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究流程理解旅游研究方法的若干基本问题*
2012-07-17于海波
于海波
(1.南开大学 旅游与服务学院,天津 300074;2.中国旅游研究院 旅游目的地与市场营销研究基地,天津 300074)
旅游研究方法作为旅游基本理论研究吸引了许多优秀学者。张宏梅和陆林[1]对《旅游学刊》1999-2003年发表的论文进行分析,提出旅游研究方法的分类体系为“传统定性方法”、“现代定性方法”、“定性定量方法”、“基础统计分析”、“复杂统计分析”5种方法。韩国圣和白光润[2]在综合西方科学哲学和其他学科方法论的基础上把旅游研究方法论分为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系统科学方法论5种;把旅游研究方法分为: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数学研究法、系统研究方法、技术研究法。朱桃杏和陆林[3]把文化旅游的研究方法按照 “描述性”、“概念类”、“构造模型”、“数理统计”4种类型进行统计。此外申葆嘉[4]、王德刚[5]、陈来生[6]、徐菊凤[7]、魏敏[8]、朱竑、刘迎华[9]和赵幼芳[10]等也曾就旅游研究方法的相关问题做过论述。
旅游研究对象存在多元性,旅游研究方法相应地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本文从研究流程分解的角度,梳理旅游研究方法的若干基本概念及分类问题,以避免研究方法分类指标或角度不明造成的研究方法分类互相重复、交叉甚至混乱的问题。
一、旅游研究流程
Babbie[11]提出社会科学研究的3个层面:理论、资料搜集、资料分析。本文提出的旅游研究的流程框架的构建正是基于这种简单有效的概括(图1)。
图1 旅游研究流程图
旅游研究的一般流程包括:提出问题、分析/解释问题与成果呈现3个步骤。从分解流程看,提出问题包括研究的方法论视角确定、研究内容的选择以及研究设计,研究设计也包含研究问题提出、资料搜集、数据分析及检验乃至成果呈现的综合预设,最终会体现在各操作步骤中。分析与解释问题包括数据搜集和数据分析与检验。成果呈现包括撰文与交流两部分。
二、基于研究流程理解广义、狭义旅游研究方法
Kitchin和Tate[12]指出,研究即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结合旅游研究流程的剖析可知,广义的旅游研究方法包括从选题与设计、分析解释问题到成果呈现3个阶段的思想、方式与技术;狭义旅游研究方法则指旅游研究中的数据搜集与数据分析的方法与技术。
从广义与狭义旅游研究方法的界定来看,广义旅游研究方法基于整体性原则,包含问题研究的核心即包含研究的思想与理论。此广义旅游研究方法的界定概括了西方学者普遍重视的研究方法中的本体论、认识论、范式等理念,也包含了国内学者讨论的方法论宏观层面。Sarantakos[13]、Stanley 和 Wise[14]认为,研究方法是供研究者用以收集经验资料或分析数据的工具或手段,此理解即狭义的研究方法。狭义旅游研究方法指旅游研究中数据搜集和数据处理的方式和技术。广义旅游研究方法包含狭义旅游研究方法,对于具体的研究方法,狭义研究方法与广义研究方法之间总是一致的,广义研究方法的方法论指导狭义研究方法的伦理、操作与实施。
三、旅游研究方法的几个基本问题
旅游研究的内容具有显著的多样性,而各不同研究对象与旅游关系的一致性,又使得很多对象完全不同的研究很自然纳入旅游研究的整体范畴,因此旅游研究涉及的方法很多。Ritchie等[15]在《旅游研究方法——管理研究与社会研究的结合》一书中分专题详细探讨操作过程与伦理性的旅游研究方法种类就有14种之多,可见旅游研究方法之纷繁芜杂。而旅游研究与其他学科一样,不断强调各种新的研究方法的引入。对旅游研究流程进行上述适度剖解后,各纷繁的旅游研究方法问题认识可对应于不同的流程步骤或系统性的流程体系中寻求差异性和共同性,因此分解的旅游研究流程参照系对理解旅游研究方法的复杂多样性具有良好的解释作用。
(一)研究的方法论、哲学观问题
提出问题即研究选题与研究设计,是研究者在其研究方法上层的哲学视角中完成的,这一视角决定了研究的内容和对象,并决定了包括检索、分析现有的研究结果、发现问题、提出理论假说、制订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方案、检验理论等过程。虽然哲学视角和哲学基础在我国的旅游研究文献中述及的不多,但研究的内在哲学视角存在于每一位旅游研究者的每一次旅游研究过程中。哲学视角是自然与社会研究的深层思考与本质支撑,选题的哲学视角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无论这个问题是否被研究者认知,都客观存在于研究者的研究问题和方法之中。
Habermas[16]将科学分为经验—分析方法、历史—解释学方法、评判性方法三大类。Johnston[17]将人文地理学的哲学基础分为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四大类。Babbie[11]介绍的研究方法哲学流派有:早期实证主义、冲突范式、符号互动主义、常人方法论、结构功能主义以及女性主义。
