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
2012-07-13
航天科技集团携手哈工大创建空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6月5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90周年之际,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投资5亿元与哈工大共建的空天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在哈工大科学园隆重揭牌,这是中国投资最大的空天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院的成立将使双方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务实高效、开放灵活的产学研持久合作平台,为全面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和世界一流大学、提升我国空天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创造条件,发挥对国家经济建设的引领、辐射、支撑和带动作用,为我国破解校企“产学研”合作瓶颈提供新的范本与发展之路。
空天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的成立是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哈工大在长期合作基础上的又一次强强联合,将打造一个国际一流的合作创新平台。此举不仅是响应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富国强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具有航天特色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的重要举措,更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影响力的空天重大科技成果,培养国际化、高水平专业人才和创新团队,提高国家空天技术领域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双方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的战略举措。
目前,空天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各项筹备工作已全面启动,该院将围绕世界空天技术领域发展的热点,发挥双方优势,重点开展空天飞行器系统技术、空天信息技术、空天材料技术、空天能源与动力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航天科技集团公司5年内将投入不低于5亿元的研究经费,学校将集中优势学科、汇聚优秀人才进驻研究院,并将在人员配备和聘用、设备使用、后勤保障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建立有利于人才引进、使用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新机制。(武讯)
“子午工程”首枚气象火箭发射成功
6月3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承担的我国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项目——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检测子午链首枚气象火箭,成功搭载我国首枚GPS探空仪发射升空。试验获得了我国低纬度地区20千米~60千米高度的高精度临近空间大气温度、压力和风场的完整探测参数,我国“子午工程”首枚气象火箭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子午工程”属国家重大基础科学工程,该工程致力于建成一个大型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系统,运用地磁(电)、无线电、光学和探空火箭等多种手段,连续监测地球表面20千米~30千米以上到几百千米的中高层大气、电离层和磁层,以及十几个地球半径以外的行星际空间环境中的地磁场、电场等参数。该工程的实施,将有效提升我国空间环境研究能力,为今后我国卫星、通信、导航、电力、载人航天等安全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本次飞行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利用探空火箭开展临近空间探测和科学技术试验的工作在一个新的基准上再次起步,将为科学研究、技术试验以及空间环境保证提供更多的数据和更大的支撑。(航讯)
航天科技集团与国防科大搭建合作创新平台
5月2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在京召开战略合作座谈会,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书》。双方将不断探索和实践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和新机制,重点在航天与材料工程、计算机科学、导航与信息处理、电子信息工程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并共同培养高水平航天人才,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和国防科大校长张育林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书》。据了解,双方将本着“集中优势、合作创新,协商一致、共谋发展,加强转化、务求实效,成果共享、互利双赢”的原则,搭建合作创新平台,联合申请重大科技项目,组建联合创新团队,共享研究试验条件,建立成果转化机制,联合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建立双方高层会商机制。(航讯)
航天科技集团气动脱硫技术通过权威鉴定
在我国积极履行减排承诺、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的热潮中,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重点打造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化项目之一——气动脱硫技术通过鉴定。
评审委员会由中科院院士王文兴担任组长,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华能集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农业部工程规划研究院等权威部门领导和专家组成。专家认为,气动脱硫技术是一种高效脱硫技术,特点突出,有多种工艺选择,液气比低,节能效果显著,兼有对超细粉尘的捕集作用,该技术总体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专家建议,该项技术成熟可靠,应在电力、石化、冶金等行业和领域推广使用。
据悉,气动脱硫技术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北京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发挥航天高技术优势,合理转化空气动力技术,针对中大型锅炉特点而研制的烟气脱硫治理技术。目前,该院气动脱硫技术已经建立了科学可靠的数学模型,可以实现不同工况、不同条件、不同要求的工程应用。(航讯)
