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研究型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
2012-07-09程瑞田万惠
程瑞 田万惠
摘要: 基础教育教学对教师的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教育现实表明了教师的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普遍较低、提高的方法乏力的现状。本文立足于多途径探讨提高教师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将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设计为“完成对学生教学研究能力培养的一次个案操作”,培养学生的基础研究能力,为学生走向教学岗位开展教学和科研打下基础,并介绍了建构研究型教育实习模式。
关键词: 研究型教育实习模式建构背景设计
面对未来社会人才要求,基础教育需要研究型教师来承担和推动教育事业的深入改革和发展,但教师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现状相对于教育事业的要求普遍偏低。目前针对在职教师采用的主要方式是短期培训,但教师普遍反映效果不好,形式化严重。本文认为教师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应该作为高等师范院校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加以实施,可以通过完善毕业教育实习环节的内容设置,更好地培养学生开展教学研究的基础能力和素养,为他们将来在教学工作中开展教学研究打下基础,故提出“研究型教育实习模式建构”的意见和设想。
一、探讨背景之一:基础教育对研究型教师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向未来社会人才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做出了更高的规定:努力改变机械灌输式应试教育,提倡基于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再次强调基础教育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
这些目标对基础教育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需要他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活动中知识的权威者和传授者的角色,俯下身子和学生一起探究。设计教学过程,使它成为学生自我生长知识的过程;转变自身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开展的对话者和共同探究者、学生知识自我生长的促进者。教学活动改变了单向、机械灌输,变得丰富和多变,教学过程中的偶然性、非设计性因素增加,开放性和互动性成为新课堂评价的中心,也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研究能力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基础。
与课程内容改革相匹配,促进教师教学行为反思能力、培养研究型教师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目标和追求。研究型教师的内涵特征有:对教育教学有强烈的研究意识和较强的研究能力;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不同于纯教育理论研究者,也不同于一般有经验的教师;具有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能力,并能通过教学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较高境界,能够形成自己的教育研究特色。
然而,现实中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状况是怎样的呢?下面以一个区的小学教师教研状况为例。本区共有城区和农村小学23所,承担的省级、市级教研项目,教学成绩在本区较靠前的4所学校平均5项,其他大部分学校基本为零,教师所发表的教科研论文也很有限。在教研中他们常常遇到的问题是找不到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或申报了课题之后研究进展困难。虽然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不能和其完成的教科研项目的多少、发表的教科研论文的多少绝对挂钩、等值,但教科研项目和论文是教师对教学积极思索的结晶和呈现。这一例子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部分基础教育教师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不足,距离研究型教师的要求还有一些差距。在这个区的课堂听课中发现,教师教学设计意识较为薄弱,教学活动简单,教学效果常常不够理想。
普遍地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对我国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如果教师的教学行为不能从根本上普遍有所转变,那么所提出的教育高远目标将很难实现。
二、探讨背景之二:教育实习改革的要求
近年来伴随着联合国倡议的“建基于实践经验”的师资培育原则的提出,对于教师教育实习理论与制度的研究与规划已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在教师教育领域所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迪顿(P.F.Dearden)、赫斯特(P.H.Hirst)等人对师资训练性质的学术辩论而在教育实习上形成的“反思观”,费舍及泽兹纳等人进一步提出了“探究式”师资培训及教育实习模式。强调以反思为导向的实习,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与互动。在教育实习阶段,“反思性实践”成为一个重要原则,其核心是培养实习教师“一种能够跳出来反观自身的能力”,即要求实习教师能够批判性地审视自身的行为及其行为发生的情境。
我国目前的教育实习由于受到不同地区教育发展状况、学校自身特点和教育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教育实习模式并不统一,综合分析主要有:“委托定点”、“三结合”、“大分散”、“顶岗”、“混合编队”、“结合试用期”、“全程”等几种教育实习模式,对“顶岗实习”问题作出了实验性探讨。《吉林日报》、《长春日报》分别以《携手并进互惠共赢——记东北师大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1]和《走出教师教育的象牙塔》[2]介绍东北师范大学利用自身师资和科研优势服务于地方教育的创新举措:“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教师教育模式、师范生顶岗实习,资助本校学科教法教师在实验区开展基础教育课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反哺实验区。
