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池养菊黄东方鲀一龄越冬鱼种的生长特性

2012-07-12谢永德施永海张海明徐嘉波

关键词:水温越冬鱼类

谢永德,施永海,张海明,徐嘉波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 200433)

菊黄东方鲀Takifugu flavidus分类上隶属于硬骨鱼纲鲀形目鲀科东方鲀属。主要分布于我国东海、黄海及渤海,为温带近海底层鱼类。主要以甲壳类、贝类等无脊椎动物和小杂鱼为食。该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历来被视为食物当中的珍品。在其肝脏、性腺、血液等部位提取的毒素是一种高级的镇痛药物,在医疗上具有广泛用途,国际市场售价极高,鉴于菊黄东方鲀的这些特点,近年来沿海各地以高度重视对该鱼的人工养殖,尤其是随着该鱼人工繁殖技术的成功突破,目前已成为河鲀类养殖新品种之一。然而,对该鱼的人工繁殖[1-2]和人工养殖[3-4]有一些研究报道之外,很难见到该鱼在生长特性这方面的研究报道,特别是在池塘养殖环境下至今未见有任何报道,本文作者有意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目的是为养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池塘条件

试验于2010年4-11月间进行,试验地点位于杭州湾北岸上海市奉贤区五四农场区域内的上海市水产研究所苗种技术中心基地的编号为5#和8#池塘。每口池塘面积都为0.33 hm2,东西长方形,水深1.5~2.0 m。试验用水取自杭州湾的天然海水,试验期间水温变化范围17~35℃,盐度3~15,pH 8~9,每口池都配备2台1.5 kW叶轮式增氧机。

1.2 苗种放养规格及密度

试验用鱼取自上海市水产研究所苗种技术中心基地2009年5月自繁的1龄越冬鱼种,4月24日放养规格(全长 14.07±1.31 cm,体重 77.49±26.50 g,n=80),每亩放养 1 000 尾,即每口池总数 5 000 尾,没有混养其它品种。

1.3 养殖管理

在养殖管理期间,投喂蛋白质含量为45%的成鳗配合粉状饲料(常兴牌,由江苏省常熟泉兴营养添加剂有限公司生产),做成饼投放到料台上,每天投喂2次,上、下午各1次,投饵量以2 h摄食完为准。养殖前期1个月换水1次,后期半个月1次。做到勤巡塘勤观察,随时掌握池塘动态变化,同时,根据天气,鱼类摄食等变化情况,合理科学开启增氧机。

1.4 生长测量和水质检测

菊黄东方鲀从移出越冬大棚(即4月份)开始进行生物学测量,每2星期随机采样测量1次,每次每池采样测量40尾,共采样16次,计1 280尾,分别用直尺(0.1 cm)和电子天平称(0.01 g)测量记录全长和体重。每次采样都在上午投料前进行,考虑到该鱼怕受惊扰,网拉池塘一角为采样区域,并对池塘中的水质常规因子进行检测,至11月份再次移进越冬大棚前结束。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便于统计与处理,将5#号池和8#号池的测量数据合并统计,应用Excel和SPSS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参数计算依据及公式为:

体长与体重的关系:W=a Lb

肥满度:F=W/L3×100

日均增长量(cm)=(L2-L1)/(t2-t1)

日均增重量(g)=(W2-W1)/(t2-t1)

瞬时增长率/IGRL(%)=(lnL2-lnL1)/(t2-t1)×100%

瞬时增重率/IGRW(%)=(lnW2-lnW1)/(t2-t1)×100%

公式中:W 为体重(g),L 为全长(cm);W1、W2和 L1、L2分别为 t1,t2时的体重和全长,a 和 b 为常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基本情况

经过 197 d 培育后,至 11 月 7 日全长增至 20.84±1.07 cm,日均增长 0.03 cm,全长增长率 48.12%,体重增至 242.11±28.23 g,日均增长 0.71 g,体重增长率 212.44%(表1)。

表1 菊黄东方鲀生长情况(n=1 280)Tab.1 The growth condition of T.flavidus(n=1 280)

2.2 全长与体重关系:

图1为全长与体重关系,公式W=aLb拟合所得方程式为:W=0.033 7 L2.9122,R2=0.936 7,n=128 0,其中 b 值接近于 3,属等速生长型。

图1 菊黄东方鲀全长与体重关系Fig.1 Correlation curve between total length and body weight of T.flavidus

