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矛盾与融合——大众文化与建筑

2012-07-04顾月明GUYueming

世界建筑 2012年5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建筑师精英

顾月明/GU Yueming

最近,MVRDV 在韩国中标的高档住宅双子楼项目“The Cloud”(图1)并没有像他们之前其他方案那样得到好评,反而惹来众怒。这个方案的设计概念本为在两个正方形平面的双子塔楼间,设立一个10 层高的像素化的“云”空间,用来提供双子楼的所需要的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同时形成一个面向城市的公共活动平台。然而,正是这个“云空间”引发了争议。 “云”的造型酷似9·11 事件中飞机冲撞大楼引起的爆炸云团(图2),使美国人民感到异常愤怒。不少民众致电MVRDV 公司,甚至称其为“基地组织的爱好者”[1]。MVRDV 不得不面对一场媒体的风波。这种风波中的另一端是在建筑评价中一直被忽视的民众们。

这当然并不是首次有建筑方案受到大众非议,之前的CCTV 央视大楼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也因其外形受到了大量的骂声。但这次不同的是,反面的非议单纯来自那些没有受过任何建筑专业训练的普通人,其出发点完全不同于业内人士。借助微博、Facebook 等媒介的传播,建筑被更加直观地摆在了普通大众面前。大众也能对建筑发表自己的看法。建筑师不得不接受大众的评论。而这种大众参与的民主正是在新大众媒体帮助下大众文化所带来的。大众参与也将给建筑带来新的契机。

1.大众和大众文化

当我们将过去和今天作对比,不难发现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文化的转向。而转向的核心便是大众文化的出现。在国内,大众文化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兴起而兴起,通过大众传媒渗透到了社会文化领域,这其中也包括了建筑。那么,究竟大众文化是什么样的一种文化呢。我们且先撇开建筑,来看一看大众文化。

1 MVRDV the could项目效果图(图片来源:http://www.designboom.com/weblog/cat/9/view/18051/mvrdv-the-cloud.html)

2 9·11事件美国世贸大楼被炸(图片来源:http://www.cdig.info/8116.html,摄影师:斯宾塞·普拉特/盖蒂图片社)

1.1.大众

在研究大众文化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大众。这是一个跨越传播学、哲学和社会学的概念。从启蒙运动之后,我们的社会就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群体的时代。民众的各个阶层开始进入舞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要求。广义大众泛指社会中各种群体的集合,与之相对应的便是精英。精英(英语中的Exlite)字面上的意思是“优秀”、“出众”的人。但实际上,精英并不等同于杰出的人,正如大众并不就是乌合之众。政治上精英和大众的区别,主要是社会分工的不同,是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的区别。而从文化的层面上说,精英通常是受过高等教育、有教养的阶层。而大众则是较少受过专业知识的培训。从人数上来说,精英是少数,但这些少数掌握着社会权力。相反,大众虽然占多数,但却没有任何话语权。因此,大众自古便是被精英压着。不过后现代之后,在大众媒体的帮助下,大众的地位开始发生了变化,产生自己的文化。

1.2.大众媒体

媒体是传播信息的媒介。从人类文明开始,就离不开传播信息的媒体。从传统的语言、文字、印刷品到电子技术革命之后产生的电视、广播等,媒体一直是传播思想的工具。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媒体代表了知识和信息。谁掌控了媒体,谁就掌控了信息、知识。特别是进入科学这个信息等于一切的时代,媒体的宣传范围越来越广,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西方国家,大众媒体甚至成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之外的‘第四权力’”[2],是话语权的象征。大众从一开始就寄希望通过媒体,获得叙事的权力。的确,从经验的角度,大众媒体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了大众文化的文本,例如流行歌曲、畅销书。而大众文化的内在特点(如平民性、娱乐性)也是大众传媒所推崇的价值取向。

但是,如今的大众传媒不是一个慈善机构,它如同其他企业一样是有着盈利目的的文化产业。由此,也决定了大众媒体的商业性。巨型媒体公司[3]垄断着市场。市场指导着媒体的方向。大众是市场的目标主体。因此,媒体一部分代表了大众的声音,但并不完全只是为大众说话。可以说,媒体代表社会的共同利益,包括精英和大众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更多的新的媒体形式产生,例如社会性媒体。这些技术带来了媒体的革命,给大众直接发表看法的途径,也给大众文化带来新的机遇。

