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教学平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2012-07-03段玲玲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年2期
关键词:新课改数字化培训

段玲玲,杨 成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江苏徐州221009)

2001年,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0年来,在教育部、各级政府、学校及家长的努力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取得了很大成效。新课改在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和“十二五规划”中都把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置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创建“数字化教学平台”,能够充分发挥现有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的作用,是进一步推进新课改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新课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倡导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应用正顺应了这一新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探究、合作去建构新知识。

一、以创建为抓手,打造数字化教学平台

数字化教学平台是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学软件,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管理和组织模式,具有推进新课改的许多优点。它能够拓展和补充教学资源,学生的学习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创建数字化教学平台的目的

建设数字化教学平台的目的是:倡导新方式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数字化教学平台具有以下优势:①以科学、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优化教育教学过程;②提高教师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为教学提供全方位的技术保障;③提高学生利用数字化平台进行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④增强家长、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

2.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模块功能

数字化教学平台要将学校所有班级信息、课程信息、教师信息、学生信息、教学内容、教学秘书等各种相关信息资料进行整合管理,并以此为基础为每个年级提供一个子课程管理平台;为每个教师提供一个集教学文件管理、案例素材、作业系统、例题系统、答疑系统、题库系统等于一体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为每门课程自动生成一个基于该课程的网上远程教学平台;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界面友好、内容丰富、交互性强的学习平台;为学校提供一个精品课程建设、展示与教学资源共享平台。[1]

图1 数字化教学平台

根据系统设计目标,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1)个人区

个人区包括平台简介、个人资料、用户登录等功能,介绍了平台的基本情况,方便师生和家长使用。

(2)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部分包括理论参考、案例与素材、模板式设计等模块。“理论参考”提供新的教学设计知识,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数字化教学的要素和相关概念。“案例与素材”部分为教师提供大量的成功教学案例及教学素材,由我的素材、参考素材、典型案例三部分组成。“模板式设计”和“向导式设计”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设计模板,即使是计算机水平不高的教师,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设计出符合需要的数字化课程。[2]“自主式设计”模块,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风格不同的课程。

(3)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模块由知识浏览、协作探讨、作品展示、交流评论和在线测试五部分组成。教师可通过知识浏览这一功能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探讨中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作品展示区可以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可进行交流评价,最后还可对学生进行在线测试。

(4)课外学习

课外学习是指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的自主式学习模式,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分为教学信箱、网络日志、家校联系和精品课程四个部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通过教学信箱、网络日志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联系。家校联系为学校和家长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单击“发表意见”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回复。精品课程包括班级课程、年级优秀课程、校本课程和区域内优秀课程等,学生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5)学生成长记录

学生成长记录为教师日常管理提供了方便,也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它主要由学生基本资料、学习记录、成长日志及考试成绩组成。学生基本资料包括学生的姓名、年龄、爱好、家庭情况等;学习记录包括学生学习时间、学习次数、学习的课程等;成长日志记录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心态;考试成绩记录着学生所有的成绩,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以专业化为突破,内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无疑是课程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广大教师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能否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成为教学方式转变的关键,成为新课改核心目标实现的瓶颈。[3]这就要求我们以教师专业化为突破,通过各式各样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内化新课改理念。

经过“班班通”、“校校通”工程的建设,多数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得到很大改善,特别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工作的开展,明显提高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因此学校在进行培训时,应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开展多式多类的培训,避免形式化、单一化、扫盲式的基础性培训。根据调查,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对教师进行培训:

1.硬件设备的技术性培训

在“校校通”工程的实施下,国家在基础教育数字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目前各中小学都拥有一定数量的多媒体教室,各地区网络教学平台也正在建设实施中。这些设备如多媒体计算机、视频投影仪、电子白板等一般都比较昂贵,一些注意事项教师需要掌握,如投影机使用结束后需要冷却后才能断开电源,教师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培训,掌握设备的使用知识,按规定操作。学校可以把培训课程上传到数字化教学平台上,并设计出考核方案,这样教师可以自由选择时间,自定步调进行学习。只有这样,这些硬件设备才能延长使用寿命,更好地为广大教师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发挥应有的效益。

