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的人性化护理体会
2012-08-15张素钦
张素钦
河南清丰县人民医院 清丰 457300
在现代妇产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措施的应用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人性化护理更加关注患者的身体状态与心理状态,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提供围手术期全方位护理。2010-05—2011-05,我院对妇产科手术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效果理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46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分为2组,各23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中,年龄21~58岁,平均(31.5±1.8)岁。病程4 d~12个月,平均(3.2±0.3)个月。疾病类型:宫颈炎108例,月经失调54例,盆腔炎23例,子宫肌瘤21例,多囊卵巢综合征14例,妊娠合并症6例,其他4例。人性化护理组患者中,年龄22~63岁,平均(30.8±1.9)岁;病程 4 d~11.5 个月,平均(3.5±0.2)个月。疾病类型:宫颈炎99例,月经失调61例,盆腔炎25例,子宫肌瘤19例,多囊卵巢综合征13例,妊娠合并症7例,其他6例。2组病例在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常规准备、宣教与护理。人性化护理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
1.2.1 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开展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手术治疗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进行解答。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更好配合手术治疗。同时,在手术当天,提前做好手术的各项相关准备。
1.2.2 术中护理:患者入室后,主动向其问好,良好的术前交流,有助于分散患者注意力,消除恐惧心理。在麻醉与手术中,护理人员各项操作应尽量轻柔,密切关注患者体征的变化。当患者出现异常反应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1.2.3 术后护理: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按照相关规定认真填写护理记录,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嘱咐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并且注意术后并发症的预防[1]。在恢复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对恢复健康充满信心。
1.3 评价方法 护理质量评价采用本院自制的评分系统,通过患者填写护理满意程度调查表的方式对于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2组病例的术前、术后的焦虑评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分>14分为肯定焦虑;7~14分为可能焦虑;<6分为没有焦虑[2]。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人性化护理组的护理质量评价、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2组的焦虑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焦虑评分,人性化护理组亦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小结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必须合理应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而作为新时期的护理人员,必须在强化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对于人性化护理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从而不断适应现代护理工作的需求。
[1]高红梅,张正义.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药卫生,2010,48(11):63 -64.
[2]陈桂娥.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中国误诊杂志,2006,6(18):3 519 -3 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