1.3.后现代的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大众地位的改变以及大众话语权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工业革命之后,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掌握被划归到了另一类群体手中,即社会精英(拥有专业知识的人)。这些社会精英掌握着解释事物、制定标准的权力。相对应的,没有受过相关教育培训的大众被动接受精英们的观点,没有自己的话语权。而后现代开始,一切变得不一样了。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膨胀,再没有一种单一性的宏大叙事可以解释整体性的社会现实,也没有一种关于历史的宏大叙事可以描述历史的总体发展,宏大叙事式的单一线索发展的历史终结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后现代转向富于想像力的小型叙事,强调知识的不可通约性、不可预见性、不确定性。在信息媒体的大众化普及和帮助下,各种声音开始获得叙事的权力。话语权不仅仅只掌握在社会精英的手中。另一方面,后现代的虚无主义使得现代个人主义的兴起。虚无主义除了个体的幸福,再也没有别的可以证明个人价值。个体的关注在媒体的煽动下不断放大。大众通过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一种属于大众的民主文化产生了。

根据埃德加·莫兰的定义,大众文化是“根据工业大批量制造的标准生产的,通过大规模传播的技术散布开的、面向社会大众,也就是说以社会内部结构上下各层次的个人组织的巨大群体为对象的文化”[4]。正如不同文化是所对应时期社会的反应,大众文化正是应对了后工业时期的社会。现代工业使得一切都产业化,标准化。文化也不例外。文化变成了一种产业。这种产业是为了满足大众的需求,标准化、大批量地生产复制文化商品。因此,大众文化和消费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消费的取向消除了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摧毁了“有教养文化(精英文化)的独立性和对美学的等级划分”。[4]9这也是为什么知识分子们对大众文化嗤之以鼻。在大众文化中,知识分子不再是文化的唯一创造者。创作失去了其神圣性。知识分子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来确立自己和大众在学术上的不同地位。赫伯特·甘斯(Herbert J.Gans)认为,文化冲突是不同阶层、利益集体之间对资源和权利分配斗争的衍生,也是关于什么是更好生活方式的争论,更是关于社会文化应当被精英还是被“市场”(即大众)所掌控的战争[5]。

但是,大众文化却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市场导向的消费文化。尽管其背景是产业化和标准化所提供,但大众文化也存在统一和创新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个矛盾赋予了大众文化活力。其创造者在符合大众审美品位的同时,也试图表现个人审美倾向和个人才华。

大众文化更关注于现实。大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记者这种记录现实的职业地位更进一步得到了提高,而原来社会地位高的诗人地位被降低。于是,诗人的地位开始让位于记者。这个过程中,精英文化一方面被贬低了,平民化、简单化、通俗化了,另一方面却更为普及了。正如莫扎特的第40 号交响曲的旋律经过简化改编,变成了S.H.E 的《不想长大》、。再比如,梵高的画,通过大量的复制品,被大众所熟知,也更加提升了其认知度。而精英文化反面的此时此地的民俗文化,则被大量入侵的大众文化所瓦解和吸收整合了,保留着“古风”又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和异域风情一起以满足大众的想像需求。

可以说,大众文化就是一个巨大的混合物,混合了现实生活和想像,其具有投影-同化的作用,使大众能进行审美的参与,以获得个体的满足。

2.建筑与大众文化

2.1.建筑中被忽视的大众文化

历史上的建筑多数不是大众的建筑。由于建筑的纪念性和标志性,使得几乎在每个时代中,建筑都是一种“带有政治抱负的特殊艺术”(Distinctively political art)。从埃及金字塔、雅典卫城到法国罗浮宫,几乎所有重要的建筑都是为了当时的统治阶级所服务。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开篇便提到写书是为了服务统治者:“凯撒皇帝!……为使陛下观看时能够亲身了解已经营造的和今后要营造的是哪一类建筑,我撰写了明确的规范。”[6]在中国古代也是一样。《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都是中央集权统治下官方对建筑的做法规范。在这种强权统治下,普通的百姓是无法对官式建筑提出任何意见的。建筑曾经没有民主可言。决策层面上说,即使是建筑师,有的时候无从决定建筑的方向,更何况是普通大众。从话语权的角度,缺乏专业审美的大众更没有。20 世纪之前,大众的建筑一直都是被忽略的。正如鲁道夫斯基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序言中所提到的“建筑史也同样受到社会偏见的影响……一本建筑作品选集通篇都是为特权阶级修建的……却只字未提平头百姓的作品。”[7]