2.3 肥满度

图2为肥满度的变化趋势图,结合图2和表1可以看出,肥满度每次测量的时段内略有差异(P>0.05),最高出现在6月份(2.95),最低出现在九月份(2.44)。肥满度的变化基本上受制于水温,开始随水温上升而上升,进入高温季节后,由于该鱼吃料受到影响,肥满度呈现下降趋势,待水温回落后再次出现上涨。

图2 菊黄东方鲀水温与肥满度关系Fig.2 Correlation curve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fatness of T.flavidus

2.4 生长式型

体重与日龄之间呈现指数增长相关,W=82.616 e0.0057T,而全长与日龄之间呈现良好的直线增长相关,L=0.035 6 T+14.191(R2=0.977 3)(图3、4)。

2.5 水温与生长

一龄菊黄东方鲀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生长速率加快,而随着高温的来临,生长速率明显下降。菊黄东方鲀在4月份移出越冬大棚后,由于养殖环境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呈现出快速生长,瞬时生长速率达最大值,随着水温的进一步上升,鱼类摄食旺盛,故瞬时生长速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之后高温来临,生长明显减慢,瞬时增长率和瞬时增重率都呈现出下降趋势,瞬时增长率最低出现在8月份,瞬时增重率最低出现在9月份。而后水温又回到适宜生长阶段,瞬时增重率明显回升,这也体现出该鱼需要积累足够营养过冬的特性。进入11月份后,随着水温下降其生长也随之减慢(表1和图5)。至于表1中出现负值,主要原因可能是存在采样误差问题。

图3 菊黄东方鲀体重与日龄关系Fig.3 Correlation curve between body weight and culture time of T.flavidus

图4 菊黄东方鲀全长与日龄的关系Fig.4 Correlation curve between body lenght and culture time of T.flavidus

图5 菊黄东方鲀水温与瞬时增长(重)率关系Fig.5 Correlation curve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IGR of total length and body weight of T.flavidus

3 讨论

3.1 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体长、体重是鱼类重要的生物学特征,是判断种质质量和养殖效果的标准之一[5],本试验得出菊黄东方鲀在池养条件下其全长与体重为均衡生长,属等速生长型(b=2.912 2),这与杨竹舫等[6]对渤海野生菊黄东方鲀生物学的研究结果(b=2.814)相一致,但与华元渝等[7]对同属类养殖型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的研究结果(♀ b=3.565;♂b=3.370)不一致,这可能与养殖品种不同有关。

3.2 生长型

鱼类的生长是遗传型所决定的生长潜力与鱼在生长过程中遇到的复杂的环境条件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保证物种与环境统一的适应性属性之一,不同的鱼类往往有着不同的生长方式,生产过程与生长规律[8]。目前有许多方法可以研究鱼类生长规律,但大部分学者一般应用贝特朗菲(Von Bertalanffy)方程来描述鱼类的生长,比如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幼鱼的生长研究[9]、对池养鲥鱼Tenualosa reevesii的生长研究[10]、对云龙湖水库青梢鲌Culter dabryi的生长研究[11]等;近来有部分学者开始采用幂指数方程来描述,比如对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鳙 Aristichthys nobilis、鲤鱼Cyprinus carpio等鱼类生长的幂指数生长方程研究[12]、对人工养殖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a的生长研究[13]等。本研究中,菊黄东方鲀的生长用幂指数方程来拟合更符合其体重生长规律;但在拟合菊黄东方鲀全长生长规律时,发现用线性方程能较好地表现其全长生长规律。

3.3 生长特性

鱼类的生长一般分为3个阶段,即快速生长阶段、稳定生长阶段和衰老阶段,且全长生长和体重生长进入了下一阶段的时间可能不同[14]。本试验中一龄越冬菊黄东方鲀处在稳定生长阶段,随着日龄的延长,体长和体重也相应稳定增长,从肥满度和瞬时生长速率分析,前期体长略快于体重同时快速增长,后期体重增长快于体长增长,这也符合该鱼在越冬前需要积累自身营养的特性。然而,该鱼总体生长速度相对偏慢,养殖第二年度(即本试验阶段)平均体重仅增至242.11 g/尾,相比同属的暗纹东方鲀要慢很多。据华元渝等[7]报道同龄雌的暗纹东方鲀体重可达到431~558 g/尾,雄的330~604 g/尾;另据林玉坤[15]报道池养同龄的暗纹东方鲀体重达到508~576 g/尾,此二结果暗纹东方鲀生长速度要比菊黄东方鲀快1倍以上,不过本试验生长结果同张忠华等[3]报道池养的同龄菊黄鲀东方鲀体重达246.8~293.6 g/尾比较接近,说明本试验菊黄东方鲀的生长属正常。菊黄东方鲀同其它养殖鱼类一样,其生长发育也从属于水温,水温适宜,生长发育快;水温过高、过低,生长发育慢。