实际的旅游研究涉及的方法论与哲学思潮的类别比上述例举更多,新兴的一些哲学思潮不断被研究者引入旅游研究。从现代科学研究的流程来看,现代科学研究遵循的一般范式都是建立在实证主义和经验解释主义基础上的,也正是因为实证主义的巨大影响才有了现代科学的“理论假设—科学观察—经验概括—理论总结”这样的“科学环”的研究范式[18]。从旅游研究流程来看,其他的哲学思潮虽被引入旅游研究,但引入方法是借助实证主义或经验主义的范式解释、验证出其哲学含义再介绍给学界的。因此,说到底,现代科学研究,尤其是旅游研究,依然是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方法论的忠实执行者。
(二)数据搜集的方法
笔者认为,在旅游研究中,数据的搜集方法可以根据数据获得的方式分为文献法、交流法和体验法三大类别。文献类研究方法搜集的数据既包括理论文献、研究文献、数据类文献和案例类文献等文本型数据,也包括搜集图片和声像等多媒体数据,这些都是获取第二手数据的方法。交流法数据收集方法包括定性访谈、问卷法、专家法(德尔菲法)、焦点小组法等。体验法包括田野调查、行为民族志方法、现场调研等体验类、融入类方法。交流类方法和体验类方法是取得第一手数据的方法。
文献法、交流法和体验法这3类数据搜集方法从研究者对事件的涉入程度看,研究者对事件或现象的涉入程度越来越高,了解也越来越详细;其搜集方法在操作层面对研究者的交流、观察以及融入技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数据搜集技术本身就可以成为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例如焦点小组访谈法和行为民族志法等。旅游研究数据搜集方法的分类与特点见表1。
表1 旅游研究数据搜集方法
(三)数据分析的方法
无论是第一手数据还是第二手数据,都需要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包括数据分析之前的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分析检验过程。数据处理与分析阶段也可以对同一组数据交叉使用几种数据处理的方法,通过不同方法比较验证数据分析的结论。旅游科学是社会科学的一部分,定性数据根据经典诠释经验法进行描述、归纳与演绎的定性分析,一定量的定性数据也可以进行结构化编码,转化为定量数据进行数理分析;定量数据处理方法则以应用统计学方法为基础。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处理数据,无论指标与模型多么复杂,终归都是对数据进行描述或推断。定量数据处理方法多来源于统计学与应用数学的工具性统计模型,不同类型的数据适用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其分析技术需要扎实的应用统计学和数学基础,计算机软件则是实现数据分析的技术工具。
(四)数据搜集与分析的“维度”
以上所谈的数据搜集与处理的方法是对事物静止范围的截面数据的研究,但旅游的最重要本质是游客的空间移动性,因此旅游研究与空间维研究,即地理学的研究密不可分。
科学研究数据都具有维度性,具有空间维、时间维,即同时具有时空维。当研究的维度扩展,把旅游问题再放入时间维度乃至时空维度来考察时,就又引入了新的学科和研究方法。地理学者、历史学者向来是旅游研究者队伍的主要成员,尤其旅游地理学就是旅游研究的重要分支[19]。地理学与时间地理学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就是数据搜集与处理的“维”的问题,即数据搜集处理具有空间维(地理学角度)、时间维(宏观的时间维是历史研究、中微观时间的时间维涉及时间序列研究,纵向研究),乃至时间、空间结合的时空维(时间地理学角度)。地理学的方法即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数据处理分析方法一直是旅游研究数据分析的重要方法。黄潇婷[20]把时间地理学对时空数据的搜集和分析方法引入旅游研究。
科研方法中的数据搜集、数据分析方法与数据维度问题互相组合,这3个角度中的任何一种研究方法:数据搜集方法、数据分析方法或数据维度扩展及细化方法在任何一点,或组合上对数据质量或数据分析显著性有益,该方法都会对科学研究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与绝大多数数据分析都通适的数学、统计学与计算机技术相比,旅游科学研究的必要性与贡献来源于旅游研究者对旅游相关现象的深入理解,来源于对旅游相关数据的搜集与必要的基础数据库建设,来源于对旅游现象的科学概念界定与划分,来源于旅游相关关系的理论推进。这是旅游研究亟待推进的研究之本。
四、后记
张凌云[21]指出:旅游基础理论研究是旅游理论研究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基础理论研究难度大,尤其是对于旅游研究这样的交叉学科,旅游研究工作者涉此无不如履薄冰。旅游研究方法的基础理论研究,基本概念与分类的探讨是一项十分具有争议性的工作,但鉴于基础理论研究的巨大意义以及旅游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对其他各类跨学科综合性研究的重大参考及指导意义,笔者抱着探索的态度,进行了一些审慎的、探究性的分析。希望能对研究方法这样的基础理论研究从模糊到清晰,再到多元认知的渐进过程起到微薄的推动作用。
