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飞航杯”全国首届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揭晓

2012-07-13

太空探索 2012年6期
关键词:总师飞行器院士

□ 布 璇

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在决赛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党委副书记董群在颁奖典礼上讲话

参赛选手在评审现场回答评委提问

三部主任高文坤(右)为一等奖获奖选手颁奖

学术委员会专家杨宝奎总师(左二)和黄瑞松(左三)院士观看并点评参赛作品

4月19日,历时近一年的“飞航杯”全国首届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在北京圆满落幕。本次大赛由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三总体设计部(以下简称“三部”)主办,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协办。经专家组现场评审,评出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七项,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的“穿梭者”无人概念飞行器从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桂冠,其他团队分获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本次大赛于2011年5月15日开始,得到了广大高校师生的热烈响应,有13所高校近200份作品参加了比赛。参赛作品主要包括空天飞行和临近空间领域的飞行器和飞艇,并含有部分无人机和飞航导弹的作品。为了保证比赛的权威性和公平性,大赛成立了具有重量级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负责作品的指导、筛选和评审。大赛邀请了全国政协委员杨宝奎总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黄瑞松院士、刘永才院士、黄文虎院士、李椿萱院士和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杨俊华担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另外还邀请了工业部门和高校的总师、副总师及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成员。为了挖掘人才、发现创新思想,学术委员会专家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为每一份作品负责的态度,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筛选和评审工作。为了保证参赛作品质量,学术委员会专家针对每一份入围作品进行了认真评选,特别是在概念创新、总体方案可行性,外形的布局和关键技术支撑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指导,使参赛作品更符合未来飞航事业的发展方向,更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跨入新世纪后,特别是进入“十二五”以来,面对新军事变革的重大挑战和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国防科技工业迎来了继往开来、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三部作为共和国飞航事业的中流砥柱和国防武器装备建设的重要力量,肩负着“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神圣使命。主办该赛事是为了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国际一流飞航技术总体设计部,充分发挥国内航天人才的集体智慧和创造力,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推动飞航事业实现新的跨越。

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企业的立足之本、发展之源。三部52年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不断突破、不断超越的创新发展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三部必须保持开拓创新精神,要发挥想象力,打破思维定势,善于独辟蹊径,大胆地去想前人所未想,古人所未料的东西。此次大赛重点旨在空天飞行器、临近空间飞行器、无人作战平台(或无人机)和新概念飞行器等战略前沿技术领域发现与时俱进的创新思想。同时,借鉴和消化这些创新思想,抓好孵化、延伸与落实,着力提升总体思考能力、总体谋划能力和总体管理能力,确保三部在飞航武器装备总体技术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从技术层面推动和引领飞航事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二次创业的决心和魄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努力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部负责人表示,大赛的落幕不是终点,而是三部推进飞航事业跨越发展的起点。后续,三部要以“飞航杯”全国首届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为契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通过注重观念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为推进飞航事业的跨越发展提供思想引领;通过注重体制创新,充分利用国内优势单位资源,深化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为推进飞航事业的跨越发展提供发展活力;通过注重科技创新,将以本次大赛获奖作品为代表的具有转化应用潜力的创新概念、创新设计加以吸收和消化,为推进飞航事业的跨越发展提供不竭动力;通过注重管理创新,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来强化管理、统筹谋划和整体推进,处理好当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为推进飞航事业的跨越发展提供科学方法。三部将牢牢把握“十二五”发展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以“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为发展内在动力,以“海纳百川、博采众长”为发展外在推手,锐意进取、创新发展,投身于国防现代建设的伟大进程,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社会和谐作出更大的贡献。

比赛现场

闭幕式结束后合影

猜你喜欢

总师飞行器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高超声速飞行器
西安航空学院承办航空人才港湾·航空梦工场“总师进校园”系列活动
从延安走来的坦克总设计师
“城市总设计师制”
——城市设计实施的协作化管理路径
碰撞:“90后”卫星总师与最年轻女劳模
复杂飞行器的容错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