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电影资料馆馆藏集锦

2012-07-05顾问朱天纬赵童生

电影 2012年4期

顾问/朱天纬、赵童生

文/李建军、李一杰、孙笑尘、夏茂恬、万珺之

卷首语:

1958 年建立的中国电影资料馆,已经拥有50多年的历史。目前,它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电影档案馆,也是亚洲最大的电影资料馆。作为一个集电影收藏、保存、研究、教学和开发利用于一体的全面型和多功能的电影文化事业单位,它更以世界上最大的关于中国电影影像的收藏成为国际电影资料馆联合会的正式成员。

自成立之日起,中国电影资料馆就开始了电影艺术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馆藏的电影艺术档案按照档案的载体形式划分,可以分为以胶片为主的活动影像,和以纸张为主的文字图片两部分。活动影像主要包括完成拷贝、影片素材,文字图片部分主要由文学剧本、分镜头剧本、完成台本、影片故事说明、剧照、海报等组成。目前,资料馆拥有两座大型影片资料库——北京电影资料库和西安电影资料库以及各种不同规模和档次电影放映厅、电影文图资料库、录像、光盘视听室等。50多年来,资料馆已收藏有各个时期的中外影片3万多部,影片素材18000余套和大量珍贵的电影海报、文图及录像资料,其中的珍本、孤本不胜枚举。

在馆藏的胶片珍品中,有记录中国近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影片,也有拍摄于抗日战争期间的《民主边区陕甘宁政府》、《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别名《南泥湾》),以及表现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珍贵历史镜头;有拍摄于 1922 年的《劳工之爱情》,也是中国电影资料馆收藏中年代最早的影片,还有产生于上世纪 30——40 年代的一批在中国电影发展进程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故事片等。

对于电影来说,其海报和剧照是最具电影宣传力度,也是最直观反映影片情形的艺术档案。中国电影资料馆收藏了民国时代以来大量的电影海报和剧照,其中收藏年代最早的海报是1934年的电影《再生花》。早期影片的艺术档案,除了影片海报和剧照,还包括大量的电影广告、说明书,在信息传播方式单一的时代中,它们是宣传推销电影的重要手段。随着电影影响的日益扩大,除电影广告、说明书的形式外,《电影杂志》、《明星特刊》、《影戏春秋》、《银光》、《电影月报》等早期电影刊物也应运而生。

这些最初的电影艺术档案至今已经历了百年的历史变迁,如今的电影艺术档案已是另一种“花样年华”。但当年它对人们认识电影,传播电影知识、电影文化、促进电影与观众的联系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我们今天了解和研究中国电影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录。中国电影资料馆收藏的不仅仅是电影艺术档案,更重要的是收藏历史,它们见证了中国电影百年的成长历程。

《定军山》剧照(1905)

清朝内阁大臣那桐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十二月十一日日记中记载了“看任景丰洋影”

谭鑫培(1847-1917)

1 20世纪20年代法国百代公司生产的9.5mm电影放映机。

馆藏20世纪20年代法国百代公司生产的9.5mm电影放映机

2 《定军山》剧照(1905)——中国最早的艺术档案

1905年秋夏之际,为给京剧艺术大师谭鑫培祝寿,由任庆泰主持,将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中几个做功强的片段如“请缨”、“舞刀”和“交锋”拍摄下来,这就是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影片是在丰泰照相馆院中的露天广场上拍摄的。摄影机架在那里,任由演员在镜头前表演动作,光线也是自然日光。担任摄影的是任庆泰最亲近的摄影师刘仲伦,任庆泰的角色则相当于今天的导演。这部影片的拍摄一共花了3天时间,完成片长度为3本,约600英尺。按照当时的放映速度大约能放映10分钟左右。因此,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实际上是一部戏曲短纪录片。遗憾的是,《定军山》的胶片早已丢失,最普遍的说法是在大火中被烧毁。丰泰照相馆和大观楼都着过火,《定军山》胶片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被烧的,至今是个谜。《定军山》只留下了一张剧照,让世人直观感受中国第一部电影的信息。但这张照片是否谭鑫培拍摄电影《定军山》时留下的剧照,曾在学术界引发很大的争议。

丰泰照相馆遗址(2003年拍摄)

3 《影戏杂志》(1921)——中国最早的电影杂志

1921年12月创刊于上海。它是中国第一本铅印的专业电影杂志,有许多率先垂范的地方:一是有责任明确的编辑(顾肯夫、陆洁、张光宇);二是有鲜明的办刊宗旨:1、发扬影戏在文学美术上的价值。2、介绍有价值的影片给读者。3、防止有害影片的流行。4、在影剧界上替我们中国人争人格(顾肯夫的《发刊词》)。这样的办刊理念即使在九十年后的今天也依然难能可贵;三是首次翻译了沿用至今的电影术语“导演”、“明星”、“电影本事”等,功不可没;四是开始关注中国自己的影片并有了电影评论的滥觞之作;五是首次介绍了电影新品种卡通片的制作,打开了观众欣赏电影的新视野。

《晨星》第六号《苦儿弱女》特刊

《影戏杂志》(1921)

