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经济重心和锡尔系数的福建城市体系经济差异研究(1952—2010)

2012-07-16杨莎莎裴金平

华东经济管理 2012年9期
关键词:区域间福建体系

杨莎莎,裴金平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广西 桂林 541006;3.广西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地区。城市体系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各种不同性质、规模和类型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城市群体组织,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相互关联、起各种职能作用的不同等级城镇的空间布局总况。福建城市体系包括福州、厦门、莆田、三明、泉州、漳州、南平、龙岩、宁德等9个地级市、14个县级市和45个县,而对福建城市体系经济差异的研究主要是在福建所辖地级市范围层面内进行。

一、福建城市体系经济差异的相关研究综述

区域之间经济差异是区域发展中一种常见的现象。长期以来,福建一直存在着沿海和内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格局,改革开放以后这种差距呈现出日益扩大化的趋势。目前研究福建城市体系经济差异的主要成果有:1996年,陈健飞[1]通过用经验指数方法,构建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对福建城市投资环境的差异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得出各城市的不同得分和排名,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具体分析。2000年,林庆[2]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数学模型,选取14个能反映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指标,计算出各城市综合得分并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根据综合发展水平的差异划分不同的城市类型。2001年,唐礼智[3]根据闽东南与闽西北经济差异状况的研究作出基本判断,在此基础上对导致这种区域差异及呈现出扩大化趋势的主要原因进一步进行探讨;张辉鑫、汤小华[4]分析了福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随时间与空间变化的特征、九地市相对发展率差异变化的特征,并对比分析了福建山海两大经济地域的特征,然后从地理环境、国家经济政策、投资数量、经济结构和交通条件等方面分析了福建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2002年,罗宗美[5]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对福建城市设施水平与华东、沿海及全国设施水平进行了差异分析,得出了福建城市设施水平的五大特点,并对福建城市设施分项水平进行了具体评析。2004年,原华君、王晓文[6]采用因子分析法选取福建各市县14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计算,从而对福建区域经济综合差异进行了分类和原因分析。2006年,陈斓、伍世代[7]通过构建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福建九大城市进行综合测评,得出各城市的综合得分和排序,然后将九大城市划分为两大中心城市并对其进行了具体评析。2008年,周三[8]从绝对差异、相对差异两方面对福建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进行定量分析,并利用锡尔系数分解法来分解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构成和来源,分析不同的经济区域对福建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程度和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趋势。2009年,潘敬民[9]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因子模型对福建各地级市进行分析,得出了各地级市的综合排名并对各地级市排名进行了具体分析;陈培阳、朱喜钢[10]利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以及分解泰尔指数的构成,依据动态时间序列来分析福建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沿海内陆差异以及地市间差异,对福建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演化进行分析,提出其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已经形成“核心-边缘”的嵌套结构的新格局;白如山、戴其文、蔡朝双[11]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3个方面,对福建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问题进行定量分析,揭示出福建区域经济绝对差异仍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相对差异则维持高位波动状态但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以及空间发展格局表现出沿海凸起并呈现闽东南高闽西北低的特征,并就影响区域经济时空差异因素探讨了福建区域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相关研究表明,福建各城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但各研究之间各有差别,还没形成成熟的差异分析体系,本文将结合经济重心和锡尔系数两种方法对福建城市体系经济差异进行研究,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二、福建城市体系经济差异实证分析

(一)基于经济重心的福建城市体系经济差异分析

重心本来是力学中的概念,应用到经济活动中是指在区域空间上存在的某一点,在该点前后左右各个方向上的力量对比保持相对均衡[12]。由于福建城市体系的各地级市在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之间存在差异,经济重心会随着指标和时间的变化处于变动的状态,这种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福建城市体系经济差异变化情况。

