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态势语的运用
2012-07-09张政英
张政英
摘要: 教师的态势语,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面部表情、眼神、动作、服饰等各种非言语的交际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运用有声语言传播知识、传授技能,神情容貌、举手投足、身姿体态都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师应掌握态势语的运用技巧。
关键词: 教师态势语运用技巧
态势语又称副语言,是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等的合称,是一个人思想、心理和情感的外化,在口语表达中辅助有声语言传情达意。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克特·W.巴克将态势语分为三类:第一类,动态无声类,包括头部的各种运动、变化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及身体动姿等。第二类,静态无声类,包括衣着服饰和身体静姿等。第三类,有声类,包括哭、笑、咳、叹及语气语调等。各类态势语的功能有所不同:一是传情授意。发挥这一功能的主要有头、面部态势语和有声类态势语。二是增强思想情感的表现力,起加强、渲染作用。主要由手势和各种动作表现这一功能。三是给人以直观的印象。静态无声态势语中的服饰、站姿,以及综合表现出来的内在精神气质,能给人以各种不同的直观印象。语言学家的研究结果证明:人们交谈时,只有35%的信息是单纯通过语言表达的,其余65%的信息则是通过态势语言表达的,可见态势语的重要性。
教师的态势语,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辅助有声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势、身姿、服饰等各种非言语的交际手段。恰当、必要的态势语的运用,可以使思想感情的表达更直观、更充分、更形象、更具体使教师传道授业、开启心智、陶冶情操。教师的举手投足、神态容貌、身姿服饰等,都有极强的示范作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要掌握态势语的技巧,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来引导和感染学生。
一、眼神要灵活
眼神,指眼睛的神态,是通过眼睛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态势语。在面部各器官中,眼睛是最能传情达意的。日常交际中运用眼神的方法有正视、斜视、前视、虚视、点视、环视、闭目、仰视、俯视等。教师课堂教学中运用较多的是点视与环视。所谓点视,就是有重点地注视,对不注意听讲的学生,有意识地多看他几眼。所谓环视,就是把视线从教室的左边看到右边,再从右边看到左边;从前排扫到后排,从后排扫到前排。
眼睛有其特殊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有人做过统计:表达者的目光与听话人的目光接触达到交流时间的70%以上时,其表达便获得对方的信任、喜欢或激发其兴致。教师要学会用眼睛说话:一是要把视线洒满整个教室,与所有的学生保持眼睛接触,增强相互间的感情联系,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有受冷落的感觉;二是要把自己真实的感情流露在眼睛里,用亲切、和蔼的目光与学生交流,这样能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从而更加集中注意力,与教师密切配合,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增强。有些初登讲台的教师,由于羞涩、胆怯等原因,不好意思直视学生,低着头,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一副作检讨的样子;还有的教师两眼望着天花板或者窗外,与其说是教学,还不如说是背书,让学生产生反感。如果是这样,无论有多么好的内容,多么富有表现力的声音,都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运用眼神要注意:不要只盯着一部分学生,丢掉大多数,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教师都不能有鄙视、冷漠和不屑一顾的眼神,不能有反感、讥笑的目光,不能斜视学生,否则会招致学生的反感。
二、表情要丰富
表情,指面部的颜色、光泽、肌肉的收缩舒展,以及纹路的变化等。表情也是一种重要的态势语,它如同一面心灵的镜子,以最灵敏的特点,把人的复杂的内心世界都充分地展示出来。杨炳乾先生曾说:“人身表情之最敏速,而又最精密者,莫如面容。面容之变化,其细微有非言语笔墨所能形容者。”现代教育和教学都呼唤人性化的教师。调查显示:学生喜欢亲近柔和、表情丰富的老师,不喜欢装腔作势、一脸严肃的老师。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努力做到面部表情丰富、得体。
教师的面部表情受两种因素的制约:一是对学生的态度。人的面部表情如何,首先取决于说话人对听话人持什么态度。在课堂上,教师面对学生,态度应该是亲切的、友好的,因此,教师面部表情的基调应该是微笑。微笑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和力,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有利于教学的成功。二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师的面部表情也应该丰富多彩:喜则神采飞扬,怒则怒目相视,哀则眉头紧,乐则笑逐颜开……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师要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使说话和笑容、表意和传情融为一体,通过表情变化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打动学生,让学生与自己产生共鸣。教师的面部表情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不能太呆板,如果始终是一副单调、刻板的表情,就会让学生感到平淡、乏味,失去听课的兴趣。二是不能太夸张,否则会显得矫揉造作。如教师的微笑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是诚心诚意的笑。三是不能错位,当喜则喜,当悲则悲,如果对悲伤的内容做出欢快的表情,或者对喜庆的事情做出严肃的表情,就会让学生感到滑稽可笑。
