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靠近心灵,为学生健康成长护航

2012-07-13巴信妞

教育界·上旬 2012年10期
关键词:健康成长闪光点爱心

巴信妞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正确地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与疏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我们应该怎样为学生健康成长护航呢?

一、善于爱心教育,为学生健康成长护航

王宇,调皮淘气中透着可爱,智力、想象力一般,做事无持续性,自我约束力差,课堂上没有老师的叮嘱是从来不听讲的,有时还情不自禁地大声说话,我行我素,爱惹是生非,许多同学是他的“猎物”,经常受到他的攻击。但是,通过我的观察和了解,这孩子的种种行为不是有意而为之。

案例分析:

我知道对待这样的学生,如果只看到他们身上的缺点,一味地批评指责,而看不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抓不住转瞬即逝的切入点,也许他就会成为一名谁都看不起的差生,这样最终也许会导致他们丧失信心,破罐子破摔,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当各类潜在的矛盾和冲突积聚到一定阶段,就会发泄出来,从而伤害自己和他人。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对问题学生有更多的关爱、呵护,不能训斥、指责,一棒子打死。老师要用爱心去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细心捕捉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在温暖的环境中成长。经过我的努力,以及他妈妈的帮助,王宇的行为终于有所收敛,约束力有所增强。中国有一句话“人生十指有长短,一母同胞有愚贤”。是呀,一个班级中总有这样那样的孩子,只有我们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认真关心每一个孩子,相信任何问题都是有解决的方法的。

是的,只要我们有爱心,人与人之间就会自然而然地达到和谐圆满的,师生之间就会自然而然地达到心灵融通。让“爱心教育”真正地成为我们每一名教师的必修课,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学生,净化和美化我们教育者的心灵,用爱自己子女一样的心境真诚地去爱我们的学生,为我们繁荣和谐的祖国增添一片春光明媚的和谐校园,让爱心教育在教育事业中永远闪光,永远地青春永驻吧!

二、善于自信教育,为学生健康成长护航

那天,开完班会课,刚走出教室的我听到身后传来:“老师,等等”,转过身看到是小康同学,“老师,我想当体育委员,能让我当体育委员吗?我能管住学生的!”我想都没想,直接告诉他不行。因为在我的记忆中,他的学习成绩又不好,自制能力差,身上的缺点哪一条都不符合当班干部。就在我要离开的刹那间,他拉住我的衣角,急切地问:“老师,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不行吗?”我正想告诉他那些我刚想到的原因,刚张嘴说话的瞬间,我看到了他那充满渴求的目光,这样一个看了各方面表现都不好的学生,直接否定他身上的一点积极性,合适吗?人都有可塑性,为何不给他机会呢?想到这,我对他说:“周一班会课时咱班改选班委会,如果你想当,自己努力,竞争上岗吧!”

周一班会课上的结果是我预料到的,全班同学没有一个同学投他的票,他垂头丧气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脸憋得通红,此时,下课铃声响了。我让他到我的办公室里,问他:“为什么同学们不选你呀?”“也许是我不遵守纪律或者是大家觉得我各方面都不行。”他说。我知道我的目的已达到,就是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这样吧!反正体育委员也没选出来,还空着,如果你连续两周不违反纪律,语文数学作业先得五次优,老师可以考虑给你个机会,让全班同学相信你,都投你一票!“谢谢老师,我肯定能做到。”他满脸喜悦。

接下来的两周里,我让和他要好的两名同学时刻提醒他,让全班同学监督,我不失时机地让以前的体育委员告诉他当体育委员的职责。通过两周的观察他果然有了很大进步,完全做到我对他的要求,因此我也兑现了我的承诺,让他实现了自己的第一个目标。

后来根据他的发展我制定了不同的要求,让他逐步完成,经过一个学期的观察,改掉了原有的那些坏毛病,最终他和其他孩子一样,成为了一个各方面均衡发展学生。

案例启示:

这个成功的案例给了我很多启发,我在其他学生身上也尝试着采用鼓励为主不断强化优点的方法。我尽可能地放大学生的优点,努力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因为我深深地知道: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学习好,每个学生都渴望被老师肯定,每个学生都盼望听到老师的表扬。所以每位教师都应该独具慧眼,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的优点不断放大,不断发扬光大。这样每个学生的身心才会健康成长,每个学生的人格才能日趋完善。

素质教育是使每个学生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而心理健康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目标。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又不同于德育教育;许多问题的解决,不是通过教育、教诲就能解决得了的。因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们教师们与之打交道的,是自然界中最娇嫩、最精细和最敏感的东西,那就是小孩的大脑。当你想到大脑时,需要多么的小心谨慎。我们时时刻刻需要的正是这种审慎态度。”所以,对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老师既要注意引导,又不能粗暴干预。因此,作为与他们的生活、学习关系最密切的教师,就要把握时机,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况,寻找合适的时机与突破口,有的放矢地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护好航。

猜你喜欢

健康成长闪光点爱心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好好谁觉,赶走黑眼圈
爱心树(下)
爱心
足球比赛里的“排兵布阵”
Children and media
A Mother’s Day in the hospital
爱心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