4 《晨星》(1922)——中国最早的电影公司特刊

1922年创刊的《晨星》是我们目前见到的中国最早的一种电影公司特刊。从明星公司创立伊始,为了扩大自身的影响,明星公司以“晨社”的名义将较有影响的《影戏杂志》从第三期后就改为不定期的《晨星》杂志,用以宣传本公司的新片。当年,卓别林的影片在中国引起轰动,明星公司马上跟拍模仿卓别林的滑稽影片。接着就在《晨星》创刊号上为自己刚拍成的《滑稽大王游沪记》和《劳工之爱情》作宣传。第二年,明星公司另寻出路,改拍“社会片”《孤儿救祖记》。于是《晨星》第三号《孤儿救祖记》大32开,共有20页,封面用红色套印着中英文刊名《晨星》。刊名是晨社和明星二者的结合,封二封三全部是商业广告,特刊中除演职员表人物肖像和剧照外,全文发表了影片故事和字幕,最后介绍了影片中五个主要演员。公司董事兼经理等数职的周剑云在本刊导言中写道:发行特刊一方面要借影片传布的能力显出广告的效应,另一方面也要趁此机会,竭力介绍新影片的内容,使得观众格外明白些。最终目的是“使得中国影戏之路,早日开辟成功。”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晨星》是一本真正以国产电影为报道对象的电影杂志。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电影尚处于启蒙阶段,电影刊物主要刊登外国电影的消息、电影故事、演员介绍及少量影评等。《晨星》的出版无疑扩大了国产影片的影响。其“某某影片号”的编例到 1925 年开始盛行,并随着国产影片的发展和印刷技术的提高,内容更丰富,印刷更精美。

《阎瑞生》剧照

电影《阎瑞生》说明书

5 北平中天电影院印制的《阎瑞生》电影说明书(1921)

1921年出品的《阎瑞生》是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而这页《阎瑞生》电影说明书则是由中天电影院于1922年发行的,说明书的顶端是影院的名称和地址,底端标明影片的长度及放映的档期,说明书的右侧介绍了影片拍摄情况及本院放映日期,左侧则是不同场次的放映时间,并分别介绍了楼上楼下,前排后排,女座,包厢等不同层次的价位。小小一张长22公分,宽21公分的套色说明书容纳了众多的各类信息,需要进一步考证的是,它与影片《荒山得金》的电影说明书很可能是我国最早的电影说明书(正在寻找后者)。

6 北平开明电影院印制的《孝妇羹》电影宣传广告(1923)

这张广告宣传的是1922年,由商务印书馆影片部根据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珊瑚》改编拍摄的《孝妇羹》。在整个版面里其片名与影院名称的字体令人印象深刻。

《孤儿救祖记》电影宣传广告

7 北平中天电影院印制的《孤儿救祖记》电影宣传广告(1923)

1923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孤儿救祖记》轰动一时。在中天电影台的宣传广告上,除原有内容外,还增加了影片预告及商业广告,重点介绍了《孤儿救祖记》的放映盛况、影片内容、社会意义及影片艺术性等内容。丰富的内容加以彩色的印刷,势必引起人们的观行欲望。

8 北平明星电影院印制的《爱国者》电影宣传广告(1924)

1924年,北平明星电影院放映的《爱国伞》的宣传广告,给我们的第一个感觉恐怕是在设计上。其文、图、字体的选择与组合有了更高的追求,16开的版面附上影片的剧照,完整的影片故事成为宜传广告的主要内容,整个版面从形式到内容看上去更加悦目和讲究。

影片《爱国伞》说明书(1923年商务印书馆出品)

9 《影戏说》(1924)——中国第一部电影理论专著

1924年徐卓呆编译的《影戏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电影理论著作,当时,中国电影尚处于起步阶段,对电影的本性还缺乏全面的认识,而《影戏学》强调电影与戏剧的区别,确认电影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在当时的电影界有很大的实际价值。

10 《中国电影年鉴》(1926)——中国第一部电影年鉴

1926年,周剑云编纂的《中国电影年鉴》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电影年鉴。

1927年《中国电影年鉴》封面

11 《野草闲花》插曲《寻兄词》(1930)——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

1930年,电影《野草闲花》中阮玲玉与金焰演唱的《寻兄词》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发出自己的声音。《野草闲花》的插曲,导演孙瑜自己作词,其弟孙成璧作曲,电影主演阮玲玉和金焰两人合唱,事先灌录成蜡盘唱片,影片放映时配合画面现场放出。从那时候开始,10多年间,当时中国最优秀的音乐家都参与了电影音乐的创作,留下了一首又一首灿若明星的曲子。在早期电影还没有更多娱乐手段的前提下,电影歌曲作为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道具为电影的商业成功铺平了道路。

影片《再生花》海报(1935年明星影片公司出品)

