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三学生英语听力能力之我见
2012-07-13刘枫
刘枫
【摘 要】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普遍存在着如下问题:对使用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不了解,缺乏口语交流环境,语言基础知识贫乏,掌握的词汇量有限,因而高考听力成绩偏低。但只要老师创新教学方法,英语听力成绩就会得到提高。如何创新?本文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高三英语 听力能力 提高 创新教学
一、英语听力在高考命题中的比分和存在的问题
(一)命题比分
广西高考英语卷采用的是全国卷一,听力分值为30分,占全卷的20%,比率可说是较大的。因此,如何提高高考听力在高三英语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也不可掉以轻心。它不仅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而作为语言输入的听力,则是最基本的途径或环节。正如克拉申所说:“无论儿童或成年人,在语言习得中,头等重要的是听力理解”。
(二)存在问题
在平时的听力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采用“听录音,对答案”式的训练方法。这种方法,英语基础好的学生,能从中捕捉到部分零星的单词或短语;而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却往往一无所获,甚至产生对听力的畏难和焦虑情绪,对自己的听力能力也产生怀疑。高三学生,面临着即将到来的高考,心理、生理、智力等,都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如果教师在英语听力的训练上,方法不好,抓得不牢,听力这部分赋分,就容易被丢掉。
(三)查找原因
要想挽回听力这部分的失分,教师就要了解影响学生听力的一些主要因素:
1. 对听力产生畏惧感。据调查,约30%的学生对听力有心理障碍。有的学生笔头能力还可以,但一听录音,心里就紧张,甚至产生恐惧感,因而影响正常听力水平的发挥,导致听力反应迟缓,输入信息的正确性降低,因而导致失分现象严重。
2. 语音基础知识缺乏。约45%的学生认为录音的语速太快,反应不过来。究其原因,是学生辨音能力弱,语音基础知识太缺乏。学生特别害怕录音中那些连读、不完全爆破、辅音同化、弱读及语调的变化,感到它与自己的语音或想象中的发音有所不同,因此误认为是遇到了生词,从而精神紧张,感到无所适从。
3. 对语言基础知识陌生。约30%的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不熟悉(对单词、词组、动词的不规则过去式等),因而对词汇的理解,造成困难。
4. 对听力的认识有偏颇。有人觉得听力部分的分值不高,丢点分无所谓;有人对时间和价格的换算比较迟钝,对数字、日期及人名的辨别能力较差;受母语的干扰,在收到语音信息后,习惯于用中文逐个翻译,因而影响了反应的速度和记忆的效果。
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英语高考听力能力
(一) 培养学生良好心态
消除学生心理障碍,让学生相信听力是最容易提高的一个专项。高三伊始,教师就要给学生打气,帮助学生树立克服英语听力丢分的决心。方法是:展示几段听力原材料,通过2-3分钟的快速阅读,让学生给出答案。用放大镜寻找学生在回答中的闪光点,适时肯定、表扬,增强学生对听力的信心。鼓励学生平时多“练耳”,考试才不心慌;多听难度相当的英语广播节目,多看电视里的英语新闻,多听课本录音磁带,多听英语歌曲等。
(二)增强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可分两类:(1)直接的或局部的狭义学习动机。这类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容及完成的过程密切联系,如求知需要、认识兴趣等。(2)间接的广泛地与社会要求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如为了将来的工作而学习。实验证明:动机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之一。有强烈动机的学生,学习目的明确,积极性高,能够在长时间的学习中保持认真的学习态度,学习毅力强。
(三)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学生的听、说、读、写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必须拥有相应数量的必备词汇,美国语言学家 Robert Lado 指出:“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对于必备词汇(minimum vocabulary)的要求不尽相同,在口语和写作中,学生用词上有选择权,可以用学过的,熟悉的词汇代替生疏的词汇,但是在听力训练中,无法进行这样的词汇选择……”由于听力词汇的不可选择性,所以听力对学生词汇的掌握就有较高的要求。如果词汇掌握差,就对信息无法处理,无法达到理解的目的。
(四)积累丰富的词汇量
如引导学生阅读《 21 世纪英文报·中学生版》《学生双语报》《英语周报》《英语辅导报》等课外读物,从中积累丰富的词汇量。教学中,还可让学生多做听写练习,由词到句,由句到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五) 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听力理解能力有两个层次。一是表层理解能力。包括对语音的辨识能力。即对时间、日期、价格、号码的短时记忆能力、对简单句子的理解力、快速反应能力等。二是对所听材料进行简单的推理。如推理对话时间、地点、场合及讲话人的身份、关系等,还要了解对方的情感和言外之意。
(六)了解使用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
学生对说话者意图的理解程度,既取决于他们语言水平的高低,更取决于他们对所涉及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多让学生了解使用英语国家的社会风俗,扩大知识面;还要注意中外文化的差异性。
(七)想方设法让学生多听、会听
多听,需要教师提供好的听力材料及保证足够量的听力训练;会听,需要教师提供或教会学生有效的听力方法。听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扎扎实实地训练,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这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