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周获得性指状纤维角皮瘤一例

2012-07-12徐晨琛王洁军刘跃华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指状获得性角化

徐晨琛,王洁军,刘跃华

临床资料

患者,男,28岁。主因左足趾指状赘生物2年,于2011年8月20日就诊。2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足第3趾近甲床处出现一肤色肿物,无痛痒等不适,无溃疡,皮损缓慢增大。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外伤史。系统查体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左足第3趾近甲床处单发0.5 cm×1 cm指状凸起赘生物,表面轻度角化,近肤色,质硬(图1)。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表皮突增宽呈分支状,真皮中可见与表皮垂直走行、增宽的胶原纤维束(图2a,2b)。诊断:获得性指状纤维角皮瘤。手术切除皮损后,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讨论

获得性指状纤维角皮瘤为一种较少见的皮肤良性肿瘤,1968年由Bart等[1]首先报道。该病发病年龄一般在31~60岁,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临床表现为单发的粉红色至肤色轻度角化的指状或圆顶状隆起性丘疹或结节,周边可呈领圈状隆起。皮损多见于指、趾,也可见于掌跖、近端甲皱襞、手背、背部、膝部、踝部等处[2,3]。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真皮中可见与皮损长轴平行的增生的胶原纤维束和扩张的毛细血管。本病需与残多指/趾症、结节性硬化的甲胬肉、神经纤维瘤病、寻常疣、皮角、异物肉芽肿等相鉴别。治疗上可采用单纯的手术切除,预后良好,皮损完整切除后不易复发。

图1 甲周获得性指状纤维角皮瘤患者左足皮损

图2 甲周获得性指状纤维角皮瘤患者组织病理

[1]Bart RS, Andrade R, Kopf AW, et al. Acquired digital fibrokeratomas [J]. Arch Dermatol, 1968, 97(2):120-129.

[2]de Freitas PM, de Sb Xavier MH, Pereira GB, et al. Acquired fibrokeratoma presenting as a giant pedunculated lesion on the heel [J]. Dermatol Online J, 2008, 14(12):10.

[3]Kint A, Baran R, De Keyser H. Acquired (digital) fibrokeratoma[J]. J Am Acad Dermatol, 1985, 2(5 Pt 1):816-821.

猜你喜欢

指状获得性角化
转录因子PDIDSM_85260对指状青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获得性指状纤维角皮瘤验案
VmaH和PMA在指状青霉中的表达及其作为潜在杀菌作用靶点的可能性
“脾主肌肉”在治疗ICU获得性肌无力中的应用
浅水三角洲前缘指状砂坝构型特征
——以渤海湾盆地渤海BZ25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为例
实对称矩阵对角化探究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实对称矩阵正交相似对角化的探讨
BRCA2回复突变与卵巢癌获得性铂类耐药的研究进展
日光性角化病的诊治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