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猪肉生产的不安全因素与保障措施

2012-07-09山东省沂水县职教中心李长强李连任

饲料博览 2012年7期
关键词:兽药屠宰添加剂

山东省沂水县职教中心 李长强 李连任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为广大消费者所关注,不时发生的肉品安全问题自然成了全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政府面临着严峻的肉品安全监管拷问。为此,当今养猪业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要提高猪生产性能和肉品质,而且要生产安全猪肉,保证人类健康,建立安全猪肉生产控制体系迫在眉睫。

一、当前猪肉产品的主要不安全因素

1.环境因素

由于养殖户不够重视猪的生存环境,生猪饲养环境较差,不注重养猪福利,空气中一氧化碳、尘埃、病原微生物等可影响家畜的健康;同时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有害化学物质和废气、废水、废渣的不规范排放,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的污染,猪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这些有毒物质就会在体内蓄积,导致猪只生产性能和健康受到损害,使猪肉产品品质下降,并产生以药物和激素残留为主的肉质安全问题。

2.滥用、乱用饲料添加剂或兽药

相当一部分养殖场(户)在使用含药物添加剂的饲料时,很少按规定落实停药期,使通常规定的7天停药期形同虚设。大多数饲料厂不生产可供屠宰前用的不含药物添加剂的产品,屠宰场也没有养几天再宰杀的习惯。更有甚者,在饲料添加剂或饲料中超剂量或滥加兽药,甚至不在标签上标示所含药品名称和休药期;有的养猪企业或养猪户缺乏合理使用兽药和饲料的知识,盲目用药,不按停药期的要求使用,从而造成猪肉产品的药物残留超标。个别人甚至还在饲料中添加违禁药品如盐酸克伦特罗(又名“瘦肉精”)、性激素(乙烯雌酚、雌二醇)、镇静安眠药(如安定、安眠酮等)及肾上腺素、呋喃类等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药物,严重影响和威胁安全猪肉生产。目前高铜添加剂、铬制剂和砷制剂等在饲料中的使用仍很普遍,造成肉品和环境中铜、铬、砷等大量蓄积,不仅影响肉质,还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养猪业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饲料原料中的重金属及生物性有毒物质超标,也是影响猪肉产品安全的重要因素。饲料在种植过程中受农药(如有机氯、有机汞等)或重金属(如铅、汞等)污染,或原料在加工、贮存、运输过程中受有毒有害物质(如霉菌毒素)污染,或某些细菌含量超标(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会通过饲料从而影响到人或猪只的健康。而饲料添加剂中某些矿物微量元素添加剂因生物学效价低,不能被动物充分利用,随粪尿排出而污染水源和土壤,这些物质又会在农产品中富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链。同时,超高剂量也会靠造成动物的肝、肾等内脏器官矿物微量元素(如高铜、高锌等)蓄积,影响畜产品的安全,直接对消费者产生危害。

3.生猪疫病种类的复杂化和变异性

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侵染畜体,使猪肉产品感官性状不良,营养价值降低,甚至完全失去食用价值。人食用有疫病的猪肉,可能造成感染或受到病原毒素的损害。猪肉中携带的一些人畜共患病的致病微生物,能传播一些人兽共患病,影响人类健康。动物中存在的微生物经过变异后也可成为人类新疫病的病原体,引起人类疫病的广泛流行,动物疫病已成为影响畜产品安全的主要因素。

正是因为猪病种类的不断变化,生产中不得不应用抗生素,长期使用使细菌产生了变异和耐药性,致使细菌性传染病进一步加重;生产者为了控制疫病不得不使用更大剂量的抗生素,这样便形成恶性循环,使猪体内的抗生素大量残留。由于人猪大部分病原相同,抗生素等药物也相同,这就给人类的疾病治疗造成了困难;一些新病原的检验技术落后,本身也会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