首先,利用google地球软件,测出福建城市体系中各地级市的经纬度值(见表1),并得到直角坐标系中的对应坐标。以赤道(0°)为轴,本初子午线(0°)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见公式1)算出各地级市在直角坐标系上的坐标值,将福建城市体系中各地级市经纬度转换成直角坐标系上的坐标,令x=S1,y=S2,可以得到福建城市体系中各地级市在直角坐标系上的坐标。

其中,Lat1和Lung1分别表示A点的纬度和经度;Lat2和Lung2分别表示B点的纬度和经度;6378.137为地球半径,单位为公里。

福建各地级市经纬度值及其相关坐标见表1。

表1 福建各地级市经纬度值及其与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的距离(公里)

假设城市体系中由若干个城市单元构成,其中第i个城市的经济重心坐标为(xi,yi),Eij为该城市在某种属性意义下的“重量”,故该属性意义下的城市体系经济重心坐标如下[13]:

其中, j为年份;Eij为各城市的GDP,GDP数据主要来源于《福建统计年鉴》(1953—2011),而各城市数据的起点来源于其地级市成立的时间(见表2)。

表2 福建省各地级市成立时间表

其次,对1952—2010年福建城市体系的经济重心演变路径进行测算。采用1952—2010年福建城市体系各地级市GDP的时间序列数据(略)。通过公式2可以算出福建城市体系每年的经济重心坐标(见表3)。

表3 1952—2010年福建城市体系经济重心坐标

将各年份的重心坐标标在相应的直角坐标系中,再将各个坐标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即可得到1952—2010年福建城市体系经济重心演变路径。

图1 1952—2010年福建城市体系经济重心演变路径图

其演变路径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福建省经济重心的变动受设立的地级市数量的影响较大,但在数量固定的地级市范围内的经纬度变动幅度却相对有限。可以将福建省经济重心的变动趋势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1952—1983年间,这期间福建省设立的地级市只有两个,分别是福州市和厦门市。可以将这期间的经济重心的变化趋势分为三个小阶段:一是1952—1960年间,经度和幅度均同时减少,经度由1952年的119.0828减少至1960年的118.9565,维度由1952年的25.8094减少至1960年的25.6497,主要是由于福州市和厦门市两个地级市的南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不断加快,使得经济重心向低经度和低纬度方向偏移;二是1960—1982年间,经度和维度的变化幅度不大,且均保持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波动,两个地级市以一定的发展速度向前发展,两者保持着一定的动态均衡;三是1982—1983年间,经度和维度有着大幅度的减少,经度由1982年的118.9176减少至1983年的118.5871,维度由1982年的25.6000减少至1983年的25.7769,主要是由于福州市的地区生产总值由于受某些特殊因素的影响致使其大幅减少,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使得经济重心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偏移。其次是1983—1985年间,经度和维度的波动幅度较大,主要是由于1983年新增了莆田市和三明市两个地级市以及1985年新增了泉州市和漳州市两个地级市的缘故。再次是1985—1993年间,整体上经度增加了,维度减少了,经度由1985年的118.4458增加至1993年的118.4889,维度由1985年的25.3802减少至1993年的25.3342,经济重心大幅度向高经度和低纬度方向偏移。第三阶段是1994—1999年间,经济重心的波动也较大,主要是由于1994年新设南平市地级市的影响,1996年新设龙岩市地级市以及1999年新设宁德市地级市的影响。第四阶段是1999—2010年间,经度和维度整体上均减少了,经度由1999年的118.4674减少至2010年的118.4400,维度由1999年的25.3977减少至2010年的25.3735,主要是由于各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程度不断提高以及经济联系不断增强,厦门市、泉州市、漳州市以及龙岩市等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地区经济重心整体上不断向南部和西部方向偏移。

(二)基于锡尔系数的福建城市体系经济差异分析

锡尔系数也称为Theil熵,可以将区域间的总体差异分解为“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两部分,从而为观察和揭示“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各自的变动方向和变动幅度,以及各自在总体差异中重要性及其影响。锡尔系数的相关公式可以表示为[14](见公式3和公式4):

