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系统理论研究
2012-07-13金鑫
[摘 要]由于电影音乐不同于一般的传统音乐,为此审美研究也就不同于传统音乐的研究。只有将电影音乐的审美与电影的画面、电影的声音等因素相连接,才能使电影音乐的审美得到最大的体现。但是电影音乐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本文具体就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体现、对电影音乐审美的认知以及对电影音乐艺术的审美等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 电影音乐;审美;艺术性
电影的导演为了使影片的影视效果达到最优异的程度,最大程度吸引观众,他们会借用电影音乐的手段来达到这一效果。作曲家通过对影片情节和主题的把握,根据电影导演的创作意图并结合自己的理解作曲,来展现电影的独特性。电影音乐既保持了音乐本身的艺术性,又突破了音乐本身的审美。
一、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
作为电影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电影音乐,它在电影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被赋予了深刻的使命。这一特征也就决定了电影音乐既具有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又具有电影的审美艺术特征。具体体现在:音乐的抒情性、表达性、表演性等;电影的蒙太奇性、画面性、交流性等。这种特殊的审美也就奠定了电影和音乐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
(一)电影音乐的审美定位
电影音乐的审美定位是电影音乐审美特征的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其他审美特征的前提。为此要想清楚地了解电音音乐的审美定位就有必要清楚一下内容:首先,电影音乐的审美属性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电影音乐既具有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又具有电影的审美艺术特征。这个特殊的电影音乐审美属性也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要重视电影音乐。其次,电影音乐的审美地位。电影是一门综合型性极强的艺术表现形式,尽展各种艺术的技巧,最终形成完整综合意义上的审美艺术。电影音乐和电影的结合可以看做是音乐和美术这两大艺术科目的结合,视听一体化的形成。电影音乐已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电影附属品,可有可无,而是一种必需品。电影音乐的加入给画面以渲染,参与电影情节,赋予特殊意境。因此我们说电影音乐无论是在音乐界还是在影视界都有着重要的审美地位,不容忽视。再次电影音乐的审美形态。例如《黄土地》中民族化纯嗓音的原生态歌唱手法配合西洋器乐美声的唱法,正可谓是中西一体化,尽管众说纷纭,但其中的优劣也是大众所耳听的,是值得肯定的。因此对于电影音乐的审美形态的掌握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电影音乐的审美关联性
纯音乐展现的是音乐本身的美好,不存在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而加入电影的电影音乐就不仅仅是传达某种听觉上的情趣,它还在引起观众的视觉冲击力,引起观众的想象力,进而唤起人们对电影主题的认知和对人生的思考,以实现一种完整意义上的电影艺术审美的表达。音乐和电影在同一界面出现时,电影音乐的烘托和渲染使得电影画面和情节所表达的更加真实、亲切,获得观众的一致认同。人们根据电影画面和音乐的有机结合,一边观看画面,一边欣赏音乐,使得观众置身于电影氛围之中,尽情感受电影和音乐带来的美妙感。当音乐和电影同时出现时,观众还会很不自觉,情不自禁地把电影和音乐融合,自然地进行想象,加深对电影情节的理解和感受。例如电影《美丽人生》的音乐的出现把观众一次又一次地带入父爱的伟大之中,同时给人生深重的启迪。
(三)电影音乐的审美形态具有多样性
电影音乐的审美形态具有多样性,不管是声乐还是器乐,不管是外国的异国情调还是本国的民族音乐,只要被恰当的应用,融合电影人物和情节就会被赋予感情色彩,有了人的情感,打动观众。例如《恋爱通告》中古色古香的中国风——古筝曲,刘亦菲朴素的面容不失清纯,一曲古筝配以蝴蝶蹁跹,便使观众随着情节的跳动舞动思绪。再如电影《英雄》的配乐《风》,日本鼓的应用结合中国传统艺术的打法,使得音乐听起来动感十足,大有一种杀气在其间,撼动人的心弦,使人心绪不宁,随着英雄的心随之波动。
(四)电影音乐的审美指向性
电影音乐是为电影服务的,有一定的目的性,或烘托渲染气氛,或深化主题,或展现人物的心理。作为衬托电影的电影音乐很有必要完成电影的情感,或紧张,或欣喜等,也就是因为这种电影音乐的审美指向性,也就必须保持音乐和画面的一致。例如电影《与狼共舞》中,狼的叫喊打破原生文明的结束,同时也引发了观众对现代文明的深刻思考和反思,引人对未来的重新审视。
(五)电影音乐的乐段组合性
正如我们所了解的,电影是画面和声音的完美结合,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听觉和视觉上的享受。在电影中,电影音乐在众多声音影像中显得就极为重要了,电影音乐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它在电影的表现形式中具有时间的不连续性和不连贯性,也就意味着电影音乐的出现形式是间断的。随着电影情节和画面的变更,电影音乐也会随之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影音乐是电影画面和情节的附属品或者可以称之为从属于电影情节和画面,受其制约。这也就决定了电影音乐是由诸多音乐的乐段组合而成的,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些乐段组合并不是随机或者杂乱成章的,而是紧密遵循电影情节和画面的内容、长短等方面来组合的,可以说这种组合有很大的人为因素和个人情感。
(六)电影音乐的审美效应产生的吸引力巨大
电影音乐和电影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影响和促进。电影带动音乐的成名,想必大家都熟知《当爱已成往事》这一电影音乐,它就是中国经典影片《霸王别姬》一主题音乐,《人鬼情未了》的电影音乐《奔放的旋律》,那纯粹、简单、充满深情的电影音乐《友谊地久天长》,也是因成为影片《魂断蓝桥》的插曲而家喻户晓,还有那绝美的爱情悲剧《泰坦尼克号》的插曲《我心依旧》,更是让观众听后痛彻心扉,简直身临其境,与主人公Rose和Jack一同经历爱情。