12 《再生花》海报(1932)——中国电影资料馆馆藏年代最早的海报

这张《再生花》的海报,印制已经相当成熟,色彩鲜艳抢眼,以突出的位置描绘了著名电影演员、当时的电影皇后胡蝶在影片中兼饰的大宝和二宝这对姊妹花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在海报的上方,专门为各电影院留下了书写自己名字的位置,可见应该是明星影片公司印制后,发给各电影院的。从中也可以看出,明星影片公司为了宣传自己出品的影片所作的市场推广工作。这张《再生花》的海报,是经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工作多年的一位老同志的介绍,从一位收藏者手中收集来的,这张海报在他的手里精心收藏多年,品相非常好。它成为中国电影资料馆收藏的海报当中,出品年代最早的影片的海报,是极为珍贵的收藏品。如果说略有一点遗憾的话,那就是如果这张海报是《姊妹花》的,那就更加完美了。

13 《明星日报》(1933)——胡蝶获得第一位电影皇后

陈蝶衣在1933年创办《明星日报》,年仅27岁。由于是无名小报,虽然售价大洋1分,但还是卖不动。于是陈蝶衣就想出了发起了一场评选电影皇后活动的招数,以扩大《明星日报》的影响。由于事属创举,起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参加投票的观众不是太多。陈蝶衣又出一招,《明星日报》不惜篇幅,每日将选举票数、投票人及被选举人的姓名公诸报端,读者们看到自己的名字竟然跟明星排列在一起,顿时热情猛增,这样,报纸在两个月内就收到数万张选票。在选举过程中,三位著名电影女明星——明星公司的胡蝶、联华公司的阮玲玉、天一公司的陈玉梅的票数非常接近。竞争越来越激烈,声势也越造越大。投票一直延续到2月28日晚上10时。当天晚上,《明星日报》在上海北京路大加利莱社举行了盛大的影后揭晓仪式,到会的上海各界名流和闻讯赶来的影迷们把这里围了个水泄不通。结果胡蝶得21334票,陈玉梅得10020票,阮玲玉得7290票,胡蝶以巨大的优势胜出,获得了“电影皇后”的称号。《明星日报》也借此机会,一跃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娱乐报纸。

14 陈波儿和影片公司签署的片酬合同(1934)

目前中国电影资料馆还馆藏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女明星陈波儿留存的两份片酬合同。一份是1934年4月,陈波儿正式进入明星影片公司,5月签订的拍摄无声影片《青春线》的合同,期限为4个月,片酬300银圆。见证人张凤梧(阿英)、郑君平(郑伯奇)。几乎同时,1934年5月,陈波儿又与电通公司签订了拍摄有声影片《桃李劫》的合同。约定从5月1 6日到8月1 5日,整整3个月期间参加影片《桃李劫》的拍摄工作,担任女主角,片酬300银圆。分两期支付:第一期150银圆在合同签订之日支付,第二期150银圆于全片完成后支付。合同介绍人司徒慧敏,证明人应云卫。

陈波儿的片酬合同(1934)

15 孙瑜导演《大路 》剧本手稿(1934)

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史上,孙瑜是一位无法绕过的导演,而他拍摄于1934年的影片《大路》则是一部无法绕过的电影,堪称中国无声电影的巅峰作品。从手稿的字迹判断,《大路》手稿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并在之后经过了数次修改,这说明孙瑜先生在《大路》的创作过程中充满了激情。孙瑜先生接受过西方正规的电影教育,因而专业功底非常扎实,如手稿中频繁使用英文缩写,分镜头剧本详细而严谨。他又非常重视细节处理,一些重要的场景有详细的草图,甚至包括演员的站位,手稿上还有很多录音设计,如茉莉唱《新凤阳歌》时的音响设计、撕支票的清脆声音等,由此可见孙瑜先生对影片全方位的控制不仅体现在导演和编剧上,甚至还延伸到电影的方方面面。曾有人根据《大路》中茉莉和丁香亲昵的镜头判定这是一部同性恋电影。而孙瑜先生在手稿中已经提供了反证:“茉莉抱着丁香像抱着一个小孩。”因而,过早丧母的丁香对茉莉的亲昵只是出于对母爱的渴求。手稿中,孙瑜先生还表达了想拍摄《新大路》的想法,可惜最终没能实现。

著名导演孙瑜捐赠的《大路》手稿

《艺华画报》创刊号

16 《艺华画报》(1936)——《化身姑娘》登上创刊号

1936年,《艺华画报》由艺华影业公司编辑出版,当时负责艺华宣传的龚之方担任主编。1936年6月6日,艺华影业公司摄制的“软性影片”代表作《化身姑娘》在金城大戏院上映。袁美云在《化身姑娘》中的男装扮相非常的帅气,当时获得很大的商业成功。但此片随即却遭到一些左翼进步人士的抨击,指其“迷醉于男化女、女化男的各种胡闹的玩意里”。因此,袁美云登上《艺华画报》创刊号封面人物。

《抗战电影》创刊号

17 《抗战电影》(1937)——当时全国唯一的电影杂志

1937年3月31日,当时全国唯一的一份电影杂志《抗战电影》在武汉创刊问世。唐纳担任主编,只发行过一期就停刊了。

18 《电影艺术》——左翼理论批评刊物

1932年7月8日,左翼电影工作者创办了自己的理论批评刊物《电影艺术》杂志,旗帜鲜明地进行宣传和斗争。办刊宗旨是:“公开的斗争,客观的批评,理论的研究,学术的介绍。”该刊的编辑是陆小洛和沈西苓。

