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预算在集团管理中的应用与分析
2012-07-14李宋红
李宋红
一、战略预算的概念和优势
对于一个集团来说,集团战略目标是整个集团的发展定位,是对其经营活动预期取得的主要成果的期望值。集团战略是集团战略目标的具体展开和细化。战略预算就是针对战略行动计划而编制的确保战略行动开展所需资源的预算。它是以集团战略为核心,以获得集团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通过对集团所拥有的资源、技术、能力和经营环境进行分析,最终制订出最为适合其发展以及资源配置的计划,从而保证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同时通过预算的编制、执行、反馈与分析系统可以将集团及其下属企业的行为有效控制在集团战略发展的轨道上,保证集团既定战略的有效执行和控制。总之,战略预算是集团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战略预算在集团中的应用分析
1.集团战略目标的制定
集团战略目标的制定。是对竞争战略和业务战略目标的具体化和数据化,是竞争战略目标和业务战略目标在本预算期的具体体现,它确定了与各层次战略相对应的各项具体行动。战略预算按照管理层次可分为集团整体的战略目标预算、竞争战略目标预算和职能战略目标预算。从时间上看,它包括中长期战略目标预算和年度经营目标预算两个部分,中长期战略目标预算由集团总战略目标预算和战略业务下属单位的战略目标预算组成。年度经营目标预算则是依据中长期战略目标预算结合集团及下属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竞争环境、资源优劣势、内部生产能力、人员素质、客户资信等情况制定出一个年度内可以实现的具体目标预算。
2.战略预算的具体应用与实施
第一,根据集团及下属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竞争环境、资源优劣势、内部生产能力、人员素质、客户资信等情况,按照SWOT分析理念,确定科学合理的集团整体战略目标。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进行有机的结合。
第二,战略目标的分解。在集团整体战略目标下,将集团整体战略目标分解成业务板块战略目标(如:开关板块、变压器板块等),并将业务板块战略目标分解成中长期战略目标和年度经营目标两个部分。
第三,细化年度经营目标。根据业务板块战略目标制定年度经营目标,确定年度经营预算。借用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原理,细化各项预算指标,如:营业收入增长率、资本报酬率、现金流量、经济增加值、市场占有率、客户留住率、新客户获得率、顾客满意度、顾客获利水平、重要顾客的购买份额、雇员技能和生产率、新产品开发周期率、保本时间、及时发货率、顾客需求反映时间、员工满意度、员工生产率、员工培训次数、员工提供合理建议的数量等财务及非财务指标。
第四,年度经营预算的编制。各业务板块的企业制定具体的预算体系与方案,按照传统预算的编制流程,组织全体员工参与预算编制,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参与式预算体系,不断修订各项预算指标,最终形成以战略目标为基础的年度经营预算。
第五,年度经营预算的业绩评价和激励制度。战略预算在重视编制过程的同时也要关注预算的执行结果,而且要将这两者与业绩挂钩。进一步弄清楚预算与实施中形成偏差的原因以及该由谁来负责。应将各部门岗位的工资和业绩的关键指标的完成程度结合起来,使职员能够为了其自身利益在集团最大化而努力实现战略预算目标。
第六,年度经营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由于国家政策、市场环境、内部资源等因素的变化,企业在实际执行中存在偏离预算的情况,企业应细致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查找出具体的市场情况的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根据内部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找出相关原因,并提出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保证集团战略预算的实现。
三、结束语
兼顾资源与环境的集团战略预算管理是以集团战略目标为出发点,是通过规划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来指导集团及下属企业的管理行为。是对集团战略目标实施的具体化,从而更加具有可实现性。科学的预算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蕴含着集团管理的战略目标和管理理念,是约束集团最高权力机构对未来经营定位、经营管理理念、经营管理决策和经济责任的依据,也是集团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控制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