但是,就我国师范专业教育实习的普遍状况来看,目前存在着很多问题。1957年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师范教育实习暂行大纲规定,教育实习的目的在于使师范生把平时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地应用于教育和教学实践,使他们基本上具有在中等学校独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直至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目标仍基本沿袭了上述规定。
有文章指出我国这一目标的表述明显过于笼统,更没有具体的要求和安排,教育实习目标的笼统和模糊导致实习生即使达到目标也难以测量。还有文章指出,尽管长期以来人们把教育实习视作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应用的最终检验和对未来准备的适应性训练,然而并没有形成教育实习的整体观念和质量观念,对教育实习的价值、功能、作用等的认识与观念仍相对落后,已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形势需要。
韩立福等人的《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现状调查报告》[3]指出: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在教育实习上具体存在的问题有:教育实习机制不完善、教育实习时间短、实习课程设置单一、实习方法单一、实习效果评估单一、指导老师队伍脆弱。《光明日报》刊登北京师范大学方增泉教授的文章《教师教育亟待建立国家标准》,[4]指出“我国目前教育实习环节薄弱”、“要完善教育实习顶层制度设计”、“更新传统教育实习观念”、“丰富教育实习内容与形式”、“积极寻求大学与中小学实现互惠合作”、“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体系”。
教育实习作为高等师范院校重要的实践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机会。高师院校如何通过创新课程和教学设计,使教育实习在对学生的教学能力培养上发挥更好的作用,产生更好的效果?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一问题的探索变得越来越急迫。
三、研究型教育实习模式设计:三方联动的个案实施
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生长点,是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中小学教师教学研究能力低的各种原因中,高师教育对学生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培养的不足也许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源头性因素,而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强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
高师教育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主要机构,其教学设计应面向当下及未来教育教学的要求,及时做出内容的调整和补充,培养合格的教师人才。在实践中我们看到,一般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中较偏重基础理论教学,对学生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目标较为模糊。高师院校在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将直接影响到从业后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影响到教师培养质量。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中应当体现出对学生教学研究基础能力的培养,包括发现问题、设置研究过程、呈现研究成果等方面基本素养的训练。
基于以上原因的分析,我们提出以对学生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研究型教育实习模式。“研究型教育实习模式”旨在探讨以教育实习为依托,将高校教师的科研和实习单位的教研相结合,实习学校教师指导和高校教师指导相结合,创建有利于培养实习生的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教育实习模式。
研究型教育实习模式强调,教育实习要立足于综合利用各学科理论基础知识,以教育实习为载体,通过教育实习环节的合理设计和安排,完成对学生教学研究能力培养的一次个案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选题到研究设计、研究实施、研究报告撰写,完成一次完整的教学研究个案实施,达到熟悉研究的基本程式、形成研究的基本意识、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的教学目的,为学生走向教学岗位开展教学和科研打下基础,提高教育实习的功效。
研究性教育实习模式内涵特征有四个方面:第一,以培养学生的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为基本宗旨;第二,以有效利用教育实习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育实习价值为目标;第三,以实习生为主体的个案操作为基本形式;第四,以高校和中小学共同协作为基本框架。
研究性教育实习模式功能定位有三个方面:第一,完成一次教学研究个案操作,熟悉和掌握教学研究实施的基本程式;第二,获得教学研究方法的指导;第三,培养起一定的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为将来踏上教学岗位开展教学研究打下基础。研究性教育实习模式的实施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实习课题设计,实习生和高校实习指导老师共同设计实习研究课题,完善实习方案设计,并指导实习生对课题进行前期研究,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指导和教学设想。第二阶段,课题实施方案的再次论证和修订,高校实习指导老师、实习生和实习单位实习指导教师就课题实施方案进行共同研究,并结合实习对象做出进一步调整。第三阶段,实习课题实施,实习生在实习单位实习指导老师的共同参与下开展实习课题实施。第四阶段,实习生在高校实习指导老师的协助下,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撰写。
参考文献:
[1]吉林日报[N].2010-1-6,(2).
[2]长春日报[N].2009-11-24,(2).
[3]韩立福等.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现状调查报告[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1).
[4]方增泉.教师教育亟待建立国家标准[N].光明日报,2010-1-27,(3).
项目:蚌埠学院2010年教学研究项目“研究型教育实习模式建构”(JYWY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