《歌女红牡丹》剧照

19 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文图资料

1931年3月,由上海的明星公司拍摄的《歌女红牡丹》公开上映,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由此问世。有声电影有“腊盘发声”和“片上发声”两种技术。前者是将声音刻录在唱盘上,放映时与影片同步播放,为电影配音;这也是世界上有声电影最初问世时采用的方法。诞生于1927的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片美国的《爵士歌王》就是如此。后者则是今天普遍应用的在胶片上录制声音的技术。由于成本和技术水平的原因,《歌女红牡丹》采用的是成本低廉、制作简单的腊盘发声方法,因而,它实际上应该称作是中国第一部“腊盘发声”的有声片。严格地说,《歌女红牡丹》只能算是一部“半有声片”,因其只注意了对话的有声,而忽略了周围环境的音响效果,所以看起来只有人说话或唱戏时有声,其它周围事物都是静悄悄的。这当然也是初期有声电影的通病。只可惜该片的拷贝已不存,目前中国电影资料馆只留存了《歌女红牡丹》的文图资料。

《歌女红牡丹》剧照

《劳工之爱情》剧照

20 《劳工之爱情》(1922)——中国电影资料馆馆藏最早的一部中国电影

《劳工之爱情》是一部全长只有22分钟的无声滑稽短片,由明星电影公司1922年租借意大利商人劳罗的玻璃棚拍摄,该片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劳工之爱情》推出后,引领了20年代滑稽片的潮流。《劳工之爱情》之所以成为中国电影资料馆馆藏最早的一部中国电影,是因为观众不知道中国早期电影的保存多么艰难,早期影片的片基是硝酸纤维素材料,在摄氏43度时就会自燃,俗称“易燃片”,所以对它的保存相当的困难。研究电影史的专家或是资深影迷或许曾在VCD上看到过划痕斑斑、画面极为粗糙的原始版本,但是2011年“世界视听遗产日”时,《劳工之爱情》作为中国电影资料馆数字化修复工程代表影片首度公映,还是引起了电影界的不小反响。精修后的影片画质清晰许多,衔接较为顺畅,按照“修旧如旧”的总原则尊重默片本身的诸多特点,保留了原片的诸多痕迹,充分呈现了早期滑稽喜剧片的夸张动作和表情。

《西厢记》(1927年)崔莺莺(右,林楚楚饰)与红娘(左,李旦旦饰)

21 《西厢记》(1927)——目前留存最早的一部古装电影

1927年的《西厢记》是古装片高峰期的作品,侯曜在拍摄《西厢记》时,使用了当年最先进的拍摄技艺,多机位拍摄,多种光源的运用,在杭州灵隐寺实地取景,动用上千人的群众演员,都对后来古装片的拍摄产生影响。该片一经推出就在上海和香港掀起了一股“古装片热”,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中国各电影公司共拍摄古装片多达75部之多。但真正留下来的并不多见,《西厢记》是目前留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古装电影,堪称“古装片的鼻祖”。

孙中山总理奉安典礼》剧照

22 《总理奉安典礼》(1929)——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影片作为孙中山先生葬礼即奉安大典的活动全记录,详尽地展现了这一历史事件的全貌。作为可视性的历史现场记录,是孙中山研究、中国现代史研究和国葬形式与习俗研究的珍贵史料。2010年2月22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召开会议,按照“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入选标准,正式将中国电影资料馆馆藏的纪录片《总理奉安典礼》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23 《国货年》《航空救国》《神秘小侦探》《漏洞》《抵抗》(1932—1934)——保存年代最久远的“万氏兄弟”作品

1931年后,“万氏兄弟”在当时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怒潮和左翼文化运动的影响下,立志让动画参加抗日行列,1932年——1934年先后拍出具有反帝内容的《航空救国》;提倡国货的《国货年》、《漏洞》、《抵抗》等黑白动画短片。这是中国电影资料馆目前保存年代最久远的“万氏兄弟”作品。

24 《民族痛史》(1933)——中国第一部国内获奖的动画

《民族痛史》这部有声动画片编剧、导演、摄影、录音都由万氏兄弟担任,1936年明星影业公司摄制完成。《民族痛史》是一部反帝题材影片,影片描写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当时的统治都实行卖国投降政策,签订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沦为帝国主义殖民地。《民族痛史》于1934年获国民党政府内政部、教育部奖状。这是中国第一部在国内获奖的美术片。

《渔光曲》(1934年),小猫(右,王人美饰)和小猴(左,韩兰根饰)在艰难的生活中长大

《渔光曲》海报

25 《渔光曲》(1934)——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中国电影

1934年6月14日,电影《渔光曲》在上海金城大戏院首映,由此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著名事件。那一年的上海遭遇60年未遇的酷暑,《渔光曲》便在那流火一般的季节里连映八十四天之久,一举打破了此前由《姊妹花》所缔造的六十天的国片放映记录。人们为此打趣道:究竟是天气热,还是影片更热?1935年2月的莫斯科电影节上,《渔光曲》荣膺“荣誉奖”,成为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中国影片。

