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在雅鲁藏布江畔的赤诚

2012-07-09闫峰

西藏文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官兵们格桑边防

闫峰

如果你是站在灯红酒绿的大都市去看夜幕下的万家灯火,你首先想到的一定会是繁华;如果你是站在世界屋脊上去瞭望那稀疏散落的零星孤灯,蹦出你脑际的也许就是诗意。在都市的七彩霓灯中,我们往往会忘记黑夜的存在。然而,如果我们的目光透过那璀璨的灯火,去寻找那灯火的源头,就会看到一片与雪山草原为伴、与河谷为友的橄榄绿——林芝边防支队金东边防派出所的官兵们。他们用强健的体魄,还有那不惜以血肉和生命铸和谐的精神和信念,一年又一年,用一种军人才特有的执著和耐心在百里边境线上筑起一道道爱民固边的堡垒。

——题记

雪域藏东大地绽放的雪莲花

在古老神奇的雅鲁藏布江畔,在有着“显现”、“光明”之意美称的西藏林芝地区朗县的东南部,有一个让人留恋驻足的边境乡镇——金东乡。这里有林芝地区唯一的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烈山古墓群,有独具特色的帮玛洞穴、仁布圣水、秀沟原始森林等旅游景观。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使金东乡成为朗县主要的旅游乡镇——依山傍水,扼守山间,巍巍雪山,朗朗光照,在这草原与荒漠牵手、冰雪共群山白头的雄浑美中,无须力量就可以震撼你的内心,让你找到皈依的精神故园。

然而,在雪线和戈壁、牧场和农田、厂矿和民居之间,人民会发现一种以牺牲与奉献为材质铸造的撼人心魄的雄壮美。这种雄壮美的创造者是一群被称为“高原忠诚卫士”的武警边防官兵。他们几乎都是黑脸汉子,却又黑的不够纯粹,因为脸上总挂着两团“高原红”,他们黑的是脸,红的是心,奉献给辖区群众的,是一抹象征平安、和谐、幸福的温馨绿色,正是这抹温馨的绿色,把这个边境乡浸染得犹如人间天堂。奉献这抹温馨绿色的便是驻守在这里的金东边防派出所——一个建制为正营级的边防派出所。长期以来,在高寒缺氧、工作生活环境艰苦、辖区点多线长面广、任务急、难、险、重、繁多的条件下,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公安机关和上级边防部门的正确领导,坚持“以法为本创和谐、以防为主保和谐、以民为先促和谐”,做到“经济发展到哪里,保障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治安热点在哪里,管理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人民需要在哪里,服务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为创一方和谐、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富一方群众、兴一方文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雅鲁藏布江畔谱写了新时期执法为民的壮丽篇章。

边境,意味着偏远和荒凉;边境,也似乎意味着封闭和落后。然而,金东边防派出所的官兵们却“头顶边关月,心系辖区安”,用汗水谱写着军民鱼水情的篇章,他们用忠诚展示着人民军队的本色。

一次次的诱惑,他们顶得住利与义的博弈;一次次面对歹徒们锋利的凶器和狂暴叫嚣,他们经受住了血与火的洗礼;一次次重大自然灾害的降临,他们让驻地群众看到了生存的希望;一次次巡逻途中,他们让遇难遇险的群众脱离了险境……

他们叫响了“边防官兵为人民”的口号,他们也用一种全新的“戍边观”打开了爱民的新视野。金东边防派出所官兵说,驻地的稳定连着边防的稳固,我们一定要把边防线建成爱民线。三年里,金东边防派出所的所有工作,都围绕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发扬公安边防部队的优良作风,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平日里想方设法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危难时为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惜赴汤蹈火。

大山深处,一抹绿色楚楚动人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期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改变的眷恋。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相连……”

伴着高亢悠远的天籁之音,怀着如朝圣一般神圣的敬仰,我踏上了林芝边防支队金东边防派出所的征程。走出一段错综的乡间小径,汽车驶进了大山深处,城市的繁华瞬间被抛在车后。漫漫路途,满目是比拳头大的鹅卵石,时而有被车轮碾起的石子打在窗上,砰砰作响。车上的人都沉默无语,看着车外绵延起伏的山川,似乎都在等待山川的尽头,等待一个孕育生命的希望。

