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暖的承诺

2012-07-10焦晓辉

民生周刊 2012年36期
关键词:小晴病友福利院

□ 焦晓辉

温暖的承诺

□ 焦晓辉

十几年前,沈阿姨作为单位的职工代表之一,前往儿童福利院看望孤儿,一个叫小晴的小女孩儿让人印象深刻。小晴是弃婴,患有中度脑瘫,从小就生活在儿童福利院。

沈阿姨一行人去福利院时,正赶上孩子们吃午饭。孩子们按年龄组,有序地坐在规定的区域就餐。当时8岁的小晴明显不如同年龄段的孩子,她的动作协调性极差,不会用筷,笨拙地拿着勺子吃饭,桌上和身上撒得满是饭粒和菜汤。沈阿姨就蹲下身来喂她,她努力张大嘴,一口一口认真地吃,还不时地给沈阿姨一个怯怯的笑。沈阿姨他们离开时,小晴忽然一顿一顿地跑过来,拉着沈阿姨的衣角,仰着头,对沈阿姨含糊不清地喊了一声“妈妈”,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沈阿姨顿时就流泪了,沈阿姨读懂了孩子的眼神,这孩子太渴望母爱了。沈阿姨把小晴抱起来,亲亲她,告诉她:“宝贝,从今往后,我就是你的妈妈。”

从此,沈阿姨一有空便去福利院看望小晴,还经常把小晴接到家中小住。沈阿姨给小晴的爱一点也不比亲女儿的少,女儿有的,小晴也不会少。

有一次,小晴因急性肺炎住院治疗了半个月,沈阿姨寸步不离地照顾了她半个月。当沈阿姨的女儿和先生到病房看望小晴时,医务人员和病友这才知道小晴并非沈阿姨的亲生女儿,大家都唏嘘不已,对沈阿姨很是敬佩。有一病人家属悄悄把沈阿姨拉到一边小声说:“福利院的孩子生病,应由工作人员来照顾的。你抛开家庭,整日整夜照顾这孩子,是不是有点傻啊?”沈阿姨笑笑,“她也是我的孩子,我照顾她是应该的。”

下午,病房里来了几名记者,说要采访沈阿姨。沈阿姨摇头拒绝,倒是那些医生护士和病友都争先恐后的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没多久,当地日报用整版篇幅报道了沈阿姨照顾、认养孤儿小晴的感人事迹。沈阿姨一下成了名人,单位、街道和小区邻居都知道了这件事。领导要给沈阿姨颁发奖金,沈阿姨坚决不要。她说:“我认养小晴,不是图名也不是图利,唯一图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给她一份母爱。”

小晴11岁时,沈阿姨送她进了一所育智学校学习,除了基本的课程学习外,还要学习适应社会和自食其力的能力。小晴20岁时,完成了基本的9年义务教育课程。通过学习和年龄的增长,以及沈阿姨多年来孜孜不倦的教导,小晴终于能自立了。小晴22岁时,应聘到一家电子企业做了一名插件工。几个月后,小晴找到了自己心仪的男友,对方因小儿麻痹症落下了些腿部残疾。沈阿姨经过层层考验把关,才放心地把小晴的手交到男孩儿的手里。

上个月,小晴结婚。周围邻居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拢来。小晴穿着洁白的婚纱被养父背下楼,笑容灿烂如花。

很多时候,一个真诚的善举、一句温暖的承诺,足可以改写和温暖一个人的一生。

猜你喜欢

小晴病友福利院
乙肝病友,远离酒精
BABY,COME BACK
《病友之声患者之音》征文通知
感谢信——致南充市第一社会福利院
孩子将亲手种植的蔬菜送至福利院
“神经”病友
“爱心彩笔”进入福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