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分析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2012-07-05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周 蓉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我国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导致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日益高涨。据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物流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即院校培养和社会培养。尽管近年来各高校及培训机构培养了大量的物流人才,然而这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视角与企业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导致了物流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其中,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载体,存在诸多问题。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课程的内容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因此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应以职业技能的形成为主线。整个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分析专业针对的职业领域岗位群对人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将专业职业技能标准融入课程体系中。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致力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努力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就如何构建适合地区物流发展水平且以职业技能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进行探讨。
1 相关研究综述
陈解放 (2007)指出,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具有两大功能:一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二是带动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改革。王琴 (2009)在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化改革》一文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传统的课程设置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容易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等一系列问题,必须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由学科本位转向就业导向。在具体的课程体系构建方式上,姜大源 (2009)指出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三步过程,第一步为工作任务的分析,第二步为行动领域的归纳,第三步为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化。王贵斌等 (2008)基于国际物流岗位群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国际物流人才应具有的能力、素质及知识结构,构建了高职物流管理课程体系。他强调将课程体系模块化,把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基础知识、贸易业务模块、业务运作模块等五个模块,并增设选修课。
从学者们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载体,直接关系到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专业建设的成败。在如何建设课程体系的问题上,姜大源教授给出了很好的指导原则。但现有的研究忽略了两个方面:第一,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课程体系中的体现。学生的职业素养应该是全面的,即高职教育不仅应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现有的研究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都过于强调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第二,忽略了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提升。现有的研究只是对学生毕业的就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而忽视了学生作为高职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今后在职业生涯中是有一定提升空间的。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不仅要满足学生第一线岗位的能力需要,还要考虑到今后学生的提升岗位。
2 课程体系构建过程及职业能力分析
2.1 构建过程
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分析学生就业岗位群的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与工作流程,根据主要任务分析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根据职业能力确定课程,遵循学习和认知规律,对专业课程进行排序,最后由企业专家进行鉴定,不断修改,直至满意。构建过程如图1。
2.2 物流岗位群及职业能力分析
2.2.1 物流岗位群分析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企业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通过几年的岗位锻炼,可以逐步提升为中级物流管理人才。通过对武汉周边地区的物流企业的岗位调研,对其所需要的一线技能岗位以及今后的发展岗位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具体如表1。
表1 物流岗位名称表
2.2.2 职业能力分析
高职培养的学生定位于高技能,高技能不仅局限于完成某一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所必须的动作技能,同时还应包括心智技能,即思考、感悟和创新等技能。拥有这些技能之后,学生不仅能从事基层一线的岗位工作,还能随着经验的增加,逐步跨入更高一层的岗位,即发展岗位。那么高技能的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能力呢?
美国波音公司对员工的10条素质要求中,专业技能只占三成,七成是通用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针对企业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在考虑所需要的物流人才时非常重要的因素排在前几位的有实践动手能力、个人工作态度、个人道德修养、团队合作精神、持续学习能力。这提示我们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不是具备狭隘的专业技能能力,而是针对特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必需的 “全面”的职业能力。同时专业和职业已不是终身对应的关系,个人的职业身份在不断模糊,转工转行、创业发展的人群在不断扩大,因此高职学生要适应社会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岗位迁移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也就是拓展能力。
因此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而这种职业能力应包括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拓展能力。通用能力是毕业生应具备的一般能力,包括基本文化素质、基本身心素质、个人道德修养、团队合作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等企业关注的几个方面。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是有着全面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是指胜任物流业的基层目标岗位工作以及发展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强调专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注重专业技能的掌握。专业能力根据基层岗位的需要与发展岗位的需要又可分为核心专业能力与发展专业能力。拓展能力主要培养学生岗位迁移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2.3 职业能力标准
根据就业岗位及岗位要求,以及职业能力分类,总结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标准,具体如表2。
表2 职业能力标准
3 基于岗位分析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3.1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武汉及湖北物流发展需要,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以及多种物流基层岗位操作技能和管理理念,适应制造型企业、商贸企业、物流企业对物流一线操作岗位要求,并能持续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3.2 课程体系构建
3.2.1 课程选取原则及模块分类
课程选取原则为:在培养目标的引领下根据地区发展所需要的岗位能力要求选取相关课程;根据专业能力培养与德智体全面发展相结合选取课程。
课程体系遵循 “三三”分类原则进行模块分类。即整个课程体系分为三大模块,即: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拓展课程。其中,通识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专业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拓展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拓展能力。同时,在专业课程中,又分为三个模块,即专业支撑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提升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提升课程分别针对基层就业岗位和发展岗位设置。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而对于专业支撑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核心课程和提升课程。
课程授课顺序按照循序提高的原则由通识课程→专业支撑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提升课程→拓展课程的顺序进行排列。
3.2.2 课程设置
(1)通用课程设置
主要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通用能力是毕业生应具备的一般能力,包括基本文化素质、基本身心素质、个人工作态度、个人道德修养、团队合作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等几个方面。其中,个人工作态度、个人道德修养、团队合作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在企业调研中是企业最关注的几个方面,而基本文化素质、基本身心素质则是一个大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其设置如表3:
表3 通用能力与课程设置对应表
(2)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根据初始岗位与发展岗位又可分为核心专业能力与发展专业能力。在专业课程中,又分为三个模块,即专业支撑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提升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提升课程分别针对专业核心能力与专业发展能力。其中专业核心能力是初始基层岗位所必须的,而专业发展能力是发展岗位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支撑课程并不特定针对一个具体岗位,但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而对于专业支撑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核心课程和提升课程。具体设置如表4。
(3)拓展课程设置
拓展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岗位迁移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根据我们总结的学生的拓展能力,设置了几门拓展课程:如商务谈判、CAD软件操作、统计与市场调查、创意与思维、电子商务认知等课程。
表4 专业能力与课程设置对应表
3.3 理论实践一体化实施方式
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践活动通常集中于一个学期的数周或临毕业的一两个学期完成。这种实践与理论分离的现象是不利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德国 “双元制”课程体系和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MES课程体系就是一种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最终目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典型范例。这些课程模式的核心都是打破了传统的学科课程结构,按职业技能的实践需求来重新组合课程,体现了以职业为中心,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实践活动为纽带,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高职应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裁减重组,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交叉互补和综合,改变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机械分离的情况,将两者有机结合为一体,培养能与现代企业相关的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的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自身实践情况选取仓储与配送等六门课程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式,取消这六门课单独的实训课程,将理论实践两者溶为一体,受到学生的欢迎。
通过上述措施与方法,以职业技能的形成为主线,同时反映地区发展特色与工学结合特色、满足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基本形成。通过重构课程体系,使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更有力地实施,企业更欢迎这些学生,他们在学校所掌握的技能与就业岗位的要求对口,与市场接轨,我们的高职教育才会更有成就。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66-70.
[2] 王贵斌.国际物流岗位群分析及高职物流管理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8(17):17-24.
[3] 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7):52-54.
[4] 王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化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9(16):15-19.
[5] 刘宗劲.高职教育工学结合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