利用锡尔系数计算出1952—2010年福建城市体系锡尔系数的总体差异、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及贡献度(见表4、图2和图3)

表4 1952—2010年福建城市体系锡尔系数的总体差异、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及贡献度

其中,锡尔系数I0的变化范围为0—1,I0越大,表示区域的总体差异越大,发展越不平衡;相反,I0越小则越不平衡。“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的比重分别用其在总体差异中的贡献度来表示。

图2 1952—2010福建城市体系各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区域内和区域间差异趋势对比图

通过图2可以看出,福建城市体系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差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2—1981年,总体差异在整体上呈现曲折波动中不断扩大的趋势,从1955年最小值0.0012扩大到1977年最大值0.0393,然后1981年又急剧下降到0.0051,在此期间总体差异水平并不算高,主要原因是在此期间只有福州和厦门两个地级市成立。第二阶段是1982—2004年,在此期间总体差异也呈现出曲线扩大的趋势,1982年在1981年的基础上快速回升,由1982年的0.0472扩大到2003年的0.1627,是1955年的31.64倍,其间总体差异剧烈的波动还是与地级市相继成立有关。第三阶段是2005—2008年,总体差异一直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005年在2004年的基础上迅速落回,并由2004年的0.1605整体上不断减少到2010年的0.0433。从福建城市体系各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内差异上看,其变动规律与总体差异变动规律较相似,同增同减,但是相对总体差异水平而言区域内差异变动幅度明显要小于总体差异。从福建城市体系各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间差异来看,区域间差异在1952—1981年呈现缓慢扩大趋势,在1982—2004年间呈现快速扩大趋势,之后在2004—2005年间迅速减少,并于2005—2010年间保持在较平稳的差异水平上。

图3 1952—2010福建城市体系各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内和区域间差异对锡尔系数贡献度对比图

从图3可以看出,在1952—1960年间和1979—1982年间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较不稳定,呈现激烈变动的态势;而在1960—1979年间和1982—2010年间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相对较稳定,同时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比区域间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要大,区域内差异是总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可以看到,区域内差异的贡献率整体上呈现出减少之势,而区域间差异呈现出扩大之势。

(三)基于经济重心和锡尔系数的福建城市体系经济差异分析结论

通过对1952—2010年福建城市体系经济重心演变路径、锡尔系数的总体差异、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及贡献度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福建省经济重心由于受地级市设立时间的影响,其重心的变动较大。21世纪以来,由于福建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济联系不断增强,厦门市、泉州市、漳州市以及龙岩市等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有所减少,区域间的均衡程度不断增强。第二,福建省地区总差异共同受地区内差异和地区间影响,其中地区总差异受区域内差异的影响较大,受区域间差异的影响相对较小,且地区总差异与区域内差异的变动较一致,受区域内差异的影响较大,区域内差异是地区总差异的主要因素。同时,近年来,地区总差异和地区内差异呈现快速缩小之势,区域间差异的变化则相对较平稳。第三,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除在个别时间段的变化较激烈外,整体上呈现出较稳定的变化趋势。近年来,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呈减少之势,意味着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的影响逐渐减小,而区域间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呈增加之势,则意味着区域间差异对总差异的影响有所扩大。