动画片《神秘小侦探》剧照组图

26 《北战场精忠录》(1937)——中国第一部直接表现抗日战争的故事片

抗战电影的高潮发生于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此时抗日战争在中国全面爆发,国共合作初步建立,中国抗战进入新的阶段。而由于中国此时已被战争分成了几个区域,与抗战题材有关的电影也形成了不同的类型。在国统区,抗击日寇侵略的场面直接成为电影的题材。1937年,费穆导演的《北战场精忠录》是第一部直接表现抗日战争的故事片,影片在故事情节中还插入了一些战场上的激战镜头,令观众直接感受到战争的气氛。

《马路天使》剧照

27 《马路天使》《桃李劫》《十字街头》《风云儿女 》(1934-1937) —— 抗 战前中国电影高潮时的代表作

1934年,左翼电影工作者开辟了新的制片阵地——电通影片公司,拍摄了《桃李劫》、《风云儿女》等优秀影片,随着影片的放映,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运动”将中国人民爱国运动推向一个新高潮,上海电影界为适应新的形势,建立起电影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继“国防文学”口号提出后,1936年2月,“国防电影”作为电影创作口号也被提出。1936—1937年7月,上海各电影公司拍摄出一批不同题材样式和内容的国防电影,有《生死同心》、《压岁钱》、《十字街头》、《马路天使》、《迷途的羔羊》、《狼山喋血记》、《壮志凌云》等影片。这批电影堪称抗战前中国电影高潮时的代表作。

《都市风光》(1935年),李梦华(左,唐纳饰)、张小云(中,张新珠饰)与王俊三的秘书(右,顾梦鹤饰)在电影院里尴尬地相遇

《都市风光》剧照

28 《都市风光》(1935)——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片

袁牧之一生只编导过《都市风光》和《马路天使》两部影片,两片都成了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瑰宝,然而后人提及袁牧之,多半只知《马路天使》而不晓《都市风光》。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音乐喜剧片,这一独特的电影类型不仅前无古人,且至今少有来者,它在音乐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此前的中国电影音乐,无非是几段中国古曲或西洋老调,最多不过加上几支时尚歌谣。袁牧之竟然一次请来黄自、赵元任、贺绿汀、吕骥、施谊等多位音乐家,特地为《都市风光》量身定做,主题歌、电影主题音乐、动画主题音乐、背景音乐和音乐统筹各有专人,既各有所长又浑然一体,且始终紧贴电影画面中都市风景和人物的心理、动作、行为的微妙变化,声画协调。该片的音乐还有明显的叙事功能,那就是对画面人物及电影故事进行描述兼幽默讽刺的“评点”。无疑,《都市风光》的电影音乐不仅是中国电影音乐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也是有声电影艺术中的一大奇观。

29 《夜半歌声》(1937)——中国第一部恐怖片

《夜半歌声》一片在三十年代名扬大江南北,导演是美专出身的马徐维邦,他因此作被称为“中国的希区柯克”。1937年新华公司投资拍摄《夜半歌声》,公司老板张善琨时称“噱头大王”。为配合影片上映,张别出心裁地搞了个广告,在昔日热闹地段跑马厅对面的新世界与国际饭店间,悬挂了一幅高达八层楼般的巨大海报。画面极尽渲染阴森恐惧之氛围,刻意营造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觉:男女主人公互相手拉着手,四目睁得精圆,表情惊悸失态;广告下方是一个鸡皮鹤发老态龙钟的婆婆,弯腰驼背手持蜡烛……更轰动的是,没过多久广告画报的下角纸裂开了,当风吹来时,持烛的老太给人一种前后摇动,烛光忽明忽暗的恐惧感。偏巧,有母子二人路过于此地,被这场景吓得魂飞魄散,竟昏死于地。后虽经力救,仅保母亲存活,十岁的男孩子魂归黄泉。顿时“吓死人喽”的大呼小惊声,传遍了申沪的街头巷尾茶楼酒肆。新闻界更是抓住契机大力报道,使《夜》片声誉传遍四方。结果在外埠上映前就先行产生了轰动效应。

《夜半歌声》剧照

《乌鸦与麻雀》海报

30 《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小城之春》《万家灯火》《天堂春梦》《乌鸦与麻雀》(1945-1949)——抗战胜利后不同流派电影的代表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宣传部和国防部分别接管了上海、北平、长春、南京等地的电影产业。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一部分革命和爱国的电影工作者进入由中央电影摄影场改组的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电)各厂,利用国民党的电影基地,拍摄进步影片;另一部分参加进步电影的基本阵地昆仑影业公司,对文华、国泰、大同等民营影片公司也采取团结、支持、争取和协作的方针,使之拍出进步影片。这样,在1946—1949年间拍摄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松花江上》、《夜店》、《天堂春梦》、《幸福狂想曲》、《小城之春》等不同类型的优秀影片。

