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地区青少年高血压的特点及发病诱因分析研究

2012-07-06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24期
关键词:发育血压青少年

李 禹

吉林省四平市医护卫生学校,吉林 四平 136000

1 内容提要

本研究论文属于基础医学领域的临床内科学领域。作者为从事青年中专医学教育的人员和相关机构的高级卫生医疗专业人员、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管理人员。

本文题目的选择是依据《国家高血压防治指南》、《四平市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四平市健康公益惠民工程和《青少年高血压预防与治疗项目实施计划》。本文在研究中结合四平市医护卫生学校,来源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16~18岁青年的优势状况,四平市区内中小学生的健康需求,确定了合理的区域青少年血压疾病的纵向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

本文项目通过样板式调查青少年高血压的发病情况,分析论证了青少年高血压的不典型等六个特点和涉及了七方面的青少年高血压发病诱因,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诊断和防治青少年高血压五方面的相应结论性措施。此项目以创新型、实用性的特点,达到了国家青少年高血压研究的先进水平。

本文项目被应用后,为遏制青少年高血压的最佳时期,正确进行诊断和治疗,大面积开展对青少年高血压群体进行干预,预防或推迟青少年人群的高血压发生,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2 技术原理

2.1 采用测量、判定青少年血压的方法 对部分中小学生和2008~2010年医护卫生学校621名7~18岁生长和长期居住在东北地区青少年进行的血压测量调查分析,技术要领、测量方式、测压数据共四种。

2.1.1 动脉血压超过该年龄组平均血压的2个标准差以上,或该年龄组在百分位数健在的血压曲线的95%以上。

2.1.2 8或8岁以下 DBP超过80mmHg,8岁以上超过90mmHg者,或一般 SBP在 120mmHg,DBP80mmHg以上者。

2.1.3 由于青少年首次测量血压时常处于紧张状态,影响测值,故必须数周内反复测定,至少3次以上超过此值者才能诊断为高血压。

2.1.4 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数据,参照全国血压偏高青少年体格发育调查,分析研究青少年体重等体格发育指标影响SBP升高和对DBP的升高关系的结论。

2.2 用数据分析的方法,结论青少年常见高血压六个特性

2.2.1 高血压比率的成年性 青少年常见高血压的比率接近于成年人的比率,调查发现,7~18岁的青少年高血压发病率已经达到9.4%,这结论与成年人的高血压比率十分接近。

2.2.2 青少年高血压的症状不典型性 体格检查时发现,青少年高血压症状多不典型,常常在其临床表现也和成年人高血压不一样,有的可能无症状,有的症状也可表现为头痛,但特异性不强,甚至可能误认为其他系统疾病。生长发育迟缓、恶心、呕吐、易激动生气、不活泼、视力障碍,甚至出现面神经麻痹、脑卒中、心功能不全等症状,这一般与疾病有关。

2.2.3 青少年高血压史家庭性 调查发现,青少年高血压有家庭史的约占了50%以上。只要父母一方患高血压,其子女就有较大机率发生高血压。

2.2.4 青少年高血压的多因素关联性 青少年高血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其发病与性格、学习工作紧张有关。性格内向、有抑郁倾向及肥胖者更易患病;低出生体重可能是青少年易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青少年高血压易受情绪及心理因素的影响,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交感神经性增加为主,故血压多变。

2.2.5 青少年高血压的主体继发性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一项研究发现7~18岁青少年高血压中67%为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高血压如果血压较高则80%为继发性高血压,因此,积极寻找高血压的病因对青少年尤其重要。

2.2.6 青少年高血压的并发症稀少性 由于青少年对高血压的耐受性较强,一般不会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及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如果发生尿中毒可能主要是由于肾脏疾病本身所致。但青少年高血压常发生左室重构,以室间隔增厚更明显,肥胖是LVMI增加的早期影响因素之一,除血压升高外,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参与了青少年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的发生。