(七)电影音乐的审美作用是电影音乐审美特征的核心和心灵
第一,深化主题的审美作用。《黄飞鸿Ⅰ》的主题歌《男儿当自强》慷慨激昂的演唱,把黄飞鸿的英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对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再如影片《红河谷》中,优美深沉的藏族民歌和激壮的男高音结合,节奏紧凑,把藏族人民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一展无余,深化了中华儿女爱国主义情怀。第二,连通情感的审美作用。电影音乐在塑造人物过程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通过声音的传达表达人物的情感,引起观众的共鸣,以情传情达到心心相通的审美效果。例如影片《冰山上的来客》中,主题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充分显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一主题,这首曲子反复出现,既渲染了主人公的情感和爱情之心,也连接了群众的情感,对群众起到了很好的煽动作用,在群众中有很好的反响,有很好的审美作用。第三,营造意境的审美作用。意境就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它既有一种天然的、朦胧之美,又有一种象征性的、超然的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在对电影意境上的营造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例如美国影片《阿甘正传》,与阿甘憨厚的形象相匹配的钢琴曲略带幽默感,加重了《阿甘正传》中阿甘的单纯。再如世界级名作《埃及艳后》D大调乐曲和C小调乐曲营造的征战和浪漫的环境,也是音乐营造意境审美的典型。我国电影《地道战》那段“鬼子进村”堪称精辟,把那种鬼子进村的恐怖和紧张环境渲染到了极致,让观众啧啧称道。
二、电影音乐审美的艺术性表现
电影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具体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电影音乐渲染人物情感,隐喻人物心理。电影《雏菊》中,钢琴和提琴的完美结合让观众俨然置身于一场梦幻之中,仿佛身边就是雏菊花翩跹飞扬,每一次琴弦和琴弓有节奏的碰撞都让观众的心随之波动、感触,而开头小提琴的拉诵则让人眼前一亮,闪耀着光辉、充满宁静,心境也随之开阔,二者对比反差强烈,渲染了人物追求真爱的内心世界,隐喻了主人公坚强坚毅、为爱牺牲的伟大情怀。
2.电影音乐提升电影的艺术品质。电影音乐的和谐应用配合电影本身应用的各种意象、风土人情、民族气息、文化背景等对电影本身的表现力有很强的提升效果。例如《恋爱通告》中一首自写自唱的音乐《你不知道的事》穿插其中,给每一个观众以怀念初恋和展望爱情的想象空间,那种美好随着电影音乐不断憧憬,加深。
3.电影音乐激发观众的联想。电影音乐在某种程度上充当电影“蒙太奇”的作用,激发观众的联想,实现电影画面的合理转变。例如《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引用当时流行的音乐以及《国际歌》等音乐,在交代影片时代背景的同时让观众对剧情产生联想,联想到“文革”时代的生活场景,内心对影片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共鸣和情感的宣泄。
三、电影音乐的审美认知
电影音乐的审美认知包括感知层面、认识迁移层面、理性批判层面。其中电影音乐的审美认知的感知能力不仅包括电影审美活动中的知觉能力和感觉,还包括电影审美想象和领悟等诸多能力,是电影审美认知的灵魂。例如《雨中曲》奇妙地将电影情节和舞蹈有机结合,尤其是雨中节奏中的甩伞纵情狂舞的画面更是成为经典画面中的经典,影片中不时的单纯表演使电影叙事常常处于停滞状态,但这却是观众最难忘的经典画面,常常想起。因此好的电影音乐和舞蹈的恰当应用对电影的受欢迎度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电影音乐的审美认知的感知层面包括两个方面:受众对电影的听觉方面的感应和受众对电影音乐的直接、直面的感应。它充分地发挥音乐的作用,又使得电影能够再现社会现实。
电影音乐的审美认知的感知层面上还起着两种作用:一是烘托渲染电影人物的情绪和电影情节,二是它推动着电影情节的发展。有时候电影音乐还成为电影情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叙事过程。例如《钢琴课》中,女孩随着钢琴师母亲的琴声翩跹起舞,波浪的声音,海的声音,木钢琴的声音交融在一起,深深地把观众吸引,也从而揭示了男主角沉迷女主角的重要因素,因为实在是太美了,真的是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和听觉盛宴,赏心悦目。认识迁移层面多指观众的情感联想,例如澳大利亚电影《海上钢琴师》中,钢琴天才1900的多次钢琴演奏激情、动感巧妙地和海浪中的动荡紧密结合,一时忘了处在风雨漂泊的海船上,使观众置身其中,享受音乐带来的美感。理性批判层面是跳出感知、知识迁移的审美认知,使得受众在艺术欣赏中不断地提升自己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和识别能力。
四、结 语
电影音乐在电影发展史的100多年来,已经不断地自我完善和发展壮大,它的审美特性在于对电影主题思想的呈现和深化升华,同时与电影画面保持高度的协调性。电影音乐和电影画面这种和谐统一的关系表现了电影艺术的融合性、饱满性和伟大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2]厉震林.中国电影和电视的修辞学分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
[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刘秀梅.影视音乐的审美定位[J].剧作家,2004(06).
[作者简介]金鑫(1966— ),男,江西信丰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教学研究及音乐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