《小城之春》剧照

《一江春水向东流》剧照

动画片《铁扇公主》剧照

31 《木兰从军》(1939)——“孤岛电影“中成就最大的一部古装片

纵观“孤岛”影坛,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商业电影的重要类型——古装电影大量问世。创作者无法像大后方影人那样直言无忌地正面表达抗日内容,只能在商业片的“外衣”下,借用历史上或民间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巧妙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由欧阳予倩编剧、卜万苍导演的《木兰从军》,是“孤岛”时期成就和影响最大的一部古装片。经过加工改编并赋与时代意义的古代女英雄的故事,引起当时观众的广泛共鸣,创下同一家影院连续放映85天的纪录。

《木兰从军》(1939),木兰(右一,陈云裳饰)军功卓著,成为大元帅

32 《铁扇公主》(1941)——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

1940年美国迪斯尼推出的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在上海的热映对万氏兄弟触动很大,他们决心拍一部高质量的国产动画长片扬眉吐气。因为风险大,《铁扇公主》险些夭折,但是万籁鸣拍着胸脯担保不亏本才使得本片没有半途而废。结果100多人经过一年半的苦干,最终完成的这80分钟的动画长片再次震惊上海,它的票房收入超过了当时上映的所有故事片,而《铁扇公主》也成为当时比肩世界动画电影的一出杰作。但《铁扇公主》并不只是一部简单的动画片。在那个写满屈辱的年代,万籁鸣希望借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扇起全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很快,日本军部就下令在日本禁映《铁扇公主》。与此同时,《铁扇公主》也引起了另一位日本漫画家的注意,他就是日本动漫的鼻祖——手冢治虫。在看过万籁鸣的《铁扇公主》之后,他放弃了医生的职业,拿起了画笔,这才有了后来的《铁臂阿童木》。

33 《生死恨》(1948)——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

1948年6月,在导演费穆的周旋努力下,由著名电影事业家吴性载投资的华艺电影公司终于开拍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彩色戏曲片——《生死恨》。这部电影由颜鹤鸣担任彩色录音指导,影片用的也是由他从美国带回的16毫米安史哥彩色反转片。拍摄时正逢盛夏,加上拍摄彩色片需要高强度的灯光,又没有降温冷气设备,演员被烤得非常辛苦。在摄制人员、演员及投资方的齐心合力下,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八月底把拍摄完成的彩色底片冲洗出来,梅兰芳和费穆看后都很满意,随即邮寄到美国扩印成35毫米的彩色拷贝,再寄回上海。虽然由于是手工冲洗及没有恒温设备的限制,加上在美国由小底平翻印成大拷贝,色彩还原上大打折扣,声画一致上也有欠缺,但毕竟是由中国人自己拍摄的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观众对影片的反应仍非常热烈,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

《生死恨》剧照

34 《桥》(1949)——新中国成立后摄制的第一部故事片

东北电影制片厂1949年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拍出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桥》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它是由我党建立的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因此可以说是新中国出品的第一部长故事片。

《桥》剧照(左一,于洋饰吴一竹),(左二,杜德夫饰席卜祥),(右一,江浩饰总工程师)

35 《中华儿女》(1949)——建国后中国第一 部 在 国际上获奖影片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大陆拍摄的抗日战争题材电影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抗战的内容则转向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日斗争。1949年,凌子风导演了根据抗联“八女投江”的真实事件改编的抗战题材影片《中华女儿》。影片翌年在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自由斗争奖”,因此,它不但成为新中国第一部抗战题材的电影,也是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影片。

《中华儿女》(1949)(张铮饰胡秀芝)

36 《赵一曼》(1950)——中国 第 一 部 获得 国 际 电影表演奖的影片

1950年,由著名导演沙蒙执导的《赵一曼》是长影第二部描写东北抗联斗争生活的影片。周总理亲自点名让石联星来主演赵一曼,因为只有她经历了那个时代。《赵一曼》曾先后到印度、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和前苏联进行放映,所到之处都引起极大轰动。此外,影片中赵一曼的扮演者石联星,凭借其在影片中出色的表演,在1950年荣获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女演员奖,这也是我国影坛最早赢得的国际荣誉之一。

《赵一曼》剧照(石联星饰赵一曼)

《梁祝》剧照

37 《梁祝》(1952)——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

195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决定把脍炙人口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搬上银幕,拍成彩色故事影片,确定了由桑弧导演,黄绍芬摄影,袁雪芬、范瑞娟主演。 当时领导上海文化工作的夏衍同志十分关心这部影片的拍摄。他到摄影棚了解影片情况,黄绍芬向他谈了所遇到的困难,并提出了用几台防空探照灯的发电车,增加炭精灯,提高棚内的光亮度的办法。夏衍同志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于是便向当时上海市长、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同志汇报。陈老总同意借用,但规定出借时间只限于白天,傍晚前必须归还。就这样,《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方方面面的“精心呵护”下,得以开机拍摄。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终于在1953年拍摄完成。

