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召回现状分析①
2012-07-09韩为宾陈君毅
韩为宾, 陈君毅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上海201804)
1 国外发展现状
美国的召回制度始于1966年,其召回的主管部门为“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局”,简称NHTSA,至2010年上半年已经累计召回了两亿多辆包括卡车、轿车、摩托车等在内的整车及大量的汽车零部件,其召回案例几乎牵涉到全球所有汽车制造厂.在美国通常主要有厂家主动召回和NHTSA通过法院强制召回两种途径,其中前者是主要的召回方式.美国的法律程序规定,如果厂家发现产品有缺陷,则必须要通知NHTSA、车主以及销售商等,对缺陷进行免费修复,NHTSA在其中起到监督作用,使召回的车辆满足行业法规[2].法国的召回历史也很长久,召回制度也已经很完善,法国的召回依据是法国消费法的L221-5条款,该条款虽然赋予政府对缺陷产品进行强制召回的权利,但同美国类似,法国政府鼓励厂商主动对其存有缺陷的产品的进行召回修复,当厂商对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时,政府才对其进行强制召回[3],这也说明欧美国家生产厂商的召回理念很先进,主动性很强.
日本的召回制度实施历史也很长久,从1969年开始实行,1994年将其写入《公路运输车辆法》,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确认,2002年对召回制度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使其更具可实施性和全面性.截止到2001年,日本召回车辆累计达到3483辆[4],同欧美国家一样,大多数车辆都是由汽车厂商自主召回,这也说明日本的召回制度及召回理念很先进.
2 国内召回情况分析
中国的汽车召回从2004年6月8日开始实施[1].,截止2010年6月30日,已有召回273起,对这些数据通过年份,车系,召回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可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由上图可以看到,从2004年起,国内的召回起数有逐年递增的趋势,2010年更是有大幅度的提升,仅半年就超过了2009年全年的召回起数.车召回已经得到包括汽车厂商和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图1 国内汽车召回年份分布(截止至2010.6.30)
图2 国内汽车召回国产与进口,自主与非自住车辆所占比例
由图2可知,目前国内汽车召回的现状是进口车召回多于国产车(包括合资品牌车),自主品牌车的召回更是仅占召回总数的7%,说明了在召回理念上自主品牌仍有一段差距.
图3 国内汽车召回,各车系所占比例
图4 国内汽车召回,故障所在系统
图5
由图3可见,国内汽车召回主要以欧系和日系汽车为主,两者之和占到了总召回的72%.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两种车系在国内保有量最高的原因.同时也说明欧美及日本的召回制度召回理念更成熟一些.
国内汽车召回问题主要在车身,发动机和电子电器系统上,另外制动、转向悬架和传动系统也各占了约10%的份额,而轮胎和行驶系统各只有1例召回.在各个非电子/电器系统中也存在由于电子电器原因而发生的召回,因此实际上电子/电器原因召回占到了所有召回的26%,是一个比较高的比例.
如图5所示,零件供应商原因和制造原因也分别比主机厂原因和设计原因更突出.这也为责任划分提供了依据,零件供应商应承担的技术责任要更大一些,制造误差导致的召回远远高于设计误差.
3 结语
通过对截止到2010年6月30日国内召回的缺陷车辆数据进行分析,的到目前国内召回的现状是:召回量逐年快速递增,但仍以进口车,非自主品牌车以及欧系日系车的召回为主;缺陷所在的系统主要集中在车身,发动机和电子电器系统,零件供应商因素大于主机厂因素,制造原因比设计原因更突出.
这也为我国今后的汽车召回指明了一个方向,为今后的汽车缺陷调查找到了一个侧重点,在汽车行业里面引起相关责任方的重视,同时促进国内自主品牌车辆召回制度的完善,更大程度上来降低汽车的安全隐患.
4 感谢
感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助的“交通事故深度调查和汽车缺陷分析”项目给予这篇论文的技术支持,以及课题组的老师同学提出的宝贵意见.
[1] 李荣花,王赟松,世界主要国家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制度分析[J].汽车运用,2005,(4).
[2] 陈小复,美国汽车产口召回的指导性文件和汽车安全管理机构[J].上海汽车,2002,(3).
[3] 卢玫,汽车召回制度的比较研究[J].交通世界,2007,(11).
[4] 朱毅,各国汽车产品召回制度介绍[J].汽车配件,2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