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项目化教学探讨

2012-07-13杜厚祥

教育界·上旬 2012年10期
关键词:项目维护教学

【摘 要】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社会对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专业技术的人才需求量也在日益增长。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这门职业技能,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将理论与实训一体化,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计算机专业实训师,在其长期的工作过程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际工作经验,在该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应参与教师团队,充分发挥其特长,可确保项目化教学获得好的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 维护 项目 教学

项目化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任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在教学过程中以实际的项目为对象,先由教师对设置的项目进行分析,将其分解为一个或多个工作任务,并进行必要的讲解和演示,然后由学生围绕项目工作任务进行分组讨论并进行操作训练,最后以完成项目工作任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评价。采用项目化教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堂课教学质量,使得学生在完成项目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所学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这门职业技能,以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项目为载体来组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技能的训练,可以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下面将从课程项目的设定等方面对该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进行探讨。

一、课程项目的设定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项目的设定,首先需对其实际工作岗位所包括的工作内容进行充分地了解和分析,再根据课程的定位、课程的目标等,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际工作过程中的操作内容进行整合和条理化,在此基础上确定该课程项目内容。

(一)课程的定位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社会对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也在日益增长,微机组装与维护就是为了满足社会的这种需求而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是为了解决计算机用户或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装配和计算机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等问题而开设,同时这门课程也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是这些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该课程可独立应对各工作单位的计算机管理维护员工作,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从计算机应用方面对学生进行启蒙,可为本课程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后继课程《网络基础》《常用工具软件》等可进一步扩展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的目标

能力目标: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计算机各部件的选购;能熟练完成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装;能熟练完成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安装;能熟练诊断和排除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能熟练进行计算机系统的日常维护。

知识目标:知道组成计算机各个部分的名称及主要用途;知道主要部件的品牌,性能参数,市场参考价位以及选购技巧;能设计出满足需求、性价比及稳定性好的计算机配机方案;知道组装微机的注意事项;知道BIOS设置方法,特别是系统启动顺序、密码设置及芯片设置的方法;能熟练组装一台微型计算机并安装好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软件,进行必要的测试、设置和优化。

素质目标: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富有团队合作精神;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强化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踏实肯干,耐心细致,有责任心。

(三)确定项目内容

通过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际工作岗位所包含的工作内容进行了解和分析,再根据课程的定位、课程的目标,并考虑到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和参考CEAC微机组装与维护工程师职业资格标准,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际工作过程中的操作内容进行整合和条理化,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项目化教学内容划分为五个项目共计十个工作任务,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二、项目化教学设计

在本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以任务引导教学)——工作流程(建立仿真工作流程完成任务)——理实一体(理论与实训融为一个整体)”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内容以初识计算机零部件、计算机硬件详解等五个项目,共计十个工作任务为典型,设立学习情境。在教学组织中,教师提出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按照装机与维护的工作流程,让学生分小组或单独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技能、巩固知识、培养职业素养。同时,学会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形成任务引领式学习,在“做中学,学中做”,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以企业规范来要求学生经历完整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实现课程的目标。

三、项目化教学保障条件

优秀的教师团队:教师团队可由专职教师和微机专业实验师组成。特别是微机实验师,在其长期的工作过程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际工作经验,在该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特长,可确保该课程项目化教学获得好的效果。

现代的硬件组装实训室:硬件组装实训室应配置具有普遍性和可扩展性的实训用计算机设备。所谓普遍性是指这些计算机设备应为当前常见机型,可扩展性是指在对这种常见机型的组装和维护的基础上,学生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扩展到相关机器的组装与维护,使学生能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潮流。在硬件组装实训室,可完成本课程项目一(计算机硬件组装)、项目二(BIOS设置)、项目三(硬盘分区和模式化)和项目五(常见硬件类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教学。

基于工作过程的软件系统安装与维护实训室:对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软件部分的项目化教学,可选择在安装有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学系统(该系统的建立可参见杜厚祥《基于工作过程的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模式》一文)的实训室内进行,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可在普通计算机实训室通过虚拟机,或者使用计算机裸机建立专门的软件系统安装与维护实训室来完成。

四、项目化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下面以任务七“软件系统的备份与恢复”为例,探讨本课程项目化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方法。任务七要完成的是学习使用Ghost软件,对系统安装盘进行备份和还原。此次任务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GHOST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将实训用电脑系统的系统盘备份到硬盘的其他分区并能将此备份文件还原到系统盘,即完成一个计算机软件系统备份和还原的实际工作流程。在实际工作中,可用此次课学习到的技能,为用户的计算机系统盘做一个备份,当该计算机软件系统出现故障时,可将备份文件还原到系统盘,从而使计算机快速恢复到备份前的正常状态。

在完成此次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需掌握的知识点有GHSOT三级菜单的含义及应用、各菜单对应窗口的意义及各选项的确定。重点为Ghost第二级菜单中Partition子菜单的分区镜像备份和镜像恢复的操作方法。分区选择窗口等程序窗口的使用方法是教学难点。

此次项目化教学的组织:建立实际操作环境,采用教师讲解、演示、指导,学生相互协作、实际操练,最后独立完成系统的备份及还原任务。

此次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过程:导入——讲解并演示——分组训练——小结——布置作业。

导入:计算机重装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工具软件及应用软件,一般要用上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当系统崩溃了怎么办?有没有省时省力的方法,使计算机系统能很快就恢复正常?首先以如何快速恢复损坏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为任务进行学习驱动。快速恢复操作系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讲解并演示:GHSOT三级菜单的含义及应用,各菜单对应窗口的意义及各选项的确定。重点讲解、演示使用二级菜单中Partition子菜单的Partition To Image和Partition From Image功能和操作方法。

分组训练:学生分小组进行操作训练,同学间相互协作(一人操作,一人记录、核查)、教师参与指导突破GHOST软件分区选择窗口等程序窗口的使用方法难点。

小结:指出GHOST软件使用中的关键点并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点评。

布置作业:要求课后填写实训报告并使用GHOST系统安装盘或从网上下载“一键GHOST”软件为自己或者家人、同学、朋友的电脑做一个系统盘的镜像备份。

五、结束语

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而是成为一名向导和顾问。他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进,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分组或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在观察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专业水平。可以说,项目化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在职业学校、职业教育中,项目化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应更进一步总结提高,大力试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3]何元庆.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J].职业技术,2009(11).

猜你喜欢

项目维护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发射台中央控制系统典型故障分析及维护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1938年法入侵西沙 日军积极“维护”中国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