汽车艰难地爬上一条山路,一拐弯,一道庄严的铁门赫然眼前,四周挺拔的白杨郁郁葱葱地围绕着派出所营区,使突兀绵绵的荒山凸显了生命的奇迹。记者到来的时候,派出所士官王俊明正在站岗。

“您好,请出示您的证件。”一身执勤服的王俊明脸和手很粗糙,颜色比通常见到的高原红还要深。

王俊明,是一个2005年入伍的云南籍老兵,去年11月,请假回到老家云南,准备与相恋三年的女友结婚。正在这时,部队配合公安部门开展了反偷渡社会治安整治专项行动。因为他熟悉辖区情况,部队通知他提前归队参战。此时距婚礼还有3天时间。当他吞吞吐吐把这一情况告诉女友时,女友当时虽然很不高兴,但还是表示理解,他们的婚期只能再度推迟。反偷渡社会治安整治专项行动结束后,他终于和心爱的恋人举行了婚礼。可没料到蜜月刚度了7天,部队又通知他马上回去,准备参加全区边防部队军事比武。一边是新婚的妻子,一边是培养他成长的部队,在这两难的抉择关头,王俊明选择了后者。他提着行囊望着新房,看着体弱多病的双亲、楚楚动人的妻子,毅然冒着风雨,踏着泥泞登上了西去的列车……

“到现在我们只见过四次。”过了一会儿,他才说,“一次是网上。”王俊明陈述这个事实的时候相当平静,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但他清楚地记得,那是去年8月7日到朗县县城办事顺便上网。“我问问家里的情况,她问问我的情况,太多的话题也没有,部队的事好多我也不能说……比较尴尬。”

对于妻子的期盼,王俊明虽然怀着深深的歉意,却只能用“再等等吧”作答,他说等到条件成熟后向组织打休假报告。

其实,让王俊明如此甘愿为这片土地奉献的,除了对于国家的那份责任,还有这里的人们。刚来西藏的时候,他甚至因为这里的荒芜而哭泣。但当那年的藏历新年,30多位藏族老乡人人手捧哈达来拜年的时候,当2008年往八一镇去的路上大卡车陷在坑里,附近的藏族老乡都来帮忙推车的时候,“我被感动了,有点喜欢这个地方了。”

金东边防派出所大多数官兵来自喧闹的都市,或是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曾经的繁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遇到了残酷现实的冲撞,但大家却依然保持着乐观平和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工作热情。

去年从西藏大学毕业后入伍的李超,说他最近的想法就是打完篮球能喝上一杯可乐,而不是苦涩的地下水。最期望的就是能有流畅的手机信号,而不是正跟恋人互诉衷肠时突然莫名断线。最大的心愿就是辖区牧民平安,执勤点平安。

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雪域边防线是一幅画,边防战士是一首诗;边防线装点了青春梦,我给边防辖区带来安宁。当我匆忙的脚步在边境辖区穿梭的时候,注定要远离都市的喧嚣、家庭的温馨,而我却得到了世界上最神圣的东西,那就是至高无上的光荣。

有人说,忠诚,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境界;有人说,忠诚,是一种奉献,一种责任,一种归宿。金东边防派出所的官兵们用一种军人才特有的执著和耐心在百里边境线上诠释着忠诚的真正内涵。

心中有个月亮

他叫格桑罗布,2008年从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分配到金东边防派出所,现为金东边防派出所外勤民警。一次次下村走访,一次次巡逻执勤。同学们为他惋惜:“不去当这个兵,何来吃这个苦?呆在偏远的边境乡,整日干些琐碎的事情,还有什么价值可言?”面对叠嶂的群山,面对奔涌的河流,他曾唉声叹气。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正在站岗的格桑罗布思索着“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这五句话。面对这面人生的“大镜”,他深感惭愧和渺小。在长久的思索中,他寻找到了人生的答案: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无我、奉献祖国,才能达到人生的至高境界。

金东乡辖区,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加之辖区面积大,交通不便,想要把辖区每名群众的所有情况全部调查清楚,非常不容易。面对压力,格桑罗布主动申请下乡,千方百计地与辖区群众沟通交流。一张诚挚的笑脸是他的敲门砖,一身过硬的素质给了他亲近群众的勇气。群众劳动忙不开他撸起袖子就帮着干,老人生病了他带着乡卫生院的医生上门治疗。

