行之举。
在涉外导游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英语类课程所占比例大、开设时间长,理应在培养涉外导游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方面担当重任。传统的英语教学仅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和社会(旅游)知识的培养,没有将旅游行业对涉外导游人才的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融入教学活动之中。以“目的为导向”的教学要求教师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确定该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哪些知识、职业技能和素养,并确定有利于该教学目的实现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
三、高职旅游院校涉外导游专业的英语教学模式探析
为履行英语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特殊使命,英语教师要确定“以目的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效果”的教学新模式。
(一)教学目的的描述
课程教师应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并将其分解为短期和长期的两个层次。短期的教学目的是指在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就能达到的目的,如英语的听、读能力,一定的社交能力以及自律、服务意识等职业素养。长期的教学目的是指学生在课程的整个学习阶段都一直努力在实现的目的,如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习能力、自信等。然后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的分别量化到教学的不同阶段。此外,教师还应明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的如何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得到实现。以《新编大学英语》教学为例,教师应该确定:
1.该课程在不同学习阶段应当实现的教学目的
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发展呈现出阶梯式的向上发展趋势,所以,课程教学应以学期为一个阶段,在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方面体现出阶段性的差异和“从低往高”的发展趋势。具体见表1。
表1 课程在4个学期的教学目的
2.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学活动是影响教学目的实现的重要因素,是教学手段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是让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的方式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设计课堂活动时应遵循的思路,可以通过图1表示如下:
图1 教学活动设计思路
一般来说,现在较为通行的英语教学活动有[2]:①教师的讲述。以教师传授或讲述为主,中间也有学生的发言。这种方式的教学主要是注重知识的传授。②课堂内的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讨论的话题由教师安排。讨论完毕后,每个小组推荐1个人陈述小组观点。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③课堂外的研习活动。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组长由大家轮流担任。事先分发研读资料,并将研习任务分派到小组。小组研习后写出报告,由每组轮流在班上作报告(以讲座或话题讨论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研究能力、主持能力、领导力和合作精神。④个人陈述。教师将任务提前指派到个人,个人通过查询资料、形成观点后,轮流在班上做陈述(以演讲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讲解能力。教师可以综合教学目的、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授课内容,创造性地运用这些教学活动。
为了将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有效地融入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明确每堂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并设计好相应的活动。以《新编大学英语》第3册的“Unit4 Career Planning”为例[6],教师在授课前应对该章节的讲授有个宏观的计划,并通过表格将它们的相互关系呈现出来,我们以40分钟的课堂教案(表2)为例:
表2 课堂教案
授课教师还应根据授课对象的具体情况和授课内容来提供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样才可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比如,在讲授“Career Planning”前,教师应该先让学生系统了解“什么是职业规划?职业规划对成功人生的重要性如何?如何实施有效的职业规划?”等相关知识,并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最后确定讲授时要补充的知识和讲授重点。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从过去的注重传授知识转变到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为了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做到:(1)设计多元化的课堂活动。教学活动包括小组讨论、小组辩论赛、小组合作主持相关讲座、自我陈述、个人主持话题讨论、角色扮演等。每次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相应的指导和评价,以便他们从中得到收获。如在课堂回答问题环节,授课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导”的技能,除了及时纠正学生的语音和语调,还要就“如何提高语言的逻辑性,如何使表达的内容更有可听性”等方面给予指导。(2)布置有趣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课外作业,并给予相应的辅导。课外作业分为个人独立完成的作业和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两种。比如《新编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安排1个主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策划1个讲座或访谈节目,围绕主题展开探讨。《导游英语》课程的教师可以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组完成不同主题的讲座(如茶叶、丝绸、工艺品、京剧和杂技、武术、中医等)。教师在开学的第1周将任务分派到各组,各组通过查询资料写成报告,并制作成PPT,然后轮流在班上开讲座。“专题讲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学生很好地完成任务,教师要提供相应的资料或告诉学生如何查阅到自己所需的资料,同时指导学生如何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一个专题,以免学生知难而退,抄袭别人的文章或观点,从而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3)利用文字、图形、图像及声音等多种现代教学手段向学生传递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效果。同时给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4)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教学中的作用,互联网不仅给教学提供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也给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E-mail、QQ等网络途径为学生答疑解惑。(5)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教师应该建立和学生交流的渠道,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同时定期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以克服教学中的不足。
(三)建立全新的教学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检验和评定教学效果、保证教学目的实现的必要手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注重的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的表现。传统的考核方法(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不能很好地评价学生的平时学习表现,显然,要建立一种倾向于学生平时表现的评价方法,才能激励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热情,才能更及时地反映学生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这些都是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参照因素。这种全新的教学评价方法应该包括:(1)提高平时成绩的比例,使之占到50%或70%的比重;(2)制定客观、公正的平时表现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学生的出勤率、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每人所应完成的学习任务(如个人陈述、主持话题或讲座、小组活动中的个人任务部分等),并将评价标准尽量具体到每次任务所得分数占平时成绩的比例是多少,以确保所有学生的参与并尽量客观地评价学生表现。(3)教师应制定好课程学习手册,里面明确规定学生课前课后的学习任务,对学生表现的具体评价标准等内容,并在开学的第1周发给每个学生。
四、结语
中国的各级旅游院校每年都为旅游市场输送大批的旅游人才,旅游人才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国旅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旅游教育必须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完善管理和教学体系,培养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人才。长期以来,如何改革英语教学模式都是旅游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对于中国的很多高职旅游院校而言,以目的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尝试,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显然,这种模式的有效实施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学校创造有利于这种模式实施的管理和教学环境。
[1]张淑清.教育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14-117.
[2]黄坤锦.美国大学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5.
[3]郭胜,徐桥猛.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J].旅游管理研究,2003(12):39-40.
[4]刘宁宁.旅游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J].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45-47.
[5]肖建刚.导游实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21.
[6]浙江大学编著.新编大学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4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