三、手势要自然
手势,是指用手指、手掌、拳头和手臂的动作变化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态势语。日常交际中运用的手势多种多样,课堂教学中用的手势主要有两种:形象性手势和指示性手势。形象性手势也称图式手势,主要用于摹形状物,也就是配合有声语言,用手势比划事物的形状、长短、大小,等等。比如双手合围比西瓜的大小、比树的粗细,抬起右手比人的个子的高低等都属于形象性手势。指示性手势主要用于指示具体事物或数量,它的特点是动作简单,表达专一,可以增强内容的明确性和真切性。比如用手臂、手指指示方位“这里”、“那里”、“前边”、“后边”,指点人物“你们”、“我们”、“他们”,指示数量“二”、“三”、“六”等都属于这种手势。
运用手势,可以配合有声语言将信息传递得更准确、更形象、更鲜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运用手势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含义明确。无论使用哪种手势,都要与教学内容协调一致,能准确地说明问题。第二,精炼自然。所谓精炼,就是要以少胜多,不可以过多过滥,否则会让学生感到张牙舞爪、眼花缭乱。所谓自然,就是指手势运用要切合表达内容的需要,简单、自然、优雅,恰如其分,不生硬造作。第三,教师要注意手势动作方面的忌讳:抓耳挠腮,指手画脚,会让学生感到轻佻、浮躁、傲气。还要注意克服一些下意识的动作,如挖耳孔、抠鼻孔等,要做到举止文雅,落落大方。
四、站姿要优雅
站姿,就是通过站立的姿势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态势语。人要表现出稳定、优美的姿态,首先要解决如何站的问题。站,是教师的基本功,只要身体条件允许,那么最好站着讲课,因为站姿比坐姿更有表现力。“站如松,坐如钟”,教师在讲台上的站姿应该是腰板挺直,挺胸收腹,精神振作,双脚自然分开,像松树一样洒脱、挺拔,展现出教师精神饱满、潇洒自信的形象。
教师的站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能驼背缩肩、搔头弄耳、东倒西歪。第二,不能无精打采。有的教师趴在讲桌上,用手支着头,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影响学生的听课情绪。第三,要站稳。有些教师一边讲课一边不停地抖动一条腿,让学生感到心烦意乱。
五、服饰要得体
服饰,是指通过服装和饰品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态势语,主要包括服装语和饰品语。服装语有多种构成因素,主要有色彩、款式和质地等,其中“色彩”为第一要素。有关测试表明:人们在一开始看物体时,色彩感觉的比重占80%,形体占20%。20秒钟以后,色彩的比例慢慢降低。2分钟以后,占60%。5分钟以后,色彩和形体各占50%。因此,选择服装,首先要看颜色的搭配,其次考虑款式和质地。饰品即佩戴的各种装饰品,比如项链、手镯、手链、耳环、戒指、胸花、发卡等。
服饰跟行为举止一样,有着极强的信息传递功能,关系到对方对你第一印象的。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服装打扮,不修边幅的教师是不受欢迎的。教师的服饰应该得体、优雅、大方,这样既可以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提高个人自信心,又能够显示出教师的性情气质和文化修养,有利于教学的成功。爱美是人的天性,教师可以佩戴装饰品,比如可以根据衣服的风格佩戴胸花,可以根据年龄的特点佩戴发卡,还可以根据气质的需要佩戴项链,等等。但佩戴装饰品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要根据年龄、身份、职业、场合等特点,做到庄重、自然、和谐、得体。当然,教师讲究服饰,并不是越华贵越时髦越好。要注意:第一,服装色彩不宜过于鲜艳,要柔和、协调;款式不宜过于时髦,应求简洁大方。第二,不宜戴耳环和戒指。因为奇装异服、珠光宝气会转移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会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失去庄重感,从而削弱对学生的感召力和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优秀的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态势语。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的教育才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位教师都应该自觉地注重自身的语言能力的训练。
参考文献:
[1]陈国安,王海燕等.新编教师口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
[2]李杰群.非言语交际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3]蔡玉芝等.新编普通话口语.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