从农村中走出来的格桑罗布,对老百姓有着一种源于心底的亲切感。第一次下村走访群众后,他在自己的工作日记中写道:“成为了一名公安边防民警,手中有了执法权力,但是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一名农民的儿子。我要把亲民、利民、爱民作为我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执行一生”。带着这样的自我警示,他坚持下村走访群众,用心去倾听群众的心声,去体会群众的感受。特别是对于辖区五保户、困难户、困难儿童、残疾人和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格桑罗布都详细登记着哪家有什么样的困难,并不遗余力地为他们分忧解难。

家住金东乡巴龙村的五保户扎西拉姆今年68岁,一生孤苦伶仃,身边无儿女照顾。格桑罗布在下村走访中了解到扎西多吉老人的情况后,一有空就往老人家里跑,给老人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还经常为老人买米买菜改善伙食,感动得老人泪水涟涟,逢人就说:“罗布这个小伙子真好,待我就像母亲一样。”东雄村62岁高龄的普布次仁,孤单一人,无依无靠,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多年以来,金东边防派出所的每一代官兵都将这位老人作为帮扶重点,精心照料着老人。格桑罗布到了该所后,更是将老人的生活时刻挂在心上,下辖区走访总是要到老人家中看看,与老人谈心聊天,嘘寒问暖,时常自掏腰包为老人购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老人将他视为亲人,逢人就说:“罗布虽然不是我的亲人,但却比儿子还亲,是边防官兵让我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格桑花开遍大山深处

派出所辖区有一名困难儿童,她的名字叫卓玛,今年5岁,其父母在2006年至2007年期间由于盗窃牲畜相继被判刑入狱,从2岁就跟着年迈的姥姥群宗老阿妈生活,从来没有体会过父爱和母爱的温暖。由于没有父母的呵护,她失去了小孩子的童真和活泼,变得不敢见人,性格渐渐孤僻起来。

2008年初,刚担任所长一职的普布次仁带领民警下乡走访时,得知这一情况,第一时间赶到小卓玛家中。进门后,只见小卓玛眼里充满了恐惧,躲在姥姥身后不敢见人。看到这一幕,从战士一步一步成长为正营职所长的他落泪了,他蹲下身子紧紧地抱住小卓玛,哽咽地说:“孩子,从现在起,我就是你的爸爸!”。从那以后,他就和小卓玛建立了一帮一对子关系,隔三差五去群宗老阿妈家,问寒问暖。但性格孤僻的小卓玛不但不理睬,反而产生了敌对心理。有一次,他想给小卓玛擦擦满是污泥的双手,刚要抓小卓玛的手时,就被狠狠地抠了一把,鲜血从手背上顺流而下。回到派出所后,他彻夜未眠,一闭上眼睛,彷佛就看到小卓玛敌对而无助的眼神,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小卓玛像正常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日复一日的关爱使小卓玛思想有了很大转变,她对经常来访的这个身穿绿军装的人不再排斥了,但也并不是很友好,时常躲着他。“如何让小卓玛对自己由不排斥转变为友好呢?”他思索着,“刚刚和小卓玛建立了一点友好关系,就应该趁热打铁,巩固加深”,他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因此,他主动放弃了休假的机会,把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在教小卓玛读书、认字和沟通上。慢慢地,小卓玛似乎感受到了父爱的温暖,向他靠得越来越近了,并主动提出一些好奇性的问题。古语说的好:好奇心是孩子成长进步的第一步。小卓玛时常提出一些疑问,他就一一耐心地解答,小卓玛渐渐开朗了许多。2009年中旬,女儿得了重感冒住进了林芝地区人民医院,妻子让回去看看,但忙碌的他只是匆匆忙忙给妻子打了个安慰电话,突然电话那头传来了哭泣声,“爸爸,你回来看看我吧,我快连你长什么样子都忘记了”。一向坚强的他霎那间成了一个泪人,豌豆大的泪珠像断了线的珍珠噼里啪啦从眼角坠落,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把小卓玛当作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照顾引来了不理解群众的非议,“他到底是图了个啥呀”、“普布次仁所长付出太多了”等等。久而久之,在他的真情感召下,妻子和女儿渐渐理解了丈夫的良苦用心,每当来队时,妻子和女儿总是会提前到超市精心挑选一些吃的、用的送到小卓玛家中,女儿也好像一下子长大了,也给小妹妹准备一些好玩的,在小卓玛面前像变魔术般一件一件拿了出来,逗得小卓玛咯咯直笑。

