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派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2-07-04刘娟娟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布比罗哌血氧

刘娟娟

河南新乡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新乡 453700

腰-硬联合麻醉是将脊麻与硬膜外麻醉联合应用的一种常见的麻醉方法[1-2],综合了脊麻与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具有效果肯定、起效快、用药量少、平面易控性、可连续性等优点,还可用于术后镇痛,适用于腹部以下绝大多数的手术及分娩镇痛。罗派卡因和布比卡因均为常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的酰胺类局麻药,具相对较安全性。本研究将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分别应用于下肢手术的腰硬联合麻醉,进行对比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02—2011-09于我院接受下肢手术治疗60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7例,女23例;年龄19~78岁,平均 43.77岁。体质量 50~76kg,平均 56.32 kg。心功能[3]Ⅰ~Ⅱ级56例,Ⅲ级4例,合并心电图异常1例,糖尿病2例,高血压7例;手术原因主要为外伤及车祸。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1.2 方法 根据局麻药使用的不同分为R组与B组各30例,R组使用5%罗派卡因,B组使用5%布比卡因。2组术前常规禁食8~12 h,禁饮4 h。术前30 min肌注地西泮10 mg,阿托品0.5 mg。进入手术室后予吸氧,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开放上肢静脉通道。患者在护士协助下摆放侧卧位(患侧在下),于L2~3或L3~4进针穿刺,穿刺成功见脑脊液流出,将2 mL 0.5%罗哌卡因或罗哌卡因注入蛛网膜下腔,然后拔出脊麻针,再将导管置入硬膜外间隙3~5 cm,回抽无血及注入3 mL实验剂量的2%利多卡因通畅,则可固定导管,术中根据需要在硬膜外追加局麻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2组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及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血流动力学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麻醉效果包括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Bromage评分、恢复时间。Bromage评分:3分为髋、膝、踝关节均不可屈曲,2分为仅踝关节可屈曲,1分为均膝、踝关节可活动,0分为三个关节均可活动,于手术开始前评分。

2 结果

2组患者注药后血流动力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血流动力学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对比如表1,麻醉效果对比结果如表2。

表1 2组血流动力学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对比 (±s)

表1 2组血流动力学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对比 (±s)

注:2组间的注药后5 min的血流动力学对比,B组的SBP、DBP、HR均较R组显著下降(P<0.01);2组内的血流动力学对比,注药后5 min的SBP、DBP、HR均较注药前显著下降(P<0.01);SPO22组无明显变化。

组别SBP(mmHg)DBP(mmHg)HR(次/min)SPO2(%)观察组5 min 100±15 61±9 63±7 96±1.0注药前 141±11 81±12 91±11 98±1.0注药后5 min 128±17 72±8 84±9 96±1.2对照组注药前 142±10 82±14 94±12 98±1.2注药后

表2 2组的麻醉效果对比结果 (±s)

表2 2组的麻醉效果对比结果 (±s)

注:2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82;R组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显著长于B组,P=0.0056;R组的Bromage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00;R组的恢复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00

组别 n 感觉阻滞起效时间(s)运动阻滞起效时间(s)Bromage评分(分)恢复时间(h)R 组 30 55.23 ±31.25 191.36 ±97.83 0.36 ±0.34 2.01 ±0.47 B 组 30 42.50 ±23.94 135.66 ±33.64 1.55 ±0.57 2.68 ±0.53 t值0.082 0.0056 0.000 0.000 1.77 2.94 9.82 5.18 P值

3 讨论

罗哌卡因是麻醉科常用的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主要是对神经钠离子通道产生抑制作用从而起到神经阻滞的作用[4]。罗哌卡因具有运动与感觉阻滞分离的特点,对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为浓度依赖性,0.2%的浓度对感觉神经阻滞较好,但几乎无运动神经阻滞作用(0.75%时阻滞效果好)。罗哌卡因具有心脏毒性小的优点[5],还具有拟肾上腺素收缩血管的作用。表1可见,注药后5 min罗哌卡因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布比卡因组小。布比卡因为罗哌卡因的取消旋体,为长效酰胺类局麻药,适用于外周神经阻滞、硬脊膜外阻滞和蛛网膜下腔阻滞,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心脏毒性较利多卡因大且具有心血管抑制作用[6-7]。2组间注药后 5 min B 组的 SBP、DBP、HR 均较 R 组显著下降(P<0.01)。2组内对比,注药后5 min SBP、DBP、HR均较注药前显著下降(P<0.01)。2组无明显SPO2变化。说明罗哌卡因应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具有比布比卡因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2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82;R组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显著长于B组,P=0.0056;R组的Bromage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00;R组的恢复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00。说明2种局麻药的感觉阻滞均具有起效快的特点;而罗哌卡因的运动阻滞起效较罗哌卡因慢,Bromage评分较低,说明了罗哌卡因的运动与感觉阻滞分离.布比卡因的恢复时间较罗哌卡因长,说明布比卡因的阻滞持续时间较长。

[1]赵从佑,杨永红.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15):172 -173.

[2]夏松云,许笑彬,张兰梅,等.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对子宫收缩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9):37-38.

[3]Critch AL,Morley AP.Derrick J.The influence of barieity on the hemodynamic effects of Intra thecal bupivanaine 0.5%[J].Anaesthesia,1999,54(5):469 -747.

[4]蔡美华,张马忠,荣征星,等.甲磺酸罗哌卡因和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比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5):584 -587.

[5]朱耀民,袁祖贻,吴辉,等.罗哌卡因对心脏毒性的γ-氨基丁酸A受体机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1(6):735-739.

[6]贺大银,王强,毛庆祥,等.不同剂量丙泊酚预先给药对布比卡因中 枢和心脏毒性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7):3106-3108.

[7]Merivirta R,Kuusniemi K,Jaakkola P,et al.Unilateral spinal anaesthesia for outpatient surgery:a comparison between hyperbaric bupivacaine and bupivacaine - clonidine combination.[J].Acta Anaesthesiologica Scandinavica,2009,53(6):788 -793.

猜你喜欢

布比罗哌血氧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智能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25G腰穿针超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乳腺血氧与多普勒联合检查在乳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