38 《乌鸦为什么是黑的》(1955)——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动画片

1953年,钱家骏携八名学生调入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任职。那时候,新中国仍是一穷二白,几乎没有现成的美术电影制作设备和原材料,美术片组也没有外汇可购买美日等国先进的动画制作器材,甚至连绘制动画的专业颜料也无处可觅。最终,钱家骏和同事硬是创造性地完成了新中国首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的上色工艺。1956年,《乌鸦为什么是黑的》获意大利第八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展览会上获儿童文艺影片一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动画片。高兴之余令人尴尬的是:这部取材于中国寒号鸟的传说、中国人独立制作的动画片却被评委们误认为是前苏联的作品。

《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剧照两张

《神笔》剧照

39 《神笔》(1955)——中国第一次在国际获奖的美术片

《神笔》根据洪汛涛创作的儿童文学《神笔马良》改编,1955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组摄制。影片借助于动画夸张的手法充分展示了故事的传奇色彩和想象力,上映后受到儿童观众的热烈欢迎。它先后获得意大利第八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儿童文娱片一等奖,叙利亚第一届大马士革国际博览会电影节短片银质一等奖,南斯拉夫第一届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优秀儿童影片奖,波兰第二届华沙国际儿童电影节木偶片特别优秀奖及加拿大第二届斯特拉特福国际电影节奖状,成为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美术片。

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老兵新传》

40 《老兵新传》(1958)——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电影

195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海燕厂)拍摄了我国第一部35毫米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老兵新传》。这是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影片,也是中国大陆第一部宽银幕电影。影片以北大荒的第一批拓荒者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为题材,利用彩色宽银幕充分展示了北大荒广阔无垠的北国风光,与影片的内容相得益彰。影片在1959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技术成就银质奖。

《祝福》中的祥林嫂(白杨饰)

41 《祝福》(1956)——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1956年,为了纪念鲁迅先生逝世20周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将鲁迅先生的名著《祝福》搬上银幕,由夏衍编剧、桑弧导演、白杨和魏鹤龄主演。《祝福》的改编体现了夏衍的编剧风格,结构严谨,笔触凝炼,保持了鲁迅作品中冷峻、深沉、凝重的艺术风格和悲剧气氛。该片既完整地体现了原著的精神风貌,又突出了电影表现特点,如根据银幕再现的需要,增加了祥林嫂砍门槛等戏,为名著改编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本片系我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42 《女篮五号》(1957)——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

《女篮五号》是谢晋自编自导的第一部作品,也是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体育题材的彩色故事片。影片虽然也差一点遭到枪毙,但由于周恩来、贺龙等领导人的关照,影片最终得以顺利上映,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谈到《女篮五号》的创作体会时,谢晋写道:“我希望将来还有机会再拍摄体育题材的影片。”上个世纪90年代,谢晋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怀着满腔热情又拍摄了一部体育题材的影片《女足9号》。然而,时过境迁,《女足9号》没有获得谢晋所想要的效果,事实上也不可能了。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经典。

《女篮5号》海报

《魔术师的奇遇》剧照

43 《魔术师的奇遇》(1962)——中国第一部立体彩色宽银幕电影

1962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在7月1日隆重献映。影片用通俗的喜剧手法,讲述了魔术师陆幻奇解放前后在上海不同的生活经历,中国影坛的三大喜剧明星的精彩表演令观众捧腹,而立体电影的技术特点充分发挥,把轻松愉快的喜剧效果渲染得淋漓尽致。影片上映后轰动了整个上海,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出现了观众通宵排队购票的火爆场面,可以说当年盛况绝不输给2010年初的《阿凡达》。影片连续放映了4年,直到“文革”爆发才停映,成了一代影迷美好的观影记忆。看过影片的观众一定记得这部立体故事片与普通影片还有一个不同之处,那就是影片虽然只有50分钟左右,却要分两次放映。中间需要换片,因为当时东湖立体电影院只有一台立体放映机,而且拷贝盘也没有现在这样的大盘,于是导演就在影片中插入一句“现在请大家休息一下”,这样观众不会觉得暂停太突然,而场子这时亮灯,让放映间装片。

44 《庐山恋》(1980)——中国第一部获得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影片

《庐山恋》问世后,由于着力渲染了庐山美丽的风光,成为一种无形的广告,为此,庐山专门兴建了一座小型影院,每天从早到晚专门放映这部影片。“游庐山,看《庐山恋》”成为庐山多年来一个固定的旅游项目。据统计,到1999年,《庐山恋》已在这家电影院里放映了6300余场。2000年,在《庐山恋》放映20周年之际,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曾颁给该片“在同一影院放映场次最多的单片”称号,这家电影院也装修一新,正式更名为“庐山恋电影院”。2002年12月12日,世界吉尼斯英国总部正式授予中国电影《庐山恋》“世界上在同一影院连续放映时间最长的电影”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第一部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的中国电影,到目前为止也是惟一的一部。

《庐山恋》剧照

1995年12月28日,江泽民主席在我馆为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制作的大型木制封上签名