坚挺的脊梁托起生命的希望

警车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奔驰,虽然只过了5分钟,但在3名金东边防派出所官兵的心里就好像过去了10个小时。

今年5月6日19时30分,金东边防派出所接到东雄村村民桑旦伦珠报警称,村民格桑驾驶摩托车不慎摔倒在秀沟附近,造成头部出血,情况十分危急。警情就是命令!情势危急,刻不容缓!派出所值班干部王旭立即带领2名战士,携带急救箱火速奔赴距离派出所10余公里的事发现场。

一到现场,官兵们立即奔向近50米高的悬崖。只见摩托车翻倒在悬崖边,外观严重变型;格桑倒在悬崖下的石头上,地上浸润着一片血迹。由于悬崖陡峭,加之没有营救的绳索,一时还不能将格桑救起。派出所值班干部王旭当即用通话机向派出所作了汇报,并让战士普布索朗留在原地等待援兵的到来。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王旭心急如焚。他心里清楚,随着呻吟减弱,如不及时加以抢救,格桑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王旭全然不顾个人安危,抓住枯枝藤蔓降到悬崖下。随后,他脱下防寒服盖在格桑身上,又从衣兜掏出毛巾为格桑包扎伤口。

一个小时后,部队救援官兵赶来了。此时的格桑已处于半昏迷状态,口不能言,官兵们对其伤口进行了必要的处理后,立即将其送往朗县医院进行救治。赶至朗县医院时已是深夜23时,民警不顾疲劳,忙着挂号,找医生。通过多方打听,与其居住在朗县的表哥嘉措、表嫂达瓦卓玛取得了联系,其表哥表嫂赶到医院非常感激派出所官兵的救人行为,硬让他们留下姓名,表示以后将重谢。王旭和其他几名官兵却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是边防武警,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应该做的。”官兵们返回派出所时已将近凌晨6时。当他们通过电话得知,格桑全身多处受伤,失血过多,但由于就诊及时,已转危为安,官兵们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今年年初,王旭的父亲患病住进医院,部队特意安排他回家看望。可刚回家没几天,他就得知派出所配合朗县公安局开展社会治安专项整治行动。“此刻部队需要我!”王旭沉思着。他焦虑的神情被躺在病床上的父亲看在眼里,他对儿子说:“你走吧,那里的边民这时候更需要你们!”王旭一把搂住父亲,泪水像珍珠似的滚落下来。当他转身离开之时,他看到父亲眼窝里闪着的泪光。他提前归队投入工作,因表现突出受到表彰。

燃烧的烈火映衬军人的大爱

2010年5月11日,金东乡电信营业所洛桑专程将写有“真心相助,警民一家”八个滚烫金字的锦旗送到金东派出所,以此表达对金东边防派出所官兵热情救助,挽回重大经济损失的感激之情。

今年4月15日19时许,劳累了一天的金东乡居民纷纷熄灯准备就寝,突然传来声嘶力竭的叫喊,“失火了、失火了……”喊声打破了这个边境小镇的宁静。

金东边防派出所官兵闻讯,立即吹响了紧急集合哨,官兵迅速带着脸盆、水桶和铁锹等工具赶赴火灾现场。

原来,金东乡电信营业所的职工洛桑在家生火取暖不慎引燃木质住房。火势迅速蔓延,烧毁了高处的电线,烤碎了附近的玻璃。

战士们在现场来回奔波实施灭火,转移煤气罐等危险品,抢救物资。烈火映红了战士脸庞,衣服烤焦了、头发烧着了,官兵们全然不顾。

由于金东边防派出所出警迅速,所领导指挥得当,官兵奋力扑救,终于在20分钟后将大火扑灭。当谈起那天火灾的情形时,洛桑总会不停地向金东边防派出所的官兵表示感谢,并一再说:“起火那天,如果没有派出所官兵及时赶到,真不知我的屋子会烧成什么样,派出所边防官兵就是我们边民群众的守护神。”