1960 年代开始,受到后现代反对单一性的宏大叙事方式,反对单一化的思潮的影响,建筑学术界开始反对现代主义建筑的专制。一方面,后现代建筑理论充满了对人性的回归,希望通过人情味的场所概念取代抽象的空间概念。另一方面,没有建筑师参与的建筑元素开始进入学术界的视野。文丘里的《向拉斯维加斯学习》通过描述拉斯维加斯Strip 地区的标识牌,从平民建筑观点角度为建筑师们提供了新的思维角度和视野。鲁道夫斯基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向建筑师们展示了“非少数精英或专家发明的,而是由具有共同文化传统的人群集体根据群体经验、自发而且持续创造形成”[7]6的建筑。乡土建筑也开始受到重视。

那么,是否建筑真的向大众文化伸出了橄榄枝呢?并没有。学术上对于大众文化的偏见依然没有全部消除。尽管有了《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和《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但是对于大众审美和与商业有着密切联系的大众文化,建筑师们一直抱有一种从专业角度审视的蔑视。建筑师一直排斥、试图远离大众文化。建筑业内所关注的对象也一直都是少数的公共建筑等作品。而面向大众的建筑,例如大量的城市住宅、商业化的建筑被漠视。从法兰克福学派开始,批评者在美学上贬低大众文化的审美价值,认为其表面化、单一化、复制化,甚至可能会威胁社会,是人民的精神鸦片。这个对大众审美的偏见也一直存在于建筑理论中。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和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对建筑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众喜爱的建筑例如迪斯尼系列的主题公园,由于其消费性,被冠上“媚俗”的头衔。业内认为那些商业建筑之所以被大众喜欢是因为满足了大众虚假的欲望,并对建筑迎合大众而感到失望。

3 弗兰克·盖里设计的圣莫妮卡自宅(图片来源: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弗兰克·盖里的作品与思想.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这种建筑师对商业建筑的排斥和贬低正是有教养文化以及知识阶级对大众文化抵制的体现。这种偏见也不免存在着建筑业内的媒体中(杂志、网站等)。但是在强大的大众文化影响下,建筑也不得不发生改变,同样还有建筑师。

2.2.建筑的大众化

和古典音乐、绘画等一样,通过新媒体,建筑这个原本属于精英阶层的东西,也逃离不开大众文化下平民化、通俗化的趋势。原本在古典时期是上层社会专属的建筑也开始被大众所认识和接受。比如,古埃及的金字塔,这些建筑的“甲方”不是统治阶级,便是上层贵族或者宗教教派。大众无法参与到建筑活动中。然而随着宗教神话的褪去,贵族的衰落,民主的崛起,建筑的使用者变成了大众。建筑师也不再只是为贵族服务。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后,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需要大量的工人住宅。因此,从新工艺美术运动开始,建筑开始关注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也开始关注到平民大众的住宅建设。现代主义建筑对大规模批量化住宅的探讨正是顺应了建筑大众化的要求。

大众化的另一面体现在建筑材料的平民化、适合工业化生产。建筑的建材也从原来的石材,转变为工业时期能大规模生产的钢、玻璃和混凝土等。即便是木材这种自然材料也通过建筑素材有日常化和广泛性的趋势,各种原先属于非建筑的材料纷纷涌入建筑之中,穿孔铝板、帆布等都出现在建筑中。弗兰克·盖里在圣莫妮卡的自宅(图3)设计建造过程中就运用了瓦楞铁板、钢丝网、粗制木夹板等各种廉价材料,这些材料直接裸露在外。这幢看起来像是临时建筑、充满廉价感的房子和欧洲古典时期那些精致的宫殿别墅完全不能相比。建筑已经从艺术的神坛上走下来,和现代生活融在一起了。使用材料的改变也带来了建筑建造时间缩短。中世纪一座教堂从开工到完成通常要100 年的时间,而现在,一个中等尺度的建筑主体完工仅用一年左右时间。在这种建设情况下,现代建筑也变成了可以快速建造。建筑的数量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建筑大众化的过程也使建筑师的地位从原来的精英向大众所倾斜。建筑师本身也正在脱离精英的阶层,除了少数的公共建筑外,大规模建设的仍然是各种大众住宅。建筑师服务的对象也从原来的贵族变成现在的大众。毕竟,绝大多数的建筑是为普通大众使用或居住。

