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设计教学法研究

2012-07-13陶炳全

教育界·上旬 2012年10期
关键词:中学教学内涵

陶炳全

【摘 要】针对中学教学的研究很多,本文另辟蹊径,从设计教学法的发展过程中,去深刻理解设计教学法的内涵,并给出了几点关于教学法的建议。

【关键词】中学教学 设计教学法 内涵

对中学教学来讲,教学方法的优劣是学生成才的关键。在新课改下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中,我们应该多了解和研究以前一些成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其中设计教学法就是值得教师去认真理解和体会的一种教学理念。

一、设计教学法概述

“设计(Project)”这个词,最初在教育上的应用,见于190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报(Trachers College Record))和《工艺训练杂志(Manual Training Magazine)》。当时,该校工艺训练部主任理查德(Richard,C.R.)在上述刊物上发表文章,主张中学的工艺训练,不应当以教师为主,要求学生依照教师规定的蓝图去做,而应当采取问题解决的方法,创设一个问题的情境,由学生自己去计划,自己去实行,自己去解决。理查德称这种方法为“设计”。

1918年,克伯屈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题为《设计教学法,在教育过程中自愿活动的应用》的论文。他说:“我采用设计这个术语,专指自愿的活动,并且特别注重自愿这个词。这个词不是我发明的,也不是我首先用在教育上的。”

由此可见,设计的本质含义是让学生自己去计划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己的实践,在具体的情景中解决实际的问题。1919年秋,南高师附小在俞子夷支持下,首先在中国研究和实行设计教学法。在刚开始实行设计教学法时,试行者发现出现了很多问题,在当时的情形下,从教师本位转向学生本位,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一种思想上的解放。

目前,设计教学法在中学教学中已经得到极大的推广和应用,并且普遍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过由于设计的思路无限,教师的思维无限,因此,对于设计教学法来讲,其未来的发展潜力还相当大,需要我们进一步对其设计的内涵和要求以及具体的一些设计方法进行详细的研究。

二、设计教学法类型

设计教学法的种类可分成四种:第一种是形式上表现某种观念或某种方法,如写信、造船等;第二种是鉴赏某种经验;第三种是解决某种智慧的困难;第四种是得到某种技能或知识。这四种之间相互关联,第一种可采用目的、计划、实行、识别四个步骤,叫学生自己按此步骤活动,以他们以能力所达到的地方为限。第二种建议在程序上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鉴赏力。第三种主要按杜威提出的思考方法进行。第四种主要是在教室里所进行的。采用设计法教学,教室里要有必要的设备、装饰,要具备多种功能。采用设计教学,不但能达到目前活动的设计目的,且能从活动里面得到所包含的知识。

三、以图例讲解法为例阐述设计教学法特点

设计教学法是一种思想,需要教师利用这种思想来解放自己的教学观念,去寻找一种以学生为本体的教学途径,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的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以动力驱使其完成对知识的探索和学习。下面主要以图例讲解法为例阐述设计教学法特点。

图例讲解法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衍生出的一种创新设计教学法。图例讲解法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学生能够很快地掌握信息,这种方法主要反映了师生间的活动,因此也可以叫做信息接受法。这种方式需要教师能够用各种手段传递教学需要的信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接受和领会信息,而且把信息进行对比吸收。教师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口述(叙述、讲演、解释)、印刷物(教科书、补充资料)、直观手段(图片图表、影片和幻灯片、教室内)、实际演示活动方法(解题方法、证明定理的方法、制定计划的方法、写书评的方法)等等。学生为了达到掌握知识的第一种程度而必须进行的活动行听、看、感受、实物操作和运用知识、阅读、观察、把新的信息和以前掌握了的信息进行对比并记忆新的信息。

多少世纪以来,传递知识几乎全靠教师的言传口授、教科书和少得可怜的直观教具,而今天则有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传递信息的可能。学生在教室里听到了教师的讲话,而且可以通过现代信息传递方法,如投影、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了解更多科学家、作家、演员等不同行业人群的声音,去充分认识他们需要了解的方方面面。在教室里的图标可以反映所要研究的物体和现象的静止状态,而电影和电视则可以极大地拓展学生对图景和现象感受的界限。学生能够在教室中观察种子是如何发芽、花朵是如何结果、动物怎么生存等。

从上可以看出,图例讲解法首先要求有信息的来源和手段,然后需要吸取一些传统方法作为可以接收集息的手段和形式,诸如口头叙述、使用书本、实验室作业等进行观察。尽管手段很多,但在使用时学生仍然进行着同一种认知活动,即知觉、思维和记忆。在不使用这种方法时,学生的认知行为就不具备目的性。这种动作在任何时候都要依靠学生对动作的目的、顺序和课题有一个起码的了解。

四、关于设计教学法的几点认识

(一)各种所谓“新教学方法”,包括设计教学法,着意于激发学生的主动,认为整个教育过程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思维;认为教学是引起学习,教学的重心在于指导学习。而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进程,不是被动的吸收或消极的受害。

(二)任何一种教学法的产生都有它特定的条件。从认识论的总体上看,理论来源于实践。在教学法的实践中如果一成不变,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在满足一定的客观规律下,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变革。吸收、实验、改造、创新是教师必须摸索的一条路径。

(三)任何年龄的个人对刺激的情景都会有多种复杂的反应,教育必须驾驭这些反应并努力改善,个人对反应如何选择要依据其个性特征。教学法的任务就在于驾驭学生生活的环境,使之能充分运用其最大才能,使学生获得最好的知识、态度、习惯和技能。

(四)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学法需要从广义上进行研究,不能只是停留在课堂上的记忆、背诵等,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意志等方面的培养,同时在传授知识和技能时,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

猜你喜欢

中学教学内涵
挖掘习题内涵 探究问题本质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例谈细胞器知识在中学教学中的延伸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木木相册
寻找色彩与线条间的内涵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