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田地下管网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2012-07-02魏海林

中国石油企业 2012年8期
关键词:管网突发事件管理体系

□ 文/魏海林

现代化油田高质量、高效率的运转离不开油田地下管网的建设。油田地下管网是油田基础设施、生产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油田地下管网应急管理是油田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建立科学完善的油田地下管网应急管理体系,对于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油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应急管理体系的含义

油田地下管网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是指在油田生产管理部门的领导下,以法律、法规、制度、政策为准绳,全面整合油田的各种资源,制定科学规范的应急机制,建立以石油生产为核心、油地共同参与的组织网络,预防、回应、化解和消除各种突发事件,提升油田地下管网相关管理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公共利益以及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保证油田地下管网正常运转。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完整性原则。应急管理体系应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运行体系,尽管体系内的许多要素分散在不同的生产部门和安全组织,但在应急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按照一定的管理程序进行管理。油田地下管网应急管理是油田安全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在油田地下管网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成组织、行动、资源、信息的全面整合,形成时空绝对分散和相对集中的运行实体。

层次性原则。应急管理体系是针对油田地下管网突发事件的作战体系,为达到对油田地下管网突发事件及时、快速、准确、高效地响应,有效、合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需要对应急管理体系中的各种要素进行分层分级,一旦遇有油田地下管网突发事件发生,能够迅速组织专业队伍,调动资源,进行及时处理。

适度性原则。每类油田地下管网不同区段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附近人口分布状态、规划模式、管理方式、应急能力各不相同,应该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在满足油田地下管网安全要求和适应油田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建立油田地下管网应急管理体系。

开放性原则。油田地下管网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是油田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一方面要能与油田公共安全应急体系要素实现有机整合,在油田地下管网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充分利用社会的应急力量和应急资源;另一方面要能与其他油田和周边地区地下管网应急管理体系要素实现有机整合,实现油田各类地下管网之间、油田不同专业应急管理体系之间、油田与地方之间的合作互助,携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兆金/供图

发展性原则。随着应急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油田规模的不断扩大,应急管理体系也应得到不断补充、完善和发展。在建设油田地下管网应急管理体系时,要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与油田地下管网建设规划以及油田整体规划紧密结合,在承载能力、技术体制、管理机制等方面要能适应发展的要求。

结构性原则。应急管理体系必须能够应对各种形式、不同等级的油田地下管网突发事件。油田地下管网应急管理体系内的要素应采用结构化的设计思想,能够根据具体管网类别及历史事故情况,实现组织、行动、资源、信息的快速整合,实现对各类油田地下管网突发事件的迅速响应。

油田地下管网应急管理体系的基本架构

油田地下管网应急管理体系主要包括指导层、运行层、支撑层、运作层四个层面,从纵向看,应急管理体系的四个方面形成一种由上到下的内在关系;从横向看,每层由相互关联的模块构成。

指导层。指导层主要包括以油田公共安全、油田地下管网领域为重点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应急管理发展规划。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是建立现代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是地下管网信息应用与共享的保证;政策方针是建立应急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指明油田地下管网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方向;发展规划是建立应急管理体系的行动方案,促进油田地下管网应急管理体系的落实。

运行层。运行层包括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和应急保障资源。组织体系是应急管理工作开展的主体,由油田地下管网相关管理部门、各管网单位和管网作用范围内居民共同组成,构成以油田为核心,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网络。运行机制是应急管理体系的行动准则,是保障应急管理体系高效运转的动力传送带。应急保障资源为应急管理体系正常运转提供保障,对社会上的应急队伍和应急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保证。

支撑层。支撑层包括应急管理运作平台。应急运作平台是应急管理体系开展工作的平台,是由监测预警、指挥调度、辅助决策、信息交流、现场应急、信息共享等系统组成,是应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技术支撑。

运作层。运作层分为常态安全管理工作和非常态应急管理工作,地下管网经常出现一些常态的故障类情况,尚不构成应急,如果维修处理不及时容易转化为突发事件,因此需要事先巡查、进行早期故障诊断,做好应急事务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应急管理规划制定、应急资源准备、突发事件监测、应急预案制定、应急培训及演练等一系列预防准备工作。在非常态管理状态下要做好突发事件预警、应急处置等一系列响应工作。

油田地下管网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油田综合地下管网运行监测与应急管理一体化建设。加强包括防恐怖主义袭击在内的综合性地下管网灾难的管理,是当前油田地下管网应急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油田综合地下管网运行监测与应急管理一体化建设,设置独立的管理部门。该应急管理部门主管油田地下管网领域的事故应急管理。

构建跨部门的信息交换一体化平台,建立油田地下管网信息管理模拟系统。油田地下管网遭遇重大灾害时,需要领导机构的全面规划,统筹指挥和各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才能提高救灾的效能。在现有条件下,应建立一体化的电子信息交换平台,分享信息资源,促进灾害管理并加强对灾害的追踪和预警。针对地下管网运行特点,建立油田管网结构设施运行模拟技术应用平台,实现与跨部门的信息交换一体化平台的对接,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应急联动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在编订和完善应急预案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地下管网事故灾害的应对演练,以做到灾时有条不紊,科学调度。

适当整合应急救援物资和队伍,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手段在现代灾害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油田地下管网灾害应急管理也不例外。应急救援队伍是应急救援的中坚力量,要在应急抢险队伍现状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油田地下管网突发事件的复杂性,合理充实专业救援队伍,更新设备,改善技术设施,充分利用系统工程的方法,通过优化配置来进行规范化研究,整合社会上一切可以调用的应急救援物资和队伍。同时,加强相关科研部门的沟通合作,有针对性地加强科研项目的协作和管理,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此外,建立科学有效的和有较强操作性的事故应急抢险补偿机制,为在应急抢险工作中投入人力、物力等资源的非责任承担主体(抢险单位)提供可能的、稳定的补偿渠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完善油田地下管网应急管理体系。

加快专业人才的培训和管理,建立油田地下管网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机制。未来的油田地下管网灾害应急管理应具有“专职专任”的特点,需要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同时,可考虑建立油田地下管网灾害应急管理的绩效评估机制,将其作为管理人员奖惩的重要依据,促进地下管网应急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管网突发事件管理体系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管网独立是妥协还是改革
从管网独立看国企改革
管网改革虚实
织起一张共管网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