三、福建城市体系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优化城市体系职能分工,加快一体化进程,促进福建城市体系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调整和优化福建城市体系之间的职能分工,打破资源流动的区域限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首先,优化城市体系的职能分工和结构。要对福建城市体系的发展方向和城市定位有着清醒的认识,统一规划和协调各城市的发展,明确城市体系之间的职能分工和结构,并不断调整和优化城市体系间的职能分工,促进福建城市体系内部形成合理的产业梯度链,不断壮大福建城市体系的经济实力和规模;同时通过培育福建城市体系间各自的竞争优势来加强相互间的经济联系与协作,进一步促进城市体系的职能分工与合作,加快福建城市体系间的发展和一体化进程。其次,发挥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实现城市体系间资源和要素的优化配置。在加强城市体系间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打破城市体系间资源和要素进出的行政和市场壁垒,加快资源和要素在城市体系间的自由流动,优化资源和要素在区域间的自由配置,促进区域一体化市场格局的建设,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15]。另一方面,创新福建城市体系间的制度形式,建立适合城市体系间的协调机制,促进城市体系的一体化进程。要加快福建城市体系的一体化进程,需要加强城市体系间协调机制的建设,克服各种体制性因素造成的发展障碍,形成适合城市体系一体化发展的良好的制度性氛围。需要在城市体系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创新现有的制度形式,建立城市体系间的协调机制,同时改变城市体系间现有的行政管理模式,加强城市体系间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不断加强不同城市行政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减少各种行政区划限制所带来的制度性障碍,逐步形成适合城市体系一体化进程的城市体系发展机制,从而不断促进福建城市体系的一体化发展进程[16]。

(二)严格制定各项政策,不断完善投资制度,促进福建城市体系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制定一系列促进福建城市体系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首先,要根据效率和公平的原则制定产业倾斜政策。在制定产业倾斜政策的过程中,需要从产业出发以体现政策的公平性;为了促进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互通有无,同时根据福建的产业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条件等,制定利于促进福建产业发展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等,需要依据效率最大化的原则提供产业倾斜政策以实现资源的自由流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效率与公平相结合,不仅提高了政策执行的效率,而且促进了公平竞争[17]。其次,坚持以“政府调节为主、市场机制为辅”相结合的机制。在遵守市场机制的调节性作用下,通过政府运用各种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对市场经济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促使三次产业发展按法定的程序运行,减少人为主观性;同时通过制定各项产业政策,使其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有效地结合产业政策和市场竞争政策,充分发挥市场的机制作用和政策导向作用,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协调稳定发展[18]。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的制度选择。首先,完善企业的投资补贴制度,以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者参与投资。通过进一步完善投资补贴制度,对符合国家长远发展规划的投资项目或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建设投资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以合理降低投资企业的投资风险和增加投资回报,从而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外商和国内投资者到福建各地区投资办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福建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完善外商投资的制度选择。一是降低各种外商进入壁垒,合理开放银行、保险、信息咨询等服务行业,适当引入竞争,可以加快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二是适当允许外资银行在福建各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合理开展金融服务,能够进一步刺激国内金融机构不断改善服务态度和方式,以接受新的竞争压力和挑战,同时也可以不断完善福建地区的金融服务体系,促进福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等等[19]。

(三)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加强产业集群化,促进福建城市体系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发挥自身优势,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首先,立足自身产业优势,建设一批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要立足福建的省情,依据福建自身所具有的资源优势以及产业优势,通过最大程度地利用外资和高新技术,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参与到福建的区域产业建设中来,并且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20],逐步壮大自身的优势产业,形成自身的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其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要加大企业的研发资金投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企业的核心技术,并且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企业的快速成长;同时企业要加强与研究机构或高校的技术合作与交流,通过承担相应的研发费用共同研发新产品技术,推动技术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的科研技术水平,促进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加快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首先,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要通过深入调查和论证,制定产业集群政策,鼓励各中小型分散的工业企业集中到城市的工业园区中便于统一规划和管理,并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集聚环境,为企业营造创新的发展平台,促使企业不断改进落后的生产方式以接受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从而不断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结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产业不断向创新方向发展。其次,积极扶持园区内中小企业的发展。政府要重视产业园区内中小企业的发展,帮助中小企业建立产业和市场联系,帮助企业随时掌握市场信息,以抵抗外部市场对企业的发展冲击,同时,政府要给企业提供便捷的资源和要素,以满足中小企业生产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为企业获得更优惠的资金信贷提供保障,以解决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最后,不断完善配套产业,促进产业加快向集群化方向发展。通过鼓励更多的公司分支机构、科研单位以及中介机构到产业集群所在地提供更多的服务,加强企业与各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科研技术水平,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延长集群产业的产业链,加快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提供保证[21]。