4.生产流通领域的污染

猪肉产品的不合理甚至非法加工过程,破坏了猪肉产品的安全和质量。目前一些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要求对生猪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但私屠滥宰现象屡禁不止。有些猪肉产品的加工经营者在加工、贮运过程中,为了追求产品感官漂亮、增加产品售价,滥用非食品化学物加工,非法过量使用一些碱粉、芒硝、漂白粉、色素、香精等,有些加工者为延长产品的货架期而大量使用抗生素或防腐剂,这些加工过程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食品流通环节中包装材料不合格,贮存保鲜技术落后,运输环境恶劣,病原微生物控制不当,造成微生物大量繁殖,产生二次污染,影响了产品的质量,造成安全隐患。

此外,屠宰及加工过程的环境因素如长途运输、激烈的驱赶、用力鞭打、电麻、烫毛水温等可通过影响风味物质生成过程而影响肉风味。

二、安全猪肉生产体系的关键控制点

1.改善饲养环境,提高猪只健康水平

人类不应视猪为单纯的肉品生产机器,而应当视为人类的朋友,在其短暂的一生中,要让其生活的更舒适些,免受寒冷酷热及疫病的骚扰,有表达自由感与社交的乐趣,当人们尊重其自然生活习性,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时,其会毫不吝啬地回报给人们更多的效益。

要给予猪只适宜的环境温度,可以缓解由温度引起的热应激和冷应激。应激会产生白肌肉(PSE肉)和黑干肉(DFD 肉)。冷应激环境下生产的猪,屠宰率较低,低温使后臀部肌肉的脂肪含量和皮下脂肪的含量增加,导致肌肉在后臀肉中占的比例下降,低温还增加了半棘肌的脂肪含量。

给予适宜的猪舍面积和运动场,可以减少饲养密度过大,活动空间受到限制而造成的拥挤应激。拥挤应激会造成动物的采食量下降、相互咬斗甚至死亡。发生拥挤应激时,动物耗氧量约是正常的10倍,产热约是正常的5倍,同时会导致多种酶类发生变性,磷酸肌酸和ATP 水平下降,糖酵解加强,乳酸大量蓄积,不仅可发生PSE 肉(苍白、柔软和渗水肉),而且引起猪背肌坏死以及乳酸堆积,降低猪肉品质。

提倡猪只福利。可以减少抓捕、急剧吆喝、驱赶、拥挤、斗架、强行灌食、电致昏迷等引起应激刺激,减少发生PSE肉、瘁死肉。为生长猪提供放牧运动条件或降低舍饲密度可以提高肌红蛋白浓度,促进肌内脂肪和肌间脂肪同步累积,同时降低血氨浓度。

加强饲养管理。猪的管理方法不当极易引起应激,应激直接导致屠宰后猪肉的品质。猪舍设计要合理,注意控温、通风,防止拥挤;注意猪群组合,避免任意混群,防止破坏原有群体关系;注意保持安静,避免惊恐不安,防止噪音和骚扰。注重猪的卫生状况,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药物残留。

改善饲养方式。传统饲养模式通常将断奶仔猪合为架子猪群体,放牧于田野的自然植被,采食天然青绿饲料、落果落叶、地下根茎和无毒真菌。这种放牧方式在客观上延长了生长期,使放牧的生长猪采食的能量和蛋白质仅能满足骨骼、肌肉、皮肤、内脏的生长而难以沉积脂肪。由于生长期长,四肢长期进行有氧运动,后期成熟胴体瘦肉着色深红(肌红蛋白浓度高),成熟度好。同时由于长期放牧运动,猪体液中碱储大,有利于缓冲屠宰后猪肉糖原酵解而导致的pH 下降,从而有利于肌肉系水力的稳定。农村散养的生长猪后期育肥常常拱翻和舔食垫料、腐蚀质的习性。腐蚀质中的硫胺素(风味前体物质)和维生素B(促进肌肉红度),有利于改善肉质。另外传统肥育期饲料通常调成稀料,育肥猪为了得到足够的营养常争取有利地形和位置,而每次抢食都是一次应激,使猪逐渐加强了对应激的适应,即增强了对肌肉糖酵解产生乳酸的耐受力,有利于缓解肉的pH下降。

