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探究性课堂教学

2012-07-09莫薇洁

文教资料 2012年5期
关键词:探究性探究语文

莫薇洁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作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条途径实施探究性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低年级学生探究性教学

《全日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到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营造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性学习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没有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没有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段,没有找准启发探究的切入点。受应试教育下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学生总是被动地坐等知识,重知识记忆而轻思考问题,习惯于听老师讲解,习惯于背诵书本知识,忽略了语文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探究性教学模式,概括起来就是: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拓展。具体说就是课堂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活动中探究感悟。自主探究的氛围,让课堂充满乐趣;自主探究的切入点,让学生学会提问;自主探究的拓展,让探究走进生活。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以“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思想为指导,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群体学习的作用,充分体现课堂的自主性、开放性、拓展性。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呢?

低年级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对什么事物都感到好奇,凡事总要问个“为什么”,他们的思维往往不受常规模式的限制与束缚,且没有定式,这就为小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能。可以说,儿童时期是发掘大脑潜能的黄金时期,培养和训练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要从小开始。但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且没有较宽的知识面,因此带领低年级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具有和中高年级不同的特点。以下是我实施探究性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的“好奇心”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心理根源,也是推动人类成长和前进的根本动力所在。对现实事物观察和思考,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途径,对大量资料的搜集和占有,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的理论,让语文探究性学习有着广阔的天地。

引导低年级学生质疑,很多教师认为难度很大,更谈不上鼓励学生课前质疑了,他们觉得这违背了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一方面,很多教师没有实践过,没有把学生往这个方向引导,我们怎么知道不行?另一方面,我们再来反思一下,为什么幼儿园的小朋友一天到晚就喜欢问“为什么”,而到了小学就不问了?是他们的思维能力下降了,还是我们没有给他们机会,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实际上,是我们不让他们问了,嫌他们烦了。一些老师会想:引导学生质疑费时费力,而且低年级学生提的问题千奇百怪,还不如由我们设计几个问题来组织教学,这样,省时省力,自己也能控制住局面。但是这样做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如果还是因循守旧,穿新鞋,走老路,那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永远是一句空话。

要求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读读生字词、标标小节号应该是可以的。在学生对汉语拼音比较熟悉,基本上能够独立进行阅读的情况下,可让学生试着提出自己的问题。因为低年级学生会写的字有限,也容易忘事,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符号,让他们在书上标一标,画一画。

二、提供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启发学生课内质疑,自主释疑。

在课内质疑,除了根据课题质疑之外,更主要的是在学生采取了多种形式,进行了充分读的基础上的质疑,这时的质疑,就是有的放矢的,就会有一定的质量。第一课时,在学生把课文读正确、通顺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质疑。这时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是十分有用的,它将为教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提供直接的帮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来组织第二课时的教学。这样做,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并在学生自主释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举多得。

在课内质疑,还可以在学习一部分课文内容后,进行质疑。例如,教师在教学二年级《有趣的发现》一文时,可以在学习一、二自然段,弄清有趣的发现是什么以后,再引导学生说一说:学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有的学生会问:为什么会有这种有趣的现象?还有的会问:为什么我们这里没有这种有趣的现象,而那里却有这种有趣的现象?然后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独立寻找答案。对这样涵盖内容比较多,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读、想想、圈圈、画画,还可以同座位或四人小组讨论。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找出答案,会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三、教学内容结束后,引导学生再质疑,努力向课外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只靠读一本书是学不好语文的,即使是小学低年级,也要树立起在课外学语文,在社会中学语文的思想。一位老师在教完《小松树和大松树》后,让学生质疑,有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小松树为什么长在山上呢?”这个问题可真叫那位老师哭笑不得,因为这跟教学目标毫无关系。对于这样的问题,不能不了了之,更不能置之不理,不然就会失去引导学生在课外学习语文的大好时机,也会挫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松树为什么长在山上?这是个自然科学方面的问题,松树的种子可能会被小鸟叼着,在飞行的过程中,落到了山上,再加上合适的土壤、水分等原因,就生长起来……如果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回去查资料,不就培养了学生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吗?如果学生回去问他的爸爸、妈妈,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再安排学生在语文课外活动上进行交流,这不就是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吗?所以,我们说,只要留心,时时处处都能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以小组学习为方式展开主动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凭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与活动,去与他人互动,与环境互动,与人类的文化互动,达到自身进一步发展的目的。因为探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更多的是在合作、互动、自主的学习方式中进行的。这种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发挥了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和主动求知的精神,调动了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获取知识,学到方法。

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例,要比较合理解决、处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真正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性。教师要教给学生小组学习的技巧。

1.组员的分工。在一个四人学习小组中,每个人最好都有各自不同的分工,这个分工不一定都是一成不变、固定的,而应该根据每次的学习内容而有所变化,当然,能力强的学生肯定是每一次合作学习的主角。因此,老师在合作学习之前要作一个说明、安排,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责任。分工清楚了,责任明确了,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才不至于没事可干,无话可说。

2.小组讨论交流时多采用轮流发言式。这种方式是指小组成员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轮流发言(可让后进生先发言),一人也不落下。这种方式可使每个成员不得不参与思考、讨论,提高弱势群体的主动参与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在合作交流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此外,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老师也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小组学习的技巧,比如,“交流时,组长指定轮流发言”,“认真听取小组同学的发言”,“有不同意见的可以提出来讨论”,等等,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小组学习中来,而不是一个“旁观者”。

总之,探究本身不仅有助于知识的掌握,更直接促进了主体精神的发展。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灌输”、“识记”的“填鸭”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让他们去观察、去发现、去感悟、去思考。充分尊重学生的探究本能和个性,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把自学方法教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自主时间还给学生,把学生引入“探究、发现、提问、解疑”的主动学习过程中去,让学生以发现者的身份进行活动。

猜你喜欢

探究性探究语文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