2.3 分析循证青少年高血压的七项成因

2.3.1 青少年高血压患与年龄直接相关 自然史的调查和年龄分位血压值确定,发现青少年血压的百分位值有较大差异。

2.3.2 青少年高血压与种族有关 在汉族与少数民族青少年血压的调查中,发现回族和内蒙古高血压的患病率均高于汉族约0.6%。

2.3.3 青少年高血压与家庭史有关 分析研究提示,儿童与其父母和血压密切相关。遗传因素从出生时就影响血压,家庭血压的聚焦性常被用来证明血压的遗传性。调查的资料证明,双亲为高血压者子女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为45%。尽管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压有着密切关系,但父母患有高血压通常只能表明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不能证实可以预见后代将患高血压。

表1 -1 青少年年龄血压百分位值表

2.3.4 青少年高血压与体型有关 在年龄和其他体格发育相似的个体间,血压高低取决于身体的胖瘦程度,高血压与肥胖密切相关,50%的高血压青少年伴有肥胖。身体高大的青少年只要不十分肥胖,发生SBP偏高的可能性很小。体重等体格发育指标主要影响SBP的升高,而对DBP的升高关系较小,甚至青少年期超重也是以后发生高血压的强有力的危险因素。调查表明,有14.7%的肥胖少儿合并高血压,为正常少儿的3倍。城市5~10岁的儿童和11~18岁的青少年SBp和DBP升高与超重或肥胖的增加有关。体重及BMI与血压呈正相关 (P<0.001),与SBP的相关系数 (r)分别为0.33和0.18,与DBP的相关系数 (r)分别为0.24和0.11。青少年超重的百分率与血压 (SBP和DBP)有显著的相关性。

2.3.5 青少年高血压与性别有关 经过对样板青少年的体格发育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表明,男女生中都有相当数量的血压偏高者,3.8%男生和3.1%女生表现为单纯SBP偏高;2.7%男生、2.5%女生表现为单纯的DBP偏高;此外,表现为SBP和DBP都偏高的男生有1.8%,女生有2.3%。而且,以上数字还不包括占5% ~7%的SBP和DBP偏高男女生总数。说明EH倾向的青少年不在少数,故应引起关注。分析还表明,青少年血压集市的比例在男15岁、女13岁后有明显增高趋势,男生各相关系数普高高于女生。

2.3.6 青少年高血压与青春期发育有关 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其正常血压已接近成年人。如在安静状态时,血压高于140/90mmHg,就可以诊断为青春期高血压。引起青春期高血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青春期身体各器官系统迅速发育,心脏也随着发育,心收缩力大大提高,但此时血管发育却往往落后于心脏,导致血压增高。另外,青春发育时期内分泌腺发育增强,激素分泌增多,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刊物神经调节功能不平衡,也会产生血压增高现象。同时,青少年在迎考复习等特定环境下,由于精神高度紧张,大脑皮层功能紊乱,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失去正常调节,引起小动脉紧张性增强,外周循环阻力增加亦使血压增高。青春期高血压一般是青少年发育过程中的暂时现象,据医学家观察,大多数患青春期高血压的青少年体格发育都较好,各器官功能也大多正常。平时无显著的症状表现,只有在运动量过大或过芳疲劳时才表现有轻微的头晕乏力等症状。血压主要以SBP明显增高,可达140~150mmHg,而DBP多在正常范围内。

2.3.7 青少年难治性高血压与疾病有关 常见的难治性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大致:①心血管方面:先天性主动脉狭窄、腥主动脉发育不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等。②肾脏方面: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等。③肾血管方面:大动脉炎累及肾血管,肾动脉纤维肌性结构不良,外伤等。④内分泌方面: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但是青少年不同时期疾病又有所区别。

[1]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版《实用儿科学,第6版》.

[2]2004年卫生部《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最新指南》.

[3]Falkner教授著2004年《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治疗》.

猜你喜欢

发育血压青少年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青少年发明家
青春期乳房发育困惑咨询——做决定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孩子发育迟缓怎么办
最怕啥
中医对青春发育异常的认识及展望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