2.学习软件的应用性培训

社会性学习软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有利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学校可以针对某些学习软件如Flash、3D Max、Photoshop 等进行系统化培训,让教师掌握某方面的技能,从而运用于日常教学中,优化教学效果。例如数学教师在讲“勾股定理”一课时,如果进行纯粹的理论推导,学生就容易犯迷糊,如果把勾股定理的推导过程做成一个Flash动画,理论讲解加上动画展示,学生易于理解,教学效果也随之提高。

每种社会性学习软件都有其特有的优势,加之各学科各有特点,因此学校在开设培训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合理安排培训内容。例如Flash的交互性、可移植性较强,适合用于语言类课程和抽象概念的讲解;而Photoshop则偏向于设计方面,在照片、图片的处理方面较为方便。学校可以针对大多数教师的需要进行集体培训,需求较小的可把培训课程上传数字化教学平台供教师自由选择。

3.案例针对性培训

成功的教学案例设计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为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势在必行。而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教师都没有相关教学设计知识,在备课时仅凭教学经验去设计教学过程,导致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出现许多事先未涉及的问题,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数字化教学平台为教师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教学设计模板,如Webquest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向导式模式等,并为每种教学模式提供了相应的教学理论参考。教师选择“模板式设计”后,便可对照这些理论参考,利用平台预设的教学设计元素,再作一些必要的修改,快速完成一个数字化的教案。学校可按学科或年级组针对某节课作为案例,向教师展示数字化教学模板的使用步骤,让教师真正体会到数字化教学的优势,转变教育观念。让教师组成网络团队,集优势为一体,集体讨论,协作备课,充分发挥数字化教育平台的作用。

4.课题带动性培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教育科研水平,实现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转变。加强科研方法的培训,让广大中小学教师树立科研意识,探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育方面的课题,学校应该积极参与,尽可能让更多的教师参与进来,在参与中学习。参与的过程就是培训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不断巩固,熟悉并掌握信息技术,逐步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最终实现信息技术和学科知识的有效整合。

通过培训,广大教师要学会熟练操作计算机,熟练使用数字化教学平台,能够运用数字化教学平台获取所需的教学资料,进行教学设计;要学会熟练运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开展教学;要学会独立制作课件,或根据教学实际对现有优质资源进行二次开发,逐步形成本校的特色资源;要学会利用网络技术跨时间、跨地域的优势,开展网络环境下教研,[4]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活动,探索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教与学,以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和理念内化,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从而带动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以应用为目的,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

应用是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核心部位。笔者认为,在实际教育中,要充分发挥数字化教学平台的优势应做到以下几点:

1.打造教师团队,开发数字化课件

新课改把教师团队协作能力作为新时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提倡协同备课。学校应组织学科教师团队,开发优秀的数字化教学课件,供教师和学生使用。在开发课件的过程中,教师们互相交流,集思广益,在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提高了自身教学设计能力。教师团队可由同一学科的3~5人组成,教师集体备课,根据学生特点共同制订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活动,然后分工共同完成数字化课件的开发。

2.发挥平台优势,开展学科整合

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最大优势,因此,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有效地开展教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知识、轻过程的局面。教师可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水平,开展新的教学模式,如Webquest模式、研究性学习等。教师要实现从知识传授者到教学活动组织者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3.引导学生使用,体现平台价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检验数字化教学平台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开发的课件是否有用,设计是否有效,都需要在学生身上进行检验。首先,应向学生讲解数字化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平台的优势,从内心深处喜欢教学平台。其次,引导学生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进行网上学习,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最后,鼓励学生在数字化平台上传自己的作品,写成长日记,对精品课程进行反馈等。

总之,通过创建数字化教学平台,教师观念得到更新,教育模式及学生学习方式得到改变,学生协作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施珺,胡云,陈道泉.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的架构与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9).

[2]瑞博教学平台[DB/OL].http://www.pqyx.com/rainbow/.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32/info732.htm.

[4]胡运震.创建数字化校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4).

猜你喜欢

新课改数字化培训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培训通知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创新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