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西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2012-07-05张俊萍
李 蕊,张俊萍,张 慧
2010年1月—2011年8月,我院应用拉西地平治疗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病病人30例,其可满意地控制24h的血压,且对收缩压的变异明显减少,副反应少,安全性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病病人,均根据国际卫生高血压标准确诊,年龄60岁~79岁;男26例,女4例;其中高血压病1级8例,2级15例,3级7例;病史1个月至30年不等;合并糖尿病者4例,高脂血症者4例。
1.2 研究方法 停用所有降压药物2周后,开始应用拉西地平4mg,每日1次,每日晨08:00服药,共应用8周。
1.3 观察指标 在用药前与用药8周时均作24h动态血压监测,并观察治疗前后心电图、电解质、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率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 果
30例病人中,28例血压降至正常,有效率93.33%,2例(6.67%)因副反应停药(1例为心悸,1例为头痛)。所有病人电解质、心电图、肾功能、血糖、血脂均无不良改变,多数病人有轻微的心率增快现象,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详见表1。
表1 拉西地平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x±s)
3 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增高,同时由于人口老龄化,老年高血压病病人明显增多。高血压与脑卒中、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发生有直接联系,而老年高血压引起心血管和肾脏疾病的性较中青年病人明显加大[1]。因此,对老年高血压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在老年高血压病中,大动脉的硬化,导致血管的顺应性下降,引起收缩压明显增高,这是老年高血压病的显著特点,收缩压增高较舒张压增高更易引起冠心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增加心血管病发病率及病死率更严重的危险因素[2,3]。有研究表明,病人血压不论绝对值高低,血压变异性大者较变异性小者其靶器官损害的发生率更高,程度更重。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对老年人以抗高血压治疗,可使其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降低[4]。过去20年来应用了多种抗高血压药物,证实都有普遍降低高血压的效果。但药物治疗的选择必须以某一药物对特定病人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为依据。目前临床常用的降压药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离子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但根据老年人心血管的老化、药代动力学改变常伴有合并症等特点,各自有如下特点。
利尿剂降压效果可靠,但由于老年高血压病病人中血浆肾素、醛固酮水平下降,肾脏的潴水钠功能下降,导致老年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容量较低,对饮食中盐的升压作用敏感,老年高血压病病人的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血容量较低,如过度利尿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且老年人常合并糖尿病,利尿剂可致糖耐量减低。因此,利尿剂在老年病人中的应用应慎重。
β-受体阻滞剂:尽管有它一定的优点,但由于老年人心脏的老化,常有窦房结功能低下,心脏的顺应性降低,应用时应警惕诱发窦房结病变及心衰的发生。加之其对哮喘、外周血管疾病及对糖耐量的影响,使其在老年人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钙离子拮抗剂可分为三大类:二氢吡啶、苯烷胺类和硫氮卓酮类,它们的原型化合物分别为硝苯地平、异搏定和硫氮卓酮。这类制剂均为通过选择性阻滞钙离子流入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细胞内而起作用,但后二者可产生显著的心脏抑制作用,诸如减低心肌收缩力、抑制房室节功能,而导致明显的心率减慢。传统硝苯地平因其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故其以血管扩张为起因的反射性心动过速、周围性水肿、头痛、面部潮红、头晕、心悸的发生率高,且不利于缩小收缩压的变异性。清晨醒来时的高血压危象、急性心肌梗死和脑缺血现象越来越被重视,在选择抗高血压治疗时,对夜间血压高伴随清晨血压快速升高的病人的作用,是一重要的衡量标准,此类抗高血压药不易控制早晨的血压。
拉西地平是一种新的1,4双氢吡啶药物,它对血管具有强而有力的钙离子拮抗作用。它的显著特点是起效缓慢,比标准的双氢吡啶衍生物有更强的血管选择性,它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降压药,尤其适用于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降低老年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压水平很重要,因为他们夜间的血压较之正常人为高,这使发生以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血压在白天的明显波动受到良好控制,对老年人亦很重要,因他们的血压变异趋势高于年轻人。拉西地平对肾血流量有明显增加而不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它可产生一过性但并不明显的利尿及促尿钠排泄作用,对肾功能有益,无不良影响。亦适用于因治疗高血压而引起低血压出现的脑缺血病人,它不仅对电解质、血脂、血糖无不良影响,能使继发于高血压的早期左室改变逆转,而且对高血压有伴发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冠心病、周围血管病,肾衰或痛风)者同样安全。
[1] Levy D,wilson PWF,Andersom KM,etal.Stratifying the patient at risk from coronary disease:new insights from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J].Am Heart J,1990,119:712.
[2] Shep Cooperative Research Group.Prevention of stroke by antihypertensive drug treatment in older persons with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final results of the Systolic Hypertension in the Elderly Program (SHEP)[J].JAMA,1991,265:3255.
[3] Applegate WB.Systolic hypertension in older persons[J].Adv Intern Med,1992,37:37.
[4] Amery A,Birkenhager W,Brixho P,etal.Mortality and morbidity results from the European working party high blood pressure in the elderly trial[J].Lancet,1985,1:1349-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