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育教学
2012-07-09徐存孟
徐存孟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作者以我国丰富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基础,以初中语文教学为切入点,结合当代中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发展规律,以及中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着力探讨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背景、方法及意义,力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中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新的模式。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经历五千年的历史演变,形成了丰富而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全力参与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由于全国各种媒体的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成为家喻户晓的热门词汇,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是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语言学科,与口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学语文课程教学应秉承与时俱进和创意创新的时代改革精神,在不断倡导经典篇章夯实语言基础的同时,借助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和重要意义。
一
2012年初,《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明确了新的中学语文教学要求:“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1]这为我们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语文学科教学探索提供了重要的方针指导。
从我国非遗保护现实来看,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主要包括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及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2]其实质就是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具有独特性、活态性、流变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综合特征。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我国有关学者专家便开始了抢救性的保护运动,拯救受现代工业文明冲击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21世纪,党和政府集全民之力,自上而下,有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到全面普查,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抢救和恢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已普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87万项,评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219项,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6项,认定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88人,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1个,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1个……[3]这些数字,显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巨大艰辛与喜人成就,同时也为我们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和现实保障。
从中学生心智发展视角来看,与小学生相比,中学生的心智已较为成熟,具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另外,中学生好奇心强,易接受新鲜事物,具有探求新奇的欲望。这一阶段正是获取知识、扩展思维、开阔眼界、定位人生、提升自我的重要时期。因此,借助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可以把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好奇心激发出来。正如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所指出的:“语言不仅是语言文字的练习使用,更是一个接触其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学艺术和风俗习惯的机会。”[4]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可以为营造完整、立体的文化氛围。
关于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学,应遵循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及中学语文的授课规律,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础而进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指出,教育应该培养青少年“对文化多元化的尊重,这种宽容不是建立在被动地接受基础之上的,而是建立在积极的、热情的了解、互相尊重和理解基础之上的”。[5]因此,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学也要立足这一基础。
二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无论是民间传说、民间故事,还是民俗活动、节庆礼仪、传统手工艺技艺皆可成为教学资源,具体到中学语文课程教学当中,主要作以下两种尝试:第一,在经典文章讲述时,除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资源以外,也可开展与之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讲述及评析。例如教师在讲授鲁迅的《风筝》一课时,很多时候更侧重于引导对作者当时心境的揣摩和社会背景、骨肉亲情的阐述;在此可引入对我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项目——传统风筝的介绍与延伸。通过对风筝历史渊源、制作技艺及传承发展的阐释,开展情景教学,由物及人,拉近中学生与文章作者的距离,由对风筝制作技艺的好奇引发学生加深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此外,还可拓展语文课外教学,开展学习风筝技艺、体验风筝习俗的活动,给学生外出考察实践的机会,锻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课文及对风筝的感悟。这样做既可避免传统课堂仅仅局限于灌输式教学的尴尬,又可把握中学生逆反、打破常规的心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在语文课的主动参与度。
第二,在讲述经典文章时,穿插进行当代对传统文化的解读,锻炼中学生对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创新的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述《木兰诗》一文时,可穿插介绍我国木兰传说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民间文化的丰富性;组织学生观看美国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并以动画片为引子,激发学生利用文化资源进行想象的创新意识。在这一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述动画片《花木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使中学生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陈旧、语文学习“无用论”的看法得到一定的纠正。另外,就课文《木兰诗》和动画片《花木兰》的对比,还可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动画业的看法,由此也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经典、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情感,为学生的未来成长指明方向,为学生成为未来致力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埋下希望的种子。
可以说,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学具有多重意义。对中学语文课程教学而言,借助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别是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学,可以丰富中学语文教学手段,既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营造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受活态文化的魅力,又可以带动单一的课程教学向以课程教学为主的多元化教学方向转化,使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被动思考的教学模式向教师引导、学生由好奇心引发主动观察、思考、实践的模式转变。以往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语言的掌握与运用,但学生的文化观念较弱,许多学生感觉文化知识天天学习,只能利用所学知识勾画语言文字“心游万物”,勾画文字所描绘的内容,有些文化遥不可及、无法触摸。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不能不说是当下中学语文教学的遗憾。利用活态的、解读性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语文课程教学不失为弥补以上缺憾的有效方法。在利用学生身边的、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例子配合语文课文内容的讲述过程中,学生既可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又能提高自身的“文化身份”认同,为经济全球化下接受多元化教育,了解文化的复杂性,加深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理解,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也能提高中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增强他们的文化责任感。
三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而言,国民教育作为青少年成才的重要载体,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传承的重要形式。近年来,面对各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许多地方县市已将地方区域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中学教材;文化部也积极与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协商,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活动。这些举措契合真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精神。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保护”的定义界定为:“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6]维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得到传承、弘扬和振兴才是保护的真正本意。在中学语文教育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探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纳入标准课程教学中,改变了过去人们仅通过单一的文化旅游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误入文化贬值的思维逻辑理解,它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探索。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7]在中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如何科学地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还需要继续深入探究规范合理的机制,从理论到实践层面加强有效方式方法的探索,为建构多元化、多层级的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加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有效结合提供更加规范的学理性支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DB/OL].教育部网,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11/201201/129
268.html.
[2]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53.
[3]马盛德.生产性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DB/OL].新浪财经,http://finance.sina.com.cn/hy/20120108/1047111512
19.shtml.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107.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106.
[6]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DB/OL].中国人大网,http://www.npc.gov.cn/wxzl/wxzl/2006-05/17/content_350157.htm.
[7]王世龙主编.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