2.3.建筑的简单化

4 深圳万科第五园(图片来源:朱建平.试图用白话文写就传统.时代建筑,2006(3):76)

尽管学术界一直批判和否定大众文化,然而,建筑已经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已经成为了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众文化不仅使得原本的高雅文化简单化,同时瓦解了此时和此地的民俗文化,并把它吸收,使其普遍化。这些同样也发生在建筑上。近10 年来,房地产流行中式风格正是顺应了大众文化的这种趋势。众多中式住宅项目中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万科的第五园便是其中一个(图4)。建筑师将传统民居现代化、简单化了。传统材质被现代工业的钢筋混凝土、玻璃所代替。原来的青瓦屋檐简化成了黑色金属板。原本的高墙小窗为了满足采光需求变成了“高墙低窗”、“高墙多窗”。窗框为了适应工业化生产从木质变成了仿木金属框。这种传统的白话正如万科设计团队所言,“努力让客户得到合乎情理的‘实惠’,才能经得起市场这把尺子的衡量”[8]。同时,设计师为了适应岭南地区湿热气候,在总体布局上,参考传统冷巷和竹筒屋,梳理阳光的同时引入微风。可以说,第五园是一个典型的大众文化混合物,它由徽派和晋派的建筑符号,四合院、岭南民居的空间布局,现代的建筑材料组合而成。这一类传统建筑混合物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也得到了建筑师的支持,作为一种对抗全球化的策略。

建筑师普遍认为欧陆风、地中海式等西式建筑是大众文化的产物。而事实上,传统建筑现代化、现代建筑本土化也是大众文化建筑的一种。建筑帮助大众身临其境以获得想像的满足。基于此,“怀旧”成为建筑的主题。传统建筑现代化、甚至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再利用都是对这种怀旧情节的呼应。上海新天地、北京南锣鼓巷正是对过去城市生活怀念的代表。这些怀旧并不是单纯地将老房子修旧如旧。正如新天地的设计师保留了天井、石库门等元素,同时用钢、玻璃等现代材料的陌生化的拼接方式,创造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上海里弄空间。传统建筑被现代化了,重新注入了活力,变成了大众喜爱的场所。同样还有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简化的传统斗拱成了建筑元素。正是这些尝试,让建筑的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至此,大众对建筑的影响仍主要是通过开发商等间接方式。但随着网络等大众媒介的发展,大众开始有了发表自己声音的途径。建筑开始直接面对大众。大众文化更加汹涌地向建筑袭来。

3.新媒体下建筑师的未来

网络是21 世纪最具影响的传播媒介。根据CNNIC发布的第2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1 年12 月底,中国的网民总数已经达到5.13亿[9],也就是说,有近40%的民众在使用网络。网络的发展极大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成了大众文化的聚集地,也赋予了大众前所未有的话语权。这点也改变了建筑、大众和建筑师的关系。

3.1.社会性媒体

在网络传媒中,最代表大众文化的、最能反映大众意见的便是微博。微博属于一种全新的社会性媒体,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媒体形态。它基于互联网web2.0思想和架构的应用,并且允许用户创作和交换自己生成的内容[10]。除了微博,社会性媒体还包括社交网站、博客、播客等。其中微博由于其开放和自由的特点,发展出了极大的使用者,有近2.5 亿的用户[9]。微博是一种受到字数限制的“冷媒体”[11],它给予受众参与和再创造的机会。社会性媒体比传统大众媒体更进一步的是,借助网络的互动开放,它以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赋予了大众“全民记者”的力量。任何人都可以关注别人,也可以被任何人关注。谁都可以成为互动者,参与到创新的过程中。大众有了更大的参与性,被激发主动贡献或反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媒体和受众之间的界限被模糊。每个人都被赋予了可以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这场草根崛起运动比报纸初现时的社会影响更为显著,它将大众传播带入了双向交流阶段,给传统的、精英控制的、单向传播的媒体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变革。这种新媒体打破了我们熟知的交流常态,带来了社会话语权力的重新分配。就建筑而言,微博的出现拉近了建筑、建筑师和大众之间的关系,让建筑师看到了大众的力量。