[1]张宏梅,陆林.国内旅游研究方法的初步分析[J].旅游学刊,2004,19(3):77-81.
[2]韩国圣,白光润.大科学思维与21世纪旅游学理论革命[J].旅游科学,2002,16(4):1-5.
[3]朱桃杏,陆林.近10年文化旅游研究进展——《Tourism Management》、《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旅游学刊》研究评述[J].旅游学刊,2005,20(6):82-88.
[4]申葆嘉.论旅游现象的基础研究[J].旅游学刊,1999,14(3):58-60.
[5]王德刚.略论旅游学的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1999,14(1):63-66.
[6]陈来生.我国旅游学若干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状况[J].学术月刊,2003,(12):104-107.
[7]徐菊凤.论旅游学术期刊与旅游人才培养及教学科研的关系[J].旅游学刊,2003,18(S1):167-172.
[8]魏敏.关于我国旅游理论的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7(13):148-150.
[9]朱竑,刘迎华.从《旅游学刊》和《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的比较看中外旅游研究的异同和趋向[J].旅游学刊,2004,19(4):92-95.
[10]赵幼芳.1990-1999年《旅游学刊》文献库统计分析初步[J].旅游学刊,2000,15(4):57-63.
[11]Babbie,E.R.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M].8th edn.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Belmont,California,1999.
[12]Kitchin,R.and Tate,N.T.Conducting Research into Human Geography[M].Pe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0.
[13]Sarantakos,S.Social Research[M].2th edn.Macmillan,Basingstoke,1998.
[14]Stanley,L.and Wise,S.Breaking Out:Feminist Consciousness and Feminist Research[M].Routledge,London,1983.
[15]Ritchie,B.W.,Burns,P.and Palmer,C.,Tourism Research Methods:Integrating Theory with Practice[M].CABI Publishing,Cambridge,USA,(eds.)2005.亦见中译本:旅游研究方法——管理研究与社会研究的结合[M].吴必虎,于海波,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16]Habermas,J.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M].Heinemann,London,1978.
[17]Johnston.J.R.Philosophy and Human Geography: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Approaches[M].2th edn.Edward Arnold Ltd,London,1986.
[18]Singleton,J.,and Straits,B.C.Approaches to Social Research(Fourth ed.)[M].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York,2005.
[19]吴必虎,宋治清,邓利华.中国旅游研究14年——《旅游学刊》反映的学术态势[J].旅游学刊,2001,16(1):17-21.
[20]黄潇婷.基于时间地理学的景区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9,24(6):82-87.
[21]张凌云.也论旅游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与余书炜同志商榷[J].旅游学刊,1997,12(6):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