2.饲料的科学配比和安全使用

饲料作为猪群生长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猪肉产品安全。饲料安全是猪肉产品安全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应建立无公害日粮营养开发体系。必须加强无公害、环保型、生态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开发,通过消除饲料抗营养因子,实现营养调控,提高饲料利用率,替代高铜、高锌、高砷。应用益生素、多聚糖代替抗生毒素,降低抗生素的残留对人体的影响。

养殖者应尽量采取自配料的形式保证饲料质量,根据猪不同生长时期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选用合适的饲养标准,选用适宜的饲料原粮,配制不同的全价配合饲料,确保达到高质量、高效益、低成本。

饲料原料要固定供应渠道,应使用绿色植物产品及其副产品,避免玉米、豆粕等原料中含有霉菌毒素及农药残留,同时要定期进行黄曲霉素、农药及重金属残留物检测。不使用变质、霉变、生虫或被污染的饲料,不应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泔水和其他畜禽副产品。制药工业副产品不宜于作生猪饲料原料。

3.安全使用饲料及饲料添加剂

在使用添加剂时更应遵守“绿色”的原则,发展“绿色添加剂”。酶制剂能减少无机磷的用量,提高饲料的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促进生长发育;酸化剂能增加采食量,提高蛋白质消化率,促进仔猪生长;饲用微生物制剂通过改善肠道菌系平衡。

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性饲料添加剂要求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嗅、味和组织形态特征,无异味、异嗅,并应符合规定标准。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遵照饲料标签所规定的用法和用量;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规定标准,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应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生猪饲料中不应直接添加兽药,生猪饲料中不应添加国家严禁使用的盐酸克伦特罗等违禁药物;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要求色泽一致、无发酵霉变、结块及异味、异嗅。产品成分分析保证值应符合标签中所规定的含量。生猪配合饲料中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允许量应符合规定。不同规格的猪对微量元素和药物以及其他添加物控制在安全量以下;饲料加工过程实行全程技术控制。

4.安全使用兽药和疫苗

加强对兽药生产的审批和监控,从源头杜绝违法药品的生产,加强对兽药经营部门的检查、定期与不定期对养殖企业的兽药使用、疫苗注射进行监督检查。猪场的兽药和疫苗必须从具有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正规厂家购进,在疾病的防治中应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用药过程严格遵守使用药物种类、剂量、配伍、期限及停药期,严禁使用违禁药物或未被批准使用的药物;不得使用磺胺类和人用抗生素等。

5.加强对生猪生产企业规程的监控

要求饲养企业在生产技术和管理方面都要符合规范,对于养猪企业可采用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如HACCP、GMP、ISO 质量认证体系等。对于执法部门则应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尽可能应用快速高效的检测方法,不但直接要对猪肉品质进行测定,还应建立可追溯性监控体系。一旦发现问题,可从原料到终端产品全过程各个环节所记载的信息中追踪流向,以切断源头,消除危害。

采用适当的屠宰方式,可减少宰前应激及宰后刺激(如电激)对肉风味的影响。屠宰前静候2~24 h 可使其对屠宰前的应激因素有一个熟悉过程,对于提高肉品风味具有一定的价值。减少应激诱因,在屠宰过程中,提倡剥皮法,屠宰过程要迅速,应在30~45 min 内完成,然后迅速在15℃下预冷,再在5℃下冷却,减少PSE肉的产生。

6.做好疾病的预防

做好疫病预防工作是保证猪肉质量的基础,应根据具体情况建立一套完整的防疫免疫程序,采取卓有成效的疫病控制措施。做好猪舍的定期消毒工作,做好常见多发病的免疫预防工作,定期驱虫,减少因猪发病使用大量兽药,造成药物残留的几率。无特定疫病区建设将是发展的方向,猪场应聘用具有执业资格的兽医师,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疫法》、GVP(良好兽医操作规范)开展工作。

猜你喜欢

兽药屠宰添加剂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赢创扩大在华涂料添加剂产能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地理复习课的“添加剂”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中兽药在家禽养殖中的作用与应用
兽药
食品添加剂有多可怕?
四措并举 五相结合——湖北省推进畜禽屠宰管理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