山尖风口,执勤点与天同齐

莽莽群山像一道道屏障守卫着祖国的西南边陲。长年来,不断有不法分子企图从这里偷越出境,境外敌对分子也试图从这里偷偷入境,对我国实施破坏活动。在执勤点官兵一次次的拦截下,都未能得逞。这里人迹罕至,从金东边防派出所营区到执勤点,还要经过近半个小时的路程,路时而被突兀的高山阻隔,时而盘旋在陡峭的山崖,路途艰险。大山深处,天与地的界限并不明显,100公里外的高山似乎就嵌在眼前,常年云雾缭绕缠绵。远看,派出所执勤点就嵌在天然河坝上,在云雾的簇拥下,与天同齐,官兵似站在云端,恍若天神,守卫着国门,守卫着国民,默默地,静静地!

金东乡龙须沟是金东边防派出所的执勤点,这里群山环绕,门口通向外界的碎石路中点缀着一些耐旱植物,给这片荒滩增添了无限生机。踏着沙石路我们前行,胶鞋发出吱吱的声响,烤焦的胶皮味不时飘进鼻孔。教导员杨永峰告诉我们:这里温差很大,白天最高能达到20度,晚上则在零度以下。要是在冬天,气温最低时达到零下20多度。

龙须沟执勤点的正面是简易训练场,左边立着“戍边为民”四个铁牌,右边是官兵们做的简易篮球架;执勤点两间平房,地面干净得发亮,给人感觉非常清爽,墙壁虽然暗淡,但是没有一丝灰尘和蜘蛛网,屋角各摆了一张木头床,床上是洁净的白床单和豆腐块形状的军用被子,一切看起来都和部队一样。

“虽然只有8名战士,但我们对训练一点儿也不马虎,严格按照派出所的训练计划落实。要确保执勤目标的绝对安全,没有良好的军事素质不行,平时教育、训练、文化活动我们一样都不落。”班长扎西说。每天不少于3次的边境巡逻足足要走上20多公里路,派出所每天晚上的电话点名也是政治教育。在这个执勤点上,班长负责了训练、教育和生活的全部。“教育靠自学,训练靠巡逻,点名靠电话。”班长扎西这样总结道。

官兵洗漱、洗衣服、洗菜都是在门前的一条小河里,河水是从雪山流淌下来的,即使是夏季也是刺骨的凉,更别说是其他季节了。刚入山的时候,早晨起来洗漱,需要凿冰取水;等到撤山的时候,山下是一派秋收的景象,山上已经白雪皑皑了。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官兵们却从中寻找着生活的乐趣——下雪了,官兵们会在空地上扫出一片雪地撒下谷子,用自做的套子套鸟;遇上天晴时,官兵们会望着瓦蓝瓦蓝的天空遐想高原的纯净。新战士张海峰入伍前买了四个胶卷,拍摄了高原的蓝天、白云。在月圆的夏夜,有时官兵们会拿出一本书在月光下静静地阅读,领略天籁之光带来的惬意。

新分配到金东边防派出所的学员索朗尼玛,来不及看清仅有一条街道的金东乡是什么模样,就立即被派到龙须沟执勤点上。短短几天时间,他便领略了西藏边防军人辉煌的另一面:大雪、坚冰、酷寒、狂风、暴沙、孤独、寂寞、艰辛、危险……“寂寞或思念亲友的时候,就爬到高处,对着冰山雪岭猛吼几声。”他微笑着对笔者说道,黝黑的脸庞上露出了洁白的牙齿。在文章中,他这样写到:边关的雪山、峡谷、冰雪,在登山家眼里,是征服的目标;在画家眼里,是一幅绝佳的风景画;在作家眼里,是创作的源泉;在边防军人眼里,却是考验我们的困难,只有面对着边关的雪山、面对界碑,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祖国”二字的神圣与庄严。

“感到孤单寂寞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聊聊家乡,聊聊过去那些有趣的事情。没有执勤任务了,就看看书,感觉挺充实的。”从江苏入伍的上等兵孙大帅边说边指着外面正在吃食的两条狗,“看,我们还新增了几个伙伴。有时我们还去河边捡石头,听河水的声音,那潺潺的流水声,就像一首流淌的歌……”