(四)加强能源基础设施环境和交通基础设施环境的建设,促进福建城市体系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环境的建设。需要继续加快福建的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完善福建各地区间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一是要加快主要铁路干线、高等级公路建设以及主要水运航道等交通硬件设施的建设,形成适应福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现代交通运输网络,满足区域经济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发展的需要;二是联结各重要站点、港口,不断提高交通线路的通过能力和吞吐能力,提高客流运输量;四是加强对交通状况的调节和疏导,提高交通的顺畅率;五是要完善交通服务系统,形成发达的现代交通运输网络体系,消除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运运输等各种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摩擦,形成并发展多种运输合作、强强联合的综合运输体系。另一方面,加强能源基础设施环境的建设。加快福建能源基础设施环境建设的力度,需要立足于福建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需求状况,面对能源需求增加不断扩大的压力,需要加强能源设施环境的开发和建设力度。一是加大能源的勘探开发力度,加大能源设施的假设,特别是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能源设施的建设,调整能源的消耗结构,减少对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二是引进高新技术设备,通过高新技术的使用来提高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三是通过调整产业的能源消费水平,减少、限制和淘汰高耗能、低效益的产品项目,鼓励和推进低能耗、高效益产品项目的运行;四是加快水利工程的建设,解决部分地区水源供应紧张的状况,促进水源供需的平衡,并不断改善农田水利设施的状况,同时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规划,修建大中型水库,增加拦蓄水量,加强水利设施环境的建设[22]。

[1]陈健飞.福建城市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J].经济地理,1996,(4):32-34.

[2]林庆.福建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0,(3):39-42.

[3]唐礼智.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原因探析[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6):50-54,100.

[4]张辉鑫,汤小华.20世纪90年代福建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对策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1,(4):19-23.

[5]罗宗美.福建城市设施水平的比较研究[J].发展研究,2002,(11):9-11.

[6]原华君,王晓文.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区域协调[J].福建地理,2004,(4):11-14.

[7]陈斓,伍世代.福建城市投资环境比较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6,(5):12-17.

[8]周三.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协调发展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8,(3):116-123.

[9]潘敬民.福建城市宏观经济发展现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7):14-15.

[10]陈培阳,朱喜钢.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演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1):53-57,67.

[11]白如山,戴其文,蔡朝双.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3):11-15.

[12]冯宗宪,黄建山.1978—2003年中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的动态轨迹及其对比研究[J].经济地理,2006,(3):249-253,269.

[13]乔家军,李小健.近50年来中国经济重心移动路径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1):12-16.

[14]王岩峰,陈珕,张慧芳.基于重心模型与泰勒系数的陕西省空间差异[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4):119-124.

[15]刘洋,罗建敏,王健康.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地理,2009,(5):731-734.

[16]刘友金,罗登辉.城际战略产业链与城市群发展战略[J].经济地理,2009,(4):601-607.

[17]宋玉祥,丁四保.空间政策:由区域倾斜到产业倾斜[J].经济地理,2010,(1):1-5.

[18]吴毅锋,胡日东.福建产业政策调整策略[J].产业经济,2007,(5):44-45.

[19]陈栋生,陈耀,李海舰,等.加快中西部工业化的新思路及政策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1999,(9):40-45.

[20]刘圣陶,吴朝建,何枚琳.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经济地理,2006,(2):284-286,292.

[21]王缉慈.关于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J].经济地理,2004,(4):433-436.

[22]孙尚志,李利锋.区域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折与主要对策[J].经济地理,1997,(2):22-27.

猜你喜欢

区域间福建体系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那个梦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福建医改新在哪?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特征及驱动因素——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结合区域间差异性的水平集演化模型
外电入鲁后山东电网与互联系统区域间功率交换能力的研究
区域间农地流转影响因素比较分析——基于江苏省农户调研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