3.2.大众的力量

社会性媒体展示了大众的力量。大众文化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随着教育的普及、精英文化的简单化和平民化,大众的审美也在提升。大众的审美不再是低俗的代名词。过去绘画、音乐、建筑等作品的教化作用和目的正在逐步消失,大众文化中纯粹审美的趋势浮现出来了。大众文化和高雅文化之间的审美差异不再是泾渭分明。正如在高雅文化当中受到尊重的帕瓦罗蒂同样也受到大众的追捧。同样,受到高雅文化排斥、认为低俗的,也并非都受到大众喜爱。在建筑领域,单纯符号化的建筑也不被大众接受。前不久,大众媒体的代表美国CNN 将曾经被建筑业内批判[12]的沈阳方圆大厦(图5)选入世界上十大丑陋建筑之一。在新浪微博上,也发起了关于对方圆大厦看法的投票,最终52%的人认为其“不好看”,只有23%的人认为“好看”[13]。可见,单纯装饰符号的“中国特色”建筑也不被大众所欢迎。大众审美也正在被重新建构和认识。另一方面,审美提高的同时,大众的参与度也提高了。

通过“围观”和“分享”,大众的每一次参与都相当于一次民主的投票,产生表达,进而产生行动力。精英是一票,大众也是一票。精英和大众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有了新的平台,大众的意见也开始产生作用。更多的人开始发表自己意见,本文开头MVRDV的案例就是一个好的例子。大众舆论的力量也在一次次转帖和分享中发挥这力量。

3.3.建筑师的未来

大众文化越来越强势,大众声音越来越洪亮,无论建筑师希望与否,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将来:建筑将会越来越平民化,建筑的好坏不仅仅只是建筑业内评论的事,也将受到大众的“说三道四”。专家和外行之间的差距正在变小。2012 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就引起了大众的各种关注。当王澍获得2012 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消息最早从微博中传出的时候,各种怀疑声音出现。得到确认后,各种反应都有。有因为中国人第一次拿奖表示高兴的;有对王澍作品数量少并且实用性差而质疑的;有为斯蒂芬·霍尔和伊东丰雄抱不平的;也有拿王澍来开涮的。传统的大众媒介也报道了相关的新闻[14],有正面的也有质疑的。大众也参与其中,建筑师不得不面对“外行人”的“指手画脚”。

显然,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精英和大众之间差距正在消融的时代。建筑师也已经不再是精英的代表,现在需要开始面对大众的需求。更进一步,建筑也不再只是建筑师的事。大众也开始有机会参与其中,这给建筑带来了反思的机会。公众实际对话建筑后,对建筑作出评价,而新媒体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发表评论的平台。通过交流各种意见,建筑师能对场所进行自下而上的反思和修正。大众文化赋予建筑自反的可能性,使得社会成员能在建筑场所中互动、反思。相比自上而下带给建筑的有序、规律,大众自反产生的虽然是混乱无序,但这种无序带来的是更多发展的可能性。

因此,大众文化的出现对于建筑师来说并不是自贬身份,而是一个新的机会。过往建筑师和大众文化之间存在一些矛盾。这些矛盾正如前文所述是精英和大众的冲突。“坚固、适用、美观”自维特鲁威时代以来就是建筑最重要的标准。大众实际的需求是建筑实用的来源,这是大众文化能带给建筑的新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大众文化本身带有的商业性,大众审美在受过专业教育的人士看来是俗气的、消费的。因此也造成了建筑师对大众文化的忽视。但商业性并不是完全得一无是处。在商业指导下简化后的新中式也探索了中国新地域建筑的可能性。无论是支持还是否定,大众文化是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和之前的任何一种文化都不一样,它是人类第一次共同的文化,它不是由社会体制决定的,而是和市场活力、大众多样性相关,是大众需求的直观呈现。大众文化是一个富含冲突的场所。正是这种矛盾产生了无穷的魅力。正如约翰·斯道雷所指出的“文化工业生产的只是群氓文化,而人们主动从中提炼、再创造出来的才是大众文化”[15]。而建筑师的责任正是提炼和再创造文化产业,从中创新出属于大众文化的建筑。□