沿着龙须沟执勤点往西走约3公里处的半山腰上,树立着一座为官兵们所珍爱的“信号塔”。原来,这里偏远闭塞,手机信号无法到达,手机在这里只能作为一种奢侈品,根本无法实现其通信价值。一次外出巡逻,执勤点负责人胡锦翔参谋带领官兵在半山坡的一棵柳树下休息。忽然,一声清脆的短信提示音响起,他拿出手机一看,原来收到了妻子在两天前发送的问候短信,更让他惊喜的是手机信号破天荒地出现了一道短短的绿线。这一发现让官兵们兴奋不已,这标志着他们进入了“手机通信”的新纪元。

虽然打个电话、发个短信要徒步爬到3公里外的半山坡,但在龙须沟执勤点执勤的官兵却对此非常满足。因为他们可以借此倾听家乡父母的殷殷嘱托,倾听远方妻子的真切鼓励,倾听年幼子女的稚嫩呼唤……

在龙须沟执勤点的那天晚上,大家忙完各自的工作坐在一起聊天时已是深夜十一点,战士毛伟才记起今天是姚远参谋的生日。听到这句话时大家都惊呆了。没有面条,更没有生日蛋糕,大家只好从宿舍里拿来一盒方便面,冲上开水。姚远就在大家的祝福中用一碗方便面揭开了他的26岁生日。灯光中,歌声飘了起来,当战士夹了一根长长的面送到姚远面前时,歌声停了下来,一片寂静,寂静得让人难受,寂静得都能听见眼泪流淌的声音,这一夜,在泪水和歌声中,大家为他庆祝26岁生日。

这里的风很大,与笔者随行的杨永峰教导员的皮帽子竟被狂风刮到山下;这里的风很冷,笔者给战士们照相,前后不到10分钟,就冻得脸青唇紫,牙颤抖得连说话都很困难。但是,当我把目光投向正在对外来人员进行盘问检查的战士张海峰和扎西时,不禁一愣——“您好!我们是边防警察,请出示证件接受边防检查!”他们仿佛无视冷风的存在,依然挺直地站立着,面带微笑,认真仔细地检查着过往的人员和车辆。他们的姿态、行为、语言如同那身橄榄绿一样地协调和优美。

……

长约100公里的边境一线,靠不多的边防官兵和几名护边员守卫。每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木窗射进屋子,将执勤官兵挨个叫醒,大家排着队,哼着小调到十几米外的小河边洗漱,开始他们又一天的工作生活。

日出,日落,又日出,又日落,生活单调,整天面对着空旷的大山,但执勤点仍不乏欢歌笑语。官兵们或在简易单杠上做器械练习,或跟两条“护点犬”嬉闹,或结伴去爬山,傍晚,官兵们面对夕阳放声歌唱。是啊,他们的同龄人,或许在大学校园里读着曼妙的诗歌,或许在绿茵场上挥洒着青春,或许和恋人花前月下。而这些血气方刚的边防官兵,却在这里承受着孤寂的考验。护边员其律去年12月从部队退伍后,被派出所聘为护边员。他性格开朗乐观,从2月初至今,已经和边防官兵们一同在执勤点守卫了3个多月,但长期封闭与孤单并没有改变他乐观开朗的性格,似乎高山与河谷开阔了他的胸怀。他骄傲地讲述他在这儿截获无证非法进入边境管理区的不法分子的故事,讲述他与边防官兵联合巡逻的经历,言语间透露出的是朴素的卫国戍边的骄傲。

返回的那天,汽车驶出大山,往窗外再看,一些不知名的小草顶着鹅卵石破坚而出,虽不繁茂,却显坚韧,虽不艳丽,依然傲人,顽强地用艰辛的绽放烘托出生命的灿烂。原来,最感人的生命,不一定轰轰烈烈,而在坚韧不屈。一棵小草,因为有旺盛的生命力,就足以撑起一片靓丽的风景,只要有信念,残酷的孤寂吞噬不了乐观的心灵,吞噬不了顽强的生命。

猜你喜欢

官兵们格桑边防
守卫边防的“帕米尔雄鹰”
金鸡山上守边防
简述罗布林卡格桑颇章陈设幢幡的保护与修复
难忘的格桑花
走边防
糟糕鱼
梦中的格桑花
双语图片
歌颂老边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