我国通过卫星监测冰岛火灾和美油井事故
近期,在冰岛火山喷发、严重影响欧洲地区空中交通的灾情发生,及美国“深水地平线”石油钻井平台发生严重爆炸之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迅速开展了灾情的卫星监测工作,及时把监测结果反馈到相关国际组织,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航讯)
全球环境影响合作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5月29日,由国际宇航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承办的国际宇航科学院全球环境影响合作首次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此次会议是国际宇航科学院“4•11”全球环境影响合作计划研究小组举办的学术工作会议,也是IAA中国研究中心成立之际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会议。
在主题探讨中,与会人员主要围绕航天科学与技术解决人类生存重大疑难问题、地震预报与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响应等重点议题展开探讨,旨在推动全球环境影响国际合作。
国际宇航科学院副主席,原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国家航天局局长刘纪原,德国宇航与空间国家研究中心,喀麦隆灾害管理与决策全球中心,国际宇航科学院,俄罗斯航天局,以及来自国防科工局、总装备部、中科院、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地震局、民政部减灾中心等单位的50多名领导和代表参加了会议。(航讯)
航天科技集团发布卫星二次表面镜产品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卫星二次表面镜产品发布会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举行。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家军等出席发布会。集团公司举办此次产品发布会,是对宇航产品进行市场推介的一次探索,也是坚定落实集团公司第四次工作会精神、实现产业化转型、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的一次有益尝试。
卫星二次表面镜是航天器热控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被动热控器件,具备低太阳吸收率、高热发射率以及静电防护功能。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自主研制的卫星二次表面镜产品以其成熟、稳定和高可靠性赢得了用户的广泛信赖,成为可以全面替代进口的国产化器件,它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乃至集团公司航天器产品第一个从“定型到批产,最终实现国产化替代”的产品,也是该院首批定型的卫星关键通用产品。(航讯)
航天科工设计的北京天文馆新馆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
中国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颁奖典礼5月底在上海举行。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七院设计的北京天文新馆项目被授予建筑创作大奖。
此次获得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的300个项目,均是从我国60年的建筑创作中提炼出来的最有代表性的优秀设计作品,代表了“国家之面孔,城市之表情”,是我国建筑创作的一次有序的记忆。北京天文新馆被授予建筑创作大奖,也代表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七院(航天建筑设计院)建筑设计工作者坚持以国为重,担当社会责任,坚持军民融合,面向市场服务,坚持科技立院,促进和谐发展的具体实践。
北京天文馆新馆在建筑设计方面进行了多项大胆的创新与探索。新馆以广义相对论、超玹体等现代天文学理论为参照,创造性表现出现代天文学理论的发展演化过程,同时也反映出现代建筑风格的发展变化趋势。(科工讯)
首届杨嘉墀科技奖颁奖
第一届杨嘉墀科技奖颁奖大会6月2日在上海举行,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胡军研究员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柴天佑教授获得一等奖。杨嘉墀是我国著名的航天科技专家、仪器仪表与自动化专家、我国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中国自动化学科、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创建人之一,国家863高技术计划倡导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设立杨嘉墀科技奖励基金,是杨嘉墀的生前遗愿。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与中国宇航学会共同设立的杨嘉墀科技奖,主要是对在自动化领域及宇航控制领域内,从事学科理论与方法、技术与系统、工程与应用的研究及实践做出成绩的科技人员,以及对学科发展、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有推动作用的科技工作者给予奖励。
上海交通大学李少远教授、清华大学张学工教授和中科院自动化所侯增广研究员获第一届杨嘉墀科技奖二等奖。(航讯)
航天创新型人才培养引社会高度关注
6月8日,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围绕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专题介绍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经验。
目前,集团公司承担探月工程研发的正副总指挥、正副总设计师20人平均年龄为44.7岁;同时,嫦娥二号任务的整个设计师团队中,有七成人员的年龄还不到35岁。该报道以集团公司嫦娥二号团队为例介绍了集团公司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的经验做法:结合重大工程针对总设计师和总指挥开设“两总”培训班,组织老科学家进行“传帮带”式的咨询,结合不同型号的技术难点加大国际交流……集团公司实现了“工程每推进一个阶段,人才就要跟进一批”的发展目标。
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嫦娥一号任务完成后,集团公司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同时一批优秀的人才也培养出来,成熟起来,为今后的探月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院士和嫦娥二号卫星总设计师孙泽洲就集团公司创新型人才培养也谈了自己的体会。(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