3.4 水温与生长的关系

鱼类是变温动物,水温是影响鱼类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从本研究中可以看出,高温对该鱼的生长产生较大影响,不管从瞬时生长速率还是肥满度的变化都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在高温季节最好采取一些降温措施,诸如换水、加高水位、遮阴等,尽量降低影响程度。从长期进化选择和生态适应性的观点以及决定生长的内在遗传因素和生理特性来看,每种不同生态类型的鱼类都有其相对恒定的最适生长温度。从本研究分析和本文作者多年的养殖经验,该鱼适宜的生长水温在20~30℃,最适生长水温在25~28℃,水温超过32℃或低于10℃对其都将造成严重不适。在长江流域室外养殖,一年内可望有2个生长高峰时期,4-6月和9-11月。在高温7-8月和低温12-翌年3月(需搭越冬大棚)生长速度相对较低,但常年不停止生长。

本研究仅对菊黄东方鲀一龄越冬鱼种的生长作了测量与分析,但其养殖周期一般在3年左右,同时还没有涉及临界低温。因此,要了解该鱼整个生长周期的生长规律需要作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

4 小结与建议

在池塘养殖条件下,菊黄鲀东方鲀一龄越冬鱼种的体重与全长关系呈幂函数增长相关,且呈等速生长,全长生长与养殖时间表现为线性增长相关,体重生长与养殖时间表现为幂指数增长相关,肥满度在各时段内略有差异(6月最高,9月最低);菊黄东方鲀生长受水温影响较大。根据研究结果建议:需要在水温适宜季节(即4~6月和9~11月)加强管理,加强投喂,促进菊黄东方鲀生长,在高温季节(即7~8月)要多换水,同时尽可能地加高饲养池的水位,防止水温过度上升,在入秋以后的低温季节(即11月)有条件尽早搭建越冬大棚以延长其生长时间。

[1]施永海,张根玉,朱雅珠,等.菊黄东方鲀河口区海水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J].水产科技情报,2007,34(3):99-102.

[2]钟建兴,郑惠东,蔡良候,等.菊黄东方鲀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研究[J].海洋科学,2009,33(6):1-7.

[3]张忠华,徐嘉波,张海明,等.菊黄东方鲀人工饲养技术[J].水产科技情报,2011,38(1):26-30.

[4]张海明,张根玉,谢永德,等.菊黄东方鲀土池塑膜大棚越冬养殖技术[J].水产科技情报,2010,37(4):162-164.

[5]李思发.中国淡水主要养殖鱼类质类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8-60.

[6]杨竹舫,张汉秋,匡云华.渤海湾菊黄东方鲀Fugu flavidus生物学的初步研究[J].海洋通报,1991,10(6):44-47.

[7]华元渝,李廷友,邹宏海,等.养殖型暗纹东方鲀生长与发育特性[J].水产学报,2004,28(1):8-14.

[8]殷名称.鱼类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34-63.

[9]宋学宏,陈祖培,王志林,等.黄颡鱼当年幼鱼的生长特性[J].水利渔业,2003,23(4):3-5.

[10]王汉平,钟鸣远,陈大庆,等.鲥鱼的驯养与生物学研究Ⅱ.池养鲥鱼的生长特性及其与温度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1995,6(3):291-297.

[11]林永兵,沈建忠,李 鸿,等.云龙湖水库青梢鲌的生长特性[J].淡水渔业,2008,38(2):8-11.

[12]陆小萏,陆文杰,郑光明,等.鱼类生长的幂指数生长方程[J].水产学报,2002,26(3):281-284.

[13]黄晓荣,庄 平,章龙珍,等.人工养殖云斑尖塘鳢的生长特性[J].生态学杂志,2008,27(10):1 740-1 743.

[14]兰永伦,罗秉征,等.东海6种石首鱼的年龄鉴定与生长特性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坛刊,1995,26(5):108-114.

[15]林玉坤.暗纹东方鲀池塘养殖试验[J].淡水渔业,2005,35(1):57-58.

猜你喜欢

水温越冬鱼类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某轻型卡车水温偏高的分析及验证
基于MFCC和ResNet的鱼类行为识别
奶牛安全越冬要抓好防寒保温
鱼类越冬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鱼类运动会
基于PLC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2龄草鱼越冬掉膘影响因素的研究
基于DS18B20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大联大:最先感知“水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