45 为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为我馆签名的大型木制首日封。

46 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为我馆签名的大型木制首日封。

链接:馆藏故事

《天伦》——漂洋过海来找你

拍摄于1935年的黑白无声片《天伦》是中国电影资料馆所收藏到的费穆最早的影片,它的得来却颇为传奇。

20世纪80年代,当人们重新认识费穆的作品时,《天伦》的拷贝已遍寻不见。可是意外的惊喜出现了,1980年在英国影艺学院的仓库里发现了《天伦》的拷贝。

原来,1936年时,美国派拉蒙公司的一位高级职员购得了“联华”的《天伦》在美国放映权,他还取得联华公司同意授权,对《天伦》原底片和配音、字幕等进行适当修剪和技术处理,以适应美国观众的欣赏习惯。经过好莱坞技术专家的修剪处理,完成后的《天伦》被戏称为“《天伦》美国版”,并被冠以英文片名《SONG OF CHINA》(中国之歌)。他在宣传上也下了一番功夫,除了制作大量海报、广告之外,在开映的前一天,还由美国最负盛名的《纽约时报》出面,请当时正在美国的中国著名文学家林语堂写了一片题名为《中国与电影事业》的宣传文章。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筹备,当11月9日《中国之歌》在美国首映时,果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成为了当时的一件盛事。而《天伦》也成了中国电影打进美国电影市场的第一部影片。

在英国影艺学院发现的这个拷贝正是当年在美国发行的《中国之歌》,配有中英文的字幕。虽然是个四十七分钟的残本,但是事隔几十年还能看到当年的画面已属万幸。所以说《天伦》实际上有两个版本,一个是费穆原版,一个是好莱坞版,两个版本最大的区别是结局的不同,这也正是地域和观念差异的体现。费穆原版的结尾搭了一个很大的龙舟,用了一个很长的长镜头。而好莱坞版是在一个几乎超现实的殿堂里,老人得重病,小孩子们祈祷老人能够奇迹生还,这个空旷的大堂里布景很少,象征意味十足。只可惜,中国电影资料馆现在得以保留的拷贝,是好莱坞版的《天伦》,并非费穆原版的《天伦》。

《天伦》剧照

《孔夫子》剧照

《孔夫子》——70年后重回内地

2001年11月的一天,正在上班的香港电影资料馆电影搜集组工作人员陈彩玉,收到一份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发来的传真。一位捐赠者想把自己去世亲人的遗物捐赠给博物馆,于是就开列了个名单送到主管博物馆的康文署。这批捐赠物量很大,所涉门类也很杂。于是,康文署把名单分别传给所辖的几个博物馆,请他们各取所需。其中就包括刚刚成立的香港电影资料馆。

此前,陈彩玉一直觉得把电影资料馆划归到博物馆体系有些怪怪的,正因为名列博物馆序列,香港电影资料馆才收到了这批珍贵的捐赠品。

当陈彩玉在长长的目录中,看到“孔夫子”三个字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对于电影研究者而言,费穆的《孔夫子》可谓如雷贯耳。它摄制于1940年的上海“孤岛”时期,曾短暂上映后便踪影皆无,不知所终了。陈彩玉记得,有“活字典”之称的香港电影研究者余慕云曾不止一次对她说:“彩玉,你们一定要找到费穆的《孔夫子》,那是大师的作品。”

捐赠名单中的《孔夫子》是否就是传说中的《孔夫子》呢?陈彩玉和同事们不敢抱太大希望。因为按照常理,只有发行和放映过这部影片的人,才会保存胶片。可表面上看,这位捐赠者与《孔夫子》毫无关系。

虽然心中疑窦重重,但电影资料馆的工作人员还是第二天就联系到了捐赠人。现任香港电影资料馆藏品注册主任的黄敏聪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是2001

年11月24日,一个星期六。搜集组和修复组一行五人随捐赠者来到位于尖沙咀的一间破败的办公室。

当天一同前往的香港电影资料馆修复组前主任谢建辉回忆,当时房间已被腾空,胶片放在生锈的金属片罐中,一共9卷,一卷长片,8卷片段。片罐的标签上依稀写着“孔夫子”三个字。

打开片罐,谢建辉闻到一股浓烈的“杏仁味”。味道虽然刺鼻,但对电影工作者而言却不啻为佳音。因为早期的电影都是硝酸片。当硝酸片变坏时,片基中的硝酸纤维素分解,释放出硝酸盐类化合物,闻起来就有一股杏仁的味道。此前香港电影资料馆中仅有的几部硝酸片都由谢建辉保管,他对这股“杏仁味”最熟悉不过。只是硝酸片很易燃,温度达到40至50摄氏度就有可能自燃,而且一旦燃烧就无法停止。而且当时存放胶片的环境非常简陋,也没有空调,在香港这么热的地方很容易就达到四五十摄氏度了。在林觉声看来,《孔夫子》的胶片能保留下来,完全是个奇迹。

电影胶片包括电影摄影用的负片、印拷贝用的正片和录音用的声带片等。这次发现的胶片中,长片是负片,只有一些零散片段是正片。

经过修复组的努力,香港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何思颖不久后看到了冲印出来的几格画面。虽然仅仅是几幅画面,也使他大为赞叹:“风格非常简约,一看就是大师的作品。”

2001年,修复后的《孔夫子》分别在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和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上映,每一场演完观众们都会抱以真诚的掌声。跨越七十年,费穆重回大陆,找到了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