5 沈阳方圆大厦 (图片来源:http://bjbhjj.blog.artron.net/space.php?uid=317095&do=blog&id=718476)

注释:

[1]这个说法来自MVRDV 事务所的新浪官方微博。事务所网站主页、facebook 首页等都发表了声明:“公司非常懊悔让‘云阁’的设计成了对9·11 的联想”,公司近来正忙于平息因此而引起的愤怒之声。“这样的结果并非公司刻意所为,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并没有发觉有这种相似之处,我们由衷地向那些为此而感觉受伤的人们道歉。”

[2]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富媒体穷民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5

[3]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在《富媒体穷民主》一书中指出:在美国,媒体被时代华纳、默多克的新闻公司、迪斯尼等10 个左右的大公司垄断着。

[4]埃德加·莫兰.时代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

[5]Herbert J.Gans,Popular culture and high culture:an analysisi and evaluation of taste [M]:basic books,1999:3-4

[6]维特鲁威.建筑十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3-4

[7]伯纳德·鲁道夫斯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简明非正统建筑导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1

[8]朱建平.试图用白话文写就传统[J].时代建筑,2006(3):75

[9]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 年1 月发布),相关网址:http://tech.163.com/special/cnnic29/

[10]Kaplan,Andreas M;Michael Haenlein."Users of the world,unit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Social Media"[J].Business Horizons 2010 (1):59–68

[11]冷媒介和热媒介的概念来自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他定义低清晰度(即提供信息较少)的媒介叫冷媒介,包括手稿、电话、电视等,它们要求人的深刻参与,有人再创造的可能性。相反,热媒介则提供了充分而清晰的信息,剥夺了参与和再创造的机会。

[12]关于对沈阳方圆大厦的批判,石光在《停止中国城市恶俗建筑风》(石光.停止中国城市恶俗建筑风[J].中外建筑,2006(1):52-53)中指出,“这种没有文化底蕴的庸俗形象,迎合了某些民众低级的审美趣味”。

[13]新浪微博发起的投票,于2012 年1 月18 日截止,一共有11 348 人参与了投票。相关网页内容http://vote.weibo.com/vid=1348511

[14]以文汇报为例,文汇周末·焦点2012 年3 月9 日以整版发表了《王澍:“意化”的人》,介绍了王澍获奖的消息以及其经历,切入点主要从建筑业内的角度。在20 日,则在文汇报上发表了另一篇报道《王澍实验建筑引发争议》,从使用者角度对王澍作品的实用性提出了疑问。

[15]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5

1.埃德加·莫兰.时代精神[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罗伯特.麦克切斯尼.富媒体穷民主[M].谢越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1780-1950[M].高晓玲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4.Herbert J.Gans,Popular Culture and High Culture: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aste [M]:Basic Books,1999

5.伯纳德·鲁道夫斯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简明非正统建筑导论[M].高军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6.罗伯特·文丘里,丹尼斯·布朗,史蒂文·艾泽努尔.向拉斯维加斯学习[M].徐怡芳,王健译.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7.维特鲁威.建筑十书[M].高履泰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8.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M].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9.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10.朱建平.试图用白话文写就传统[J].时代建筑,2006(3):75-81

11.石光.停止中国城市恶俗建筑风[J].中外建筑,2006(1):52-53

12.李婷婷.从批判的地域主义到自反性地域主义—比较上海新天地和田子坊[J].世界建筑,2010(12):122-127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建筑师精英
胖胖的“建筑师”
它们都是“精英”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精英2018赛季最佳阵容出炉
当建筑师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当英国精英私立学校不再只属于精英
昂科威28T四驱精英型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